《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ㄎ薹ㄓ敫髡虮晗啾鹊某鞘夭慷印U飧鍪郑诿骶鲎愿=ê凸愣牧铰反缶捅涑闪顺雇烦刮驳牧邮贫钥埂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操作,明军成功的实现了对南赣地区的外围区域的蚕食,同时达成了对南赣清军的有效削弱。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尤其是天地会在其中起到了切实的作用,对汀州府城、瑞金县的战局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就更加让陈凯感到欣慰。

    出发前,陈凯已经修书坐镇惠州府的郝尚久和坐镇程乡诸县的张进,让他们整顿兵马听候调令。如今,夺取南赣的先期战果已经达成,他自然需要更多的部队北上助战。

    “传令惠州镇总兵官新泰伯郝尚久统本部兵马出和平县,收复赣州府南部之定南、龙南二县;管程乡诸县地方事忠匡伯张进统本部兵马复长宁、安远二县;大军越梅岭,取南安府城!”

    调令下达,由提督柯宸枢统领大军北上,陈凯暂且坐镇南雄府城,厘清从韶州府到南雄府之间的粮道运输。这个距离,其实并不算远,与之前从广州府城到韶州府城一般,这里与韶州府城之间也有浈水一脉相连,有着便捷的水陆交通,粮草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北上。

    这里面,需要陈凯做得其实不多,广东巡抚衙门的幕僚们完全可以胜任,甚至会比陈凯做得更好,但是翻越梅岭,将军需补给运往南安府那边儿,却是没有了水运的渠道,只能陆路运输。唯独有一点还好的是,那南安府城位于南安府的南部,章江上游的大余县,那里距离南雄府城实际上只有一山之隔。

    “当年,宁夏王第一次入赣,便是走了这条路,是吧?”

    宁夏王是李成栋死后的追封,陈凯当着李建捷的面儿自然是如此称呼。此言问及,李建捷倒是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随即向陈凯回复道:“当初义父是兵分两路,一路走龙南、信丰,另外一路则是从南雄府直出南安府,顺章江而下,在赣州府城合兵……”

    明军这一次进攻南赣的作战颇为顺利,比之当年李成栋两攻南赣,结果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可谓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进军始兴县开始,陈凯就觉着李建捷的状态有些过于亢奋了,等到马市镇一战,随后赶到的陈凯听王起俸言及了李建捷的突发奇想,这份感觉就更加得到了确认了。

    此间,李建捷侃侃而谈,讲起当年的旧事来,可谓是头头是道。他是那两场战争的亲历者,陈凯从他的口中也基本明白了当年李成栋的战略思路。

    其人第一次进攻南赣,背景是金声桓、王得仁在赣州府城久攻不克,反倒是等来了八旗军,结果不得不回师南昌。以着当时的战局,八旗军围困南昌,李成栋北上夺取南赣,就可以与金声桓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是,李成栋当时的思路就是顺着章江和信丰江直取赣州府城,拿下这一处要点之后北上与金声桓汇合,合击证南大将军谭泰统领的八旗军。结果,凭数万大军北上,直薄一座只有五六千人驻守的城池,愣是因为轻敌,立足未稳就被南赣清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了兵卒伕役一万,盔甲、大炮、马骡、器械的一半”,不得不退回广东休整。

    这是第一次,等到了第二次已经是转年二月的事情了。这一次李成栋决定稳扎稳打,先行收取赣州府周边的各县,完成后再围攻赣州府城。奈何这时候八旗军已经攻陷了南昌,谭泰命梅勒章京胶商等统领的正红旗与正白旗满洲兵为援,虽然李成栋的兵力依旧占优,但是清军经南昌、赣州两战士气正盛,直取李成栋驻扎的信丰县城,大败其人,并导致其最终淹死于河中。

    言及大军两度北上,李建捷总显得那么慷慨激昂,可是一旦说到败绩,就不可避免的哀叹一二,尤其是讲到李成栋身死的那一节就更是如此。

    这是人之常情,陈凯拍了怕他的肩膀,鼓励一二,如今贾熊授首、粟养志伤重被俘,皆是李建捷一战之功。至此,也算是给他的义父报了些许仇恨了。

    “末将当年到香港岛投奔抚军,就是坚信抚军能够带着末将报此大仇。事实证明,末将没看错!”

    这已经是多年前的旧事了,算一算,他与李建捷之间的交情还是当初去广州城诓骗杜永和时结下的,后来李建捷、张月他们这群人去了琼州,又在琼州那里分别走向了各自的命运。唯独是李建捷,在其兄李元胤死后选择了陈凯,如今看来确实最明智的抉择了。

    此时此刻,李建捷似乎是回想起那些年的过往,虎目中已经含着些许泪水。对此,陈凯只是一笑,继而调侃道:“还没拿下赣州府城呢,现在说这个太早。”

    形势一片大好,陈凯对此也只是说笑罢了。粮道的事情,很快就厘清了,这两处是有官道可以使用的,明军沿着官道进发,粮草自然也可以顺着官道送往军前。而一旦拿下了南安府城,接下来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使用章江水道,重新恢复到水运的状态。

    陈凯在后方做得游刃有余,在前线,柯宸枢统领大军北上,南安府城果不其然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根据那里没有离开的小吏们的描述,绿营兵和官老爷们都已经顺流而下,沿着章江水道直奔赣州府城了。当然,他们临走之前也没有忘记把船都带走,顺带着还把府城的码头给一把火烧了,美其名曰是坚壁清野。

    然而,带走了船,烧了码头,这也没办法阻拦明军前进的步伐。顺着章江的水道,明军大举北上,经过了同样无人把守的南康县城直抵赣州府城外围。与此同时,从瑞金西进的福建明军集团在赣州府各县的天地会的密切配合下也迅速的夺取了会昌、石城、宁都等县,经雩都县抵近赣州府城,并且与柯宸枢所部达成了联络。

    清军在赣州府城集结重兵,在府城外围凭山势水流以及既有的村镇构筑了一个又一个的据点,以便于增强赣州府城的防御,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无疑阻拦了明军汇合的通路。所幸,陈凯也没打算把这城池围个水泄不通,两军在赣州府城以南达成了联系,很快的陈凯就直接在骑兵的护送下赶往约定的地点与黄山会面。

    会面地点是一处小村,关于黄山,陈凯是认识的,二人虽说交集不多,但都是郑成功麾下的老人儿了,追随多年,总有一份交情在。更别说是之前郑成功席卷八闽,陈凯坐镇后方之际对黄山也有过节制的权利,当时更是修改了明军对汀州府进攻的粮道和方略,而黄山作为执行者也是尽职尽责的。

    “那些奉抚军之命潜伏赣州的义士这一遭可了末将的大忙了,这一路上,提供粮草、民夫,充当向导,散布谣言,策反虏廷官吏将校,乃至是修缮道路和兴建营寨,做得有声有色的。从汀州府城开始,末将就没费太大力气,各县多是望风而降,这一直到了赣州府城的外围了,还没跟虏师真刀真枪的打上一轮呢。”

    这么大规模的攻伐,结果竟然顺利到了这个份上,黄山很是兴奋。他这一路上承蒙天地会的协助,如鱼得水,那些会员现在大多还在各县协助政务,没有能够赶来,倒是陶潜,黄山看得出来此人在赣州的“潜伏义士”中似是个为首之人,这一遭便特地带了过来。

    一别数载,陶潜看上去成熟了良多,也沧桑了不少。天地会私下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联络,尤其是南赣地区,距离广东本就算不得太远,陈凯与陶潜之间是有文字交流的。就算是这一次,陈凯也是通过陶潜来发动的赣州天地会。

    天地会在这一次的攻伐中表现甚佳,陈凯自然是不吝美誉的称赞了一番陶潜和他的那些同志们。至于更多的话,他却是没有提及,彼此心照不宣而已。说到底,陈凯现在还没办法与郑成功解释天地会的事情,自然也不好这么直接的摆在黄山的面前。

    相见,说到底还是为了军务。现阶段清军在赣州府城还有不低于一万四千的大军,而明军两路进逼,其实际上的兵力规模约莫也都是这个数字上下,加一起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若是不能汇合,终究是一个极大的命门。

    “稳步推进,不要急于求成。时时联络,若是虏师集中兵力,想要来个各个击破的话,就转为守势。说到底,虏师在南赣的兵力就这么多,即便是江西,能够调动的也就是江西提标和九江镇标,都是需要时间的。”

    去岁的两省沦陷,极大的改变了明清两朝的地缘政治格局。清军在东南,原本是大片控制区包围明军占据的少量据点,可是那一遭之后,就变成了明清两军的对峙格局。作为对峙的前沿,江西素来是没有太多兵员的,因为这个省在之前的多年屡遭兵祸,残破无地,且身处腹地。但是到了现在,却重新变成了前线,清廷将大量的部队投入到南赣、建宁府、广信府的要点以阻截明军入赣的道路,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到了现在,就更是难以为继。

    但是,南赣清军本就是各中精锐,早前的低劣表现说到底还是双方的战略战术水平不在一个等级上。现在重新回到了守卫赣州府城这一他们最拿手的活计,且明军的两支大军一时间还不能实现合流,赛点就不可避免的要开始转移了。

    相谈良多,黄山对于陈凯的战略意图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时间紧迫,尤其黄山还是西进集团的主帅,谈过了重点,双方便各自回返。可是等到陈凯返回到北上集团的大营所在,却接到了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七十七章 抉择(中)() 
赣州府城位于赣江上游的章水和贡水的交汇之处,三面环水,地理位置优渥,城墙高大雄伟,防御设施齐备,易守难攻,可谓是坚城中的坚城。

    这座坚城处于章水与贡水交汇的一处拐角,为河流环抱,不利攻击方的兵力展开。向东向南,是崆峒山的山区,后世武侠小说中曾有绝学七伤拳,也就是那个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讲究伤人先伤己的那个门派,据说就是在这里开山立派的。而事实上,中国确实也真的有这么一个门派,甚至到陈凯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还在继续传承。

    大片的山区,使得明军的西进集团和北上集团无法顺利会合,这对于明军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所在。奈何,没有火车、飞机,更别说做不到爱因斯坦提出的瞬间转移,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之下,能够做的就只能是稳扎稳打,缓缓的向赣州府城推进,在府城东南的沙河镇一带实现合流。

    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奈何赣州府的地形地貌如斯,对于进攻者无疑是非常之不利的。可问题在于,即便如此不利,他也必须发动这一次攻势,因为这已经是近期最好的一个机会了。

    事实上,陈凯决定展开对南赣地区的收复也并非是突发奇想。李定国西进救驾,按照他的记忆,历史上的连锁反应并不仅仅是西南明军在云贵两省的对峙,更是广西的重新沦陷。

    这两个结果对于明军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可问题在于孙可望的篡位野心使得永历皇帝这面受到各路明军集体拥护的抗清大旗始终处于一个随时可能破灭的状况。一旦这面大旗倒了,孙可望自立不谈,郑成功很可能会重新举起唐藩的大旗,李定国和郭之奇也会拥立其他宗室即位,甚至就算是张名振和夔东明军,说不定也要把鲁监国和韩主定武的旗号亮出来。

    自古以来,功大莫过于拥立,况且如今之大明天下,全然是各路藩镇支撑起来的。如江北四镇,亦或是郑芝龙那般,基本上是每一个藩镇的梦想。现如今,无非是天下共主尚在,所以谁也不会跳出来给自己找麻烦,而且内斗了那么多年,被清廷占了那么多的便宜,剩下来的这批大多脑子里也有个印象,关于不能再玩另立天子那一套了。可若是共主一去的话,那么为了各自的利益,这些自然而然的也就顾不上了。

    这面大旗太过重要了,所以即便是联手收复了广东,陈凯也必须帮助李定国去把皇帝老儿弄到安全的地方。那个地方,于陈凯而言理所当然的该是云南,这既是为公,也是为私,因为他很清楚猪队友的破坏力,想要把事情做下去,就必须先把这些掣肘扔远点儿再说。

    可是如此一来,历史就会按照曾经的方向继续发展,陈凯相信洪承畴一定会趁着广西空虚之际设法重新切断东南明军与西南明军之间的联系,就像是他坚信李定国一旦带着永历皇帝返回云南之后,面对孙可望的大军压境,那位很快就要被册封为晋王的盖世名将也势必会将广西的部队调回去来打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内战一样。

    广西的事情,陈凯现阶段还插不进去手,因为南赣的威胁更加直接——如果他率军前往广西助战,那么南赣清军势必会大举南下。凭着他手中的这不过两万余众的机动部队是很难同时应对两个战场的,至于连城璧,以及那些粤西、广西的众将,则完全是不敢指望的。

    这些军将不是李定国,也不是郑成功,陈凯不敢在他们的身上投入过多的信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若是什么也不做的话,那么局势就一定会向清廷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这更是陈凯所不能接受的。

    有了这份预判,陈凯就开始与郑成功凭书信商议这一次的协作。于今时今日的郑氏集团,控制一个福建省外加上大半个广东省,还要兼顾浙江战场,摊子铺得极大。而这一年的休整,由于两省的残破也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扩军的过程中优先地方城守部队的建设,而非是扩充机动部队的实力。

    在浙江,舟山为明军所有,定西侯张名振、忠靖伯陈辉和中提督甘辉这三个集团的明军尽数集结于此。福建那边,前提督黄廷守建宁府,控扼仙霞关等闽北关隘,对抗衢州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后提督王秀奇率领诸镇扼守邵武府,对峙退入江西的福建清军;唯有右提督黄山及各镇是位于汀州府的,他们的对手与陈凯这一次的对手是同一拨人,所以陈凯干脆向郑成功要了黄山所部助战,才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