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帝再厌恶他们也不会去杀“忍辱负重”多年的“忠臣”的,因为这只会让其他人感到心寒,觉得这个皇帝是不给别人改邪归正的凉薄之君。

    二人心思如此,永历那边回到了后宫也是百爪挠心一般。一方面,摆脱孙可望的控制是他多年来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失败,孙可望那人可是个敢直接当着他这个皇帝的面把内阁辅和宫里的大太监都拉出去处死的家伙,天知道会不会在一怒之下就直接弑君。

    “母后,西宁王与漳国公联手,兼有郭阁老、连制军、陈抚军居中联络,广东、福建两省于去岁今时已然光复。可是,一年了,朕才刚刚得到消息,还是从马吉翔那厮的口中得到的。秦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咱们母子恐怕看不到大明中兴的那一天啊。”

    “当初便告诫你,你这性子太过软弱,当不得这至尊位。可你当时就是不听,非要做这个皇帝,这位置岂是那么好做的啊?”

    弘光皇帝被俘,东南士绅一度拥立潞王为天下主,奈何潞王据杭州却不战而降,再兼着清廷的剃发令,才有了后来的唐鲁争立。相较之下,当时鲁监国不过是一个江浙的地方政权,真正得到了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广等地拥护的却是隆武皇帝。奈何隆武皇帝没过两年就殉国了,接下来大学士苏观生、辅明侯林察拥立隆武皇帝的弟弟即位,是为绍武皇帝。而其他各地则选择拥立血缘、法统上较之崇祯、弘光更近的桂王朱由榔为帝。那时候众人劝进,唯有永历皇帝的母亲马太后是极力反对的,结果永历皇帝还是选择了称帝。

    当年的旧事,在如今的情状之下又一次于这天下最尊贵的母子历历在目。此间,虽是身处皇宫内院,这母子二人也仿佛是在群狼环顾的狂野之中。听着这话,永历皇帝当即便伏倒在马太后的面前,母子二人压低了声音哭泣着。

    马太后是桂王朱常瀛的妾室,并非正妻,乃是母以子贵,因永历登基而获得的太后之位。亲母子,血浓于水,嘴上埋怨,但是却依旧以着她的方式安抚着她的儿子。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被缓缓推开,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走了起来。眼见于此,母子二人连忙拭去眼角的泪痕。

    孩童是永历皇帝的第三子,也是在长子、次子皆散佚民间的今天,他最为年长的儿子,也就是后世的哀愍太子朱慈煊。

    孩童走了过来,规规矩矩的向马太后和永历行礼,只是起身之后,看向这母子二人,却是满脸的疑惑。

    “皇祖母,您和父皇为什么哭了?”

    孩童的童音传来,永历慌忙的擦了擦脸上没来得及拭去的泪痕,继而对孩童说道:“煊儿乖,皇祖母和父皇眼里进了沙子,没事的。”

    “哦。”

    如此无稽的借口,成年人自然是骗不过的。奈何稚儿心思尚且单纯,听到此言,随即便向永历回道:“那煊儿给皇祖母和父皇吹吹吧,煊儿眼睛里进沙子的时候,母后也是给煊儿吹吹就不流泪了的。”

    此言一出,母子二人的泪水再一次于眼眶中涌了出来。至尊位,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高处不胜寒。况且生逢如今这末世,哪怕鞑子的声势在明军的攻势下已经出现了衰退的征兆,但是能有如今气象,皆是各路藩镇的功劳。这其中,秦王已显不臣之心,他便只能寄希望于李定国。可是往长远了假设,如果有一天李定国击败了孙可望,却又变成了另一个孙可望的话,他又当何以自处。

    中兴一事,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过。衣冠南渡,则王与马共天下;唐王朝平息安史之乱,则节度使遍地,唐王朝最终也是灭亡在了一个节度使的手里;宋室南渡,亦是靠着各藩镇的努力才有了那半壁江山。但是他虽不傻,奈何这性子,宋高的长腿是学了个十足,但是驾驭这些臣子却要差上太多。此间无关于能力,只是因为性子太过于软弱,即便有千般手段也施展不出,仅此而已。

    安抚了片刻,唤来王皇后将太子带了出去,永历皇帝才低声向他的母亲问道:“母后,如今引藩镇入卫势在必行,可是儿臣既信不过马吉翔、庞天寿这两个吃里扒外的奸佞之徒,奈何手中又无人可用,如之奈何啊?”

    十八先生之狱对于永历朝的打击过于巨大,永历皇帝信得过的朝臣和宦官被成批次的杀害,这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毁天灭地般的打击。从此之后,乃至今时今日,永历的耳目彻底被孙可望派在此处的亲信以及马吉翔和庞天寿这两个家伙封闭,从而才有了去年闽粤两省如此巨变,而他身为皇帝却始终一无所知的千古奇闻。

    余下的朝臣,数量已经不多,而且本也不是什么亲信。况且有了十八先生之狱,又有谁还敢跳出来与孙可望为敌,无非是在此混日子罢了。相较之下,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要能力倒是有,但是如此不忠之人,永历却也不敢去用。别的不说,天知道此番是不是孙可望设下的什么套,正等着他钻呢。

    是真的见孙可望势弱,有心改换门庭;还是此番打算借一个谎言,甚至是一个事实而钓鱼执法,引他跳出来给孙可望以弑君的借口。对此,永历皇帝既无法分别,也无能为力。而他的母亲马太后也没有元祐皇后孟氏的那般智慧、沉稳。母子二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母子二人无计可施,奈何马吉翔和庞天寿是知道天下局势变化,更是得到了关于李定国重新杀入广西的消息。正是因为这样的消息传来,他们怀疑李定国是有意于解救永历皇帝,才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时间,是他们不能拖也不敢拖的。奈何三天过后,永历皇帝依旧无所表示,马吉翔只得让庞天寿派人在宫中偷一件御用之物作为信物,才好取信于李定国。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李定国其实早已经离开了桂林前线,亲率本部精锐向着安龙府的方向杀来。

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 
庞天寿在宫中的势力极大,派人偷件御用之物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东西刚刚交到马吉翔的手里,人还没来得及出城却先行被赶来的白文选给堵了回去。

    “臣白文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王府恢讨左将军白文选在大西时期就是大西政权内部孙、李、刘、艾四王子以下能够与冯双礼、王自奇等人并称的大将。等到孙可望确立了其人在大西军内部的主导地位,白文选便成为了孙可望本部兵马驾前军的副帅。

    其人最是孙可望的亲信部将,此番抛下军队匆匆赶来,永历皇帝亦是颇为心惊。倒是那白文选,见得永历皇帝,上前就是一礼,恭恭敬敬的让人挑不出半点儿毛病出来,面上的神色亦是充满了对皇权的敬畏。

    “爱卿免礼。”

    龙椅之上,永历皇帝伸出手示意,白文选便诚惶诚恐的站起身来,聆听这位天子的问询:“朕知道,爱卿素来军务繁忙,今日至此,可有要事?”

    这,无疑是永历皇帝当前最关心的事情,眼睛死死的盯住了眼前的这个走路稍有些跛脚,但却体大力壮,颇有些肌肉型武将类型的秦王府亲信大帅。

    然而,这个看上去大概会很是跋扈的将领闻言却又是一礼,旋即与永历皇帝躬身言道:“回陛下的话,秦王殿下听闻安龙府简陋,所以特别派微臣迎驾,恭请陛下前往贵阳。”

    “这……”

    安龙府简陋是不争的事实,哪怕莫说是和贵阳的秦王府相比,仅仅是和一介寻常的县衙相较也是可笑至极的。可是,当时将永历朝廷软禁至此的正是那位秦王殿下,但凡是个有着正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也不会相信孙可望是到现在才知道这事情的。

    这无疑是一个摆明了的借口,编造得毫无新意,甚至是在侮辱听者的智商。奈何,形势比人强,对此永历皇帝也是无言以对,单单是这一个“这”字他吐出了口来,再想继续把话说下去是说什么也没有那个胆量了。

    正当永历皇帝吱吱呜呜的功夫,白文选躬身道出了“陛下请放心,一切自有微臣安排”的话来。言罢,其人便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只留下了永历皇帝兀自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为好,心中更是涌出了一个莫大的疑问,以及伴随着这个疑问的深切恐惧。

    “国主,打算让那皇帝老儿禅位了?”

    安龙府这几年最具权势从来不是千户所里的那位大明天子,安龙知府范应旭,总理提塘官张应科二人皆是孙可望的亲信,即便是如马吉翔、庞天寿当初想要攀上孙可望的高枝儿也是靠着对着二人的溜须拍马才算是得到了机会。此二人在此,为的就是看管永历朝廷的一应人等,尤其是帝后二人,他们在甫一至此时便有造册以“皇帝一员、皇后一口”。

    既是亲信,对孙可望的篡位野心自然是心知肚明。此间见得白文选这样的高级别将领亲自到此,他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孙可望决定称帝了,而称帝的最重要步骤就是把现在的大明天子弄到贵阳那里,建一个受禅台,把礼数做全套了,心情好便赏山阳公,不爽利的话就直接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了。

    作为亲信,二人自然是日夜盼着能够有机会水涨船高,更进一步。奈何,此间问及,白文选却是直接做出了否认:“不是,是西府率军杀来,似有夺天子之嫌,所以国主特命我来迎驾的。”

    西府,只得当然是李定国。原来,李定国大军浩浩荡荡的从梧州直奔桂林,其实际上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借清军的调动来扰乱孙可望的思维。随后,李定国留下了督师大学士郭之奇以及几个重要部将率领主力继续与清军在桂林对峙,其人则借助于水陆交通率领本部精锐直接乘船赶往柳州府,经此向西,直插安龙府行在。

    只可惜,孙李之间,本为一体,双方内部皆有对方的人马存在,而且是根本无法清洗的。当李定国亲率精锐南下之际,孙可望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连忙派出了刘镇国、关有才二将统领大军赶往田州府拦截,甚至下令“凡定国必过之地尽焚刍粮,以绝其归路”。结果哪知道,李定国在大西军内部威望甚高,只派前骑传呼:“西府驾来!”刘、关部下士卒便都在道路两旁跪下迎接。随后更是假称:“若等无恐,吾于秦王兄弟也,以细人之言相间,今已无他。若等归营,吾将劳汝”发了两万两银子劳军,就将这支拦截部队给尽数收编了。

    如此一来,田州府门户洞开,事情变化得实在太快,孙可望只得派出白文选前去劫驾。白文选是真正的实权派将领,在秦王府的地位之高,已经不是范应旭、张应科二人所能够比拟的。此间白文选一到,更是带来了如此劲爆的消息,他们二人无论于情于理都立刻听从白文选的号令,开始部署转移的相关事项。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白文选按部就班的准备着相关的撤离事宜,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然而,永历天子,乃至是皇室的那一大家子人却始终在千户所里,未曾有半分挪窝的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定国的兵锋越来越近,白文选这边皇上不急,孙可望那边虽说不是个太监吧,但是急得早已是火烧了眉毛。于是乎,实在耐不住性子了的孙可望便连忙派出了亲信百户叶应桢前去催驾。

    叶应桢这名字,听上去和范应旭、张应科好像还是同一个辈份的。其人作为孙可望的亲信军官,理所当然的以着最快度赶到安龙。到了此间,当即带兵入宫,结果永历宫中上自马太后王皇后,下至宫女太监,无不哭泣不止,说什么也不肯启程。而白文选则告诉叶应桢,安龙地贫民少,招募民夫不易,一时间确实没办法启程。而这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原本有机会立下大功的马吉翔庞天寿二人则彻底被边缘化,只能坐视局势变化。

    永历十年正月十六,安龙府这边依旧没有动身的意思,李定国的大军却率先抵近到不远。此时此刻,安龙府依旧在秦藩的控制之中,上至白文选,中及从田州逃回的刘镇国,下至从贵阳而来的叶应桢,乃至是原本的地头蛇范应旭和张应科,尽数是孙可望的亲信。这些人素来都是唯孙可望之命是从,李定国此番前来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迎驾,更要唯恐他们狗急跳墙,若是害了天子性命,彻底背上了弑君的骂名,那么无论是孙可望,还是大西军的其他人就都再无翻身之地了。

    眼见于此,李定国只得派传宣参将杨祥前往安龙府,先行知会永历天子,以便配合。结果杨祥在距离安龙五十里处的板屯江却被刘镇国的军队擒获,押送全权主持此间劫驾事务的白文选处候审。

    “你来此地,有何用意?”

    白文选安坐于大帐之中,杨祥自被抓获便自称是奉孙可望前来求见白文选的,此刻见到了白文选本人,杨祥拱手一礼,随即回道:“末将传宣参将杨祥,国主令末将前来督催道府州县预备粮草,以候国主抵达。”说罢,杨祥当即从衣甲内取出了龙牌一纸。

    “此为国主派末将前来筹备粮草的凭证。”

    国主是秦王府,乃至是大西军内部倾向于孙可望一方的人物对于那位秦王殿下的专用敬称。这称呼,作为演技派的杨祥可谓是说得再没有更恭敬的了。奈何,白文选本就是秦藩重将,对于秦王府下属的武将们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根本没有听说过杨祥这么个人物,反倒是依稀记得李定国麾下好像有个叫这么个名字的家伙,素来是以机灵着称的。

    接过了那龙牌一纸,白文选当着刘镇国、叶应桢等一众人等的面儿,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直看得那杨祥已经几滴答汗珠子从额头冒出来了,他才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表示其人当确是受了孙可望的指派无疑。不光是应下了杨祥的借口,还命手下人准备酒食款待,并任由其人在安龙府自由行动。

    得脱大难,杨祥不由得松了口大气,但却依旧不免多想了些。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差事办妥了,眼见于此,耐着性子用过了酒饭,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