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随永历入黔的大臣本就不多,大学士文安之督师川鄂,郭之奇、连城璧、张孝起等官员奔赴广东战场,还有一些官员则是跟随李定国南征北战,亦或是改换了秦王府的门庭。如今,孙可望又杀了这十八名大臣,大殿上剩下的就更没有多少了。

    人越来越少,权柄更是早就被孙可望豁夺一空,上朝已经变成了形式,知道不会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更是越看这空荡荡的大殿就越是心中痛苦的永历只得让身边的小太监宣布退朝。岂料,刚刚离开了大殿,提督勇士营的大太监庞天寿却拜倒在永历面前,礼数一如既往的周全。

    对于这个太监,永历皇帝乃是份外厌恶。无他,天家的奴仆本该尽忠职守,为天子效劳,但是其人却媚事孙可望那个活曹操,背主忘恩,能不厌恶那才叫奇怪了的。

    见得其人如斯,永历皇帝原本是颇为厌腻的。可是,如今庞天寿和文安侯马吉翔作为孙可望眼线存在于此,当面发作不光是不符合他的性子,更要担心因此可能会深陷更加恶劣的处境。

    “庞伴伴免礼,可有事情禀报?”

    永历皇帝的称呼依旧是那么的亲切,闻声,庞天寿谢过了恩,却显得颇有些急躁,连忙起身,对着跟着永历的小太监们使个眼色,这几个新近分配到御前不过半年的小太监们便畏畏缩缩的退了下去。

    “陛下,是文安侯想要单独觐见。”

    文安侯马吉翔,锦衣卫出身,素来谄媚上下,原本也深得永历皇帝的宠信。但是其人本就滑不留手,见得永历朝廷式微,便转投了孙可望的门庭,如今也是身兼着孙可望眼线的身份。更可恨的是,这个马吉翔便是向孙可望出卖了吴贞毓等人的元凶,以至于一旦听到此人永历的心头登时便火起。

    愤怒,这是不可避免的,奈何世事如斯,永历却也没有敢说出什么,点了点头便随着庞天寿走向了不远的一间屋子。

    房间内外早已没有任何一个太监、宫女和侍卫,这显然是特别准备的,见永历走了进来,马吉翔一如那庞天寿似的,连忙拜倒在地,礼数上可谓是一丝不苟,任谁也挑不出个错处来。

    “马爱卿请起,到底有何事要单独奏对。”

    听到了免礼的话语,马吉翔缓缓的站了起来,继而低眉顺眼的对永历说道:“微臣刚刚回到行在,特来拜见陛下。”

    马吉翔去的什么地方,对于如今的永历而言已经失去了得到消息的渠道,自也不可能知晓。不过,他倒也并没有出言问询,只是点了点头:“嗯,马爱卿有心了。”

    永历此言,可谓是一语双关,马吉翔和庞天寿都是人精,又岂会不知。但是永历本身也没有隐瞒他的不满的必要,二人也只得低眉顺眼的听着。

    “微臣此番前往贵阳,打听到了一个消息,欲禀告陛下。”

    “哦?”

    这是极少见的事情,马吉翔在永历被孙可望软禁后没多久就倒了过去,更是将庞天寿也拉了过去。这些年只有马吉翔替孙可望监视永历,将事情对秦王府汇报的,绝无从外面得到了什么消息向永历汇报的,也由不得永历会心生诧异。

    永历的诧异是正常的,如果不诧异的话马吉翔反倒是要心生疑窦了。眼见于此,马吉翔便压低了声音对永历说道:“微臣此前在贵阳,打听到一件事情,说是去年下半年,福建的漳国公一举收复八闽,而西宁王那边得了漳泉潮惠四府巡抚陈凯襄助,也是连战连捷,已然收复了整个广东了!”

    “你说什么?!”

    这个消息,着实将永历吓了一跳。从去年十八先生之狱开始,外界的消息,对他而言就已经得不到哪怕是一丝一毫了。

    原本被软禁安龙,永历皇帝从各种渠道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只言片语的。但是皇权的威信,哪怕是无兵无勇,孙可望对其的忌惮也从来没有小过,尤其是那一桩的事情,更是使这对天子与权臣之间的关系恶劣到了极致。岂知未及一年,天下局势竟然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实在是让他始料未及。

    听到这个消息,永历皇帝第一时间便认定是马吉翔的欺人之言,但转念一想,这根本没有必要。

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 
接下来,马吉翔将他所知的实情一一道来,永历皇帝的疑惧也很快就被这份惊喜所吞没,看向马吉翔的目光之中,那份发自心底的厌恶也消退了些许。

    三年前,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几乎可以说是打破了满洲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这样的大捷,在战略上却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拓展,明军起初收复的大片土地很快就又重新吐了回去。永历皇帝虽然不太清楚实情,但是只要仔细一想也能看出,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孙可望的手段。

    这个权臣的丧心病狂已经让他暗暗心惊了,而这一次,没有了孙可望的掣肘,郑成功和李定国一举光复两省,明廷的战略形势一下子就大为转好了。这里面,不用想也能猜到绝少不了陈凯的运筹帷幄。不光是收复了失地,而且还确定了名臣良将降世,扶保大明江山,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呢。

    天下形势已经大为不同了,然而,作为皇帝的他依旧被软禁在这么个破地方。如许的好消息,他却是直到现在才从马吉翔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口中得知,想来实在讽刺。

    “一定是孙可望很清楚这个消息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才会特别封锁了安龙府的消息来源,一定是这样的!”

    永历皇帝如是想来,哪怕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和证词,他也一样能够猜到个八九不离十。只是这样的直觉,尤其是孙可望心中的恐惧却并没有让他产生哪怕一星半点儿的骄傲和兴奋,有的只是恐惧和愤怒,仅此而已。

    听到这话,永历面色突变,原本因激动而潮红的面色瞬间褪去,登时便化作为惨白。孙可望跋扈已久,但是在大事上起码还会知会一声,哪怕只是知会而已。可是现在就连册封郡王都擅自做主,连起码的程序都不走了,看来也没打算走。

    “陛下,孙可望无人臣之礼久矣。但是这一次,无论是册封郡王,还是任命总督,逼迫连制军入朝,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马吉翔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不光是永历皇帝,连带着那早已与其有所合谋的庞天寿亦是听得个一惊,险些没有软倒在地上。

    如今,贵阳秦王府早已架空了永历朝廷,成为了明廷在大西南的实际统治机构。孙可望权势熏天,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摆得最是一个分明,眼看着就又是个曹操。

    永历皇帝不是詹事府培养出来的储君,甚至最初连桂王府的世子都不是,全凭着机缘才得到帝位。明朝的宗室多是混吃等死之辈,永历皇帝性子软弱,但这并不妨碍他看过三国演义,听过说书先生讲古。在他的记忆里,汉献帝当时身边也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大臣的,甚至就连曹操的魏王府里也有不少心向汉室的。可那些人的结果怎样,前不久的吴贞毓他们就是一个复刻。

    这年头,哪怕是说一句对孙可望不满的都有可能被杀,忠臣是傲骨的,哪怕是无谓也一定要说出来。可这马吉翔是个什么样的货色,永历皇帝最是清楚不过的了。这时候,马吉翔敢当着他的面儿这么说话,实在让他怀疑是不是他出现了幻听的症状,将心里想的当做是马吉翔的话语了。

    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思,永历皇帝看向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的目光就登时是一个复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永历的神色变幻,无不看在马吉翔、庞天寿二人的眼中。说起来,他们二人,一个出身锦衣卫,一个则是太监,掌握天子的思维都是吃饭的手艺,他们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如此高位,这就是一个对于他们在这方面能力上的明证!

    二人对视了一眼,彼此心中已有成算。不等永历重新恢复常态,马吉翔刻意压低的声音再度在永历的耳畔响起。

    “陛下,微臣以为孙可望谋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当引在外藩镇入卫,方可解此倒悬之苦……”

    这话说来,当即便印证了永历皇帝内心中的揣测,但也更是将其进一步的听愣在了当场。

    如今形势,清廷依旧是生死大敌,虽说去年丢了两个省,但却依旧占据天下大半,带甲百万。而明廷内部,孙可望是篡位预备队,而朝廷外派出去的文安之、郭之奇等人虽说都是忠心耿耿,且极为卖力的节制藩镇,但是一来武将威福自操惯了,二来即便是真的能够引得他们赤胆忠心,也依旧不是孙可望的对手。双方实力差距过大,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引真正有实力的藩镇入卫,朝廷才能借助于大小相制的祖制来保全自身。

    马吉翔娓娓道来,将引藩镇入卫以制衡孙可望的想法说了分明,甚至就连人选他都已经替永历皇帝想好了。说罢,二人带着哭腔拜倒在地,头磕在地板上砰砰作响,俨然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可是,这两个去年向孙可望揭吴贞毓等人引李定国入卫之事的罪魁祸,如今却冒着生命危险苦心劝谏与他引藩镇入卫以抗孙可望,而且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引的不是别人,还是李定国。听上去,荒诞二字充斥期间,但是身为天子,永历皇帝对此却并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当初马吉翔和庞天寿倒向孙可望,无非是眼看着永历势弱,要去攀个高枝儿。可是现在,孙可望先是惨败于周家铺,好容易缓过口气儿来,又被刘文秀跑到常德府去损兵折将了一番,其自身实力是必然出现下降的。相较之下,当初李定国被迫出走广西,进行展开对广东的攻势,为的就是能够与郑成功实现联手。现在双方联手已成,实力上丝毫不逊于孙可望,势头上更是大大超越,眼看着孙可望这棵大树不稳了,急于换个主子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这二人心中要去攀附的主子却并不是他,至少不全是。马吉翔和庞天寿作为天家鹰犬这几年却在跟着孙可望监视永历朝廷的朝臣,甚至是皇帝,这等不忠之人永历皇帝是不可能重用的。可是现在,既然他们已经决定了改换门庭,而且前来向他献计,那么肯定是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想明白了,无论是哪种可能。

    “二位爱卿请起。”

    犹豫了一下,永历帝双手扶了一把马吉翔和庞天寿的胳膊,待这显得诚惶诚恐的二人重新站定了,他才继而对二人说道:“二位爱卿勤于王事,忠心可嘉,朕心甚慰。至于此事,实在关乎重大,朕还需再考虑一二。”

    说罢,永历便转身离开了房间,向后宫而去,只留下马吉翔和庞天寿二人在此。不过,二人行礼过后也没有再说什么。出了宫,来到马吉翔的家中,挥退了左右,让他的女婿杨在守在门外,二人才在书房中交流了起来。

    “陛下还是信不过你我二人。”

    “这没什么不正常的,侯爷与咱家这两年的所作所为,陛下若是能立刻就信那才奇怪呢。”

    庞天寿扯着公鸭嗓子,说话也是阴阳怪气的。马吉翔对此却并不以为意的,倒是庞天寿对于马吉翔的计划却显得还有担忧。

    “陛下如此,此事确定可成?”

    世上哪有必成之事,但马吉翔却也不能这么说,只得向庞天寿回道:“这年头儿,有稳固的粮饷来源,有兵能战才是硬道理。秦藩势大,现在依旧是冠绝诸藩。但是,秦藩自身缺乏能够在战场上统御万军、能征善战的统帅,如白文选、冯双礼之流,可领一偏师而不能统大局,就算是抚南王也差了一重。”

    秦藩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之明显,这两年更是暴露得一览无余。长期败多胜少,没有说得过去的战绩,声势在渐渐的下滑,无非就是清廷现阶段也在缓那口气儿,才没有一脚踹过去。

    相较之下,李定国的地盘虽然不大,但是背后有永历朝廷背书,朝廷下派的文官会对其提供粮饷。这在广州一战前是杯水车薪的,但是在那一战之后,广西的几个府,外加上广东西部的几个府,朝廷下派文官集团的力量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郑氏集团这个独立支撑东南抗清大局的盟友。

    “漳国公雄踞东南,经营海贸,富可敌国。麾下战将,如林察、甘辉、黄廷、柯宸枢之流亦都是能征惯战的人物。论实力,等福建和广东缓过劲儿来,未必会比秦藩差多少出去。”说到此刻,马吉翔更线郑重其事:“更何况还有陈凯……”

    如今之南明,最能征惯战的统帅无非是李定国和郑成功二人,这东西双璧撑起了南明的大半江山。但是这二人说到底都是武将,兵为将有的现实,外加上派系之间的利益纷争,使得他们在合作之前往往要顾及己方的利益能否得到最大化,这也是历史上为何会两次联手失败的原因所在。

    但是陈凯不同,他是文官,文官有文官自身的生存方式,无论是政治生活上的,还是其他的什么,陈凯与二人之间的利益矛盾都会很小,完全可以充作是粘合剂的作用。更何况,陈凯自身也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能力在如今南明的文官中可谓是独步的。在这三人的组合面前,孙可望也就不怎么够看了。

    “咱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陛下犹豫不决,衣带诏又从何而来?”

    这是他们冒险觐见永历的关键,丝毫不逊于在永历面前留下一条后路。问题确实难住了马吉翔,但是对他来说,这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明天再等一两日,不行就找人偷出个御用之物来,老夫拿着那东西去广东。到时就说孙可望的人在这安龙府查得太紧,衣带诏太过显眼,不方便带出即可。”

    听到这话,庞天寿抚掌而笑。“此法大妙,那就且等上一两日,最好还是有衣带诏,否则终究是不稳。”

    马吉翔和庞天寿并不在意永历是否高兴,这个皇帝不笨,但是那软弱的性子早就被他们摸透了。况且若是能把李定国引来,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哪怕皇帝再厌恶他们也不会去杀“忍辱负重”多年的“忠臣”的,因为这只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