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主,算算日子,夫人和少爷、小姐应该快到了。”

    “嗯,开完会我尽快赶回来。”

    成亲时从郑鸿逵府上跟来的管家在旁提了句醒,一对眼珠子偷偷的窥视着陈凯的神色,声量压得极低,抑扬顿挫之间,语带试探,似乎是唯恐引起陈凯的不悦。

    这一幕神色,陈凯尽数看在眼底,却也没有作什么声色。很平静的做出了表示,心中却浮现起了愧疚。这大半年来,于福建、广东两省叱咤风云,一举掀起了又一次的抗清高潮,不可谓不是风光无限。但是,对于妻子,对于那一双儿女,他这个为人夫、为人父的身份实在做得很不好,一转眼已经是大半年过去了,才设法将妻子儿女从潮州接来。

    “工作狂啊,怪不得很多都不结婚呢。”

    叹了口气,人已经登上了官船,随后拔锚起航,扬帆而下,两岸景色不断闪过,很快的就来到了香港岛那里。

    岛上的热闹并没有因为明军收复广东而出现衰退,反倒是惯常在此交易的客商们已经习惯了此处,而那些原本被清军封锁于内陆的广东本地商贾们则纷纷赶来交易,倒显得更加繁忙了许多。

    江美鳌、聂一娘负责行政、讼狱、牌饷等方面的一众官员早已在码头上等候着,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蔡诚的身影,只是其人低调,侍立在这一众将帅官员们的身后罢了。

    下了船,闲话不多说,直奔衙署。到了那里,陈凯便招来了众人,听取近期的报告。说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新鲜的,水陆守御上无非还是那些事情,只有一点,那就是有些粤西的将帅前来做海贸的,不肯缴纳牌饷。这一点,陈凯对此的指示只有一句,那就是交不交或是交多少让那些家伙派人去中左所和郑成功去谈去,他不管这个,没有越俎代庖的必要。至于谈下来之前,不交就没收了,没必要惯着他们。

    团结,不是一味的退避忍让,如此,只会让人觉得好欺负了,到时候就更加变本加厉。于那些守规矩的,也是一种变相的羞辱。至于所谓的友军,在南明时友军内讧的事情有的是,陈凯的原则很简单,到了老子的地盘,就要守老子的规矩,否则干脆就别来了,没功夫招待内讧预备队。

    江美鳌要报告的事情就这么多,聂一娘负责陆上防御,其实就更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可是没等陈凯把她漏过去,她却率先提到了广东收复,香港遭遇陆上进攻的威胁大幅度的几率大幅度下降一事,向陈凯问及是否需要缩减守岛部队的编制云云。

    有道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虽说世上的将帅多不似韩兵仙那般驾驭多少兵马都无所谓,可却从来都是将帅恨不得麾下将士越来越多,哪里还有嫌多的。这一番话说出口,聂一娘当即就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

    饶有兴致的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将自家打扮得如同是个男人似的女将军,陈凯笑了笑,旋即与其说道:“两个营不多,军需粮草的事情,聂副将无需担忧。”

    数万大军驻扎广州、韶州两府,广东刚刚收复,减免税赋、恢复民生是少不了的。更何况,福建粮荒,陈凯甚至要从安南购买粮食,可见一个捉襟见肘。钱粮方面,基本上都要从其他府县调运,香港是最重要的中转站,聂一娘自然最是清楚的。此间深意,亦在于此。

    驳回了聂一娘的提议,陈凯安抚了聂一娘,同时连带着也在说与江美鳌,要求他们继续坐镇香港,只要能够确保本地的安全,保证水师在珠江口的制海权,配合牌饷的征收也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自有陈凯料理,安心带兵即可。

    话出了口,二将起身应和。陈凯自知肩上的担子素来不轻,该省的地方要省,但却并不在此处罢了。更何况,比起节流,陈凯更相信开源一途。毕竟,能拿钱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儿,而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这一次来香港,陈凯为的就是赚钱的事情,于是乎,那些更关心香港经济特区地位问题的文官们当即就被陈凯冷落到边上了。与蔡诚一谈,后者表示人员早已到齐了,只等着会期一到,便可以直接召开大会。而定下的会期,就在明天。

    这一日,匆匆而过,倒是有不少人前来拜会的,潮州的、琼州的、惠州的、广州的,乃至是南洋的华商,不过明日召开第一次会议,陈凯还要把相关的内容重新调整和记忆一番,便一并推到了数日后。

    到了转天,会议正式开始,选址上就在红花亭,那里修建完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却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岛上,不是没有关于陈凯靡费银钱的说法,奈何这说法出来没多久就只见这陈凯在福建和广东上演帽子戏法,一个个的也就尽数噎回去了。哪怕,从帽子戏法开始上演到现在也有近一年的时间了,红花亭也才是第一次投入使用。

    辕门似的巨大门框上,一面书着红花亭三个大字的匾额横垣在那里,毫无避讳的将这处所在的名讳展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门框两侧,是为门联,木料与牌匾无异,但书写的却似乎并非是一回事情。会场就在此处,早前已经有前来踩点儿的,但也有些刚刚到了的,或是熟识之人知道此处的便没有提前过来看看。待到此时了,时辰将近,众人纷纷赶来,不敢有丝毫的迟误。只是亲至此处,抬眼看去,其中一高壮更似武夫的商人逐字念诵,粗犷的声线,仿若真的将众人带回到了那个西楚霸王以两万楚军大破四十万秦兵的巨鹿之战。

    “好气魄啊。”

    一声由衷的叹息发出,随后,紧接着不知哪里传来了一声“好像陈抚军的表字就是竟成”的低语,再联想起那个“事”字,总有一种诡异的气氛生成。

    “看来,陈抚军的表字就是这么来的。”

    几乎是错愕的转瞬间便,一人接了这么一句,刚刚的那个声音便当即做出了附和,唯恐让别人以为他不是这么想的似的。所幸,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很快的,便另有一人,操着低沉的嗓音诵读起了门另一侧的下联。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诵读之人,一字一句的将这前后对仗工整的下联读罢,众人联想起当今的局势,回想起陈凯多年来的准备,好似正应了这下联所引用的典故。

    看似平平无奇,缺少精雕细琢的大门一处,却暗藏着如此的气魄胸怀,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读过后句,惊叹不复,更多的则是沉思和恍然大悟,伴随着前进的步伐。请柬在大门内侧验证过了,与会的商贾们缓缓向内走去。道路两侧,木棉树并排矗立,鲜红的花朵仿佛将整条大道都染作了红色。

    会议开场还有些时间,倒是众人却并不敢在路上流连,无暇观望风景,体味这布局的韵味和意境,只是随着引导的小吏向着内里走去。

    此番会议,用的并非是校场,而是校场后侧红花亭的会议大厅。在那里,座位早已准备妥当了。众人入场,座位的椅子背儿上都贴有各自的名讳,直接落了座,直到会议开始的时辰,一声通报,众人起立,陈凯便从二堂而出,跟在他身旁的便是那广东贸易商社的大掌柜的蔡诚。

    此一幕,广东贸易商社的背景便更加直白的展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蔡诚随着陈凯出来后,直接走到座位中间的一列的空座。这一次的会议来的都是粤海商业同盟的会员,主要是来自于明军经营最久的潮州府、其次的琼州府以及多有陈凯绝对支持者存在的广州府,按照各自在广东一省的方位分配区域,而蔡诚就坐在了广州府的那一片。

    “小人等恭迎抚军老大人,祝抚军老大人公侯万代。”

    话说着,一众人便要跪地行礼,却是被陈凯以一句免礼给硬拦了下来。接下来,陈凯表示此番是商业会议,他只是策划者的身份,所以这里没有什么繁文缛节,也不需要这个,需要的只是畅所欲言,仅此而已。

    宽松的氛围,是为一次商业会议的良好开端。只是商贾地位本就逊色于士绅、官僚,陈凯如是说来,多年来的惯性却依旧让他们显得左右为难,一直到了陈凯命令他们落座,才算是告一段落。

    待到众人落了座,陈凯站起身来,压了压双手,示意众人无需起身,便中气十足的向在座的人等公布了此番会议的目的:“诸君,这一番,不是什么劝捐兴致的大会,本官出身商贾,不喜欢这个。明白说了,在此开会的都是我陈凯组建的粤海商业同盟的会员,都是王师坚定的支持者,咱们在这里,就是为了赚钱,就他妈这么简单!”

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 
来的路上,甚至是接到请帖的那一瞬间,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乃至是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是陈凯手头不宽裕了,所以要劝说他们捐钱捐物。对此,众人也甚至官民有别,尤其是陈凯当下在闽粤两省的地位摆在那里了,他们这些商贾虽说在寻常百姓面前员外来员外去的,好似有着多么高大上的身份,但是真的对上了官儿那却还是一群肥羊罢了。

    不敢得罪,自然也不敢耽误了时辰,唯恐会引起官府的不满,便一个不差的赶到了香港。出血,于他们而言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无非就是出多少,以及凭着这些年与明军的合作能否有所收益,甚至只是损失得稍微小上一些。

    这样的忐忑,一直持续到了此时此刻,直到陈凯这一句话说出口来,众人听在耳中,直恍如是惊雷爆响于耳畔,将他们直接愣在了当场。

    “赚钱!”

    商贾求财,这是事实,可是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口,尤其还是一个高级别的文官,一位封疆大吏如此的直言不讳,毫无顾忌,他们何曾见识过这等另类的人物。须知道,这年头儿哪还有海瑞那样的清官,即便是最清廉的,一些约定成俗的灰色收入也是免不了的,可是即便人人求利,却也哪有人见过文官当着这么多人明目张胆的说这个的。

    此间,原本早已准备好的附和无一例外的都被噎在了嗓子眼儿里,坐在后侧的一个商人原本还打算在附和时来个先声夺人,好讨个喜的,哪里知道听到的却是这么个开场语,附和之语在嗓子眼儿里不上不下的,不时发出声呃呃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找来的母鸡正在那商人的衣衫内下蛋呢。

    转瞬间的错愕,蔡诚率先站起身来,拊掌而赞。有了个带头儿的,而且还是陈凯的亲信,众人当即就如同是解了套似的,忙不迭的站起来鼓掌,好将此刻的尴尬遮掩过去。

    掌声在陈凯双手下压的动作下渐渐消散,但是此间的基调已经定了下来。回到了这些商贾最擅长也最重视的事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回荡在大堂之内的从最开始的皆是以陈凯的发言和众人的附和,渐渐的,在座的众人的发言在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更是彻底颠倒了过来。

    会议从早上开始,原本计划中的午休时间也被这些愈加激动的商贾们给取消了。于是乎,就这么饿着肚子一直畅谈到了入夜时分,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座的商贾们才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这一日的会商。

    前后两天,会议先是畅想了未来,随后在为了确保会员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制定了规章制度,直到一切结束,会议才算是彻底落幕。

    只不过,无论是畅想未来,还是制定制度,陈凯无一例外的发现了他原本早已定制好的规章制度完全没有这些商贾们定下的更加切合实际,总显得有些太过21世纪了。于是乎,到了后来,他便干脆放手,由着这些商贾们自行商讨。

    根据会议的规定,在座的商贾们选出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用以评断粤海商业同盟内部会员与会员之间的纠纷。倒是这委员会的主席,他们不太敢劳动日理万机的陈凯,干脆一致投票选举了蔡诚来出任。

    待到会议正式闭幕,陈凯在红花亭设宴,与会人员亦是欣然赴宴,以庆贺这一次即将改变他们以及他们各自家族的会议。唯独是会议结束,这两日一直冷眼旁观的聂一娘向陈凯坦露了她的想法。

    “抚军,这样做,会不会遭国姓爷那边的忌讳。毕竟,这海贸的事情……”

    “此事我与国姓早有默契,海贸的事情还是建平侯负责去做,他和我要做的事情不冲突的。”

    粤海商业同盟的总部设立在香港岛,暂时先使用红花亭,等到修建完毕,再行调整。不过会员们倒是需要先行返回各自的家乡作初起布局和运作,即便是委员会的成员亦是如此。会员们在接下来的两天之中便纷纷启程离去,陈凯抽出时间召见了一批早前前来拜会的海商、船主,聆听了他们对于当下粤海贸易环境的见解,亦是连忙启程返回了广州城。

    广州城里,各座丛林最近这几日甚是热闹,前往进香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流儿几乎就没有断过的时候。以至于,若非是城内还实行着宵禁的政策,那些佛寺、道观、尼姑庵、清真寺什么的都要考虑是不是通宵为信众们服务了。

    倒也并非是什么全城百姓家家有喜,只缘番禺、南海二县发出公告,进一步的确认了分地的政策,并且公布了陈凯做出的针对分地时日拖延的补偿政策——这世上,从来都是官府说什么,百姓就听着,即便是不满也最多就是暗地里发发牢骚罢了。

    如抗捐抗税之类名义上的民众对抗官府的行动,其实背后无不是有士绅、土豪乃至是官吏作为后台。而现在,无需任何人表示不满,也用不着有任何有力人士的暗中串联和怂恿,陈凯率先就提出了补偿损失。对于这样的素来以言出必行著称的人物而言,这显然就是必然会做到的,哪怕是其中并没有提及到补偿的日期,但有了陈凯这两个字,本地百姓们还是很放得下心的。

    有了这么一个好消息垫底儿,很快的,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消息,说是陈凯的正妻以及一双儿女即将来从潮州到广州与陈凯团聚。

    万家生佛,这个词很多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