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莫说是胡一青之流,就算是李定国亲至,也未必啃得下来。”

    李定国并非没有攻陷过桂林,但那一次却是李定国计划得当,孔有德托大,导致兵败外加上守军力量不足所致。等到转年再攻桂林,正面强攻坚城,就在线国安面前碰了壁。

    “现在的问题,除了这五千里长边的中段,又多了南赣的的漏洞……”

    南赣方面,面临的自然是李定国和陈凯的大军,那两支明军在前不久取得了辉煌大胜,正是气势最旺的时候。如今,累经苦战,总是要休整一段时间,但是休整完毕之后,南赣的清军怕是就要遭受强而有力的打击了。

    这,基本上已经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无非是时间问题而已。而那五千里长边的中段,洪承畴所指的便是常德、宝庆一线,那里直面着孙可望的大军,原本是由屯齐率领八旗军主力在那里与明军相持的,但是那支大军出征日久,外加上衡阳、周家铺两战的损失,急需返回京城休整。而到了去年的四月里,洪承畴抵达湖广没有太久的时间,可以说是刚刚摸清楚了此间的问题所在并且开始设法解决,屯齐就带着大军返回了京城。

    屯齐大军一去,湖广战场上当即便是人心惶惶。五月时,宝庆爆发了清军“夺门私逃”事件,就是因为屯齐大军撤离,明军趁势夺取了宝庆周边的一系列战略要地。为了确保宝庆府城,洪承畴强令从北直隶、陕西、河南等地长途跋涉而来的绿营急行军赴援,结果因为水土不服、军需短缺而导致哗变。

    从北地调来的绿营如此,本地的绿营守御也早已是千疮百孔。为此,洪承畴不断的调整布防、扩充编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就此尤嫌不足,干脆请旨设立经标,并且从北方抽调了一批他的老部下们前来充实守御。

    “不出意外的话,除了张提督以外,其他的众将五月应该就能抵达。”

    话说出口来,洪承畴的面上却无有一丝一毫的轻松。黄志遴很清楚,尚可喜、朱马喇兵败,耿继茂曾经有向洪承畴求援,结果信使才刚刚出发,广州城就已经破了。这事情,清廷确实怪不到洪承畴的头上,但是两藩尽没,他好容易请调来的大军,原本是用以作为机动力量的,现在却显然是不够塞牙缝的了。

    “还要向朝廷请兵,以确保南赣地区的安全。只有确保了江西,老夫才能继续在湖广施展,否则的话,那便会是腹背受敌的局面。守湖广南部,不如干脆弃了,还能缩短一下防线,多撑上一段时间,撑到贼寇再度爆发内讧,朝廷才会有机会趁虚而入。”

    出任西南经略,洪承畴接手的是一个烂到了几乎没办法再烂的摊子。这些时日,费劲了心思,总算是渐渐的有所恢复了,但是敌人依旧强大,而且随着那个陈凯不断的搞事情,他的对手似乎越来越强大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黄志遴与洪承畴相交多年,对其人的能力深信不疑,也相信着洪承畴能够力挽狂澜。只是这一次,一句要等到明军内讧才能有机会的话说来,却还是让他听得不免对这份保守,甚至是悲观而感到震惊不已。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陈凯,四年前老夫就听说过此人,想不到四年后竟然已经变成朝廷的心腹大患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洪承畴的目光中却无有半分气馁,有的更多的竟是猛兽遭遇强敌时的凶狠决绝。

    这样的目光,黄志遴已经太多年没有见过了,以至于一旦与这样的目光相接触,他便不由自主的躲开了这份令人心生畏惧的视线。视线闪躲开了,但却依旧不可避免它的存在。而此时,倒是门外亲兵的报告,收起了这份发自内心的凶狠。。。

    “郭都贤?”

    郭都贤是崇祯朝的江西巡抚,如今湖广地区最为头面的缙绅。洪承畴抵达湖广的这一年多来,始终在不遗余力的拉拢着湖广本地的士绅,倒是安心在家做遗民,不愿与清廷搭上关系的居多,这位曾经在衡阳大捷后求见过李定国的郭都贤就是其一。

    “他是来为陶汝鼐求情的,先晾着他。”

    说罢,洪承畴便派了亲兵将一个叫做廖文英的幕僚招了来,挥退了闲杂人等,便直接对其言道:“汝上次上的条陈,认为可以招抚广州府连阳八排的山寨。老夫准了,汝尽快出发。但是,切忌急于求成。广东大战一载,福建残破,无论是李定国,还是陈凯,近半年都很难再战。咱们,还有时间布局。”

    “学生遵命!”

第十四章 野心() 
“阿嚏!”

    鼻子里一阵痒痒的感觉,随后喷嚏打出来,擦了擦口鼻,方才坐在马车里的困意于这股好像正在被什么人念叨的预感而荡然全无。

    二月里,离开了惠州府,大军回返广州东部待命。道路两侧的田亩里,已经有百姓在劳作了,面朝着黄土、背朝着天,孕育的则是生命的希望。陈凯的困意全消,轻启车窗,透过缝隙,在马车的颠簸中观望着远处的耕作。于心中,一份恬静油然而生。

    农乃百业之基,这话从来没有错过,因为人想要生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营养摄入问题,说白了就是吃。饱食思**,吃得饱了,才有心思做别的事情——缝制衣服、制造器皿、修建房屋、组装车辆,乃至是文学、艺术等等方面。是故,源生文明从来都是诞生于河流沿岸有肥沃平原的所在,因为那里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农作物。

    默默的看了一路,不厌其烦。一直到了广州府城附郭的番禺县范围,所见之处,却多了很多手持着皮鞭军汉,带着冷冰冰的目光扫向另一些看上去颇有些笨拙的农人。

    马车是直接返回广州府城的,回了城,便有幕僚登上了马车,向陈凯报告起了近期广州城,以及李定国所部和粤西明军的一些动态。

    陈凯横扫广州东部,乃至是配合郝尚久夺取惠州期间,李定国的大军也在扫荡广州西部和肇庆府北部地区。进展,如他一般,很是顺利,靳统武和王会的两部兵马席卷各府县,几乎都是一个不战而下。这样的势头,一直到了梧州府城才算是告一段落。

    从广东逃窜向西的藩兵、绿营尽数逃到了梧州府,定南藩左翼总兵马雄统领各部坐镇于那座连通两广的要冲之地。

    马雄摆出了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来,靳统武在城外观望了一番,也没有选择强攻,干脆率军撤回了广州。不过,于新近收复的各府县,却还是派遣了部队驻扎——硬骨头不啃,可已经吃到嘴里的也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广东一省,更多的地方迅速染成了皇明的红色,剩下的无非就是广东北部的韶州府、南雄府以及广州府孤悬在外的连山、连州、阳山三县尚且控制在清军的手中。其他的,最多也就是惠州府的和平、长宁两县,腾出手来的郝尚久也已经派遣部队前往收复了,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形势一片大好,于广州府,以及粤西的其他地方,屯田、耕种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这里面,包括李定国控制的府县,也有粤西明军各部控制的府县,恢复生产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第一要务。

    这是应有之义,毕竟广东已经乱了一年了,人总是要吃饭的,是实在不能再继续乱下去了。但是,这里面倒也并非没有区别,其区别无非在于军方主持的多是军屯,而地方官府那边则是民屯以及原本的地主、自耕农、佃户之类的传统模式。

    “最近,郭督师和连总督在各府县招揽士人,分授官职,手笔很是不小。”

    “嗯,这很正常。去年之前,他们始终没有成片的控制区,那些有限的犄角旮旯也都是由各部王师来节制,夹带里本就没有什么后备人才补充。这时候了,占了那么大的地盘儿,官位是不能空着的,总要填补上了,权柄才能操于手中。”

    “抚军高见。”

    高见,陈凯不认为真的有多高。这等事情,其实他也已经在做着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直在做。比之粤西文官集团,郑氏集团有着自己的人才储备,无论是郑成功的储才馆、育胄馆,还是陈凯的巡抚衙门,有一定行政经验的幕僚、赞画们还是随时可以顶上那些空位的。

    从潮州出发,赶往香港的船队里就有大批即将分派到广州府东部和惠州府西部的准地方官。另外,郝尚久原本的那三个县,现在军务上归张进负责,行政上面也都是巡抚衙门派遣的官员充实佐官,由原本各县的佐官任正印。

    “不用管他们,那些雏儿,有的郭之奇和连城璧忙的。”

    马车,缓缓的驶向李定国在城内的行辕。平南、靖南两座王府,是最符合李定国身份的,但无论是李定国本人,还是郭之奇、陈凯对于这两座王府的用处却都是心照不宣。于现在,无非是空着而已。

    来到了行辕,李定国、郭之奇和连城璧三人俱在,似乎正在交换着什么意见。见得陈凯返回,连忙招呼了过来,谈起了广州府东部和惠州府的问题,得知已经基本收复了,也是放下了些心来。

    “竟成来得正好,本王与郭督师、连制军正在谈及朝廷那边的事情,很想听听竟成的高见。”

    “朝廷?”陈凯面露疑色,心中却是猛的一惊:“安龙行在出问题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凯话音方落,郭之奇和连城璧当即就是脸色一变:“陈抚军已经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一脸的不解,陈凯成功的让二人松了口气。但是话,自然还是要说清楚的,二人对视了一眼,便由连城璧拿出了一份诏书,递在了陈凯的手上,示意其自行看过。

    诏书,是以永历帝的名义下达的。陈凯双手去接,却看得连城璧是单手递给他的,殊无敬意,这却让他的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来。待到接过手,细细看过了,那个念头便当即与眼前的事实合为一体了。

    “诏曰:朕以藐躬,缵兹危绪,上承祖宗,下临臣庶,阅今八载。险阻备尝,朝夕焦劳,罔有攸济。自武、衡、肇、梧以至邕新,播迁不定。兹冬濑湍,仓卒西巡,苗截于前,虏迫于后,赖秦王严兵迎扈,得以出险。定跸安隆,获有宁宇。数月间捷音叠至,西蜀三湘以及八桂,洊归版图。忆昔封拜者累累若若,类皆身图自便,任事竟无一人。惟秦王力任安攘,毗予一人。二年以来,渐有成绪,朕实赖之。”

    “乃有罪臣吴贞毓、张镌、张福禄、全为国、徐极、郑允元、蔡宿、赵赓禹、周允吉、易士佳、杨钟、任斗枢、朱东旦、李颀、蒋乾昌、朱仪昶、李元开、胡士端,包藏祸心,内外连结,盗宝矫敕,擅行封赏,贻祸封疆。”

    “赖祖宗之灵,奸谋发觉,随命朝廷审鞫。除赐辅臣吴贞毓死外,其张镌、张福禄等同谋不法,蒙蔽朝廷,无分首从,宜加伏诛。朕以频年患难,扈从无几,故驭下之法,时从宽厚,以至奸回自用,盗出掖廷,朕德不明,深自刻责。此后凡大小臣工,各宜洗涤,廉法共守,以待升平。”

    诏书的内容,乃是以“盗宝矫敕、欺君误国”的罪名杀内阁首辅大臣吴贞毓、兵科给事张镌、翰林院检讨蒋圪昌、李开元、吏部都给事徐极、大理寺少卿杨钟、太仆寺少卿赵赓禹、光禄寺少卿蔡宿、武安侯郑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颀、朱议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选郎中朱东旦、中书任斗墟、易士佳、司礼太监张福禄、全为国等十八人。

    一口气杀了十八个朝臣,还有大太监,其中更有内阁首辅大臣,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足以震动天下的惊天大案。但是,这份诏书却是刚刚才拿出来的,陈凯不清楚他们是早早就已经知道了,但却没有拿给他看,还是也同样如他一般刚刚才知道。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已经死了。

    “这是,秦藩,嗯,是孙可望矫诏?”

    “陈抚军没有猜错,这就是孙可望那逆贼假借天子的名义残害忠良!”

    连城璧显得义愤填膺,郭之奇也差不了太多,倒是李定国,却总有一份失落、痛苦隐含在愤怒之中,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十八先生之狱。”

    陈凯的脑海里闪过了这六个大字的同时,郭之奇和连城璧也开始就着这份诏书,向陈凯控诉起了那个杀人者。

    永历五年二月,孙可望遣部将贺九仪、张明志抵达南宁行在,杀阻挠永历帝册封其为秦王的兵部尚书杨鼎和,及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并且逼死了内阁首辅大臣严起恒。

    紧接着,永历帝任命在秦封一事中为永历朝廷和孙可望之前进行联络的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杨畏知为东阁大学士,意在向孙可望示好。结果,由于杨畏知接受了阁臣的任命,孙可望视其为背叛,便派人将其擒到贵阳杀害。

    孙可望在贵阳自设内阁、六部、科道等官,地方文官武将也一概自行任命,官印由明朝的九叠篆文改为八叠。架空永历朝廷,“时可望假天子名号令中外,调兵催饷,皆不上闻。生杀与夺,任意恣肆。帝在安龙,一不与闻。”

    永历六年五月,孙可望在一件奏疏中说:“人或谓臣欲挟天子令诸侯,不知彼时天子尚有诸侯,诸侯亦尚知有天子。今天子已不能自令,臣更挟天子之令,以令何地?以令何人?”

    永历六年,李定国攻破桂林,擒叛变的庆国公陈邦傅父子,孙可望杀之。因御史李如月弹劾其未尽永历帝而擅杀,为孙可望剥皮揎草。

    在湖南宝庆府紫阳河有一株很大的树,永历七年时,孙可望观赏后封之为“树王”,树干上刻“岁癸巳秦国主”,而非永历年号。

    永历八年八月,孙可望在云南昆明举行乡试,“父老相传此《题名录》刻秦甲午科字样”,而非永历八年甲午科字样。

    永历八年五、六月间,孙可望曾经专程返回云南昆明,打算正式登基称帝。据说是由于选定的吉日良辰大雨如注,无法举行即位大典,实际上很可能是遇到内部阻力,诸如手握重兵的刘文秀的极力反对,以及摄于在外的李定国的势力,才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