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村妇们含着委屈的泪水做着事,有的回了厨房更是免不了要大哭一场。倒是外面的义军却还在划着拳,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好不痛快。

    “将军,大伙儿都好几年没碰过女人了,这次弄几个小娘子回去,也叫大伙儿乐呵乐呵。”

    老兵吸了吸右手,方才他就是趁着一个村妇给他倒酒时狠狠的抓了一把那村妇的肥硕的屁股,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此刻,老兵眼中闪烁着光芒,军官也同样是如此。不过,西宁王那边的军纪很严,先锋大将吴子圣在这一点上也是贯彻得很到位的。仔细想了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直让那老兵放宽了心,便继续喝酒吃肉。

    良久之后,这支义军已经酒足饭饱了。广东战事绵延多年,乡老们自然明白他们是干什么来的,准备好了粮草,只等着这些家伙吃饱喝足了就礼送他们走人。哪知道这一次,那军官对于粮草的数量很不满意,不光是要他们每家各自多出大量的粮食来,更要他们把举人家的稻子都割了装车。美其名曰,以免资敌。

    举人家的稻子,虽说是家里没人在此,可是积威犹在。至于各家要出的数量,那就更是个无法接受的天文数字。

    眼见于此,乡老只得上前求情。几番恳求下来,军官也并非是不好说话的,干脆要求他们送些女人出来,到营中伺候着,否则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乡老们听到这个,哪里还能不明白。商议过后,干脆逼着村中几个小户将女儿、媳妇交出来应付差事。就这样,在妇人的哭泣声,在孩子的哭闹声中,驱赶着满载粮草的骡车,义军踏上了返回了大营的路。

    大营位于村落与新会县城之间,明军以吴子圣和王兴的本部兵马为核心,以粤西各部义军为众,已然将新会县城围得结结实实的。

    城下聚集着大军,县城自然也是紧闭大门。当然,此处也并非只有本县的守军绿营而已,平南王尚可喜在五月时已经派了藩下参将由云龙和右翼总兵吴进忠入城协守,有了藩兵为主心骨,绿营亦是信心大增,守御得分外卖力。

    然而,藩兵入城,守御上还在其次,做得更多的却还是抢掠民间的子女玉帛、粮草银钱,若是少了,当即鞭笞打杀,哪怕是本地官府求情也是没用。至于抢来的女子,城外的义军还要犹豫要不要分给麾下将士做老婆,以为长久之计,那些藩兵都是有妻有妾的,抓了城内女子直接投入女营,日夜奸淫,把他们的主子——那些满洲大爷、八旗子弟的风范学了个通透。

    元代诗人张养浩的《潼关怀古》闻名古今,兴且不提,这年头正是战火连绵的年代,军纪说得过去的军队本就少得可怜,更别说是和那千古传诵的岳家军、戚家军相比。

    此间是当前明清双方交锋最为激烈的所在,可倒霉的却总是老百姓。在江西东部的广信府,那里曾是以江西总督揭重熙领导的江西明军主力曾驻扎的所在,清廷为了剿灭这支深入腹地的江西明军,调集了江西、福建以及南赣这两省三地的绿营展开围剿。虽说郑成功在陈凯的帮助下强势崛起,将福建的清军尽数引了过去,但是随着浙江清军入赣,覆亡亦是不可避免。

    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这两年,早前在衢州为陈凯所救的河南刀客余佑汉在策马向西告别后,很快就又调转马头,绕了个大圈返回浙江地面。他是唯恐被那些出卖过他一次的村民们再度出卖,于是干脆在金华隐居了一段时间。

    “余壮士,你呀,依老朽之见,是不知道自己身处的位置,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那您呢?”

    “我很清楚我就是个在田地里卖力气的命,所以也不去胡思乱想。但是你,不同!”

    隐居了一段时间,再度启程走下去,已经是两年多近三年的最近了。余佑汉一个人行在路上,进入广信府的地界,所见之处,满目疮痍。县城之内,蓬蒿荆棘遍地,空屋废宅比比皆是,有限的一些人家,亦是紧闭大门,就连那些府县城池的各门也不是尽皆开着,全无半点儿战乱过去的迹象。

    相较之下,行在乡间,倒是偶有些村落聚居。他打听过了,这些百姓多是清军攻破江浒山大营后为巡抚蔡士英下令就地屯田的。至于本地原本的百姓,则大多在那场三省会剿中为清军屠戮,为的仅仅是进一步的压缩本就已然不是他们的对手的江西明军的民间支持。

    结束三省会剿后,清廷在江西的施政方略变更,蔡士英主持恢复生产,屯田耕种、清丈减赋,做得倒是有声有色。不过在民间,这位蔡抚军的德政余佑汉倒是没有听过,反倒是一个叫做互助会的东西总能在他的耳畔出现。

    新会,战火正燃,混乱不可避免。广信府,大规模的战事消停了两年,可是那场迁延日久的战事对本地的民生破坏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过来的。

    而在福建,这个省这几年主要的战事都集中在漳州府和泉州府这两块已经被明军占据的所在。其他府县,当年鲁监国大闹福建之后,大规模的战事就已经停歇了,偶有义军临城,也很快会被清军击退。只是这太平多年的所在,现在甚至反倒是还不如新会县、广信府那般。

    福清县北门,白昼之时,大门闭得紧紧的,无有一丝缝隙,好像唯恐会放进来什么不吉利的东西似的。

    远处,知县的堂弟刚刚从府城回来。他是代表他的堂兄去向上官们孝敬这个月的好处的,只是这一路上,若非是县城的绿营分了一百战兵护送,他又在县城里请了镖师的话,只怕是去的路上就被抢光了,更别说是回来了。

    银子送了过去,回来的路上,那些觊觎的目光也少了许多。匆匆赶回来,城门那里已经是紧闭着,城外则几乎已经被那些日子过不下去了,只等着明军开粥场来吃上一顿的穷苦百姓的窝棚占满了,密密麻麻的,就连官道都挤占了不少。

    他是有绿营兵护送的,周遭那些恨不得把他们扒个精光的目光打在身上,若有实无的痛感一如离开时那般。到了城门左近,吊了个军官上城,随后大门便吱呀呀的打开了。

    城门大开,城外的百姓当即就是一阵骚动。不少百姓直接往城门那里跑去,可是护送的绿营兵也不是第一次应对这等情状了,长枪、腰刀尽出,列阵城门之外,一点点儿的退入城内,但凡是有敢上前的就直接处死,以防这些百姓趁势冲进去。

    入了城,道旁亦是多有沿街乞讨的百姓,其中插着草标,卖儿鬻女,亦或是自卖者比比皆是。论起悲惨,似乎一点儿也不比城外差着。

    匆匆赶回县衙,交代了此行的情状。府城那边的上官们倒是很开心,据说延平府那边已经有抗捐抗税的百姓抢了孝敬的银子,把整个护送队伍杀了个精光,等到绿营赶到时,那些尸首连内衣和袜子都被抢光了。

    “再过过,恐怕连骨头都剩不下了。”

    知县说着这话,在旁的正妻和堂弟二人无不是打了一个寒颤。可是妻弟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往返总是需要时间,更别说是到吏部打点的时间了。

    “嗯,再等等,不行就在城内开粥场,只要城内不乱,把住了城门,咱们就有活路。”

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 
三十个镇,五万四千战兵凭陆路、水路对福建全省展开攻击,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这是从隆武二年腊月郑成功焚衣起兵、是从永历元年四月陈凯登上南澳岛、是永历二年陈凯智取潮州、是永历五年和永历六年郑成功鏖战漳泉、是去岁和今年陈凯操盘清郑议和,是这长达七年的积累,到了今时今日的总爆发!

    如此规模的大军,自然要有巨额的粮草以及为大军辅助的水师和辅兵共同参战。陈凯这个坐镇后方的责任巨大,不过他却做得很是惬意,甚至是闲的发慌。

    他长期负责广东战场,闽南这边郑成功早有相应的文官、武将体系。粮草转运,主要是走水路,由水师负责;辅兵方面,原本是应该从漳泉两府的百姓里征用的,不过这半年来逃入两府的百姓实在太过巨大,郑成功已经分配好了部队监押,用这些百姓来充当辅兵,顺带着将他们送回家乡。如此一来,事情都由那些文官、武将们做了,陈凯每日就是在办公地点一坐,如果出现了意外状况的话就作出处置,仅此而已。

    陈凯在漳泉两府,说是负责大军转运,还不如说是用以稳定军心,使军士不至担心后路被抄。既然如此,他也乐得做好一尊大佛。

    各路大军如期奔赴各线战场,突然发动袭击,当即便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不断送回来的情报大多是某某镇或某某营明军攻陷了某一座堡寨或是县城,如果用动画进行演示的话,那么在地图上,几条延伸出去的箭头正在高歌猛进,将更多的行政区域染成大明的红色。

    惠安县,后提督王秀奇统四个镇八千战兵从此处出发,直奔兴化府城。此人是郑成功的亲信军官,升任提督前常年管戎旗镇,这一次大军齐出,虽说他带的兵力是最少的一支,但是对手却一点儿也不弱。

    循着当初钟厝之战时金砺进攻的路线,王秀奇统领大军直扑兴化府城。所谓兴化府,就是后世的莆田市,这个府有两个县,西面的仙游在木兰溪的上游,东面的莆田县则是府城所在,位于木兰溪以北的延寿溪下游。另外还有平海卫城和莆禧千户所,位于该府的东南沿海。

    清军为了防备泉州明军在此驻扎了包括福建提标、福建左路镇标、福建右路镇标以及兴化城守协在内的上万大军,甚至兵力比福州还要雄厚几分。

    为此,王秀奇的大军也不管那仙游县城,更不说只有卫所兵驻扎,缺乏自保能力的本地卫所,大军直指兴化府城。由于清军兵力更为雄厚,陈凯以防万一,又从漳州、泉州抽调了二十八星宿营中的八个营头,加上王秀奇的八千战兵,起码在人数上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势。

    大军就这么扑了过去,哪知道等他们赶到时,这座府城已经是空城一座了,结果打听一下才知道,合着是福州陷落的消息传来,唯恐被明军南北夹击,这上万的清军竟不战而逃,奔着延平府的方向一路狂奔,头也不回。

    原本还好好的议和着呢,哪知道竟遭到了突然袭击,连省会都丢了,清军自然是丧胆。更何况,这半年来动不动就要出兵镇压本地抗捐抗税的百姓,清军各部早已是疲惫不堪,自知对上明军这等养精蓄锐多时的大军,更是不敢有半点儿与之对抗的打算。更何况,招抚银实行一年,个个赚得满盆满钵,人一富贵了,若非有更大的富贵吊着,这等拼命的活计也就不太会愿意去做了。

    清军转进,莆田不战而下,眼见于此,王秀奇在向陈凯报捷的同时分兵去取仙游县、平海卫以及莆禧千户所,同样是打也没打,只要大军抵达便可直接进驻。甚至,平海卫的卫所军官更是在右冲镇抵达时直接把辫子剪了,重新竖起了明军的旗号来。

    兴化府摧枯拉朽般的拿下,留下了部分军队驻守,王秀奇便按照计划继续北上,收复福州府南部各县。

    福州一府为闽江南北分割,闽江以南,是为闽清、福清、长乐、永福四县以及镇东卫和万安千户所。这其中,闽清位于闽江沿岸,且临近中游,距离沿海较远,反倒是更利于从福州府城出发的军队前去夺取,于王秀奇所部自是可以暂且忽略不计。

    如此,福清县城,便是首当其冲!

    府城沦陷的消息早已传开了,知县想走,奈何各处城门已经那些百姓的窝棚堵得结结实实,那些百姓得知此事,也纷纷打出了造反的旗号来。借着招抚银,知县在福清一县前前后后搜刮了价值二十几万两的金银珠宝,装箱是早早装好了,可是这样的情况下又哪里运的出去?

    想要求助于绿营,奈何本地绿营较少,在如今的形势下,想要逃出生天,最起码也是要先到延平府,再设法前往邵武府或是建宁府以观风色的。这对大股的清军而言自然不成问题,沿途的盗匪、乱民也不敢轻撸虎须。可是他们这样的小股绿营,只怕还没出福州府的地界就已经被剩不下了。

    官吏、绿营,在这一年的搜刮中尽皆是赚得满盆满钵,一个个家当丰厚,就好像是吃胖容易,可再想动弹,却也并非易事了。

    城外的乱民越聚越多,很有破城后进来将他们生吞活剥的意思。此刻唯有死守城池,向兴化府那边的绿营主力求援,等待援军一同逃离。可是过了几天,援军没等来,倒是把明军的先头部队等来了。

    城头上清军战战兢兢的望着城外的明军,未及片刻,一个骑兵冲到近前,抬手一箭便射上了城墙。

    箭上有封书信,是写给知县和本县绿营守备的。守备就在城上,连忙派人去请了正在家中佛堂为守军祈福的知县大老爷,后者礼佛至诚,不愿失了礼数,可是这般情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赶到城南与守备一会。

    “县尊,就是这封。”

    信是写给两个人的,守备没有擅自打开,而是等到了知县才一起打开看来。内容,算不上复杂,甚至词句都少得可怜。不过明军想要表达的意向却是清楚非常,二人看过后,不免的对视了一眼,可是任谁也没有从对方的眼里看到肯定的神采。

    “这,会不会有诈啊。”

    “不好说啊,毕竟现在是人家势大。可是,现在的情况,城外都是乱民,根本不用明军动手,只要驱赶乱民扑城,咱们也是扛不住的啊。”

    明军的要求很简单,开城投降,如此,性命可以保全,明军也保证不动除了粮食、土地以外的其他家私,并且派人护送他们离开福建。可若是敢负隅顽抗,或是犹豫不决的话,明军破城之后,就算是天王老子来求情也没用,只有一个杀字!

    守城,兵力不足;投降,他们又不敢。这是个大问题,知县和守备互相就这么看着对方,可是怎么也下不了决断。毕竟,这是事关身家性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