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存档为证的。可是这年头,文官还能够指挥得了军队的实在少见,粤西的各部藩镇如斯,连城璧那边也试探过王兴、陈奇策和李常荣的口风,可哪怕是就连他最亲信的王兴不觉得他们能够奈何得了陈凯和林察,更别说是与陈凯走得甚近的陈奇策所持的坚决否定态度。

    起衅内讧,确实不是个好办法,从本心上他们也不愿意如此,最多就是拉着众将的虎皮好有个更好的说话地位。

    现在气话说过了,再看看众将的反对声入潮,在海上被林察部将气得脑子里进的那点儿水也就蒸发干净了。对此修书者张孝起连同着他的两位上官都觉得确实应该探探陈凯的口风。只是没等张孝起派人出发,永历朝廷派来联络李定国的兵部主事程邦俊却率先到了,与他们交代了永历朝廷决定联合李定国对抗孙可望的大局。

    “请程主事代为转达,本官自会联络众将,届时为西宁王前驱。”

    如果说,被架空了的永历朝廷是明廷保皇派的核心的话,那么郭之奇、连城璧、张孝起他们这些人就是从那里延伸出来的外围组织。

    如今的形势,西南已经被西营控制,朝廷的权柄被架空,而在东南他们也信不过郑成功、陈凯这样有着唐藩背景的人物。形势对永历朝廷很不好,所幸的是,君权神授的正统性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起码李定国是愿意与他们联手的,对此粤西的文官集团自然是欣喜非常,精力很快就集中到了为明年李定国东进的准备工作上面。

    程邦俊抵达文村时已经是九月了,确认了接下来的战略走向,自然也就要开动全力。奈何他们控制的地区实在狭小,山林、岛屿、港湾,就凭这些边缘地带,潜在的战争资源有限,尤其是今年的肇庆之战,他们已经有了李定国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军的消息,对此就更加是忧心忡忡。

    如此,北海道周腾凤便奉了三位上官之命赶到潮州与陈凯商议。从廉州出发,浮海而行,待他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陈凯得到消息,说是周腾凤前来拜会,便已经明白了究竟为何。于是乎,陈凯也没有托他些时日,反倒是在第一时间于潮州的巡抚衙门与周腾凤会面,这位道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只等着陈凯的回答。

    “张抚军这事情做得糙了,应该先上岛,再与林侯、杜帅他们商讨。若是谈下来了,自然是省事了;若是谈不下来,一定要厚着脸皮强留在岛上,哪怕仅仅是持续保持存在感也比现在这般强吧。”

    张孝起的遭遇,陈凯神色上表现得义愤填膺,是真是假且不说,起码这样的态度周腾凤是稍安了些心。可是哪里会想到,陈凯一张口反倒是数落起了张孝起的不是来,竟然还厚颜无耻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为其分析张孝起的处置适当,实在是把周腾凤看了个目瞪口呆。

    “陈抚军,下官此来是奉了郭督师、连制军和张抚军的命令,向您讨一道军令的。希望您能够分出琼州府的部分府县来安置粤西的王师就食,总不好贵部赚得满盆满钵,就这么看着粤西的各部王师就这么饿肚子吧。”

    周腾凤苦口婆心的说来,与他个人而言,这份差事也实在不是什么好弄的。陈凯其人,他倒是知道一些的,当年万里南下投奔王师的事情不提,只说在潮州有让贤之名,后来在广州也有过义救百姓的壮举,在永历朝廷内部也是有着不错的名声。直到他带着郑氏集团的大军进驻香港,由此让粤西的文官武将们感到了来自于东面的强大威胁,众人间的好话才渐渐的少了。

    这样的人物,其内心深处如何想法其实是很难说的,但是就着朝廷的一些文官看来,陈凯娶了郑家的女儿,自然是向着郑氏集团说话,与永历朝廷就要隔着一层的关系。到了此时此刻,果不出他所料,陈凯竟真的如同是拨浪鼓似的摇起了脑袋,只是其人道出的说法却还是让周腾凤有了更多的深思。

    “内子虽说是定国公的千金,但是不瞒周道台,本官因为中左所一战的事情与郑家族人的关系很不好。国姓信我,这是多年来的积累下来的。可是琼州府那边,辅明侯是国姓招讨大将军麾下的水师左军提督,杜帅也是国姓多年的旧部,蔡副将则是国姓的亲兵家丁队——戎旗镇的副将转隶的,至于郑知府更是国姓的族弟。这事情,本官是爱莫能助,阁下应该去拜会国姓,而非是本官。”

第四十三章 无耻之尤(八)() 
接下来,陈凯与周腾凤好好讲述了一番前年中左所保卫战的事情,陈凯自问做事皆存公心,可结果郑氏子弟们却视其为豺狼饿虎,连带着那桩早已定下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这些都是切实发生过的事实,陈凯也不怕周腾凤去查,倒是这一番牢骚倾吐过了,周腾凤自知是没办法从陈凯这里得到帮助了就只能告辞而去,转而前往中左所去拜会郑成功。

    潮州到中左所,倒也算不得多远,周腾凤抵达后侯了几天郑成功才抽出时间来见他。不过,会面的过程倒是没有费什么功夫,确切的说是郑成功只用了一句话就结束了这一次的会面,随后便端茶送客了。

    “这个事情,本国公素来很少过问广东的事情。琼州收复,是陈抚军和众将的功劳,他们早前确也来信说是要在琼州府收税、征饷,保境安民什么的。具体的,周道台可以带着这封书信去琼州府与林侯商议。”

    说起来,郑成功远在闽南,陈凯稍微近一些但也是在粤东,距离粤西的琼州府都是有着千里之遥的。郑成功将广东的军政事务交托给了陈凯,陈凯的治所在潮州,距离琼州是鞭长莫及,将那里的实际权利交给林察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就像是两广有总督,广东、广西亦是有巡抚,又像是高廉雷琼四府巡抚的存在同样少不了周腾凤这个北海道,这是权利一级级构成的统治构架,为的就是能够更加快捷的应对地方上的变局,维持统治。

    持着书信,周腾凤乘船前往琼州府,一路上几经波涛,总算是在没出十一月时抵达了琼州府的海域。书信送上,林察和杜辉倒也没有继续如对张孝起那般,巡海的舰队将其护卫上岛。上了岛,水师并没有将周腾凤一行送往琼州府城,而是送到了海口千户所那里。杜辉的总镇府和郑省英的知府衙门都在府城,但是林察却驻扎海口千户所以便指挥水师。

    林察是此间主帅,上门拜会是应有之义。周腾凤带着郑成功的书信前来,林察接了书信,细细看过,无非是在征求一线将帅的意见。但是,对此林察表示他只负责水师,保障琼州岛的海上安全,仅此而已。具体的事情,则是还要与杜辉、郑省英二人商议过后再行答复。

    “那下官这就启程前往府城。”

    “不必了,本侯已经派人去请了,此间与府城距离不远,今日有些晚了,明日自当会到来。”

    安排了周腾凤休息,到了第二天杜辉和郑省英果不其然的前来与其会面。周腾凤提出了要求,未有早前张孝起的那般强硬,只说分出几个州县用以就食,仅此而已。但是即便如此,杜辉和郑省英也同样表示这事情他们是做不了主的。

    “琼州黎乱频仍,现在好容易靠着修生养息的政策安抚住了那些生黎、熟黎们,贸贸然的再有其他王师登岛,这政令、军令方面,到底是听谁的?出了乱子的话,又有谁来承担责任?”

    杜辉和郑省英将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对此林察也是无可奈何,只说会修书一封,向陈凯进行请示。毕竟,这琼州府是陈凯带着他们收复的,这半年来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是陈凯启程返回粤东前制定下来的,没有陈凯的准许,他们是不好擅自改动陈凯的计划的。

    一线的将帅如斯,周腾凤也只得带上了林察的书信再度前往潮州去面见陈凯。这一次路上倒是顺风顺水,很快就赶到了潮州城。陈凯一如上次那般很快就接见了周腾凤,但是看过了林察的书信,其中不乏有他们对事权不一的担忧,其中更提到了些海贸的事情来。

    “不瞒周道台,琼州岛上的很多货物都是中左所那边预定的。尤其是巨木,更是我军维持对鞑子水师优势根本。海贸的事情本官是说了不算的,需要国姓做主,本官这就修书一封,请周道台到中左所去与国姓商议。”

    陈凯说干就干,一点儿也没有顾忌周腾凤的感受。书信匆匆写完,随后书信刚一脱手,内宅的下人就来报告,说是夫人有些不太舒服,陈凯闻言脸色大变,再顾不得周腾凤了,连忙告辞而去。

    周腾凤上次来时听说过,陈凯的夫人怀有身孕。当年大同之屠,据说只活下了五个死刑犯,这里面肯定不会有陈家的。如此算来,陈家就剩下了陈凯一人,现在夫人怀了孩子,事关香火也难免陈凯会如此紧张。

    明年西宁王据说还有大动作,现在已经腊月了,周腾凤自知所剩时间不多,连忙启程再赴中左所。

    待他到了中左所,才知道郑氏集团关于海贸的事情全部都是由郑成功的族兄建平侯郑泰负责的。郑泰前段时间去了日本,要与德川幕府商议扩大海贸规模的事情,具体与琼州府的海贸细节郑成功也不太清楚,尤其是不太清楚郑泰在几方面的布局情况。

    “周道台暂且住下来,建平侯不出意外的话,总是要回来过年的。”

    在海上跑了几个月,眼看着距离除夕也已经不算太远了。周腾凤无法,只得在此稍作休息,结果不出郑成功所料,临近年关之时,郑泰果然还是回来了。

    “琼州府那边啊,本侯近来一直在跑倭国、朝鲜以及琉球三国的海贸。那里主要走的是南洋的路线,下面的人已经去做了,但具体细节本侯还不太清楚。另外,陈抚军早前帮着联络过琼州府一些生黎土司,他们好像也都还没有落下个准话儿。不如这样,本侯修书一封与郑知府,问问郑知府那边到底进行得如何了,可好?”

    郑泰很客气,除了称呼上是规矩外,说起话来未语先笑,丝毫不拿捏他作为侯爵的身份地位。这个时代的交通和通讯技术所限,很多事情都会必然的受到拖延,周腾凤无法,只得拿了书信继续返航。

    但是,船行在海上,约莫已经接近南澳岛了,周腾凤的脑海里陈凯、郑成功、林察、郑泰等人的书信从来都是写得极快的,就好像是早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当着老师面儿默写似的。只要把这几个画面在脑海里重新捋过一边,尤其是回想起陈凯语重心长的对他数落张孝起的处事不当,周腾凤当即就骂出口来。

    “人,竟然可以这么不要脸!”

    琼州府也不去了,周腾凤直接前往文村向连城璧问策。后者听过了周腾凤在这几个月里的经历,亦是免不了大骂出口。但是骂过了,他也向周腾凤表示,既然对方根本就没有打算把琼州府的利权出让,那么他去在多次也是枉然。

    “制军,琼州府按理说是张抚军负责管的,朝廷那边……”

    “周道台,不要指望着朝廷,现在天子的安危尚且操于人手,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事情了。更何况,就算是朝廷肯管,如前些时日对你那般,陈凯、郑赐姓还有林察互相推来推去,有那份扯皮的时间,还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协助西宁王收复广东上面呢!”

    粤西文官与陈凯早有矛盾,说起来还是在于他们唯恐郑氏集团的势力过多的渗透到广东才会招致的。

    此间,陈凯摆出了这副态度来,正是以牙还牙的姿态,连城璧心中暗骂他自己早前低估了陈凯的实力和能力,但是转念一想,就算是双方当初没有言语冲突,陈凯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的势力渗透进琼州府,这就好像是他们不愿意郑氏集团的实力在广东有着过大存在是一样的。

    权利,从来都是如此。连城璧否决了继续扯皮下去的打算,一切只等着李定国的大军再度杀入广东,如今这几乎凝固的池水自可以沸腾起来。

    ………………

    周腾凤奔波于琼州府、潮州府以及中左所这三线之间,陈凯自然也不会闲着。

    入冬农闲,通过广东民报以及那些质测学堂的学徒下到各村进行宣讲,复合型农业开始得到推广。

    潮州与南澳岛之间的澄海县莲下镇南洋寨,原本雄踞于此、欺凌各处的许氏家族早已烟消云散,有的只是百姓耕作生计的场景。

    此地与鸥汀寨、外砂寨、冠陇寨,以及这些城寨拱卫的澄海县城构成了韩江三角洲这片肥沃土地的防御体系。隶属于管澄海地方事总兵官洪习山麾下的明军驻扎于此,此刻城上明军眺望之下,俱是百姓在早已秋收过了,按例休耕的田地里忙碌着。他们确是在为了明年的春耕做准备,但也并非如往年那般,看样子却是在抓紧一切时间对田地进行改造。

    “这几条沟,指导书上写着,深一尺,宽一尺,是留给鱼在这片稻田里游动的通道……”

    “田垄要加高,这点儿高度是不够的,否则鱼跳上田垄晒死了可别怨我没说……”

    “还有这个鱼坑,再挖深点儿,那些鱼的主要栖息地就在这里,太小了会影响产量的……”

    宣讲的同时,由各村镇的乡老们负责统计有意进行改造的村民人数,而后再按照区域分配人手下乡指导。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而这还仅仅是水稻的增产,还没有计算养殖鱼类的产量。

    “孙先生,您帮着看看,这鱼要养哪种为好啊?”

    年不及二十的质测学堂学徒显然已经习惯了被乡老、百姓们唤其为先生,一天下来,拿着尺子在地里面量来量去,嗓子早已喊得冒烟了。此时,乡老让村中妇人递上一碗水来,随即出言问及,学徒喝过了水,还了水碗,想也不想的便对乡老说道:“草鱼,王道台说养这个好,吃田里面的虫害,还能肥田,最好不过了。”

    这样的问题,学徒已经讲了无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