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考的路费。这般不同寻常,换来的自然是如其所愿的招抚为官军,达成了从贼到官的转变。

    “制军见闻广博,下官佩服之至。”

    其实刘清泰对此也不甚清楚,只是约莫听人提过有这桩事情罢了。此刻讲述了此事,刘清泰身为总督,自不会与冯君瑞一个小小的副将多言,便直接挥退了其人,留下佟国器继续叙话。不过看着冯君瑞退出的身影,他却点了点头,与佟国器言道:“此人,倒还是个能用的。”

    “确如制军所言。”

    说起来,冯君瑞是前任福建巡抚张学圣的亲信。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在张学圣下狱,尤其是此人也曾参与厦门一役的情况下自然是少不了一起滚蛋了。然而,这几年冯君瑞私底下做的海贸似乎很是赚钱,而他也很有上进心的不断将银子送到上官家中,由此在张学圣下狱的情况下,凭着那些银钱走通了继任者佟国器的门路,才得以继续做着福建城守副将的职位。

    这样的人物,在现今一片为招抚大唱赞歌的福建官场中,自然是少有对郑氏集团心怀戒心的。当得知了郑成功出钱买好本地士民的事情,他便连忙向佟国器预警,如此便有了刚刚的那一幕。

    刘清泰此言既出,佟国器自是点了点头——虽说如今招抚是大风向,但也总需要手下有些人能够对于招抚对象保持戒心的,这是应有之义。

    “下官回去后,自会安抚其人,不冷了这份拳拳报效之心。”

    “思远做事,我是最放心不过的。”

    佟国器虽说只是个巡抚,但是人家姓佟啊,在清初的官场上佟佳氏可是绝对的豪门家族。更何况,佟国器的堂妹今年还入宫做了妃子,这便是外戚的身份。刘清泰在佟国器面前从来没有摆过什么上官的威风,后者倒也谨守着下僚的本分,不越雷池一步,这对督抚之间自然是和睦良多。

    冯君瑞的事情一言而过,刘清泰做出了诠释。仔细想来,郑芝龙当年大闹闽海,也是导致了主剿的巡抚朱一冯和总兵俞咨皋的倒台,而继任的主抚派巡抚熊文灿也一度在崇祯朝官运亨通。现在想想,正应了主剿的巡抚张学圣下狱,以及他们这些主抚派操持招抚大局一事。

    有旧事为鉴,而且还是郑成功的老子的旧事,当不会有什么意外。可是,佟国器那边却还是有些担忧,或者说是庸人自扰。

    “制军,如此发展下去,福建民心怕是不复为朝廷所有了啊。”

    这倒是个问题,毕竟是清廷官府在加征银钱,而郑成功在向本地士民买好。不过,刘清泰对此亦只是一笑了之,甚至若非是佟国器问及,他还未必愿意把实话说出口来。

    “不过是又一个郑芝龙罢了,不足为惧。至于民心什么的,只要八旗铁骑尚在,哪里不服便屠了哪里,剩下的贱民自然会对朝廷俯首称臣。”

    在福建,招抚和回扣的戏码相辅相成。说起来,之所以会有招抚,西南的僵持局面是不可或缺。就像是雷跃龙早前所言的那般,这样耗下去,对明军是没有好处的。可是仔细想想,如此这般,清廷本来就有着核心丁口过少的死穴在,一战战的打下去,同样是说不好哪一边先扛不住的。

    为此,清廷决定趁着驾前军回云贵养伤的空档,调回了屯齐的八旗军主力,同时任命钮钴禄*陈泰为宁南靖寇大将军,会同满洲正蓝旗固山额真佟佳*蓝拜、蒙古正红旗固山额真富察*济席哈以及巴牙喇纛章京纳喇*苏克萨哈等将领接替其镇守湖广。

    当然,仅仅是如此是绝对不够的。是故,在由刘清泰招抚郑成功的同时,清廷也任命了郑成功的同乡,大学士洪承畴出任西南经略,驻节长沙,全权负责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的军政事务。

    负责五个省的军政事务,同时还要面对着西南明军的秦藩、西宁王,以及郑氏集团在广东的四府巡抚陈凯,其肩上的担子之沉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为此,洪承畴首先在人事上便竭尽全力的借调、招揽有能之人,凭此组建幕府。由于是在长沙,是故于后世亦称其为长沙幕府。而与此同时,洪承畴也向清廷推荐了一些暂且仕途不顺的官员,如新任的两广总督李率泰便是其中一例。

    李率泰其人,乃是大汉奸李永芳的次子,本名延龄,后来还是努尔哈赤为他改的率泰二字。其人,入关前随皇太极征伐过察哈尔和朝鲜,也攻打过辽西的锦州,更是随贝勒阿巴泰破口劫掠过山东。入关后,更是随军征讨李自成,南下夺取南直隶、浙江、福建,后来在鲁监国大闹福建期间也曾随军镇压,后来更是北上随军征讨过山西姜镶反正,可谓是战功赫赫。

    不过,其人近年来的官运却不甚佳,永历五年时一度被罢官免职,连带着降了世职。到了转年,才算是稍有好转,但是程度不大,直到洪承畴向清廷极力举荐其人出任两广总督,才总算是缓过些劲儿来。

    洪承畴和李率泰是五六月间受命于京师的,出发前夕便已然得知了清廷预备招抚郑成功的决议。对此,李率泰由于负责的两广地区还有着陈凯这么个没事儿就跳出来折腾一番的家伙在,行在路上便与洪承畴商讨起了对策来。

    “招抚的事情,叔达,你是知道的,这是朝廷的决议,于咱们亦是一件可以缓解压力的好事情。但是,我与郑家父子乃是同乡,多少听闻过此子,总觉着不会是个会善罢甘休的角色。陈凯是那小子的幕僚出身,自是以其马首是瞻。招抚的事情,能办下来最好,办不下来,亦是刘清泰的责任,咱们只要不过多插手就好。”

    “老先生言之有理,下官受教了。”

    不比洪承畴,在路上还要请调有能之士来填充幕府,李率泰与其同行了一段路程后便立刻兼程南下,以着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广州。

    九十月间,福建那边的征粮征饷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广东方面,发生在平海千户所的不愉快在招抚的大局下很快就过去了,按照陈凯和郑成功早前在书信中商量好的,由忠勇侯陈豹出面,负责广东的征粮征饷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平海千户所城外,上一次壮烈负伤的总兵官吕未再度到来。这一遭,本地的卫所军官不敢再向府城求援,只得规规矩矩的缴纳了钱粮,好将这位大爷尽快送走,以免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银钱不多,他们自也有着“本地不过是个千户所”的理由在。对此,吕未也没有太过矫情,如福建的同僚们那般一挥手,按照比例的回扣便送到了那些军官们的眼前。

    “喏,虽说尔等上次做事情不地道,但是本帅奉了海澄公,还有咱们忠勇侯爷的军令,这回扣还是要给的。一成,这是规矩,你若粮饷发给的多了,本帅也会多给你些,莫要瓜噪。”

    说罢,吊着一条胳膊的吕未便大摇大摆的往回走去,只留下了那群卫所军官还在看着那些银子,继续的纠结着。

    “千户,这既有收据,又能白得这回扣,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卑职看那吕总镇好像也不甚满意”

    副千户言下之意,千户哪里不知道是鼓动他再多从库房中运出些钱粮来套取回扣。可是他昨日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新任的两广总督正在查账,而且在训话时多次提到广东地处于广西和福建之间,仓储尤为重要云云,哪里还敢再行造次。

    “你以为我不想吗?”

    未加解释,千户便气哼哼的踏上了回返千户所的路途。倒是吕未那边,乘船回返了南澳岛,将银钱账目报告给了陈豹后,却引得了那位忠勇侯的一阵牢骚来。

    “受了皇明几百年的厚恩,现在给他们回扣,让他们多出些银钱不舍得,实在是一群混蛋!”

    陈豹人如其名,素来是暴脾气,此刻如斯,看在前来南澳岛视察的陈凯眼中,亦是为之一笑。

    “竟成,亏你还笑得出来。你可知道,福建那边的粮饷都收成什么样子了,咱们广东这边就这么点儿毛毛雨的,如何向国姓交代。”

    对此,陈凯却也不急,很坦然的向陈豹点出了总督不同的问题所在。用他的话说,征饷扩大浙江也不会是广东这般的模样,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个道理,陈豹并非不懂。说起来,此刻强调这些,无非还是对陈凯将征饷的范围仅限于惠州府的不解。尤其是在于,惠州一府,县城大多是在中部和北部,南部只有海澄、归善和博罗三县,而且除了在明军手里的海澄县外,府治所在的归善和归善以北的博罗县更是要深入内陆,他们在惠州府就只能拿平海所和大鹏所这样的千户所开刀,哪里有多少油水。

    “侯爷,就这么点儿东西,尚可喜和李率泰看样子是不喜欢咱们过去送银子的。强扭的瓜不甜,况且我不是还要继续唱白脸呢吗,议和结束前人设是不能崩的。”

    

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 
此来南澳,陈凯也并非是仅仅来听陈豹的牢骚的。

    这几个月下来,潮州的粪便价格开始回落。这里面自然是有蚯蚓养殖场和养鸡场的功劳,但也更少不了那回调潮州府城的那几个镇的兵马的辛苦——每天几千摊大粪投入市场,这对于物价的冲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而随着陈凯向郑成功要求援兵以来,郑成功那边也在协调了征收钱粮的同时做出了回应,包括左提督柯宸枢、护卫中镇陈尧策、中权镇黄兴、护卫左镇萧拱宸等部计五千兵马进入粤东协防。如此一来,且不说防御加强效果如何,只说这粪便的价格估计还要再跌一个价位出来。

    “这些兵马暂且就驻扎在南澳岛了。”

    南澳岛作为福建与广东之间的中转中心,营房都是现成的,无非是临时扫撒修缮一下就可以使用。这些兵马的到来,无疑会加强明军在粤东的军事实力,有了更强的实力才好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威胁和变数。

    按照郑成功早前制定的编制,正常情况下每营五百人,每镇两个营头,每个提督麾下自有左右两镇兵马。

    柯宸枢的左提督左右镇是最早赶到南澳的,他是当年从郑成功起家时就追随在侧的部将,多年来屡立战功,虽说现在麾下与早前管左先锋镇时的兵力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提督的官阶摆在那里,已经与其他总兵官一级的军官有了明显的阶级差别。而且,这一次郑成功推辞了郡王的爵位,向朝廷申请册封其部将爵位中包括这位追随多年的旧部。

    久在闽南,好容易回到南澳岛,柯宸枢却一点儿故地重游的心思也无,甚至就连与阔别良久的陈凯寒暄的时间也没有,便掏出了一封郑成功写给陈凯的书信,表示郑成功很快就回到赶到,要与其商议对策。

    柯宸枢行事作风严谨,陈凯自然明白是事态紧急。回到暂且居住的驿馆,揭开蜡封,从中掏出了信瓤细细看过,亦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来。

    “竟成,如何?”

    柯宸枢带着信来,显然是已经知道了内情。这两件事必然会引起当前“大好”局面的变化,自是关切非常。不过,陈凯仔细想了想,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焦急来。

    “危机,危机,这两个字乍看上去不是好事,但若是分开了,有危才有机,却是件好事也说不定呢。”

    接下来,这封专门写给他的私信被陈凯派人送往了程乡。而他则在南澳岛稍停数日,亦是很快就等到了因为要应付招抚事宜而晚来一步的郑成功。

    见了面,二人不说什么废话,直接进入主题:“鞑子这是在试探!”

    “这是自然的,人家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来招抚咱们,总要心里有底才好。至于那徐得功,不过是个添头儿罢了。相较之下,我更关心的还是提出这个建议的广州那边现在是个什么动向。”

    二人都是精明非常的人物,自然明白清廷要求郑成功释放上一次陆丰棱堡保卫战中被俘的靖南藩左翼总兵徐得功一事到底为何。

    说起来,无论是尚可喜讨好靖南藩的藩兵将帅,还是清廷借此试探郑成功是否真的有意受抚,这其实都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徐得功回到广州后对靖南藩实力的恢复,这一点与明军继续买进招抚之间,到底哪一个对明军更有利,这就像是做买卖一样!

    “洪承畴的话或许还可以考虑考虑,徐得功不值那么多银子。鞑子想要,就给他们好了。不过嘛,也不能那么随随便便的就给他们了,总得把这么个汉军旗的藩兵大帅的价值体现出来才好。”

    商议过后,郑成功也彻底放下了心来。现在这场议和,表面上是他在和清廷谈,但实际上的操盘手,却早在那封写往中左所的书信得到郑成功的肯定后就变成了离不开广东的陈凯。此间,二人统一了意见,才能做好应对,把事情继续做下去。

    回到了中左所,郑成功立刻派人与福州方面进行接洽。说起来,徐得功乃是被这支东南明军俘虏的最高级别将领,清廷一旦有了打算,刘清泰那边自然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诸在了这上面。奈何这支明军远比历史上发展得要顺遂的多,如历史上海澄之战期间林察遭遇风暴被迫入清军港口避风而被俘的意外由于刘伯禄的倒霉也未有发生,现在刘清泰是一点儿筹码也无。

    所幸的是,郑成功这边没过多久就派人前来接洽。对此,这位浙闽总督可谓是高度重视,当即就派了福建左布政使周亮工赶赴泉州。

    抵达泉州,郑成功正好也到此与其一会。言及释放徐得功一事,郑成功表示此人由于是在广东被俘的,所以他征求了一下了身在广东的四府巡抚陈凯的意见。但是,陈凯一口咬定议和的事情尚未定局,若是清廷殊无诚意的话,放了徐得功最后只会让清军平添助力,于明军乃是大害云云。

    “海澄公明鉴,这两个月下来,您也看到了,无论是朝廷,还是刘制军,亦或是咱们福建的上下同僚对于招抚一事都是极力认同的。最起码,咱们福建这边可从没有给双方罢兵言和一事添过任何乱子,而且还在极力的供应大军所需。若说诚意,这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