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形势逆转,百多明军开始转而压着清军打,而此时,明军的骑兵也迅速跟进,强世爵那边抽调了部分长枪手列阵,意在拒马,可他一个长久管水师的,这慌乱之中却哪里还记得,就凭这么单薄的长枪阵,又如何扛得住明军的铁蹄席卷?

    箭矢在战马上腾空而起,以着更胜飞燕的速度席卷清军的长枪阵。阵型遭到破坏,奈何遭遇两面夹击,清军当即便是陷入混乱,一时间兵将皆乱,再难补充,只得以这残破之阵抗衡明军的铁骑。

    与此同时,箭一脱手,训练有素的明军便直接将骑弓塞进了弓袋,反手便换上了骑战搏斗的骑枪、腰刀、大刀乃至是各种另类的兵刃。

    骑队奔流,裹挟着莫大的气势,每过一秒,清军的胆魄便丧乱一分。只待战马冲到清军近前,当即便是砍瓜切菜般的屠戮,清军的长枪阵连稍微的抵抗也没有展开便被冲破,接下来就凭那些持短兵的清军在明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其下场可想而知。

    与那边的明军骑兵有志一同的砍杀着溃兵,聂一娘带着的那些明军守军已然是彻底翻身,看着那些牺牲的袍泽,哪还有半点儿留情之处。

    刀砍、枪刺,明军肆意的砍杀着清军,哪怕是想要跪地请降的也是有杀错无放过。片刻之后,战场上再无站着的清军,有的只剩下了两部汇合的明军在那里打扫战场,尤其是聂一娘他们,甚至连打扫战场的气力也无,直杀到了气力耗尽才算完事。

    “强世爵?没听说过。”

    随手将那死不瞑目的首级扔在了一遍,李建捷所剩下的只是那一脸的满不在乎。相比那些清军死人,他反倒是对这些明军守军更加感兴趣。至于原因,只因这群人带头的竟然是个女人,实在是想不惹眼都难。

    “你是那个救护队的?”

    李建捷听说过救护队有个女队长,但姓甚名谁却哪有那个闲工夫去记,此刻见得,出言问及,倒是聂一娘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卑职香港岛守备队下属救护队队头聂一娘,见过李伯爷。”

    聂一娘的态度,李建捷很是满意,点了点头,便要问及为何会是她在此带队。须知道,这两百多的明军,有守备、有千总、也有把总,各级军官组成的阶级密不通风,莫说她是个女人了,就算是她是个男人,又哪有轮得到她出头的机会。

    话未出口,稍远处的镇子方向,一群人大呼小叫的赶了过来,仔细一看便知道是那守备以及本岛上负责牌饷、民政方面的官吏以及部分衙役。

    “卑职在此,卑职在此,此番李伯爷千里赴援,卑职代岛上商民将士感谢李伯爷的救命大恩。”

    守备一脸的谄媚,这一群人直接便将聂一娘等人挤在了一旁。但见李建捷还要开口问及,守备连忙做出了解释:“虏师来袭之时,卑职身子不适,等到卑职知道了虏师登岛,再赶来时宋千总那边已经败了。于是,卑职只得令聂队头暂代指挥之责,继续拖延虏师,为援军赶回争取时间,而卑职则去通知岛上的官吏时刻准备焚毁仓储,同时招来了这些衙役来赴援……”

    三言两语之间,守备便把责任推到了那个千总的带兵不利身上,而聂一娘的反击也变成了授意于他。至于临阵逃脱,跑到港口那边去找船出海则更变成了联络援军。

    此时此刻,在场的守军无不面露激愤之色,尤其是最早跟随聂一娘反击的那几个救护兵,如今只剩下了两人,更是怒不可遏。

    然而,聂一娘一伸胳膊便拦住了他们,随后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否认,只是表示救护队职责在身,伤员需要尽快医治,便告辞而去。

    守备是林察的亲戚,确切的说是林夫人本家兄弟的小儿子。林察封侯,林家连带着妻族尽皆得势,这本家兄弟的幺儿便在娇生惯养中长大,逊色乃父、乃兄颇多。这两年,实在是林夫人枕头风吹得多了,林察才带他出来历练,跟在林察身边时老实极了,而且小聪明颇多,在军中人缘也不差。由此,林察才向陈凯要了这香港岛守备一职与他,以求多有历练,总能成器。本来林察在岛上时倒也没什么,哪知道林察一走,这厮便敢擅离职守了。

    奈何,辅明侯的亲戚,聂一娘知道深浅,未有多言。而那些守军们更是一个个的敢怒而不敢言,干脆也不在此给他充场面,直接跟着聂一娘,搀扶着伤兵便直接回返军营去了。

    那些守军一走,地面儿上当即空了不少。守备还在舌灿莲花,哪里顾得上那些丘八的感官,倒是那些官吏,似乎对方才的突袭还显得很是心有余悸的样子,不过此刻有在守备口中英明神武的李伯爷在,倒也能安心不少。

    未及片刻,江美鳌的舰队便赶了回来,看到的是李建捷所部正在打扫战场,倒也松了一口大气。很快的,江美鳌的那个副将也带着舰队,以及缴获的舰船和俘虏的清军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但见明军已经守住了岛屿,高悬着的心也总算了落了下来。

    “末将无能,让那盖一鹏跑了。妈的,就两条船,就差那两条,姓盖的早有准备,等我解决掉前面那艘船的抵抗后,他已经逃之夭夭了。”

    副将很有些气馁,也免不了担忧。江美鳌按照既定的排班带着舰队巡视航线,他留守在此,便兼有了协守之责。清军来袭,他中了调虎离山的诡计,责任是少不了的,唯有军功方能设法求一个功过相抵。

    苦战一番,总算是基本上歼灭了清军的水师,这算是功劳一场。一回来,香港岛也没有沦陷,甚至就连损失也远比预料中的要少上许多。但是,少了个盖一鹏却终究是不美,未能尽了全功便是他最大的遗憾。

    副将话说着,李建捷与江美鳌对视了一眼。他们二人皆是陈凯的人,在与陈凯的关系上,比之杜辉、柯家兄弟那样的至交好友,比之林察、洪旭、陈豹那样合作多年的盟友,确是要更近上一层的。此刻无需多言,只要这一眼过去,便无需再多说些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唯有那守备还在卖力的布置庆功宴的事情。

    说起来,他在这一战中的表现,只能用一个死路一条来形容。无论是擅离职守,还是临阵逃亡,都是军中的死罪。现在所持的无非是那些守军知道他的身份,敢怒而不敢言,此刻卖力逢迎,自也是寄希望于李建捷、江美鳌等人能够看在林察的面儿上为他向陈凯多多美言——功劳什么的,是不敢想的,最起码也要落一个功过相抵才是。

    身份,是他最大的依仗。至于军心什么的,他也看出来了,无论是那个战死的千总,还是聂一娘,此刻说话都比他更加有用。

    不过,于他而言,只要官职尚在,便可压得住那些丘八。倒是聂一娘的表现,实在将他吓得不轻。尤其是联想起这女子的那些传闻,尤其是回忆起他这段时间来对其的口舌花花,便不由得直冒冷汗。

    “伯爷,末将听说,那聂队头的亡夫和亡兄当年曾追随张翰林……”

    张翰林,自然是张家玉,而那一年,岭南三忠的主要对手就是李建捷的义父李成栋。这是一桩旧事,守备借着介绍聂一娘提起了这是,却让李建捷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某知道了。”

    庆功宴在守备的大力操持下也算是宾主尽欢,到了第二天一早,李建捷写了书信,由联名的江美鳌派船送回琼州岛,向陈凯报信。与此同时,李建捷也率部渡过了九龙海峡,直取那片海岸里许之外的清军营地。只是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早已是人去营空了,用左近樵采的百姓的话说,昨天那些营寨里的清军辅兵就都跑了。

    估摸着时辰,大抵也就是李建捷出现的时候。算起来,即便是那时候直接杀来也只能追上个尾巴。至于清军辅兵的去处,无非是新安县城,那里有一个镇的清军作为九龙半岛营寨清军的后劲,其中昨天施以偷袭的绿营兵里除了强世爵的本部兵马外,便多有新安镇绿营的。

    “放火,把这破地方烧了!”

    原以为只是清军监视的前沿营寨,再兼着新安镇在后,明军一是不在意,二是也不敢贸然登陆作战,便一直放任着营寨的存在。从林察在时就是这般,江美鳌接掌此地之后,亦是如此,哪里能想到,这里会成为清军施以突袭的前沿阵地,尤其是营寨的寨墙掩藏了那些小船的行迹,实在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营寨熊熊燃烧,李建捷也没有带着所部骑兵到新安县区转一圈。说起来,一是浮海而来,昨日又有激战,无论是士卒,还是战马都需要时间休整;而另一方面则是此地距离新安县城也不算太近,尤其是还要渡过那条明溪,也就是后世的深圳河。敌占区情况不明,暂且确实没有冒险的必要性。

    “等抚军回来的,再与这些鞑子一个好看!”

第二十四章 礼尚往来(中)() 
李建捷焚毁九龙半岛的清军营寨之际,一艘战舰则疾驰向西,赶往琼州府向陈凯汇报此番香港岛遇袭的大致情状。

    陈凯接到消息时已经是五月十二了,这段时间,他始终在大力安抚琼州府的各方势力,无论是留任的投降文武,还是本地的汉人抗清武装,亦或是那些生黎的土司和与汉人杂居的熟黎,但凡是不远数百里赶到琼州府城的地方头面人物,陈凯一一接见,不断的向所有人申明明军恢复琼州府的立场。

    “此番王师收复失地,有海峡为天堑,有辅明侯的水师和杜总兵的陆师在,鞑子是休想再杀上这岛来胡作非为了!”

    “皇明的祖制,黎人素来是皇明治下的良善子民,虽有宵小鼓动百姓作乱,但也只是少数坏分子。黎人的传统,无论是本官,还是王师,皆无意破坏。”

    “奈何如今虏廷势大,王师还在竭尽全力的收复失地。于琼州府,本官与国姓爷商定,税赋按照甲申前的旧制执行。如敢有官吏打着官府的旗号横征暴敛,本官绝不手软;如敢有恶意抗税者,亦当以虏廷细作论处,绝不容情!”

    “……”

    守土不失,尊重传统以及正常收取税赋,这是陈凯的三项原则。至于行政方面,陈凯暂且无意改变琼州的现状,为的也是初步收复失地的稳定。

    清军虽说是两度在岛上实行统治,但论起臭名昭著来,无论是南洋的海盗、本岛的黎乱,还是那些外来的奸商和贪官污吏,哪怕是几百年的恶名加一起也没有我大清的剃发易服来得实在。

    琼州府恶人排行榜第一名,我大清实至名归,有了剃发易服作为对比,陈凯恢复原状,哪怕是那些曾经对原状心存不满的人们也都满心欢喜的接受了。

    没办法,很多事情就是比出来的。

    各府县的汉人、熟黎这些不提,他们本就是府县治下的百姓。那些生黎的峒主、土司们,对于前两者也表示了极大的赞美,就是收税的事情,还有些不太能够接受。

    “官府收取赋税,也是按照旧有制度的。甚至说句不吉利的,假设鞑子又恢复了对琼州府的统治,到时候诸君不只要交更多的税赋,还要剃发易服,何苦来哉呢?”

    陈凯好言相劝,生黎土司们自然也要给巡抚老大人一个面子。况且,陈凯说的明白,按照旧制,那也就是税赋上意思意思就行,做出一个大明臣子的态度来,至于多少嘛,官府也不会揪着不放。

    送走了又一批来自于五指山腹地的土司、峒主们,他们收获了恢复原状的保证,自是高高兴兴的踏上了返乡的路程。至于陈凯那边,则是心中不住的冷笑。

    “等到大时代到来的时候,用不着老子改土归流,你们也得规规矩矩的缴纳税赋。等着吧。”

    安定团结,是现阶段的任务。不过,陈凯也并非是全然的恢复原状,不做任何改良,如昌化的石碌铁矿,接到了蔡元的报告,说是以铜为主后,陈凯也没有什么倔脾气,干脆就让蔡元在那里约束俘虏开凿铜矿——铜,是用来铸造货币的,素来是比铁值钱,反正也没亏嘛。

    铁矿和巨木,是陈凯与郑成功商议收复琼州府的最大吸引力。前者可以打造武器,后者则可以造船。石碌铁矿现在是以铜为主,暂且也就这样了,倒是巨木方面,陈凯与那些五指山腹地的土司、峒主们都有过交流,表示他们可以用这些来进行交易,彼此互惠互利嘛。

    有钱赚,自然是人人高兴,但是其中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权衡,倒也不急于一时。就在陈凯琢磨着巨木生意的时候,战舰抵达了白沙津,信使踏上了码头便一路赶往府城,陈凯就把报告送交到了陈凯的手上。

    “请辅明侯和杜总兵来议事。嗯,先把辅明侯请来,过一刻钟再去请杜总兵。”

    卫队的副队长曹君辅正在当值,当即领命而去。片刻之后,林察先行赶到,陈凯示意其人看过了报告,迅速的定下了基调。待到杜辉随后赶到,陈凯又将报告交给了杜辉,后者看过,又看了看林察,便没有再说些什么。

    “还是按照早前的权责分配,林侯总揽全局,同时管水师防御海峡及周边水域;杜兄作为副手,同时统管陆上剿抚和新兵训练的相关事宜。知府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赶来,但是想要守住了琼州府,不让外人染指,却还需要大伙通力合作。”

    “竟成且安心回香港吧,此处有我二人在,谁人也夺不走。”

    “林侯所言,亦是我之所想,请竟成放心将这琼州府交在我二人手上,必不会让竟成失望。”

    香港岛遇袭,陈凯是必须回去的,甚至就算是香港岛没有遇袭,他也一样要经此回到潮州,主持大局。此刻二人表态,陈凯当即也是回了一礼。待到第二天一早,海船出发,陈凯便踏上了返回香港岛的路程。

    船,一路向东,比起李建捷运气还要稍好些,只在路上耽误了一日便赶回到了此番出征的起点,也算是正式结束了这一次的远征。

    香港岛的中转站和前进阵地的作用,这一次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成效来。说到底,还是明军的水师实力强大,在粤海上横行无忌,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