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远处码头上的热闹场面,陈凯摇着头,与林察相视一笑。可是笑过了之后,转念一想,这样的人物在这残明末世中从来就没有少过,有的时候,忠奸只是派系相争的借口,而有的时候,派系往往只是忠奸各安的居所,但是无论如何,内斗总是少不了的。

    陈凯很清楚,往后的日子里,这等人物只怕还会遇上更多,就算是连城璧估摸着也是要在广东战场上“相处”些时日的。不过,他对此并不甚担忧,因为他从来不畏惧什么挑战,无论是来自于内部的,还是源自于外部的。

    所幸的是,经此一役,也有更不需要担忧的,那就是当初组织广州撤离时从杜永和手里刮下来的那十几万两白银的库银,这一次之后终于彻底放下了心,放心不用再担忧有人会来要债了

    香港岛将会是陈凯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在不断的进行之中,无论是军事防卫,还是生活所需。明军的辅兵每天都要上山砍伐树木,借此来扩建港口区。就连陈凯也在后世房子论尺出售,真正意义上诠释了寸土寸金一词,而此刻还只是一片荒芜的区域划了两个足球上大小的土地进来,用以构建一处也看不明白用途的广场以及附属建筑。

    “嗯,在这里,修一个亭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在亭子附近,嗯,就是这片区域和这片区域种植木棉树,间歇着种。嗯,对了,还有那里”

    “在这里修一片楼出来,用来办公的”

    “”

    陈凯要建的这片区域,说是办公,但却也并非是衙门的形制,甚至与衙门的形制更可谓是相去甚远。不过嘛,一番布置,在珠江口站住了脚,跑到此处来收取进出口关税,虽说租用郑氏令牌的牌饷是要上交给中左所那边的,但是大批的货物不再继续北上广州,而是在此地中转,这里面的利润却基本上都是陈凯负责的广东战场的。

    内陆行政的支出是由尚可喜和耿继茂来承担,海贸的利润则是归陈凯和郑成功所有,最多也就担负些水师和行政人员的运营费用以及港口、城镇的建设费用,陈凯觉得,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谁让明军的海上实力强大呢?

    水师实力是一切的保障,陈凯安排了一应事务,将防务交给了林察,便启程返回潮州。说到底,潮州那里才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重心点,他在香港开的“分基地”暂且也就是一处战略威慑外加上收款的柜台罢了。不过坐在船上,陈凯还是给郑成功写了封书信,要求调派更多的水师过来,用以保障此间的安全。

    “须得把香港岛变成堵在珠江口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巨变() 
第一百二十六章&nbp;巨变第1/1页

    恶心了一番尚可喜和耿继茂,陈凯一边欣赏着清军的破船,一边数着牌饷和贸易的银子,很开心,于是乎就这么开开心心的踏上了回返潮州的路程。

    相较之下,被恶心了一番的尚耿二藩却已然在各自的王府里砸了不知道多少瓷器、古董,连带着王府里的下人们也遭了秧了,几乎每天都会有鞭打致死的家奴被抬出去扔掉。王府的属官、两藩的将帅以及广州城内的清廷各级官员,这几天是能不在尚可喜和耿继茂面前露面就不在面前露面,畏畏缩缩的躲在各自的衙署和府邸里,尽可能的降低着存在感。

    这里面,广州水师总兵盖一鹏是最没办法降低存在感的,几乎每天都要被拽去痛骂一顿,有时候弄不好还要挨上两鞭子。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王爷有气,他的水师也没办法突破明军在珠江口的防线,只能坐视着他们把航线堵得严严实实,却没有任何办法。

    今天又是被传唤到平南王府,盖一鹏已经做好了挨鞭子的准备,但或许是他太过于专注这些糟心事了,亦或是屁股上的隐隐作痛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反倒是在抵达王府前没有注意到尚可喜并不仅仅是找见了他一个人。

    平南王府金碧辉煌的大殿上,靖南王耿继茂、靖南藩左翼总兵徐得功、靖南藩右翼总兵连得成、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平南藩左翼总兵许尔显、平南藩右翼总兵班志富、平南王尚可喜的亲信谋主金光以及定南藩旗下的提督线国安、左翼总兵全节和右翼总兵马雄尽数到场。甚至除了他之外,还有他的一个副将强世爵也屁股沾着椅子边儿的坐在了最下手的地方。

    “末将盖一鹏,拜见……”

    “坐下说话。”

    屁股昨天刚刚挨了耿继茂两鞭子,还有些隐隐作痛,但是看样子尚可喜今天的脾气还好,盖一鹏哪敢多言,只得规规矩矩的坐了个椅子边儿。

    借着余光,细细看去,尚可喜的面部肌肉松弛,心情好像并没有前几日那么糟糕,转眼看去,似乎就连耿继茂和尚之信也是如此。盖一鹏稍微放下了些心,转眼将视线投诸到强世爵的身上,希望能够从这个副将那里获得些有用的信息,可后者却也仅仅回之以不明所以的神情。

    下面的眼神交流,尚可喜丝毫没有放在眼里,此刻人已经到齐了,他拍了拍就放在最顺手处的几份旨意和密报,示意金光上前,便让其向在场的众人进行通报。

    “……览王奏俱悉。定南王孔有德为国尽忠身殁,朕甚悼切。故遣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精锐兵将,星速启行,不久即至广西,王等其勿前进。倘贼入广东,王等务计万全,以待大兵,毋得轻动。”

    “命护军统领阿尔津为定南将军,同固山额真马剌希统八旗官兵入粤,协助平南王、靖南王两藩进剿广东未定州县……”

    “据探查,老本贼惊闻八旗劲旅南下,急引兵返回湖广迎战。现广西空虚,止余徐天佑、胡一青、龙韬、朱三喜等散兵游勇,扼守府县要地……”

    两份旨意,外加上一份密报,金光虽是浙江义乌人,但跟随尚可喜几十年了,一口的辽东官话也是说得字正腔圆。听到此处,众将哪还不明白当前形势之巨变——早前压在他们头上,让他连气都喘不上来的那个西贼首领李定国已经不在广西了,甚至可以说是把整个广西都进行了放弃,就像是他们早前惊闻孔有德死讯时一般无二。

    “本王与靖南王议定,命定南藩提督线国安为主帅,定南藩左翼总兵全节、定南藩右翼总兵马雄从旁协助,另遣广州水师副将强世爵领水师溯流而上,力争一战收复梧州!”

    和硕敬谨勤王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第三子,乃是曾经在朝内权势熏天的理政三王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人。入关前随着皇太极、多铎、阿济格等打过朝鲜、锦州、塔山等处。入关之初也曾跟随着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击破过大顺军、弘光朝廷以及四川的大西军,镇压过姜镶反正。这样的宗亲大王统领正儿八经的八旗军南下,尚可喜、耿继茂等人只觉着李定国北上迎战是去送死的,当然要忙不迭的派兵收取广西。

    派去的,还都是定南藩的兵马,孔有德虽然死了,但是孔有德的儿子孔庭训还活着,哪怕是被俘了,但起码命还在呢,这广西自然就还是定南藩的自家事。当然,此举也是为了确保广东的守御,毕竟潮州、粤西以及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还有明军活动,尤其是陈凯刚刚又把控制区扩张到了珠江口。

    定南藩的三大重将以及水师副将强世爵领了帅令,随即尚可喜继续说道:“粤东陈凯,如今已成大患,本王与靖南王商定,未及八旗劲旅抵达前,前行向海丰运输红夷炮,由靖南藩左翼副将徐得功负责。待护军统领阿尔津抵达,大军即刻东进,荡平粤东海寇!”

    自从去年年底陈凯开始负责广东战场,着实给清军添了好几次的恶心。尚可喜有时候已经在暗自后悔,后悔没有尽早的向粤东战场发起进攻,但是转念一想,却又不得不对他最初的选择保持认可的态度,因为在那时确实粤西比粤东更加需要两藩的藩兵。

    但是现在,陈凯已经堵到他家门口来捣乱了,还不让做海贸,这分明就是不让他好好过了。既然如此,只有尽可能快的解决掉潮州的明军,才能根本上的为珠江口的航线松绑。

    “水师海战,本王爷现在船少打不过你,但是论陆战,你连给八旗军提鞋都不配!”想到此处,尚可喜将视线转投在了盖一鹏的身上,后者感受到了那份期寄和严厉,当即便站了起来。

    “大军东指,海寇必然回防。待伪辅明侯林察统军回援之际,盖总兵须得奋勇作战,夺取那座香港岛,尽诛留守海寇!”

    搜狗阅读网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旧局(上)() 
永历六年八月十五,就在这个中秋团圆的日子,李定国收复梧州。这宣告了从七月初四的桂林大捷,至此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而已,明军基本上恢复了在永历四年到永历五年之间沦陷的广西全境。但是,又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后,伴随着和硕敬谨勤王尼堪南下,秦王孙可望檄令李定国率部返回湖广迎战,广西又一次空虚得只剩下了一面面重新竖起未久的旗帜了。

    九月,定南藩提督线国安、定南藩左翼总兵全节、定南藩右翼总兵马雄以及广州水师副将强世爵在尚可喜的命令下统领水路大军西进,并迅速的夺取了梧州重镇,并由马雄继续镇守此城。

    清军稍作休整,确定了李定国大军暂且无法赶回,便再度向西北方向进逼。十一月二十八,广西巡抚徐天佑率部自省会桂林撤往柳州,桂林仅有明宗室安西将军朱三喜统一千余杂牌部队留守。

    得到消息,清军趁虚而入,于腊月二十三在平乐府城击败义宁伯龙韬、总兵官廖凤所部,进占该城。这里已经是紧邻着桂林府地界了,不到一个月后,次年正月十五,清军占据桂林府东南的阳朔县,随即大举进逼桂林府城。朱三喜兵微将寡,不敌清军定南藩劲旅,终于正月十九,桂林再度沦陷,提督线国安、左翼总兵全节以及新任广西巡抚陈维新盘踞该地。

    由于广西空虚,清军再度入桂后兵锋所指,几乎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展开什么苦战便先后夺取了梧州、平乐以及桂林这三府之地。这三个府的沦陷截断了湖广明军与广西明军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得清军能够从多方向对明军控制区实现军事威胁。这就像是陈凯浮海而抵香港,凭水师优势封锁珠江口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只是不涉及到海贸利益罢了。

    清军入桂后突出了一个摧枯拉朽,其源于明军自身在重压下的战略调整,相较之下,粤东的明军始终凭籍这坚城严阵以待,清军还在等待着八旗军南下助战,仅仅是派出了靖南藩左翼总兵徐得功以及东莞总兵张道澄率部前往海丰县增援黄应杰。

    拖运着红夷炮,足足七十三门,并且为这七十三门红夷炮准备了充足的火药以及每门四百枚炮弹,已经完全是拿陆丰双子棱堡当做是广州坚城一般存在来对待了。

    说起来,这七十三门火炮在几个月前已经走过这条路,还是一来一回的两次。这一次,李定国北上送死,尚可喜和耿继茂也下定了事不过三的决心,只待着阿尔津的八旗军抵达,从根本上解决掉潮州的明军。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广东清军两线出击,所用者则依旧是原本驻扎或是征战于这东西两线的部队。于广州腹地,则依旧有着大量的军队坐镇。

    东征的部队的还在行军,陈凯则已经回到了潮州城。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是早前正在进行的一些工作却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效来。

    潮州城南的制造局,其外围建筑基本完成。陈凯在回到潮州后的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此处,进入其间,所见之处还是一片兴建的场景,但是远处有几座殊为明显的建筑却已经矗立在了韩江之畔。

    巨大的水车在水流的推动下匀速转动,站在外间已然可以清晰的听到内里敲击金属的动静。水车粗重的轴带动着齿轮,而齿轮的转动则带动着其他齿轮和轴不断转动,最终落到陈凯眼前的,已是锻锤以着人力难以触及的速度不断的击打着铁毡上的铁料。

    “速度远胜寻常铁匠,哪怕是精工大匠也远远不及。更何况,其力度始终保持一致,只要一个铁匠用铁钳夹住铁料以供锻锤敲击即可。至于细微之处,再以铁匠手工修正,单单是锤锻一事上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工。”。。

    负责此处工坊的官员细细的向陈凯讲解着这座水力锻锤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其实根本用不着他解释,图纸是陈凯照着那些欧洲书籍以及他的记忆画的,其中的原理,以及水力机械较之人力、畜力的优势尽在他的脑海之中,此刻一边听着,一边从脑海中挖掘着那些记忆,无非是看看是否存在着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除了这水力锻锤,还有些什么?”

    “回总制的话,其他的机械还都在营造之中。”

    官员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子,他很清楚陈凯对于这一制造局的重视程度,奈何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能够把第一台水力锻锤折腾出来,已经实属不易了,可是上官的殷殷期待也让他不由得感到忧虑来。

    话说出口,官员将求助的视线投诸到了颇得陈凯青眼的丁有仪的身上,只是未待后者有所解释,陈凯便表示了对于他们的这些工作的理解和勉励。

    “总制体谅下僚,实属我等之幸,下官等一定加倍努力,力争让这制造局尽快步入正轨。”

    有了进展,虽说算不得多大吧,但是起码已经能够看到些东西了,陈凯并不急于一时,因为他很清楚,这本就不是着急能管用的,他早前已经准备太多了,缺的无非是时间罢了。

    离开了制造局,陈凯直接回返分守道衙门。近期清军没有什么动静,内部的土客之争在陈凯收复了香港,阶段性的实现了恢复广州的计划的消息在潮州传开后,也进一步的平复了下来。

    兑现承诺的希望,无非如此。

    闽南方向如其预料般的进入到相持阶段,陈凯便将更多的心思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