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桂林。是役,靖江王朱亨歅、督师大学士瞿式耜、广西总督张同敞皆在战后因不肯归降而被孔有德杀害。

    自永历四年年底攻陷桂林,拿下了整个广西后,孔有德便派遣部将镇守各地,自家在桂林靠着横征暴敛当起了富贵王爷。到了现在,永历六年七月初四,明军已经杀入省城。这中间,不过是一年多的功夫罢了,他就已经落入到了这般的穷途末路之中。

    “爹,毛帅……”

    毛文龙对孔有德有知遇之恩,更是天启朝明军反攻辽东的旗帜,孔有德生平对于毛文龙也是推崇备至,哪怕是后来成了清朝的王爷后依然“每言大将军时事,辄于色不自胜”。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只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们同样如此。如毛文龙之子毛承斗,当年他们南下时就曾专程派人相请,不光态度极其恭敬,并且还要向清廷保举其一个高官厚禄出来。奈何毛承斗以“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为由,加以回绝。。。

    毛文龙一生中收养了无数的养子养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战死在了辽东的战场上,但也最终还是出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样的汉奸败类。孔有德等人推崇毛文龙,乃是私恩,但若是毛文龙泉下有知,只怕都要气得活过来将活活掐死在辽东的故土之上!

    定南王府,气势恢宏,占地面积极大,但是到了此时此刻,孔有德看着这一屋子的金银珠宝,耳畔听到的却是隐隐约约的明军的喊杀声。

    “杀鞑子啊!”

    说来倒也好笑,这样的声音当年也曾经从他的口中喊出,可是到了现在反倒是变成了明军追杀的对象。

    想到此处,孔有德惨然一笑,分明的意识到了他就算是死了,大概也没有脸去见他爹、去见他的毛大帅了。旋即便将手中的火把丢在了易燃的锦缎之上,反手将还在滴着鲜血的宝刀在颈子上一划,血液喷溅的同时,整个人便重重的倒在了火海之中。

第一百零三章 不战() 
“苟得免,度为沙弥。勿效乃父作贼一生,下场有今日耳。”

    孔有德自焚而死,其正妻白氏在将孔有德的儿子孔庭训交托给一个叫做白云龙的侍卫后,仅仅是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便自缢于王府。

    明军攻入桂林城,孔有德的一双儿女就分别在侍卫和奶妈子的保护下踏上了逃亡之路。不过,不比做妹妹的孔四贞,孔庭训很快就被明军擒获。而随着桂林城为明军全面控制,包括杀焦琏降清的庆国公陈邦傅、文水伯陈曾禹父子,以及清廷的广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张星光都被明军擒获。

    桂林一战结束,明军兵分两路。由冯双礼、马进忠统兵北上,收复湖广南部。而伴随着孔有德的死讯的传播开来,本就已经接到了清廷“不可浪战,移师保守”密旨的沈永忠更是连忙丢弃了长沙,一路直接跑到了洞庭湖以北的岳州府才暂且收住了脚步。

    算上桂林一战前的宝庆府,沈永忠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先后放弃了湖广南部的宝庆、长沙、衡州、永州四府,各地的道、府、州、县各级官员同样是忙不迭的随军潜逃,将这大半个湖南都丢给了明军。一时间,“兵锋未至,千里无人”,整个湖广南部清廷保有的就只剩下了常德府和由辰常总兵徐勇镇守,继续负隅顽抗的辰州府城。

    冯双礼和马进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剩下忙着行军和控制地方了,与此同时,依旧驻扎在桂林的李定国则分派部将收复广西的失地。

    按照孔有德的布防,广西一省,清军的防御要点有四:一为省会桂林,由定南王孔有德率部亲自坐镇;二为桂林西南、广西一省中部的重镇柳州,孔有德令定南藩右翼总兵全节镇守;三为曾经的永历朝行在,连同两广的水陆要冲梧州,定南藩左翼总兵马雄在此统镇兵马;而最后一处则是南宁,广西提督线国安在率军夺取此地后便领大兵控扼。

    明军野战获胜,大军直薄桂林,孔有德命令众将放弃信地,回援省会。但是很快众将就接到了孔有德身死的消息。

    定南王孔有德的死极大的震动了广西清军,闻讯,线国安、全节以及马雄全速逃亡梧州,尤以受到明军威胁最甚的右翼总兵全节最为狼狈。

    明军大军南下,全节于七月十六日逃到梧州,“其兵马尽行哗散”,左营副将何九成在途中受伤而毙;右营副将郑元勋和中军游击蔡斌带领兵马往桂林投诚;后营副将沈邦清被击毙。除此之外,明军入柳州,俘右江道金汉蕙,南下平乐,杀府江道周令绪,擒平乐知府尹明廷等。明军一路摧枯拉朽,清军只顾着逃亡向东,将整个省都丢给了李定国。

    八月,李定国乘胜进攻梧州,线国安、马雄、全节不战而逃,直接退入了广东地界。至此,李定国凭桂林一战之为,收复近两省之地。

    李定国一举收复广西的壮举给予了广西抗清势力以极大的鼓舞。有些地区的百姓,不等明军抵达,便自动将清军驱逐,李定国“下令无妄杀,抚安孑遗之黎庶”的政策更是得到了广西士绅百姓的普遍欢迎。

    短短的一两个月里,早前被迫隐遁深山的卫国公胡一青、开国公赵印选、安定侯马宝、义宁伯龙韬、原庆国公陈邦傅旧部彰武将军袁来朝以及永国公曹志建的部将汪大捷、雷兆圣、欧正福等皆重新站出来与清军交锋。文官方面,兵部尚书刘远生、中书舍人管嗣裘、兵部主事朱昌时等人也都从山区出来参见李定国,共商机务,协守桂林。原广西巡按吴德操亦是应其之命出任于梧州,“坐门楼,稽出入”,广西全省都在安官设吏,重建统治秩序。

    根据督师大学士瞿式耜的孙子,当时身在桂林的瞿昌文的记载,广西“八郡中节义大臣,避腥羶于深箐穷谷间,转徙困顿,全发以待时,始终不改其守者,皆府君素所荐拔之士,至是咸幸更生,而山薮野泽之哀鸿,亦莫不相庆复见汉官威仪也。”

    这里面虽然不乏瞿昌文借此炫耀、赞颂其祖父瞿式耜的成分在,但是桂林大捷的消息确实极大了振奋了广西的抗清人心。等明军将帅纷纷从永福、阳朔等山区出来与西南明军相会。广西其他山区的明军也趁势出山,让抗清部队的声势更加壮大。

    几家欢喜几家愁,明军大肆攻城略地的同时,接到了孔有德的死讯,坐镇广州城的尚可喜半晌也没崩出半个字儿出来。

    那位定南王爷,尚可喜是素来不喜的。此人桀骜不驯,就连他和耿仲明那样同为东江降将的王爷都是不拿眼皮夹的。正因为这份性格使然,当初陈凯散布孔有德有意谋取高廉雷琼四府作为广西的出海口的谣言才会引起尚可喜的极度重视。

    但是,此人的狂傲并非是没有依仗的。清军在辽东乃至是入关这些年来,论武勇,汉军将帅之中也就只有那个吴三桂能够与其在伯仲之间。如他,以狡猾多智见长,但是说到这武勇方面,却依旧是远远不能相及的。

    这般人物,就这么死在了明军之手,这让他们不得不对西南明军的战斗力出现了过度的高估。而这些高估也加剧了他们物伤其类的恐惧,只待着稍微缓过劲儿来,尚可喜便连忙下令与广西接壤的“州县文武官员如贼果薄城,即便相机护印入肇,以固根本”。同时,派人向海丰县的耿继茂送信,要求其立刻率领靖南藩的藩兵赶回广州。

    用他的话说,粤东陈凯和闽南郑成功,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但是对于此刻的他们却不过是疥疮小患,伤不得性命。可是那个李定国,拥兵数万不说,就连孔有德都不是对手,这才是个要命的杀星!。。

    耿继茂接到书信便连忙率军返回,靖南藩的藩兵,连带着东莞总兵张道瀛的绿营兵,在海丰就仅仅是留下了一个黄应杰而已。

    清军走得匆忙,露出的马脚甚多,明军这边也很快就接到了清军匆匆撤离的消息,虽然众将还不太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但是在潮州城里稳坐钓鱼台的陈凯却很清楚,很清楚桂林大捷对于广东清军的震撼之强烈。现在撤军,乃是应有之义!

    “李定国,嗞嗞,又来了一条可以抱的大腿……”

    抱大腿,是玩笑话,但是桂林大捷也确实为陈凯争取了更多的准备时间。比起旁人,陈凯最是知道永历六年在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所在。他在螺河修筑棱堡,就是为了耗到桂林大捷的消息传来,而在那一战之后,广东的战略形势就会开始出现转好的迹象,此刻耿继茂的撤军就是一个开始。

    “总制,耿继茂那个狗崽子跑了,把黄应杰留在了海丰。据说,调来的那几十门红夷炮也没来得及运走,末将以为不如趁此机会,把海丰县端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探马在重新取得局部战场优势之后,得到情报越来越多,其中就不乏那红夷炮的事情。耿继茂并非是要把这些东西留在这里,他已经责成了黄应杰派兵一点点的押运回去。而他自己,则是要尽快的赶回广州,暂且顾及不到的。

    这样的情况下,正好是进一步削弱清军力量的的大好时机。广东众将请战的报告递上了一份又一份,就连在潮州城驻扎的铁骑镇总兵官王起俸也巴巴的跑来要求参战。奈何,陈凯对此的欲望却并不是很大。

    “严令各镇,不得擅自出击。违抗军令者,斩!”

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 
早前在六月下旬,清军异动频频,陈凯却在潮州城里稳坐钓鱼台。当时众将便极为不解,直到耿继茂退兵,但有人问及,陈凯也只是用时值盛夏,藩兵多来自于辽东、北地,不堪酷热,哪怕是发起进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来作为理由。可是等到清军主力退兵了,海丰县就剩下了黄应杰这么个软柿子,陈凯却依旧不肯出兵,还严令众将不得轻动,就更显得匪夷所思了。

    陈凯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众将无人知晓,他们更不可能预测到那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桂林大捷。对于陈凯的运筹,他们素来是佩服之至的,毕竟陈凯这几年下来可是手段百出,也没见过他吃过什么大亏,反倒是把内部外部的敌人耍得一个个的团团转。

    有了这份积威,凭着陈凯与广东众将,尤其是与潮州西南的重兵集团的那些高级军官的交情,更重要的还有郑成功的军法,哪怕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也只得按照陈凯的命令行事。

    确定了耿继茂撤军,陈凯便启程前往中左所。大军在晋江与清军对峙,水师也已经大致完成了对清军水师的驱逐,由于陈凯早前送来的那封书信,郑成功也不得不在百忙之中赶回中左所一趟。

    “……下官相信陈总制的才具,潮州制造局设立后,必可再创军器局高产之奇迹。下官愿意全力配合……此事,说到底还是下官无能,不能满足潮州方面的火药生产需求……”

    “亨臣,这不怪你,竟成的那棱堡确是不同于旧式城墙。比之旧式城墙,他更加倾向于使用火器对虏师的攻城部队进行杀伤。这样一来,火药上面,需求比之正常情况是要更大许多的。你也无需介怀,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下官遵命。”

    谦逊的退出了公事房,冯澄世依旧保持着那副平日里的风轻云淡。陈凯要在潮州创建另一个军器局的消息已经在岛上都传开了,很多平日里仰望着他的小人们都在看他的笑话。

    军器局原本就是陈凯一手创办的,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在他的手里,虽说是产量不减,还多了一个铸币的机构,通过铸币来为明军盈利,也算是做得不错了,但是陈凯回来了,显然是不会满意他始终霸占着军器局不肯吐口,现在就要用另立机构的办法来打击他在军器生产上的地位,重新夺回这块蛋糕。又是一场两虎相争,陈凯毕竟是做掉过施琅的人物,估计冯澄世也未必是对手。

    有着类似想法的人有很多,冯澄世很清楚,他和陈凯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现在陈凯出招了,只要他不傻,这场政治斗争也不会快速完结。他有的是时间,现在只要守住了中左所的军器局这一摊,以后的事情就还好说。

    为此,他在郑成功面前坦言无能,甚至表示愿意将军器局重新划归陈凯负责。有了这份态度,郑成功自然不可能怪罪他什么,不说棱堡的火药耗用量本就是比正常情况下要高上太多,只说陈凯如今肩负的重担,也不可能继续在军器局上面分心。

    初步达到了目的,冯澄世的心中却并没有半分自得。回到府中,他的儿子欲言又止,他很清楚冯锡范到底想说些什么,但是他可不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这时候与陈凯硬碰硬,是最为愚不可及的事情!

    “冯亨臣愿意将南澳的军器局划归到潮州制造局旗下,并且表示愿意抽调部分精工巧匠过去……”

    从潮州府城坐船,很快陈凯就抵达了中左所。向郑成功近几个月里的辉煌胜利表示了祝贺,陈凯便直截了当的提起了引发此番二人会面的这个议题来。

    冯澄世的态度很是积极,很是谦恭,但是这样的表现,陈凯反倒是心生警惕,干脆一口回绝了调用人员的事情。对此,郑成功也没有进行任何劝说,二人协手多年,早已是最为明了对方想法的。

    就像是郑成功的驱除鞑虏的坚定意志一般,陈凯并非是个容不下人的小心眼,这一点郑成功也是很清楚的。说到底,还是旧有的军器局已经有些跟不上明军的大踏步前进了,但是对于陈凯一力要求设立的这个潮州制造局的成效,他也依旧是心怀疑虑,哪怕是陈凯已经缔造过了那么多的奇迹。

    “十倍,竟成,这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面对郑成功的担忧,陈凯笑着摇了摇头,继而回道:“十倍不是上限,是下限。至于办法,且容我保密一段时间。”

    “哎,竟成啊竟成,你总是这个样子。”

    陈凯如此表态,郑成功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陈凯在书信中表示,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要原材料充足,他可以令产量提升至军器局的十倍以上。但是要另立炉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