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档迷俣啵彩俏藜糜谑拢踔粱共蝗缒欠馐樾盼从惺鹈男欧饫吹酶佑杏谩

    这边,郑成功离开了定国公府,绣楼那边,他的四婶焦急的等待着,可是梳妆台上的那封书信却依旧是一动未动。

    书信,就放在那里,郑惜缘面上的那副不可置信早已褪去。只是,几次伸出手,却几次缩了回来,如此往复,直至良久之后方才鼓足了勇气,将书信捧在手上。

    纸张的触感,与那一次的折纸为书是截然不同的。这无形的增加了她心头的惶恐,她从不是会把头扎进沙子里的鸵鸟,再清楚不过,该面对的总该是要面对的道理。她刚刚在拿起书信前的那番对未知的恐惧,却也依然不能令她放弃对希望的渴求。

    信封的蜡封未有动过的痕迹,指尖轻触,是随身小印留下的凹凸清晰可见。郑惜缘找来了裁纸刀,轻手轻脚的撬下蜡封,随即深吸了口气,青葱般的嫩指才将信瓤自信封中捏了出来。

    内里的信瓤没有多厚,区区数页罢了。信纸轻折,无有黏连,但是将其摊开,露出内里的文字,乍看上去却还是费了郑惜缘不小的气力。然而当信纸被摊开,刚劲笔触所书就的文字呈现于她的面前,水一般的双眸,波光微颤,随即那泪水竟如同是喷涌一般,淌过了略显憔悴的面庞。

    “惜缘吾妻……”

    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郑惜缘一手捂着嘴,信纸已是微微颤抖,似乎仅凭着另一只手的力量,已经很难承受住如此的重量了。

    书信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花言巧语,也没有太多的词藻修饰,有的只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心里话,就像是流落外乡的丈夫写给在家中苦苦等候的妻子一般。从杀郑芝莞开始,到与郑鸿逵之间的争执,再到那一日他的逃避,陈凯将他想要解释给郑惜缘的一一道来,已占用了大半的篇幅。最后,陈凯提及了他即将远行的事情,表示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就会回来。届时,自会设法说服她的祖母和父亲。

    “我相信,就算所有人都不懂我,起码你还是懂我的……”

    读到此处,郑惜缘已是泪流满面。手指摩挲着字迹,却是嘟起了小嘴:“老老实实的写了如许多,到最后却还是要撩拨一下,是害怕我会死心了,是心里面真的有在乎了我吗?”

第二百三十四章 退(四)() 
金门的事情没有费什么力气,郑成功兵不血刃的控制了那里,仅仅待了数日,随即便返回到了厦门岛。然而,前脚回到了厦门岛,后脚就接到了讣告,说是曾樱就在郑成功回来前病故了。

    曾樱是隆武朝的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虽然隆武朝的内阁规模较大,但是能够做到这一层官职的,也无不是颇具影响力的文官。兼着曾樱与郑家有旧,此番中左所城守这位老阁部也是劳心劳力,郑成功一旦听闻了消息,就连忙赶去。

    “老阁部实为国操劳,以致积劳成疾,吾自当向朝廷如实奏报,请朝廷厚加封赠,使老阁部香名流传万世,亦可全激励人心之效。”

    对于曾樱的离世,包括郑成功和陈凯在内,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关于其离世后的处置,郑成功也早已想好。说白了,曾樱这么大的年纪还要出来做事,一方面是临死前最后全一次忠义之道,功利上的便是为名。既然为名,那么就大大方方的给他。如此,日后才会有更多的人出来为明军做事,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力量来与满清周旋。。。

    “下官与老阁部相识日短,但是老阁部高风亮节,耿直忠信,实乃我辈学习之榜样。而我与老阁部虽无师生之名,老阁部于我这等后辈却依旧能够做到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多有发人深省的教诲,凯实受益良多……”

    这一点,陈凯与郑成功的想法是不尽相同的,溢美之辞更是没有必要吝惜。说来,这世上的人和事,总要论迹不论心才是,无论人家处于何等心思,但是真的帮到了,就要记上一份情分。等到了现在,自也是要加倍的还回去才是。

    无论是孔老夫子说的“以德报德”,还是佛家倡导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陈凯可以说都是做得有模有样的。奈何,郑成功离开的这几天里,原本已经因为郑芝莞暴尸三日而偃旗息鼓的不满,似乎又有了抬头的迹象。

    “听说了吗?大木去金门前,和那厮大吵了一架,随后商议海贸事项的时候都没有叫上那厮。”

    “海贸还要叫他?这本就是咱们郑家的买卖,你想得太多了吧。”

    “吾倒不觉得四弟想得多了,一叶落而知秋,我想,对于芝菀叔的死,大木心里面未必没有疙瘩,只是唯恐那些丘八看了心寒,才不便发作罢了。”

    “这话有理,且看那厮风光了一回,可别忘了,老祖母那边可还是反对那桩婚事呢,就连肇基都不肯见他,想来鸿逵叔那边也是反对的。成不了咱们郑家的女婿,他就永远只是个幕僚,成不得气候!”

    “……”

    面对窃窃私语,陈凯依旧是闭门谢客,直到曾樱病故,才出来尽了礼数。待到第一天的丧礼暂且完结,陈凯已经准备好了回驿馆休息的时候,郑成功却再一次将他请进了府中。

    “信,吾已经送到了。缘缘什么也没说,大概是叫你猜呢吧。”

    “送到就好,大木你还能开玩笑,想来她应该没事。”

    “哼,之前的那些天可是苦着她了。”

    “谢谢。”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无需多言。很快,郑成功就提起了关于陈凯早前在广州时布下局面——与张月、李建捷、李元泰、李元胤、陈奇策等人以及澳门方面展开海贸的相关事宜。这些事情在他起兵勤王前就已经开始了,规模一开始还很小,但是这几方面却都比较高兴,毕竟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规模可以慢慢的扩大,却也不急于一时。

    “吾打算,在你转运百姓的那个香港岛上建立港口和堡寨,以便于中转人员、货物之用。”

    “那里的港口是极佳的,就怕离九龙太近了。”

    陈凯表示了担忧,但郑成功却显得很是乐观:“托你的福,根据细作传回的消息,尚可喜那厮现在所有的精力还集中于镇压各处王师呢。广州一战,虏广东水师重建的基础被打碎了,暂且也没有打算投入资源。那片水域,现在还是王师说了算。”

    明清战争,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基本上都是陆上展开,甚至与水师绝少有关系。但是对于明军而言,制海权还是极其重要的,就像是当年的东江镇,全盛期于辽东随进随出,清军或许可以在路上击溃明军,但是拿不下海岛就没办法彻底将明军铲除掉,总有被明军找到破绽和机会。

    “当然,为了确保那里的安全,吾打算调两门灵铳的副铳过去,按着你当初的打算,修筑炮台,控扼水道。”

    灵铳是铜炮,复制时自然用的也是铜。陈凯第一批复制了三门,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批次的复制,都是以着灵铳本尊作为模板的,精准度虽然比起本尊是有些许差距的,但是在滑膛炮中却已经是极为难得的精品了。

    但是,问题在于铜在中国不光是用来铸炮的,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其本身是可以用来铸造货币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买卖都比不上印钱要来得更赚钱,于是乎第三批次的复制任务就被郑成功否决了,南澳岛的铸炮工坊现在也回到了铸造佛郎机炮和虎蹲炮的时代,确切的说,是专司铸造铁炮。

    “吾想过了,如竟成你所言,现阶段我军还是要设法先行将中左所变为腹地,于潮州方面就要摆出守势。不出意外,下个月吾就要起兵向漳泉两府展开攻势。这期间吾打算借你的威名,主持中左所事务,以稳定军心。”

    对于前往江西,郑成功依旧是持否定态度,这一次更夸张,连陈凯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都安排好了。

    坐镇中左所稳定军心,同时还要担负起大军所需军需粮草储备以及转运的任务,或许还要把南澳军器局给搬过来。基本上不用什么仔细算算了,这番工作不光是任务重,而且还比较麻烦。不过,于陈凯而言,做好计划倒也并非不能化繁为简,但是这与他关于未来的计划却是完全不符。

    “恕我直言,大木你暂且都不会离开闽南战场,何须担忧什么军心不稳的事情?”

    “竟成,你最近这是怎么了,怎么脑子总是转去江西这一根筋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陈凯在此事上的倔强有些出乎了郑成功的预料。到了最后,陈凯干脆自请了回南澳岛休假,理由则是最近太累了,需要休息些日子。而郑成功也觉得陈凯最近的精神状态有些不太正常,似乎真的应该找个凉快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嗯,确切的说是冷静一下。

    接下来,曾樱的丧事还是要办的,洪旭还可以忙于公务,无暇抽身,但是郑成功和陈凯等人却是必须到场的。

    不过,也就在这期间,新的节奏开始在厦门岛上不胫而走,关于陈凯和郑成功再度爆发争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那些有心人的耳中。虽说是争执的内容还不甚清楚,但是陈凯和郑成功之间似乎已经有了裂痕,这让很多看陈凯不顺眼的人们不由得欢欣鼓舞。

    丧事办完了,陈凯转天就乘船启程离开了厦门岛,直奔南澳而去。待他抵达南澳岛之后,每次抵达必先去视察一趟的军器局也不去了,直接就回了总镇府。随后,闭门谢客的招牌再度挂了起来,也就只有陈永华、柯平、洪磊这三个弟子以及陈豹和与家人在南澳团聚了的邝露才登得了门,其他人则是一概不见。

    陈凯近来的怪脾气根本不用什么有心人去观察,很快就传遍了厦门岛。唯独有些不同的,就是陈凯回南澳据说是郑成功勒令其闭门思过。

    至于思的什么过呢,似乎是因为天子有意让陈凯入朝,有的说是做工部侍郎,有的则说是外放高州府,做高廉雷琼四府巡抚,主持广东西部的恢剿事宜,还有人说是去四川,联络夔东众将,进攻湖广北部,去掏孔有德的后路。陈凯似乎是对此有意,惹了郑成功的不快,所以才说是闭门思过,其实则是让陈豹将其软禁了起来。否则就陈凯这般的工作狂,会不去军器局巡视?

    具体如何,倒还没个准信儿,但是郑成功勤王之前,那个传旨的提塘官黄文确实提到过永历帝对郑成功和陈凯的能力大加赞赏的事情,好像话里话外的也有说过,若是郑成功勤王,效仿李成栋例是其一,而陈凯的能力在朝中做一个侍郎也是足够的云云。唯独,这话似乎在之前并没有传得太广,反倒是近期却突然街知巷闻了起来。

    “国姓,这里面的味道不对啊。”

    “确实不对劲,且看吧,狐狸总是会露出马脚的。”

    ………………

    厦门岛上,施家已经从南澳搬回了郑芝龙时代他们在此的宅邸。施琅和施显的父亲施大宣居住在此,倒是那位三十九岁“高龄”的武毅伯施福如今却没有在此颐养天年,而是住在了岛上的另一处临近海边的所在。

    大军勤王未果,便干脆驻扎在了厦门岛,由于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在于收取漳泉,使厦门岛变成腹地,很多将士家眷也在搬迁至此。

    施显负责援剿左镇已有一年的光景,援剿左镇的大部原本也是随他们施家入粤,随后跟着施琅、黄廷等人逃到潮州的那些将士,很多军官都是熟识,这一年下来,军心已附,称得上如臂使指。

    弟弟的仕途顺遂,奈何做哥哥的最近却是走了背字儿。陈斌的书信,他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勤王的事情上忤逆了郑成功,结果就被送回中左所“养病”。所幸,又赶上了清军袭岛,施琅也是颇有战功。奈何论功行赏,陈凯这个毋庸置疑的主角把他的光辉遮了个全方位,就连郑成功也只是赏了他两百两银子就算是了事了,他在高崎时一直盼着的左先锋镇兵权却并没有重新交还给他。

    “这人啊,不可能一辈子都是顺遂的,总有走背字儿的时候。爹当年说的这话,是一点儿错都没有。”

    中左城守,一时间,陈凯声望如日中天。奈何,盛极之后,便是急转直下,他早前杀郑芝莞以及不顾郑氏族人安危的行径引起了郑氏家族的反弹,现在不光是亲事黄了,就连他这个人也被送到了南澳岛,交给郑成功的亲信陈豹看管。

    转折有些突兀,但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由于早前的过节,施家兄弟对此是极为关注的。郑家这次爆发出来的能量让他们暗暗心惊,但是倒霉的是陈凯,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剩下弹冠相庆的份儿了。

    “话是没错,就怕那厮在南澳又折腾出来些什么花样来,重新翻盘过来,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比起施显,施琅显得还有些忧心忡忡似的。说来,却也正常,虽说是亲兄弟,但是在陈凯身上碰壁,每次却都是他结结实实的感受到这份反弹的力度,心理上有着更大的戒备,却也是无可厚非的。

    “兄长所忧确有道理,不过这一次那厮怕是很难再翻身了。”说到此处,施显先是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即才继续说道:“皇上想要他入朝,他便动了心思,说不好听这就是背主忘恩,国姓哪还敢再用他?前些日子在中左所,还与他交往的无非是卢若腾、沈佺期以及曾樱的那个叫阮什么的弟子,最多就是见见忠振伯;现在回了南澳,更是就剩下个邝露了。就凭这些家伙,哈哈。”

    想到接下来要说的那句话,施显就按捺不住胸中的喜悦。他们兄弟与陈凯斗了好几年了,每每都要被陈凯怼回去,有限杯葛了一次那个什么劳什子的方阵,结果没过多久陈凯就用长林寺义勇编了一支出来,打出了盘陀岭大捷那样的胜仗。

    阵,确是没有普及开来,但是耳光却结结实实的打在了他们的脸上。等到这一次,陈凯更是光芒万丈,可是谁又能提前预料到这盛极转衰会来得如此快呢。

    “一群失势之徒报团取暖罢了,看来某真是太高看这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