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上的明军多是倚在、坐在、躺在靠近各自守位的所在,他们之中有援剿后镇的将士,也不乏漳泉分巡道标营的军官士卒,抛开那些还在干呕着些什么的,其余的多是在默默的看着民夫清理着城墙上的破败。只可惜,尸骸、伤员以及破烂的守具都可以快速的运下城去,但破损的垛口以及喷溅各处,早已凝固、氧化,从鲜红渐变为黑色的血迹,却并非是那么容易清理干净的。

    此时此刻,城门楼子前的战鼓处,已经没有了陈凯的身影。拖着两条好像已经不是自己了的胳膊,他下了城,振作了一番士气,便直接来到了伤病所。

    这里,其实根本不需要他亲自管理,沈佺期在后世被誉为台湾医祖,是郑成功复台之后在台湾社会享有崇高声望的人物,而他的声望则俱是来源于他悬壶济世的救人之心和对治病救人的努力。有沈佺期在此,负伤的将士、民夫们自会得到尽心尽力的照料。

    这时候,沈佺期还在医治一个伤兵,根本顾不上与陈凯说些什么,陈凯自也不会那么不分轻重,便自行巡视起了伤病所。

    然而,这里早已是忙得脚后跟不着地了,城里的郎中、学徒乃至是接生婆都被抓来了也完全照顾不过来。饶是沈佺期在医术上颇有些造诣,也有这一刻治病救人的心思,可有时候就有心无力却也正是为他们准备的。

    目视着一个伤兵被抬了出去,那是一个尚显得有些稚嫩的面庞,此刻睁着眼睛,却已然没有了任何神采。

    民夫抬着尸首自是要将其送出去埋葬的,陈凯示意那两个民夫停下,伸出手,将那双眼睛合上,才重新目送着民夫走向院外。

    “是我低估了虏师这一次的攻势之猛烈。”

    前日,清军攻城,烈度完全没有办法和这一次相提并论。清军损失兵员数量少之又少,明军就更是如此,与今日这般比起,简直就像是小孩子掐架一般。

    突如其来的伤亡,让沈佺期有些措手不及,这里面的伤员中的很多人可能根本等不到救治的那一刻便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必须做些什么才行。”

    于医学,于战场救治,陈凯也是一窍不通。但是有些道理却是相通的,也是医学门外汉们可以理解的,陈凯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周遭的情况,干脆派了随从去找卢若腾,叫他再调一批民夫过来。

    “是不是同个坊巷的都无所谓,只要肯听话,吃苦耐劳就行!”

    明军的伤患,尚且有城内的伤病所可以医治,清军那边相对的治疗条件,相对的就要差上许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清军突袭中左所,本就是打着一鼓作气拿下城池的打算。他们瞧不起明军的陆师,尤其是在前冲镇和右冲镇不战而逃之后,就更是如此了,甚至马得功一度认定了中左所城可以不攻自破,于郎中和药材上面的准备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没办法自行逃回的,基本上都遗弃在了战场上,这是惯例,毕竟绝少人愿意冒着被明军杀死的风险去营救他人。能够逃回来的,基本上都是轻伤,带着的军医和掳来的郎中虽说是依旧不够用吧,但起码这些人也可以拖上更长的时间,不至没有立刻得到医治就会很快死去。

    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悲哀,这方面的麻烦反倒是不算很大,可是兵员损失却还是让马得功和冯君瑞肉疼不已。他们作为攻击的一方,比之守军伤亡更大,而且还没有民夫来分担部分死伤,这一天的攻势就损失了五六百士卒,对于这只有四千余兵马的清军而言,接下来已经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再发动哪怕一次类似规模的攻势了。

    “一个援剿后镇,一个巡道标营,还是刚刚建立不久的,怎么好像城里面不只有这么点儿兵马啊!”

    冯君瑞的牢骚,马得功只得在心里面报之以鄙夷。他是能够理解的,明军守城,城内的行政体系此番是超水平运作,说是一千五百明军,但那些民夫的存在也给予了明军太大的支持。文官在这场城防攻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是当年的江阴城守,阎应元等人不过是群典吏、教谕罢了,却同样能扛得住清军那般凶猛的攻势。

    城池守御,关键不在士卒多寡,在于的,还是人心向背和主事者的心志坚定与否!

    “这城,怕是攻不下来了,咱们是时候准备退路了。”

    马得功如是说来,胸中已有成算,奈何冯君瑞似乎还是对中左所城有些恋恋不舍。只是没有等到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争执,五通码头那边就已经传来了福建巡抚张学圣和兴泉道黄澍登岛的消息。

    二人此来为何,马得功和冯君瑞心知肚明,说白了无非就是按捺不住心中的贪欲,急不可耐的想要见到郑家积累多年的财宝,将其据为己有,并且唯恐这两个武将会将其私吞。可是现在城池始终拿不下来,清军也无力再战,有些事情已经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的了。

    连忙启程赶往五通寨,张学圣和黄澍闻听城池久攻不克,很是不满,但是听说陈凯在城里主持战守大局,而非那个郑芝莞,立刻又沉默了下来。

    上一次王邦俊身死,张学圣在朝中可是没少被弹劾,花费的银钱,数量不匪。不过单纯就面子而言,现在也没有原来那么恨得牙根痒痒了,毕竟就连狡诈多智的平南王爷都吃过亏,他一个小小的巡抚,能让陈凯冒那么大的危险,说句不要脸的,没准还能算是与有荣焉呢。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物存在,中左所的分量也得到了加重。夺取中左所,发财是肯定的,升官却并非一定,可若是能够生擒或是击杀陈凯这样的人物,今年的考绩,朝中乃至是皇上和摄政王那边的评价,总能好看一些,于仕途终究是有利的。

    “陈凯,确非是什么善茬。连郑芝莞都敢杀,这等人物,留着于朝廷终究是个祸害!”

    话虽如此,但陈凯毕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强攻已然不成,他们大多也打了退堂鼓,准备在岛上劫掠一番,就启程返回,起码不好赔了本钱。只是贪念既生,再想压制下去却绝非易事,四人对没有能够袭取中左所城无不是愤愤不已,但是没过多久,其中的一个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可以扭转乾坤的办法来。

    “抚军老大人所言甚是,绝不能容着那厮继续嚣张下去。下官思前想后,倒是有一计,或可破中左所城。即便不成,也绝不会叫那姓陈的好受。”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与国(一)() 
三月初二的那一次猛烈的攻势后,清军退兵而去。围城自解,但是清军的大队骑兵依旧在岛上横行,这期间蓝登将援剿后镇的夜不收派出去打探,也是多有损伤。不得以,只能继续坚守城池,放弃监视清军行动的打算。

    陈凯放弃了接触,但是很快蜂拥而来的百姓便将清军的消息不断的送到他的案前。按照百姓描述,清军大肆劫掠岛上各处村镇,他们基本上都是不舍得离家的,结果面对清军的屠刀相向,却也只得赶来避难,悔不该当初不听陈凯提前避难的命令。

    清军的行为为何,陈凯听来这番描述,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这个时代的军队,无论东西方,出兵与劫掠,几乎都是划等号的。此番清军突袭中左所,马得功和冯君瑞听说他杀了郑芝莞,力主坚守城池,便加速赶来,结果却碰了个头破血流。没有能够满足劫掠的欲望,反倒是损兵折将,军中怨气深重,士气低落,自是不敢再行强攻,只得退而求其次,靠着劫掠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来满足麾下将士的欲望。

    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一时间陈凯也没什么办法。不光是蓝登,就连曾樱、卢若腾、沈佺期等人也没有提出过出城袭击清军的建议,因为他们很清楚,守军只有夜不收有些战马,几近损失,现在连十匹都不到,而清军则有不低于五百骑之众,没了城墙的保护,就凭着实力受损的援剿后镇和巡道标营,基本上就是出去送死的。

    既然没办法做些什么,陈凯干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城内。清军退走之后,陈凯开始派人出城打扫战场,将能够使用的守具以及清军丢下的武器重新收集起来,蓝登那边也派了士卒去收集清军首级,以便于记功。

    功赏,暂时还不会发放,但是陈凯许诺的守城加赏则在确定了清军退兵后便进行了当众发放,当即便引起了明军的欢呼雀跃,甚至就连士气也从历经苦战后的低潮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不过,一连几日,陈凯都扑在了伤病所里。他从卢若腾那里要来的民夫经过了简单的培训,开始正式工作,他们的工作并不苦难,清理垃圾、扫撒维持环境整洁以及看护伤员,甚至根本无需他们做太多的事情,只要能够在旁安慰,说两句吉祥话儿,并且时刻注意伤员的伤势情况,能够对那些有治疗经验和能力的郎中们进行提醒,就已经够了。

    这样的工作并不困难,比之搬运守具、修缮城墙什么的是要轻松很多,就是脏了一些,但是陈凯的命令下达了,他们也只得听令而行。

    数日后,再到伤病所,气象已然大有不同。民夫被分成了几班倒,伤病所里每间病房都十二个时辰全天候有人看护。垃圾迅速清理,换下来的绷带也有人专门用开水浸泡、清洗,再行使用。整体的环境氛围改变,病情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度,死亡率开始有所下降。只可惜这些人仅仅是经过了紧急的培训,对于伤患的紧急处理还是要依赖那些有经验的人士来施为。

    “提灯天使,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还是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培训才行。”

    任何事情想要有所作为,都是需要更多的准备和基础的,哪怕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也是一样。仓促之间,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陈凯明白这个道理,自也不会太过于强求,无论是强求于他人,还是强求于自己。

    不过,陈凯的努力,倒是让沈佺期颇为感兴趣。对此,陈凯也只是聊了聊关于人受伤得病的时候内心会更加脆弱,需要旁人关怀,不分昼夜的看护可以更好的监视病情发展以及干净的环境和医疗用具可以避免伤患感染之类的东西。陈凯没有太过系统的琢磨过这些,但是沈佺期听来倒是极为认真,还专门找了纸笔记述下来,这些天一有空也是在观察和琢磨关于护理方面的细节,就像是着了魔一样。

    这样的情况,他是乐见其成的。一个人包打全世界是不现实的,能够给予这等专业人士以启发,很多事情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城内的库存粮食数量惊人,这里面大多是郑彩占据中左所时积累下来的。天知道那厮在福建粮荒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到的,但是现在便宜了陈凯,城内倒也不惧粮荒的问题。奈何数日后,本以为清军在劫掠了几日后就会自行撤离的陈凯却接到了蓝登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是清军的一支小部队再度临城。

    一别数日,清军再度临城,说来兵力却少之又少。陈凯匆匆赶到城上,明军火炮的射程之外,只有一队清军的骑兵,大抵十来骑罢了,比之援剿后镇的夜不收也多不了太多。此刻在城外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细看去,其中的一骑竟还一边持缰,一边各自用绳索捆着个男子,就像是牵着条狗一样牵在马后。

    清军专门跑来耀武扬威,陈凯深锁眉头,随即拿起了望远镜,极目远眺,待约莫的看出了那个被牵着的男子的大致相貌,却是心中陡然一惊。

    这个男人陈凯有些印象,是郑家的一个远房子弟,与郑成功平辈。早前有过拜会,陈凯也回拜过,家好像就住在厦门岛中部的江头附近。陈凯早前号召过百姓进山入海以避清军,但在那时候就已经估计到肯定还会有大批的百姓故土难离,但是清军如此突兀的出现在这里,还带了这么个人物过来,他几乎不用去琢磨,也能猜到其用意为何。

    “救命啊,竟成救我,我是郑”

    就好像是为了印证陈凯的猜测似的,清军特意将那男子牵到了城外百米处,大声嘲笑着陈凯和守城明军,将他们比作是缩头乌龟一般,连郑家的子弟都不顾,等郑成功回来定要他们的性命云云。

    清军的讥讽,对陈凯毫无效果,但是蓝登和周全斌却似是显得有些为难的样子,不知道是真的如此,还是刻意装出来的。不过不管怎样,他也没打算上这个套,严词命令所有人没有得到他的允许是绝对不许出城与清军野战的。

    似乎是已经预料到了明军不会轻易出动,那清军牵着那个郑家子弟又回到了那群清军骑兵之中。接下来,清军骑兵放马狂奔,那个郑家子弟饶是奋力追赶也又如何追的上战马的速度,当即便倒在了地上,任凭着清军骑兵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拖行着。

    “黔驴技穷。”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 
那个郑家子弟的惨叫声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便宣告结束了,但是清军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反倒是拖着这具尸体一路奔行,将整个城北的区域都逛了个遍,直到那坨肉已经再没有红色的“染料”可以用来继续在地面上“书写”羞辱明军的“词汇”之后,才松开了绳索,一队骑兵放声狂笑着策马而去。

    “这只是第一次,鞑子肯定还会再来。激将法的用意是什么,都是明眼人,吾就不废话了。在此,吾只有一句话要说,那就是没有我陈凯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城!”

    石井郑氏家族如今主要聚居于安平镇和厦门岛两地,安平镇不提,厦门岛上的族人也为数不少。

    陈凯也不知道是不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还是那队清军骑兵,还是同样的配方,又来了一次。陈凯还是上城看完了清军的表演才回去继续处理公务,可是等到了转天,三月初十,表演升级。这一次,清军没有再牵着一个郑家的男丁,而是绑了一个女子过来。

    城下,也就两百多米不到三百米的所在,清军骑兵聚集,逼着那女子阐明了身份,便肆意的调戏了起来。

    一群清军,围着一个弱女子轻薄、调笑,时而在尖叫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