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吮硎玖朔炊浴

    “勤王乃是臣子的本分,但是末将昨夜偶有一梦,我军兵败覆没之场景,几同亲见,似乎于我军有大不利,乞国姓三思。”。。

    说罢,施琅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以为正式。岂料,郑成功闻言却是眉头深锁,怒意迅速积聚,随即冷冰冰的话语便脱口而出。

    “施将军夜有多梦,是思虑过多所致,想是身子不适,否则不足以出此荒唐之语。今番勤王,汝就不用去了,回中左所休养些时日。至于左先锋镇,暂且交由副将苏茂统领。另外,左先锋镇后营副将蔡元调戎旗镇听用。”

    这一番话说罢,虎节堂上鸦雀无声。不可否认,近来,由于陈凯先是在广州的努力为大军治下带来了十几万的百姓以及大量的白银和船只,后又与郑惜缘定亲,施琅的影响力在持续走低。不过,郑成功这两年对施琅也算得上是言听计从,所以谁也不觉得施琅会被打入冷宫,可是此时此刻的这一幕发生在眼前,众将无不是感受到了郑成功对此的坚决态度。

    “末将等谨遵国姓号令,戮力勤王,不敢落于人后!”

    杀鸡儆猴,郑成功夺了施琅的兵权,直接震慑住了在场的众将。勤王一事,再无人有异议,倒是陈凯,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视线低垂,若有所思。再抬首,便向郑成功进言道:“国姓,漳泉分巡道,此官职国朝未有先例。今上信重,国姓着下官组建标营、挑选人员充实衙署,下官今已有定论。”

    “哦?”

    郑成功示意,陈凯便继续言道:“下官以为,分巡道一职,在于监察。中左所位于漳州府和泉州府之间,兴建衙署,分巡两府,两府有事,标营亦可乘船抵达,以为最佳。”

    “可以,具体衙署、营区选址,陈参军可与芝菀叔商议决定。”

    军议结束,大军蓄势待发。数日后,郑鸿逵率部抵达,领麾下大将萧拱宸、沈奇二人率本部兵马转隶郑成功麾下,郑成功授二将以护卫左镇总兵官与护卫右镇总兵官之职。

    永历五年正月二十七,大军启程出发。浩浩荡荡,奔赴广东西部勤王救驾。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诱导(上)() 
郑成功启程出发之际,陈凯早已来到了中左所。正月未出,但是正月十五已经过去了,年味儿也就去得几乎不见了。

    一上岛,陈凯就去拜见了威远侯夫人董酉姑和世子郑经,以尽礼数。再见董酉姑和郑经,那般热络更胜从前,虽说不似郑泰那般一口一个妹夫,但是那话里话外的,也是陈凯和郑惜缘成了亲,就是自家人,现今妹夫帮衬着舅哥,日后姑父帮衬着侄子,一家人抱着团儿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这是应有之义,董酉姑若是不这么说话,陈凯倒是会觉得奇怪。对此,陈凯理所当然的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引得董酉姑眉开眼笑,特别让郑经给陈凯敬了几轮茶,做足了子侄辈的样子。

    全了礼数,陈凯便在第一时间赶去拜会了如今管中左所事的郑芝莞。郑芝莞是此地的负责官员,还有着统领前冲镇、右冲镇和援剿后镇的职权,比之董酉姑和郑经那两个“吉祥物”,此人乃是如今中左所最具实权的人物。

    陈凯早前因为谋取中左所的事情曾与郑芝莞不太对付,不过这次见了面,郑芝莞却很是亲切,那副派头,完完全全的已经是拿陈凯当做侄女婿来看待了,甚至亲切之处,说是亲女婿都未必没有人信。

    说来,陈凯和郑惜缘之间的交流总共也就那么几次。当然,比起寻常男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还是要了解得更多些的。但是比之后世自由恋爱却是大有不及。

    对此,亲事定下了,郑鸿逵倒很是和陈凯聊了聊他女儿的一些事情,无非是孝顺父母,安守妇道,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样样精通什么的,但是偶尔也会有些胡思乱想,多是读书读多了,若是说的哪里不中听了,还希望陈凯能够担待着这些许天真无邪云云。

    郑鸿逵的爱女心切,自是不提。郑成功也提及了一些往事,其中还提到过,说是郑惜缘小时候很不得他父亲郑芝龙的看重,总说是疯丫头一个,要郑鸿逵好好教养着,以免日后嫁了官宦人家会给娘家丢脸。倒是那时候,她父亲郑鸿逵、三伯郑芝莞都很宠着。不过,这姑娘有次正听了郑芝龙对她父亲的说教,没过几天就把女则倒背如流,规矩守礼,不复当初喜欢跟着家中的兄长幼弟们一起疯跑,郑芝龙就再也没有说教过。

    这姑娘很懂事,有股子倔强,这是陈凯知之甚深的,也是最为欣赏的地方。郑惜缘扭转了他对这个时代广大大家闺秀只识深闺绣花鸟的偏见,旁的不说,一个愿意看清楚这个时代的残酷的女子,才会有自主意识的坚强起来,不求她能帮到什么,至少陈凯不想一边忙于政务军事,一边还要分心思安抚一惊一乍,动不动就会把自己吓个好歹的无知妇人,他就阿弥陀佛了。

    不过,郑惜缘的成长史,郑芝莞倒是扮演过一个慈祥伯父的角色。这一点,董酉姑那边也提过一嘴,说是芝菀叔很宠着郑惜缘,陈凯与他的矛盾当不会是什么大事,只要陈凯没事别去挑战他在此地的权威和作为长辈的脸面就好。

    听人劝,吃饱饭,照着郑成功和董酉姑的说法,陈凯对郑芝莞摆出了对长辈的尊敬。二人一笑泯恩仇,后面关于那些什么衙署和营区的事情,也不用陈凯讨价还价,郑芝莞就立刻派了人去把几处不错的官产地契拿了过来,让陈凯自行挑选。

    “对了,这处别业最早是我大哥的,后来落到了郑联那厮的手里,倒也没敢入住。这一次,大木说了把这处别业送给竟成,吾亲自去看了看,内里布局当年是专门找人看过的,都没有变,就是年久失修的,也派人去修复了。放心吧,肯定不会耽误了成亲的事情。”

    郑芝莞一拍胸脯,满脸笑意的让陈凯放下心,等着二月过了六礼,就可以直接成亲,完全不用在这上面分心什么的。

    对于这份周道,陈凯免不了要致谢一番。倒是郑芝莞,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认为陈凯是多礼了。用他的话说,对于郑惜缘,他从来都是当亲闺女看待的。

    这些日子陈凯与郑家的一些族人接触下来,也很是听了一些。据说当年郑芝龙在家中主事的时候,最看重的便是二弟郑芝虎,但是很可惜,郑芝虎在料罗湾海战中殉国,他最大的帮手就这么没了。其次的,四弟郑鸿逵、五弟郑芝豹、族弟郑芝鹏、堂侄兼义子的郑泰乃至是通谱过来的族侄郑彩、郑联也都能独当一面,唯独是这个三弟郑芝莞很是不受待见,这倒是与少女时代不被郑芝龙喜欢的郑惜缘颇有些同病相怜的命运。

    “凯与缘缘成亲了,就是小辈儿。对长辈,礼数还是要讲究的。”

    越是惯常不被待见的人,就越是对旁人的尊敬报之以好感。很不幸,让施琅说对了这一回,“攀着郑家小姐的裙角”,“卑鄙小人”陈凯什么也没做,就先行被郑芝莞实现了“化敌为侄女婿”这般当颂传于后世的美事。只可惜施琅还没有回到中左所,否则陈凯倒是有兴趣看看这位郑芝莞前盟友的面色如何。

    离开了郑芝莞的衙署,陈凯回到了驿馆,那里是他暂时的居所,至少要等到郑芝莞把那处已经改在他名下的别业“装修”完成了,他才能入住进去。不过估摸着,大概也是要到二月底了,所以陈凯已经做好了在驿馆打持久战的准备。。。

    衙署和标营的营区,陈凯选择了距离码头不算太远的两处。房子都是现成的,郑芝莞要了些服徭役的民夫来打扫打扫,陈凯派了人回南澳,林德忠用不了几天就能把这些新兵都带来。倒是后续的操练,陈凯还要再琢磨琢磨。

    把事情定了下来,陈凯巡视了一番年前迁到中左所的广州百姓。这些人都是军户,郑成功已经从中招募了士卒,每个月的本色、折色到手,总算是有了条生路。对于陈凯的相救之恩,他们没有一刻忘却,当陈凯前去巡视之际,立刻便迎来了热情的人群。

    “陈老大人,什么时候能够带着咱们打回去,宰了尚可喜那个狗贼啊?”

    这不是一个人所想的,但陈凯也不能保证。如今敌我强弱对比差距过大,郑成功没有在广州站住脚跟的实力,陈凯就不会劝他出兵,因为一旦被清军再度逐退,那肯定又会是一场惨屠。而那时,他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还需要等待时机,这是陈凯告诉他自己的。但是在中左所转了一圈之后,有些事情,却需要尽快的张罗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诱导(下)() 
请求晋升的奏章还在路上,与号召勤王的诏书正好给错了过去。没有人担心朝廷会否决这项合情合理的晋升要求,陈凯也就率先有了个道台的名义,只是没落到实锤上,每每有人这么称呼,陈凯也都是调笑以万一朝廷诸公没舍得,反倒是落了笑柄,就照例让下面的人称其为知府或是参军,而非是什么道台。

    陈凯的低调很是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尤其是像他这样已经声名鹊起的干吏能员还能如此,就更让人为之赞叹。

    不过,名义暂时还没有,陈凯也不急着搭分巡道衙门的架子。倒是不比上一次的漳州知府衙门里面都是郑成功安排的人手,这一次陈凯打算安插几个信得过的,所以更不急着搭架子,还要再观察观察再说。

    陈凯每日在岛上闲逛,拜会着一些寄居本地的名流、遗民,诸如隆武朝内阁大学士曾樱等人,哪怕是出身东林的,官场礼数也是尽到了的,而一边他还要处理着从南澳岛、海山岛、东山岛、诏安县以及军器局送来的各种公文。这期间,他正在与郑惜缘议亲的事情也传开了,总有郑家的同辈或是小辈的兄弟子侄前来拜会,陈凯也免不了要一家一家的拜会回去。这六礼还没过呢,整个郑家似乎就已经接纳了他这个女婿,剩下的反倒都是些流程上的事情。

    正月二十七,勤王大军启程出发。陈凯在中左所已经住了些天,衙署、营区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就是林德忠的标营还没抵达,以至于那些地方现在还是空荡荡的,没点儿人气儿。

    陈凯自是不会去凑那个人气儿的,到了今天,他与郑芝莞闲聊了聊,都快到吃午饭的时辰。

    “叔父治理中左所地方,海船熙熙攘攘,往来不绝,吏治肃然,百姓得以安居乐意,实是难得的干才。”

    “竟成过誉了,过誉了。”

    话虽如此,但郑芝莞的面上却还是难掩喜色。其实,这样的恭维,他平日里也听得多了,倒也不觉得怎样了。但是陈凯不一样,一个以文武双全、智计过人、才能卓著著称于闽粤的知名文官,尤其是这个家伙还动不动的就被人拿去和洪亨九相比较,这样的人杰的夸赞,他还是免不了要熏熏然几分的。

    二人谈笑风生,陈凯恭维了几句,很快就提到了一件事情:“不瞒叔父,小侄近来在岛上走动,每每见中左所日渐繁荣,便深感叔父之才具。但是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竟成的才华、眼力,就是大木也时常赞叹,有话但请直言。”

    郑芝莞很是痛快,陈凯也不扭捏:“叔父才具,明眼人自是能看得出来。但是这为官之道,恕小侄不恭,还是差上一重。”

    “哦?”

    这些日子,或许是与郑惜缘的亲事定了,陈凯对他这个长辈从来都很是尊敬。郑芝莞私下打听过,陈凯与那些郑家的兄弟子侄,与拜访时见过的那些族内的长辈也都是如此,显然已经把自身代入到了郑家女婿的身份之中。

    这样的“不恭”,是从来没有过的。为此,郑芝莞也不得不有所深思,但嘴上却还是一个劲儿的要陈凯这个“前辈”给他传授传授经验。

    “经验嘛,不敢说,就是小侄的一些胡思乱想罢了。”

    说到此处,陈凯洇了一口茶水,轻轻放下了茶盏,才继续与郑芝莞说道:“举个例子,小侄近来与岛上群贤多有走动,免不了要时时通过中左所城。看那城墙,似乎有些年月不曾修缮了,看上去很是有些破败得不成样子。国姓和小侄知道叔父一直把精力都用在料民之上,但往来商贾第一眼看到的却是城墙年久失修,如此传播开来,恐有伤叔父英名。”

    中左所城建成于洪武二十七年,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城周长1360米、高米,基广约2米、22个窝铺。城设有四门,东曰“启明”、西曰“怀音”、南曰“洽德”、北曰“潢枢”。四门皆修有月城、敌楼,坚固上自也配得上卫所城的军事作用。

    城墙主体是夯土结构,外包花岗岩条石,永乐、正统及万历年间屡有修缮,但是到了明末就顾不上了,而福建陷落,中左所落于郑彩、郑联兄弟之手,迄今多年,再无修缮,城墙,尤其是城砖多有掉落,乍看上去就像是乞丐身上的补丁似的,一块一块,很是难看。

    这些事情,郑芝莞自是知晓,只是暂且还没有顾得上罢了。此刻听了陈凯一言,郑芝莞细细思量,大赞陈凯言之有理,并且毫不犹豫的便要将城墙的修缮工作交托在陈凯的手里。

    “说句托大的,小侄名声已显,若是此事由小侄负责,哪个还会知道这是叔父的功绩。这事情,叔父本就早有打算,小侄从来没提过,如此最好。”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二人已是心照不宣。郑芝莞道了声谢,此事就不再提及,到了午饭的时辰,一起用了饭,陈凯才告辞而去。第二天没有动静,过了几天,郑芝莞专门从城里出去,指摘了一番城墙的破败,便当众下达了修缮城墙的政令。

    城墙不是推了重建,不过是稍加修缮罢了,有足够的人手,用前不久郑成功修缮五通寨剩下的石料,大半个月就可以彻底完工,恢复旧时气象。

    陈凯这边给郑芝莞多找了个政绩,到了二月,他与郑惜缘的三书六礼,也按照朝廷官员娶亲的规矩按部就班的开始。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前五项走过了,陈凯请了做媒的沈佺期也给陈凯带回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