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强了。”

    作为特战师曾经的排长,谢辉很清楚从新兵到老兵这个进步过程。

    所以,对韩宇的回答,谢辉不置可否的点头表示肯定。

    但是,脸上的沉重表情并没有消散,而是沉着一张脸说道:“我相信这一千多人的战斗力。但想要在这里拖住日本朝鲜驻军,仅凭我们这一千多人肯定不行。但小鬼子又把我们困死在这里,就算我们想要招兵扩军,那也没有兵员。”

    韩宇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现在独立团要老兵有老兵。要武器有武器,就连山炮这种重武器都有十门。只要独立团想要扩军,随随便便可以把部队扩充一个师。

    但问题就在于团长谢辉刚才说的,独立团有扩军的条件,但没有扩军所必须的兵员。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传到谢辉耳朵,负责独立团唯一两部电台的特战队员直接把一份电报送到谢辉手里,然后激动说道:“团长,不,是师长,大帅电报!”

    谢辉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反应过来,跟着就把目光转移到手里的电报上。

    “哈哈,老韩,我们刚才还在担心扩军没有兵员,大帅跟着就把解决办法给我们发过来了。”

    韩宇一脸激动追问道:“团长,什么办法?”

    “打出去,我们手里有枪,有迫击炮,还有山炮,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千多个老兵。大帅的意思是,让我们带着部队打出去,打得越狠越好。如果有可能,再打下鬼子控制的几个矿场,我们的兵员和声望都有了。”

    韩宇马上反应过来:“还是大帅想的远,我们一直都想着怎么守住密营,打退鬼子进攻,一直忽略了我们在老部队最擅长的进攻。只要我们打出去,所有问题都会被解决。”

    一天后,加强了一个迫击炮连,一个步兵炮连,一个重机枪连的加强营就在谢辉指挥下离开密营,往矿场数量最多的密营东面发动进攻。

    防守在这里的鬼子只有一个守备大队,而且还分散驻扎在好几个地方。

    对鬼子谢辉没有客气,一上来就集中九门迫击炮来轰。

    一个没有装备迫击炮的守备中队,什么时候遭遇过这样的打击,迫击炮连一开炮,一百多个鬼子就露出恐慌表情。

    尽管他们在军官压制下没有当场逃命,但从天而降的炮弹仍然不断收割他们生命。

    更重要的是,随着部队伤亡越来越大,鬼子脸上的恐慌表情直接变得越来越浓。

    这时候谢辉如果命令部队发动进攻,损失惨重的鬼子肯定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就会崩溃。

    但是,谢辉没有,对谢辉而言,现在手里的每一个老兵都是非常珍贵的,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所以,能用炮来解决问题,谢辉坚决不用人名填。

    “八嘎,敌人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炮火,为什么炮击还不结束!”鬼子中队长阴沉着一张脸大声骂道。

    但剧烈的爆炸中,他的骂声并没有起到太多作用,一轮接着一轮炮弹仍然不断砸在阵地发生爆炸,带走一条接着一条性命。

    鬼子只有一个守备中队一百五十多人,迫击炮连每门炮都发射了十五颗炮弹才停下来。

    这时,鬼子依托地形修建的简易阵地已经被炸得不成样子,到处都是被炸死的尸体和正发出阵阵惨叫声的伤员。

    炮击一停,三挺已经运动到鬼子阵前一百多米的三挺重机枪就开枪了,密集的子弹紧紧贴着鬼子阵地飞舞,压得剩下鬼子连抬头机会都没有。

    两个排的独立团士兵,排着尽可能分散的进攻队形,一步一步往鬼子阵地摸过去。

    阵地上还活着的鬼子不足五十米,尽管没办法抬头进行射击,但他们装备的有手榴弹。

    进攻部队一靠近,鬼子就躲在废墟中往外扔手榴弹。

    剧烈的爆炸中,不少进攻部队遭到波及,被炸死在撤退路上。但是,因为进攻部队的队形很分散,而且都趴在地上,鬼子又不多,扔出来的手榴弹也不多。

    真正被炸死炸伤的进攻部队并不多。

    随着鬼子扔出来的手榴弹越来越少,还活着的独立团士兵马上爬起来继续往前冲,冲到距离阵地不远的位置后迅速往鬼子阵地扔手榴弹。

    不多的鬼子为了更好集中火力挡住独立团进攻,几十个人全部集中在已经被炸成废墟的一线阵地。所以,独立团扔过来的手榴弹几乎是一炸一个准。

    眨眼功夫,几十个鬼子又被炸得伤亡过半。

    这时,几十个独立团将士也不再犹豫,直接端着步枪往前冲。

    特别是几个抱着轻机枪的机枪手,一边冲一边用机枪向前扫射。密集的进攻火力下,还剩下的二十多个鬼子根本没有反击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独立团往自己冲过来。

    就这样,十分钟不到,谢辉就拿下鬼子阵地,然后带着部队迅速杀出鬼子包围圈。

    因为周边几个县城的鬼子都被抽调过来围剿独立团,而且大部分都被消灭。杀出包围圈的独立团在山外面,根本没有碰到可以威胁到自己的鬼子。

    如此一来,独立团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鬼子控制的四个矿场,解救旷工六千多人。还趁着县城鬼子增援的空挡,利用山炮拿下一座县城。

    尽管县城不大,但却聚集了不少游走朝鲜各地的商人。谢辉趁机打出了独立团的名号,并且把独立师的战绩给宣扬出去。最后,在县城上万朝鲜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带着缴获耀武扬威一般撤出县城。(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四章 南下机会() 
谢辉带着几千兵员和物资凯旋而归,回到密营后。

    远在奉天的杨兴国就不再关注朝鲜独立师,在他看来,有这场胜仗做支撑,再加上谢辉刚带回来的兵员和物资。尽管独立师和日本朝鲜驻军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但在到处都是大山的朝鲜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忽然从京城传到奉天,执掌大清几十年的慈禧死了。

    慈禧刚死没有太长时间,一直被慈禧软禁的光绪也跟着驾崩了。

    朝廷的两个顶梁柱一起倒了,对于朝廷而言,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击。

    尽管慈禧在死之前已经确定了新皇帝,但朝廷上下还是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这种情况下,历史上针对慈禧的风光大葬没有出现。

    尽管两人的葬礼仍然很奢华,但因为如今的朝廷只控制了京畿一带,无论是实力还是财力都和历史上没办法相比,奢华的葬礼和历史相比就简单很多。

    葬礼结束,新皇帝正是登基。

    但因为新皇帝傅仪还是个小孩,尽管有辅政王,但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局面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还有点愈演愈烈的架势。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中有不少是袁世凯和杨兴国的功劳。

    两个人都意识到,现在是拿下朝廷的最好机会。而朝廷越乱,越是人心惶惶,他们拿下朝廷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少。

    “大帅,这是军情处刚送过来的情报,朝廷也意识到自己危机,正在抓紧时间备战,储存弹药。几个摄政王也不再对立,几个小时前刚刚结束的朝会,他们第一次意见达成统一,备战保护京畿,保护朝廷。”参谋长一冲进杨兴国面前就把情报递了过去,然后尽可能简明扼要的报告道。

    杨兴国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担忧表情,先是一笑,然后非常轻松回答:“看来朝廷也意识到了自己危险。只是,实力摆在那里,就算现在开始整军备战,对最后的结果而言,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的确!”孙烈臣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然后肯定道。

    “根据我们安插在朝廷禁军的人报告,禁军中标统以上军官虽然都是拥护朝廷的死硬军官,但下面人朝廷真正能控制的并不多,很多人加入禁军都是为了朝廷开出的高额饷银。”

    杨兴国先是一愣,然后就反问道:“不对吧,根据情报,禁军中的普通士兵都是满族人。满族人怎么可能不忠心朝廷?”

    “大帅你说的那些是满族中的贵族,朝廷给他们银子,给他们地位,给他们特权,他们才忠心朝廷。但普通满族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朝廷早就不养他们了,和普通人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下,朝廷开出来的饷银也就成了他们活命的银子。所以,他们加入禁军的目的并不是什么忠心,也不是为了报国,而是为了银子。”

    “看来这是天要亡朝廷啊!”听完解释后的杨兴国忍不住感慨道。

    孙烈臣马上接口道:“大帅,既然这样,我们要不要马上执行刚开始制定的南下计划,入关消灭朝廷,占领京畿一带。”

    杨兴国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后反问道:“你肯定是担心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抢在我们前面进攻朝廷,拿下京畿,从而威胁到我们国防军。”

    孙烈臣没有犹豫,非常肯定回答:“是的,大帅,北洋军从中原杀到京畿一带肯定比我们从关外杀到京畿要容易很多。如果他们在我们前面发动进攻,北洋军肯定在我们前面拿下朝廷,那我们的损失就大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打法,情况肯定和你说得差不多。”杨兴国回答。

    “但是,我决定不按照常规的打法来打。”

    “不仅如此,我就要袁世凯的北洋军先发动进攻,等他们杀的难分难解的时候我们再出动,既拿下朝廷,又能给袁世凯以重创,一箭双雕。”

    孙烈臣一脸不相信反问道:“怎么可能,大帅,你打算怎么打!”

    杨兴国摇摇头后一脸神秘回答:“先保密,但有一件事现在就要做。军情处严密监视朝廷禁军和北洋军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马上汇报。我要根据前线最新战况决定我们的最佳出兵时间。”

    北洋军司令部,大大小小十几个高级军官根据资历和级别依次围坐在会议桌周围,一身戎装的袁世凯则带着激动而又严肃的复杂目光坐在会议桌首位。

    看到所有部下全部到齐,袁世凯直接命令道:“慈禧死了,光绪皇帝也死了。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正是我们拿下朝廷,推翻朝廷的最佳时机。经过讨论,本帅决定马上出兵向京畿一带发动进攻,逼迫朝廷小皇帝退位,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谨遵大帅军令!”一到跟着袁世凯推翻了朝廷,让大帅当上总统,那他们这些将军就会成为开国功臣。十几个脸上迅速向外射出非常制热的目光,然后非常肯回答。

    袁世凯非常满意大家的反应,深吸一口气后,直接拿起摆在面前的文件命令道。

    “我决定抽调六个镇的主力,三个混成协,由本帅亲自进行指挥,向京畿一带发动进攻,推翻朝廷。”

    “整场战斗中,国防军很可能会入关参加战斗,跟我们抢京畿。所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争取用二十天时间结束战斗。”

    “二十天时间,会不会太短了。据我所知,朝廷禁军经过这段时间扩充,总兵力已经达到惊人的十万人,其中至少有六万主力,还有不少重炮部队。而我们只有六个镇的主力,就算加上三个混成协,总兵立也不到八万人一个镇统制马上提出自己的担忧。”

    刚才还是一脸炙热的十几个部下,这时候纷纷流露出担忧表情,让后一齐把目光集中到袁世凯身上,等待袁世凯下文。(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渡陈仓() 
北洋军的进攻很突然,猝不及防的朝廷禁军在两天内就丢掉两条防线,损失近万人。

    但是,随着朝廷反应过来并且把一个重炮协调到战场加入战斗。北洋军的攻势一下子就被遏制下来,而且还在禁军重炮的轰击下损失好几千人。

    亲临一线阵地的袁世凯夜拼了,尽管手里的重炮数量有限,仍然抽调了超过半数的重炮同朝廷禁军进行对轰。

    一时间,两支部队竟然在禁军第三道防线上杀得难分难解。

    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战斗。

    既然已经决定二十天时间推翻朝廷,狡猾的袁世凯肯定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一路进攻部队身上。

    当朝廷上下大部分兵力都开始针对性往这个方向抽调时,由两镇主力组成的突袭部队,正从另外一个方向,直接杀向京城。

    袁世凯到了山东后,山东也就成了北洋军的大本营。再加上袁世凯的大帅府也在山东为了保证山东安全,境内至始至终都驻扎了两镇主力。

    这还不算,无论北洋军进行什么军事行动,两镇主力都没有动用。

    这一次进攻京畿一带,袁世凯明面上派出去的六镇主力同样不包括驻防山东省的两个镇。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了朝廷一个错觉,山东两镇北洋军是保证北洋军后方稳定,保护袁世凯安全的,不到万不得已,袁世凯肯定不会动用。

    再说了,山东就两个镇的陆军,如果把这两个镇的陆军也抽到前线,那山东境内就没了军队,一旦发生意外,作为北洋军大本营的山东就会陷入混乱,甚至于直接丢掉。

    正是抱着这种想法,北洋军集结六个镇的主力从河南往京畿一带发动进攻时,朝廷一下子就把大部分兵力往战场上派。

    至于山东方向,因为认定北洋军不可能出动仅有的两镇陆军,朝廷仅仅布置了一镇禁军。

    十多万朝廷禁军和北洋军在河南方向杀得难分难解时,所有人都认为袁世凯不可能动用的两镇北洋军竟然动了。

    两万多北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朝廷防线时,禁军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碰到敌人,也就没有做太多准备。

    仓促应战的禁军,怎么可能是两万多北洋军的对手。

    进攻持续不到两天时间,北洋军就以三千多人的代价成功突破禁军防线,并且消灭七八千人。

    三千多禁军残部,从防线崩溃后,就好像丧家之犬一样逃向天津时。

    还剩一万八千多人的北洋军没有停下来休息,乘胜追击,跟在禁军溃兵身后,一路杀向天津。

    在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