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间的联系切断,然后一步一步蚕食两省,最后把它们据为己有!”

    “我们要拿下整个东北三省!”王虎忍不住惊呼道。

    因为,这个计划对于王虎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得到孙烈臣肯定够,短暂沉思后的王虎马上反问道:“既然迟早要拿下奉天,为什么这一次不直接出兵,反而要等至少半年以后。”

    “现在的奉天守军只有一万来人,我肯定,只要司令下达进攻命令,最多两天时间,我就能拿下奉天。”

    “既然朝廷也知道,现在的和平相处是暂时的,那朝廷一定会利用这段时间增加奉天守军实力。到时候再进攻奉天,可就没有现在这么好打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兴国这时开口了,先是露出一副苦笑,然后才开口道。

    “我也想打,可是,辽东军现在的财力,根本没办法支撑一场大规模战斗。”

    “奉天对朝廷的重要性,王师长你距离奉天最近,应该很清楚。如果我们当时拿下奉天,那我们和朝廷就会不死不休,一场大规模决战一定避免不了。”

    “到时候,先不说我们能不能打赢朝廷,只要战争规模超过两个师,时间超过一个月,我辽东军有限的银子就会被用得一干二净。”

    “没有银子,就算辽东军数万将士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后面的数百万移民,源源不断生产武器弹药的兵工厂……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再加上朝廷封锁,外面的物资和银子根本进不来。届时,不用朝廷打,我们辽东军内部就会首先乱起来。而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没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弹药补充,部队能坚持多久?”

    听到这里,王虎已经彻底明白过来。

    既然压抑在心里的问题和不满已经解决,王虎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司令所说的奉天布局上。

    想没想就对杨兴国追问道:“司令,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时,参谋长孙烈臣也一脸疑惑看着杨兴国。孙烈臣虽然知道辽东军早晚都要拿奉天下手,但却没有想到,杨兴国这么早就开始布局。

    “两件事:一个是练兵,一个是渗透!”

    看到王虎下意识就要说什么,杨兴国马上摆手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你的兵已经训练的很好了,但是,我要你练兵,并不是训练部队野战。野战战场上,我相信,两倍数量的朝廷官军都不是你第一师的对手。”

    “一直以来,我辽东军打得不是防守就是野战,几乎很少接触攻城战斗。有限的几次攻城战斗,也是特战支队配合,内外夹击才打赢的。真正的大规模攻城战斗,从来没有打过。”

    “而以后进攻奉天,一定会是一场大规模攻城战斗。所以,你接下来要训练的就是攻城战斗。不仅仅你的一师,其他几个主力师也要训练。但是,你的一师一定要训练得最好。”

    “渗透就不用说了,特战支队经常做的事。进攻奉天,如果有一支我们自己的部队在奉天城内做内应,我相信,拿下奉天成应该会轻松很多!”

    “两件事,只要你做完了,而且我辽东军囤积了足够多的粮食,物资,银子。不管朝廷到时候什么态度,我们直接向奉天发动进攻。”

    “对我辽东军而言,辽东这个地盘实在是太小了,几乎没有发展潜力。”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起点,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 组建禁军() 
朝廷解除对辽东的封锁后,黄兴没有闲着,马上开始大力发展辽东几十个县城的商业。

    特别是刚刚被辽东军拿下来的朝阳三府,因为靠近关内,而且没有遭到战争波及,本来就有不弱的商业底子。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黄兴直接亲临这些地方,鼓动这里的商人加大对商业投入,把生意扩展到辽东腹地。

    杨兴国妻子颜冰也没有闲着,再次重操旧业,拿着辽东军在战场缴获的日式武器弹药,在关内大肆的换移民,换银子,换粮食……

    尽管朝廷收到消息后,一眼就看出这是辽东军在想办法提升自己战争潜力。但朝廷却没有阻止辽东军在关内的所作所为。

    一个是因为辽东军这么做也给关内朝廷军队送去了大量武器弹药,增加了朝廷官军的军事实力。

    一个是因为自己刚同辽东军和解,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冲突,朝廷暂时不想节外生枝。

    至于最后一个理由则是朝廷正在被另外一件事所困扰,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活动外关内的辽东军。

    十天前,驻防天津的一支北洋新军忽然哗变,枪杀朝廷派到新军督战的官员。如果不是袁世凯及时做出反应,这支哗变的新军很可能已经冲进天津城府库。

    消息被袁世凯上报朝廷后,朝廷上下无不变色。

    天津距离京城不远,急行军两天就到了。如果不是袁世凯处理的够及时,让这支北洋军占领天津,然后一路向京城进攻,那京城不是危险了。

    还有,整个京畿一带,只有北洋军一支新军部队存在,如果北洋军出现什么歪心思,那朝廷不是危险了。

    尽管袁世凯在奏报上已经说明,新军之所以哗变是因为军饷不足,自己已经自己掏银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不放心的朝廷仍然下旨要求袁世凯亲自进京解释这件事。

    袁世凯还没有进京,又有两份关于北洋新军的奏报传到京城。

    两个协的北洋军以剿匪名义进入安徽后,虽然剿灭了不少土匪。但是,浇灭完土匪后,两个协的北洋军竟然直接驻扎在安徽这两个府府衙所在地县城不走了,并且要求两个府给北洋军提供粮饷。

    仅仅天津新军哗变这一件事,慈禧该不会往深处想。

    现在在加上北洋军进驻安徽不走,再加上袁世凯迟迟不肯进京。

    慈禧马上意识到,整件事的背后,一定是有人操纵的,而这个人不出意外,一定是袁世凯。

    慈禧再三下旨要求袁世凯进京后,以生病为由拖了近十天的袁世凯,终于在北洋新军一个营的护卫下进京了。

    但是,刚一进京,袁世凯就再次传消息到宫里,自己又病倒了,无法近皇宫面圣。

    不仅如此,被袁世凯带进城的一个营,如临大敌一样把袁府围得严严实实,一只苍蝇也得不进去。至于前往袁府拜访的官员,能不见就不见。

    这个情况传到慈禧耳朵后,慈禧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判断,同时也猜到了袁世凯这么做的目的。

    慈禧会见大臣的大殿内,除了几个队大清国忠心耿耿的王爷,还有就是慈禧和贴身太监李莲英,一个外人都没有。

    至于大殿外面,慈禧最心腹的侍卫都站在大殿外十米位置,不准任何人靠近大殿。

    在如此森严的防卫下,慈禧不再犹豫,直接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给说了出来。

    毫无疑问,慈禧话一说完,几个王爷就当着慈禧面对袁世凯破口大骂。

    完了后,一个王爷直接站起来说道:“老佛爷,我还是原来那句话,汉人靠不住。保护我们满人的江山,还是要靠我们满人自己。”

    “整个京畿一带,辽东军有两个镇的兵力。京城虽然有一支我们满人组建的禁军,但大家都知道,禁军摆摆架势吓人还可以,真正到了战场,两个禁军都不是一个北洋军的对手。”

    “老臣的意思是,趁着袁世凯还只敢要挟朝廷,不敢坐太过激的事情。朝廷应该召集满人,组建一支新的禁军,照着北洋新军,至少组建两个镇的禁军。”

    “只有这样,将来出什么意外,朝廷手里才会有兵可用。不然,我们就会任人宰割。”

    “说的对,是要重新组建禁军,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都要用我们满族自己人。”这个想法一出来,马上引起其他人赞同。

    慈禧想了一分钟后也点头肯定道:“那就重新组建禁军,先组建两个镇。但是,朝廷的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组建禁军,即使为了朝廷,也是为了大家。所以,大家回去以后,有银子的出银子,有人的出人。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们几个********,每家都有几百万两白银的家产。”

    “请老佛爷放心,老臣回去后就让家人送十万两白银过来,组建禁军。”

    组建禁军,朝廷以后的安全就不会再受制于人。

    可是,做出最后决定的慈禧并没有太高兴。皱着眉头继续说道:“那这件事哀家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是袁世凯的是,袁世凯这么做,摆明了就是问朝廷要官位,要银子,要地盘。一个山东已经满族不了他的胃口了,毕竟,他的北洋新军已经扩充到六个镇的规模。”

    几个王爷因为组建禁军带来的好消息,瞬间就没有了。

    其中一个皱着眉头回答:“袁世凯派兵进驻安徽两个府,而且一去就不走了。很明显,他是看上了安徽。”

    话刚说完,一个王爷就反驳道:“不行,安徽不能给他。”

    “安徽人口众多,又产粮食。袁世凯有了安徽实力一定会大大增加!”对朝廷情况还算了解的另一个王爷,马上开口反驳道。

    剩下几个王爷和慈禧分分点头肯定这个反对意见。

    重生抗战老书《重生之铁血战将》,被封两年后终于解封,在起点,腾讯文学,移动文学同时上传,四百多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两只老狐狸() 
就在这时,一个王爷忽然对慈禧问道:“太后,关外怎么样。据老臣所知,朝廷和辽东军之间的和解都是暂时的,辽东军早晚都会进攻奉天,甚至占领整个奉天省。老臣想要知道,以朝廷在奉天的军事实力,能不能挡住辽东军进攻。”

    慈禧摇头苦笑道:“你们都是大清的********,对大清忠心耿耿,哀家也不怕告诉你们。辽东军的实力太强了,而朝廷的财力又非常有限,不可能在奉天组建太多新军。只要辽东军愿意,随时都可以占领奉天!”

    “要不然,这一次朝廷为了保住奉天,不顾颜面主动向辽东军妥协。”

    提出这个问题的王爷,先是眼前一亮,然后语出惊人说道:“既然朝廷守不住,那就让北洋军去守。”

    “袁世凯不是要扩大地盘去养军吗,我们就把奉天省给他。如果还满足不了袁世凯的胃口,关外三省全部给他都行,让北洋军出关给朝廷守住奉天。”

    “妙!这个办法好,关外就那么大,如果把北洋军调到奉天,同辽东军控制的辽东接壤。那辽东军和奉天之间一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而朝廷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其中一个反应快的大臣,一脸恍然大悟说道。

    慈禧也反应过来,一脸若有所思分析道:“根据情报,辽东军总兵力超过六万人,北洋军想要在关外立足,拥有和辽东军进行对抗的本钱,袁世凯至少要调过去三个镇的兵力。”

    “北洋军一共有六个镇,去关外三个镇,山东再要两个镇,天津一带就剩下一个镇。等朝廷组建的两镇新军行程战斗力,整个京畿一带,禁军就是最强的军队。”

    “至于出关的北洋军,在哀家看来,杨兴国和袁世凯都是充满野心得人。朝廷把两只猛虎放在一起做邻居,一定会上演一场龙争猛虎斗的好戏。”

    第二天,慈禧就派了一个重臣亲自到袁世凯府邸,将朝廷打算把东三省合并设东三省总督,并且由袁世凯推荐总督人选,然后抽调三镇北洋军出关,驻防东三省的想法说了出来。

    由袁世凯推荐总督人员,就意味着朝廷把东三省军政大权拱手相让,送给朝廷。

    再加上朝廷把驻军的权利也给了袁世凯的北洋军,只要袁世凯不直接谋反,他就是东三省的土皇帝。

    好大一个馅饼,这是袁世凯听了这个提议后下意识的第一想法。

    但袁世凯并没有失去理智,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袁世凯只需要一眼就看出朝廷这么做的用意。

    “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哪里有那么好的事!”袁世凯眉头一皱,忍不住冷笑道。

    “袁大人,你说什么?”坐在床边的钦差大臣看到袁世凯嘴巴动了动,但并没有听得太清楚,赶紧追问道。

    袁世凯摆手回答:“没什么?”

    完了后,袁世凯也不给钦差正面回答,到底同意不同意朝廷的提议。

    而是皱着眉头反问道:“北洋军成立的初衷就是护卫京畿一带的安全,如果把北洋军调走了,京畿一带的安全怎么办!”

    “太后和几位王爷的意思是,由袁大人你协助,给朝廷组建两个镇的禁军。这两个镇的禁军人选,全部从满族人中间选拔。”

    “好算计,把自己一脚踢开,然后再组建禁军,控制京畿。然后把北洋军调到东北,同辽东军作战,朝廷坐收渔翁之利!”迅速想明白朝廷整个计划的袁世凯,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慈禧的狡猾和老谋深算。

    可是,慈禧没有想到的是,袁世凯不仅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同样也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既然朝廷已经不再信任自己,想把自己一脚踢开,那自己就不需要客气,抓住机会,好好算计一下朝廷。

    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出现在袁世凯脑子里。

    朝廷不是让自己协助组建两个镇的禁军吗,反正北洋军有不少满人军官,而且还都是心腹。既然朝廷不仁,那就不要怪自己不义,把他们全部安查到禁军。

    表面上看,两个镇的禁军只听朝廷的。实际上,两个镇的禁军却是暗地里听从自己指挥。

    当然,这个想法只能藏在心里,并不能说出来。

    解决完禁军,那就剩下出关的事。

    朝廷不是想让北洋军出关和辽东军这头猛虎斗上一斗吗?可以,正好自己也想正面见识一下辽东军战斗力。

    但是,辽东军的总兵力毕竟超过六万人,三个镇的北洋军,就是全部集中到奉天,也不可能是辽东军对手。而关内剩下三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