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在几百里外的京城,日本人一提出把奉天还给朝廷,朝廷上下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高兴。

    因为,奉天对于大清朝廷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作为大清的留都,奉天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大清国的国云。

    不管是光绪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奉天一直被日军占领。

    所以,从日俄战争结束开始,朝廷已经不止一次向日本提出交还奉天的请求。

    但因为日军在日俄战争中损失太大,想在奉天多捞好处,弥补损失。

    大清朝廷的请求毫无疑问,全部遭到日本拒绝。

    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忽然主动提出交还奉天。面对这个好消息,朝廷上下当然很高兴。

    作为大清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并不糊涂。日本人忽然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收到消息的慈禧马上让人查辽东最近发生了什么?

    这一查,辽东军重创日军,并且占领凤城,把奉天日军完全孤立的情报就被送到慈禧面前。

    “哀家知道原因了,原来日本人是害怕他们在奉天的军队也被辽东军给消灭,然后才退而求其次,主动提出放弃奉天,让哀家命令辽东军让开一条通道,放它们在奉天的军队活着通过辽东军控制区!”

    “那老佛爷您是否同意日本人的请求!”面前一个大臣趁势追问道。

    “同意!”慈禧想没想就回答。

    “朝廷能不费一兵一卒收回奉天,对大清国而言,绝对是一件幸事。毕竟,奉天是我大清国的留都,能不经历战火就不经历战火!”在好几个重臣的注视下,慈禧说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

    这时,一直想要摆辽东军一道的袁世凯忽然开口道:“老佛爷,您的想法是好的。但臣担心,辽东军不会听朝廷命令!”

    “嗯?”慈禧的眉头一皱,脸上迅速流露出一丝不满。

    作为大清国最好统治者,慈禧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权威受到威胁和挑战。

    把慈禧脸上的变化尽收眼底后,另一个被袁世凯怂恿的大臣跟着说道。

    “太后,袁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辽东军打败日军后,整个辽东境内,辽东军就是一家独大,没有敌手。而朝廷在辽东几乎没有可以威胁到辽东军的实力,辽东军连日本人都不怕,更何况朝廷!”

    “还有,日本人刚进攻辽东军,虽然被辽东军打败了,但他们之间的仇恨不是说没了就能没了。臣担心,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辽东军为了报仇,会直接吃掉离开奉天的日军!”

    这时候,慈禧的眉头已经完全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袁世凯和刚才那个大臣的话说道慈禧心眼里去了。

    作为大清国最高统治者,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看到有人违抗自己圣旨,威胁和挑战自己皇权。

    一番犹豫后,直接对面前大臣问道:“诸位爱卿有没有什么想法。”

    袁世凯赶紧站出来回答:“太后,老臣有一个提议!”

    “不管怎么样,辽东军对于朝廷而言都是有功的。以前因为俄国和日本人的缘故,朝廷不能封赏辽东军。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完全可以通过重赏辽东军,给辽东军好处,从而换去辽东军放过奉天城内的近万日军,让他们通过辽东军防区!“”袁大人你糊涂,这不是让朝廷对辽东军妥协吗!“一个大臣赶紧站出来反驳道。

    很快,就有好几个大臣站出来批判袁世凯。慈禧的脸色也伴随这些批判声变得越来越沉重。(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一章 破产() 
这时候,袁世凯再一次抓住机会说道:“太后息怒,老臣没有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只是,奉天城对于朝廷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绝不能出现意外。”

    “只要朝廷军队重新占领奉天城,朝廷在辽东军那里受到的侮辱,随时都有可能拿回来。

    这时,一个和袁世凯不怎么对付的重臣忽然开口道:“太后三思,臣以为,袁大人有点太杞人忧天了!按照他说的去做,辽东军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差,甚至是走向对立局面。“

    “从辽东军组建以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辽东军对朝廷还是非常敬重的。老臣相信,只要太后你下圣旨,老臣相信,辽东军一定会奉旨放日军离开奉天!“

    袁世凯针锋相对反驳道:“不,你这是在拿朝廷和太后的脸面去赌,去过赌输了,辽东军不奉旨,那朝廷和太后的脸面往哪里放!”

    “不管辽东军对朝廷的态度怎么样,是不是会奉旨,为了保证朝廷顺利接手奉天城,保证太后不丢脸,我们必须给辽东军足够的好处,逼着辽东军不得不接收朝廷圣旨,放日军离开奉天城。”

    “你这是强词夺理!”刚说话的大臣,脸红脖子粗的对着袁世凯继续说道。

    这时,一直阴沉着脸的慈禧终于开口了:“都给哀家闭嘴!哀家也相信辽东军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但袁大人说的也对,朝廷和哀家的脸面都丢不起,所以,对待这件事,我们必须要慎重,保证中间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能来到这个大殿的大臣,每一个人都是聪明透顶。慈禧话一出口,他们就明白眼前这一局袁世凯赢了。

    果不其然,十几个大臣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慈禧就用自己苍老的声音决定道:“传旨,封赏辽东军司令杨兴国为辽东总兵,朝廷正三品武将,辽东军正式赐名为辽东军,有朝廷正式下文,辽东军一众武将,先由杨兴国上报,然后再由朝廷进行封赏!”

    “辽东军接受朝廷整编,由朝廷发放军饷之前,辽东军目前占领所有县城的政务全部由辽东军代管,所收赋税充当辽东军军饷!”

    “最后,把日本同朝廷的谈判条件告诉杨兴国,要求杨兴国无条件送驻防奉天的日军通过他们防区!”

    已经被辽东军占领五天之久的凤城,伴随日军主力相继后撤,凤城再也看不到一个日军。

    此时此刻,凤城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军营。

    除了最开始攻占凤城的六千多辽东军,接下来又开进了警卫师两个团近四千辽东军精锐。

    辽东军总司令杨兴国,为了更直接知道辽东军此次反围剿作战的收获。

    毫无疑问,也把指挥部搬到堆满各种物资和武器弹药的凤城城内。

    参谋长孙列臣,看着满城的物资弹药,也因为高兴而接下了亲自统计缴获的重任。

    因为凤城内囤积的各种物资数量太多,一直到现在,孙列臣才把各种物资全部统计完。

    不仅如此,各追击部队在战场上的斩获,也全部变成数据汇总到孙列臣手里。

    “司令,日军在凤城囤积的物资一共分三大类:武器弹药,粮食,军装被服!”

    “粮食是十万大军三个月的量,换成银子应该有四十五万两!”

    “被服军装全部都是日军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的,一共有十三万套!”

    “剩下就是武器弹药,数量非常庞大,但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并不多。”

    “重炮炮弹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两千多枚,而我们在这场反围剿作战中,用掉的就有一万八千多枚,缴获完全弥补不了损失!”

    “能用上的重机枪子弹稍微好一点,加上战场缴获一共有六十多万发。此次反围剿作战,我们一共用掉三十多万发。补充损耗后还能剩下近三十万发重机枪子弹。”至于能用上的轻机枪子弹也和炮弹一样,缴获弥补不了损耗。”

    “因为日军装备的轻机枪数量不多,子弹储备也就不多!”

    “其次是手榴弹,也许是因为手榴弹太便宜,我们在凤城整整缴获了十五万枚。加上战场上从日军身缴获的,整整二十五万枚还要多。”

    “最后就是对我们基本没有用处的步枪和子弹。步枪在凤城基本没有缴获,但在战场上,我们整整缴获了八万多条步枪。”

    “子弹战场上没有缴获到多少,只有六七十万的样子。但凤城的军火库,我们整整缴获了一千八百五十万还要多!”

    对这个结果,杨兴国早有预料。

    后世八路军,战场上打三枪就开始拼刺刀,这么节约弹药的打法依靠以战养战都不能保证部队的后续发展,更何况辽东军辎重战场上不记弹药消耗的打法。

    皱着眉头想想后,杨兴国马上问道:“重武器呢?这场战斗,不管是重炮师还是野炮团和山炮营,我们都损失惨重。如果缴获不能弥补损失,那我们的炮兵部队就只能缩减编制了!”

    “还真要缩减编制!”孙列臣一脸无奈回答。

    “除了刚开始缴获不少火炮,日军接下来的突围战斗中,也许知道火炮丢了就搞不回来。放弃火炮时,他们都把火炮给炸了,重机枪也有很多被炸了后才被日军丢弃。“”不出意外,重炮师要从现在的六个团缩减成四个团!“”各师野炮团的编制也要缩减成三十六门野炮的小炮团!“”山炮营也要从现在的十八门缩减到十二门!“

    “轻重机枪也因为缴获弥补不了损失,在不进行外购的情况下,必须缩减装备数量。”

    “我大概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部队规模和轻重机枪数量,一个营只能装备一个重机枪排三挺重机枪,连装备一个轻机枪班三挺轻机枪。”

    杨兴国眉头一皱说道:“老话说得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经此一战,我辽东军算是伤筋动骨了!“”至于外购武器,你暂时不要想。不出意外,这场战斗结束后,我辽东军财政也应该快要破产了!”

    9(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二章 留下买路财() 
杨兴国一行回到司令部还没来得及休息,朝廷传旨的圣旨就来了。

    十几个大内侍卫和太监,一副高人一等的站在杨兴国面前,等杨兴国跪着来接稚。

    先不说杨兴国辽东军司令的身份,就辽东军来自后世的身份,除了刚开始那个一来就死了的老爹,杨兴国还没有跪过任何人。

    看到要英国没有跪着接旨的意思,带头的太监马上大骂道:“杨兴国你想造反吗?面对圣旨不跪,这可是大逆不道。你就不怕我回去禀高朝廷,朝廷出动大军来围剿你们辽东军吗?”

    杨兴国一脸波澜不惊的回答:“我相信你不会!”

    传旨的太监不知道杨兴国为什么会那么自信,那么嚣张。刚准备出口继续大骂杨兴国时,杨兴国一挥手,几十个手握步枪的警卫马上把他们包围起来。端着步枪,把黑洞洞的伤口全部对着他们。

    来传旨的这些人,不是大内侍卫就是大内太监,都是距离慈禧和光绪最近的人。

    就身份而言,他们非常尊贵。不管到大清国哪里,都会被当成老祖宗一样被人伺候着。

    但是,就胆量而言,它们又是最小的。

    所以,端着步枪的警卫一出现,十几个人就因为紧张而说不出一句话。

    更有甚者,额头已经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就连双腿都开始忍不住颤抖起来。

    最后,还是刚才说话的大太监被他们推了出来说道:“杨大人,不,杨总兵力息怒,我绝对不会把今天的事说出去,你看能不能让你的部下把枪放下来,防止走火。“”枪放下来可以,但不要忘了你刚才的承诺。如果敢耍什么小心思,你们就是回到京城,躲到大内皇宫,我也会把你们找出来杀了!我杨兴国连日本人和俄国人都不怕,更何况你们这些胆小怕事的小鱼小虾!“”说吧!朝廷派你们过来什么事!“

    感觉到杨兴国和周围几十个警卫身上散发出来的浓浓杀气后,大太监的冷汗再次流了出来。对着杨兴国赶紧回答:“我保证不跪说出去,他们也不会说出去!”。

    “至于朝廷的圣旨,杨总兵可以自己看!杨总兵你已经被朝廷封赏为正二品辽东总兵了。关在除了盛京将军,也就杨总兵你的官位和官衔最高了!”

    看完圣旨内容后,杨兴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猛然一愣的同时,赶紧对面前太监反问道:“朝廷什么时候这么大放了,又是封管又是赏赐的!这绝对不正常,一定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传旨太监赶紧拿出另外一份圣旨说道:“杨总兵,这里还有一道圣旨,你看了就明白了!”

    很快,杨兴国脸上就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想想后,对着面前传旨太监说道:“你回去转告朝廷,我辽东军一定会遵旨。但日本人想要安全通过我的防区,日本人也必须拿出诚意过来。”

    奉天城加上周边几个县城的日军驻军,总兵力一共有一万四千多人。

    大山岩一收到朝廷恢复,这一万四千多日军就离开奉天,把奉天让给前来接收的朝廷军队。

    可浩浩荡荡的一万多日军刚走了不到三十里,一个团的辽东军就挡住他们去路。

    “八嘎,大清朝廷不是已经给他们下命令了吗,他们怎么还挡在我们面前不让离开!马上派人去联系对面辽东军,让他们让开通道!”日军带队的中将师团长,愤怒之余大声命令道。

    很快,被派去联络的少佐参谋就匆匆跑了回来。

    在中将师团长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一脸紧张回答:“师团长,对面辽东军让我们!”

    中将师团长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这要是放在以前,他想都不会想,直接命令部队向面前辽东军发动进攻,直接一路杀回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先不说辽东军如今强悍的战斗力,就自己手里的一万多人,因为主力连续战败,已经失去了对辽东军的战斗勇气。

    这种情况下,师团长心中再怎么不满,再怎么有火气,那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面对眼前吞吞吐吐,一点军人样子都没有的少佐参谋,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没地方发的师团长,这时候就更怒了。

    抬头就对面前少佐参谋破口大骂道:“八嘎,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辽东军都说了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开通道,让我们离开这里!”

    少佐赶紧回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