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棉衣了……辽东军发棉衣了!”

    很快,丈夫就看到密密麻麻的难民群涌向码头边上一个店铺。

    丈夫一家也没有例外,伴随难民群一起,一人领到一件非常保暖,而且还非常崭新的棉衣。

    虽然在大小上有些不合身,但它们不在乎,改一改,就能穿一个冬天。

    领完棉衣,这些移民跟着就迟到自己进入辽东后的第一顿饭。

    不限量的米饭,馒头,再加上一块块已经煮出油花的肥肉,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辽东军在船上跟他们说得没有任何虚假。

    只要到了辽东,肯做事,它们就能吃好,喝好,过上比在四川好几倍的好日子。

    在棉衣和饭食这两个最基本条件的影响下,三万移民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对脚下这块土地,大家也慢慢有了希望。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它们先在营口养好身体。然后就一千人一批被送到新民等县城。

    等待它们的虽然不是新房子,但一家一个可以遮风挡雨,抵御寒冷的窝棚和最基础的生活用具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辽东军一上来就给它们每人准备了二十斤粮食。

    还有就是,将家人安顿下来后,丈夫就可以通过开垦良田,给辽东军修路……各种途径来换粮食。

    可以这么说,从它们进入辽东开始,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冻死或者是饿死!

    跟随移民一起回来的颜冰,并没有去新民,而是快马加鞭回到司令部。

    见了自己住在司令部的父母后,颜冰马上找到杨兴国,汇报自己此行的成果。

    当杨兴国听到两万条枪和一些重机枪和山炮,很可能会从四川换回一百五十万,甚至于更多的移民后,杨兴国马上因为高兴而合不拢嘴巴。

    “颜冰,你做的太好了!这些移民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它们,辽东军就会出现一轮新的崛起,你是我辽东军的功臣!”高兴的杨兴国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言,对着颜冰大声夸赞道。

    旁边的周中举也跟着说道:“一百五十万移民,别的不说,光税收一项,每年就能给我们带来至少三百万两白银。可以这么说,你直接给我辽东军带回来一个聚宝盆!”

    参谋长孙列臣最关心的则是兵源,对着颜冰跟着感激道:“我整为部队接下来扩军没有兵源而担心,颜部长你一下子就弄回来一百五十万移民!搞好了,至少能招兵五万人。”

    “司令,颜部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你夫人,你一定要替军队好好感谢一些颜部长。”

    在孙列臣提醒下,周中举眼睛一亮,跟着说道:“说起这个让我想起一件大事!颜冰,你父母应该还没有告诉你!我和你父母谈过,初步就定在下个月,把你们两个的婚礼给办个!”

    “只要你们两个当事人同意,回去以后我就要开始筹备婚礼!”

    一说这件事,颜冰脸上就刷一下变得通红。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杨兴国也觉得事情有点快了,但想到日俄战争随时可能结束,自己到时候又要忙得天昏地暗,杨兴国就同意道:“可以,只要伯父伯母同意就好!”

    几天不到,辽东军司令杨兴国要大婚的消息留在辽东传开,甚至还一步一步蔓延到关内,朝廷。

    随着日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本该属于朝廷控制的地盘被日俄两大列强划为战场,朝廷对关外的控制力也变得越来越弱。

    如此一来,朝廷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关在情报的渠道就变得越来越少。

    可就算如此,仍然有不少的消息被商人从辽中带回关内,其中就包离婚生要大婚的消息。

    用过早膳,已经有点行动迟缓的慈禧,仍然像平时那样,在几个宫女太监伺候下,躺在御花园躺椅上,一边听着曲子,一边听大太监李莲英给自己讲宫里宫外发生的一些趣事。

    刚刚传到京城杨兴国大婚的消息,毫无疑问在李莲英今天的趣事范畴。

    “杨兴国大婚,就是那个在关外多次打败日俄两军的辽东军司令?他要大婚了!”慈禧想想后反问道。

    得到李莲英肯定后,慈禧笑道:“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有关辽东军和杨兴国的消息了,哀家还以为它们已经被日俄两大列强给消灭了!”

    “原来他还活着,而且就要大婚了。”

    “看来这个杨兴国在辽东打得不错,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大婚!“

    收了辽东军不少银子的李莲英赶紧接口道:”是打得不错,我听关在过来的商人说,辽东军不久前又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好几万日俄军队。要不然,这个杨兴国也不敢在日俄两军的包围下进行大婚!“”好,打得好!朝廷在关外的颜面,也许就靠辽东军在关在打得这几场胜仗了。”慈禧一脸感慨说道。

    “虽然杨兴国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但杨兴国给哀家挣了不少脸面,让哀家很高兴。所以,他的大婚,哀家一定要表示表示……”

    “你到库房选一些贵重的礼物,让人给杨兴国送过去,就当做哀家给他杨兴国大婚的贺礼!”(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震惊来客() 
人老了,最容易健忘。

    这时候的慈禧,完全忘了几个月前他在大臣怂恿下对辽东军的顾及。

    一旁的李莲英,因为收了辽东军银子,这时候也不好多说些什么,直接恭维道:“还是老佛爷您想的周到!奴才肯定,杨兴国收到老佛爷您的贺礼后,一定会对老佛爷您感恩戴德。”

    慈禧脸上马上被笑容给覆盖,对着李莲英说道:“能这样那是最好的!”

    这句话一说要,慈禧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并且被严肃给覆盖。对着李莲英继续说道。

    “辽东军杨兴国,哀家没见过,但他时不时给哀家一个惊喜,哀家重赏他那是他应得的。只是,朝廷上,哀家才几天不上朝,有些人就开始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

    “关在辽东军消灭数万日俄联军,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人来告诉哀家!”

    说到这里,慈禧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锋芒。

    李莲英猛然一愣的同时,马上意识到,旁边这个老人又对朝廷的某些人不满了。一个不好,这个老人又会在朝廷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对于这些,远在辽东的杨兴国并不怎么关心。

    但是,对于杨兴国而言,朝廷乱与不乱,对自己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朝廷不乱,就会有人关注自己。朝廷上对自己有敌意的袁世凯,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在朝廷上给自己穿小鞋,一个不好,就有可能把自己推到朝廷对立一面去。

    朝廷乱,那朝廷上下一众文武官员的心思就是怎么保住自己官位,或者是怎么利用这场混乱,让自己更进一步。

    到时候,朝廷上下就不会有人来关注自己。

    仅仅凭借袁世凯一个人在朝廷上串下跳,绝对奈何不了自己。

    所以,慈禧这一怒在无形之中竟然帮了辽东军,给辽东军更长的平稳发展时间。

    此时此刻,远在辽中的杨兴国正在为大婚做准备。

    作为辽东军组建以来的最大喜事,不管是杨兴国本人还是周中举,都想把它办的热热闹闹。

    不进如此,杨兴国还想通过这场大婚,让麾下数万大军好好放松一下。

    对于来自后世的杨兴国而言,自己大婚无疑是部下送礼的最好机会。

    为了杜绝这种事情,杨兴国专门要求,来参加自己大婚的,只能来人,不能带任何礼物和礼金。

    当然,辽东军上下七八万人不可能全部都来参加大婚,为了让辽东军上下都感受到这种喜庆,杨兴国私人拿出十万两白银。先给辽东军每个人发一两白银的喜银,省下全部用来买肉买酒,让辽东军上下也吃上一顿丰盛的喜宴。

    然而,让杨兴国没有想到的是,预想中的一场大婚,竟然在大婚战场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婚当天,辽东军只要没有任务的团级以上军官都来了,再加上十多个县城县长以上文官,光辽东军自己人就坐了二十多桌。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几个月前带着发财梦从武昌来辽东的商人,竟然也来了,而且每个人都带了不菲的厚礼。

    杨兴国大婚不收礼的命令,辽东军上下必须要执行。但对于这些商人而言,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虽然它们才来辽东几个月时间,但就这几个月,已经让它们赚到大笔的信息。

    特别是几大粮商,每家都赚到十几到几十万两不等的银子,可谓是收获颇丰。

    得到杨兴国要大婚的消息后,这些人一商量,直接就决定带着厚礼来拜访,表示自己感谢。

    杨兴国得到汇报来到门口时,一队队抬着礼品的商人正在同门口警卫争执着。

    警卫不让它们带礼品进去,而商人却坚持要带礼品才进入。

    看到几十个商人个个都是态度坚决,为了避免混乱,杨兴国只能同意收下贺礼。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几十个商人刚带着满意笑容走进去,两辆装满箱子的马车就停在门口。

    随后就看到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向门口走来。

    警卫刚刚拦在两人中间,这个中年人就扯着一副公鸭嗓子说道。

    “杨大人,太后老佛爷知道您大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特意命我带着这些贺礼赶过来表示祝贺,请杨大人收下这些贺礼,一共有玉如意两对,珍珠……”

    治下商人的贺礼都收了,更何况慈禧送来的。

    杨兴国想没想就让人把贺礼接下来。

    慈禧送贺礼的马车刚离开,又一架马车跟着就出现了!

    “内阁大臣祝贺杨大人大婚,特送上……”

    原来,慈禧给杨兴国大婚送贺礼的消息一从宫里传出来,那些看着派慈禧马屁而一步步走上来的文武官员,马上跟着给杨兴国送贺礼,身怕自己晚送一步而引起慈禧的不满

    面对几十个自己根本不认识文武官员给自己送来的贺礼。

    抱着不要白不要想法的杨兴国,连犹豫都没有,直接就收下贺礼。

    不仅仅朝廷重臣,就连太后老佛爷都给不远千里来给杨兴国送礼,可见辽东军在朝廷有多么高的地位。

    旁边围观的一些商人,听完警卫报出送礼清单和送礼人后,对杨兴国和整个辽东军的实力,又走了一个新的认识。

    既然朝廷上下如此重视辽东军,那跟着辽东军一定不会吃亏。

    这时,看到这一幕的很多商人已经开始思考,回去以后是不是劝自己家人进一步加大对辽东军控制区的投资。

    毕竟,投资越大收益也就越大,特别是最开始的投资。

    朝廷重臣送来的贺礼全部收下后,忙了半个多小时的杨兴国忍不住长松一口气。

    本来以为,大婚迎客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就在他刚转身时,又有几辆大车过来了。

    “两湖总督张大人特派人前来贺喜,送上贺礼有白银五千两!”

    完了后,又一个车队过来了,这个车队整整由五粮大车组成,而且每辆大车上面都装满了箱子。

    当然,这还不是最引人注意的。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护送在这些大车周围的人,十多个竟然全部都是身穿武士服的日本人。(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起打脸() 
“是日本人,日本人怎么来了?”人群中马上发出一声惊呼。

    杨兴国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想要看看这些日本人到底耍什么花样。

    站在杨兴国旁边的警卫,眉头一皱提醒道:“司令小心,我担心这些马车有危险!”

    杨兴国摇摇头说道:“外面警卫师不是吃素的,如果有危险,这些大车连周围五百米都靠近不了!再说,这么多人看着,我也不能走!”很快,几辆大车就走到正门口。

    带头一个日本人直接向门口走了过来。

    看到杨兴国后,一副不情愿得对杨兴国弯腰行礼后说道。

    “杨司令,鄙人大日本帝国满洲军总司令部少佐参谋,我们总司令听闻杨司令你大婚,专门派我带着厚礼来表示祝贺。贺礼包括白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

    看着面前一脸笑容的日军少佐,杨兴国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杨兴国很清楚,日军总司令大山岩派人来给自己道喜,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送贺礼而是把自己和整个辽东军的名声搞臭。

    自己收下这份大礼,在很多有心人看来,自己就会变成日本人的走狗。

    到时候,无论是对辽东军军心,还是对辽东军在整个关外的民心和声威,都会造成很大打击。

    自己去过不收这个礼,首先一条,自己很不甘心。这么多金银,都送到自己嘴边了,自己如果不吃掉,那不是自己的风格。

    就在杨兴国一言不发,思考一个两全办法时,耳边忽然响起了警卫的提醒声。

    “司令,外面又来人了,好像是老毛子,也拉了好几辆大车。”

    “老毛子也来了!”杨兴国眼睛一亮,赶紧看向街道。

    很快,老毛子拖着的五辆大车就和日本人的并排停在门口。一个老毛子上校军官快步走到杨兴国面前,说了一通和日军少佐几乎一样的一番话。

    完了后,这个老毛子上校就好像看到仇人一样,既愤怒而又警惕得看着身边日军少佐。

    旁边的日军少佐也不甘示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随时可以拔刀出手的架势。

    这时老毛子一来就已经想到解决办法的杨兴国开口了。

    “气势都挺凶的吗!不过,要凶不要到我的地盘上凶,把我惹火了,跟上次一样,再吃掉你们几万人!”

    “至于这些贺礼,既然已经送上门了,那我就收下。至于你们,不好意思,杨某我大婚好像没有请你们,院子里也没有你们的位置。所以,你们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警卫员,让人把它们送来的贺全部拉回仓库。至于它们,抽调两个排,分别礼送它们离开我辽东军防区!”

    这时候,不管是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