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军阀(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之所以加入辽东军,除了活不下去,当兵吃饷。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保护他们家人不再继续受压迫,让他们家人能在辽东军保护下过上好日子……”

    “我相信,让将士们知道这些后,将士们在战场就会变得悍不畏死……”

    “因为,他们在战场上并不是为了我而战斗,之所以战斗,那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家人……”

    看到大家若有所思的表情,杨兴国话风一转,继续说道。

    “当然,这并不代表你们说得那些不重要。”

    “在我看来,只有把这些方法全部结合起来,你们才能真正把握住军队的思想,让将士们思想统一。战前士气高涨……”

    “我决定,给你们三天时间,结合我刚刚的话,写一篇论文出来……”

    “你们毕业以后。到底是担任营政委,团政委,还是师政委,除了各自的毕业成绩,你们的这篇论文。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希望大家能慎重对待这篇论文……”

    杨兴国离开政治部,回到司令部,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

    刚刚离开不久的炮团团长张绍曾就找了过来。

    “张团长……什么事?这么着急,难道是我刚刚给你的五十多门野炮出问题了?还是你觉得我让你兼任司令部炮兵参谋,教导队副队长,你觉得太低了……”

    “不……司令,跟我和野炮团没有关系……”张绍曾赶紧摆手否定道。

    “额……”杨兴国马上露出一副感兴趣表情,下意识问道。

    “那你匆匆忙忙过来是要?”

    短暂犹豫后,张绍曾回答道:“司令应该知道我是北洋新军出身……”

    “就在刚才。北洋新军统领袁大人派人来找我,让末将引荐给司令,说有要事找司令您商量。”

    “北洋新军?袁世凯?”杨兴国既期待而又不解的反问道。

    这时,杨兴国虽然从张绍曾口中得到一个肯定回答。

    但是,眼光毒辣的杨兴国,还是敏锐的从张绍曾脸上看到一抹一闪而逝的不满。

    杨兴国想没想就知道,张绍曾一定是听到自己直呼袁世凯名字而产生不满。

    由此可见,至少在目前为止,张绍曾的心还在北洋新军和袁世凯身上。

    而这对于杨兴国来说,直接意味着张绍曾在短时间内不能为自己所用。

    不过。对于袁世凯特使的到来,杨兴国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所以,杨兴国仅仅经过经过短暂犹豫就说道:“这个时候来我辽东军,一定是好事……快。把特使请进来!”

    一番寒暄过后,特使直接开门见山得说出了自己想买武器的目的。

    “步枪……袁世凯竟然向自己购买步枪……”杨兴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在自己心中大声反问道。

    将杨兴国脸上的疑惑表情看在眼里后,特使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军火市场都被日俄两国垄断包圆的事实。

    完了以后,特使直接说道:“杨司令。我们大人说了,不管辽东军有多少多余的步枪,甚至是重机枪,火炮,我们北洋军都能买下来。”

    “杨司令你要银子,我们就给银子……杨司令你要粮食,我们就给粮食……”

    “没有想到,自己从老毛子手里缴获到的武器竟然这么吃香……”杨兴国惊喜之余,在自己心中暗暗想到。

    不过,高兴归高兴,杨兴国并没有傻到当场就同意特使的要求。

    笑了笑后,用自己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请特使先下去休息……最多三天时间,我就会给特使一个满意答复……不过,有一点我可以给特使一个保证,我杨兴国绝不会让特使空手而归。”

    袁世凯派来的特使一离开,杨兴国就把周中举和孙列臣找了过来。

    将刚刚的情况说了后,负责辽东军后勤的周中举就激动说道。

    “司令,太好了……”

    “只要能把剩下的九千多支步枪全部换成粮食,我们辽中五县就是再接收两百万难民也没有问题……换,一定要把粮食全部换回来。“

    已经清楚一些情况的孙列臣,紧跟着说道。

    “司令,有了人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将士和兵员补充。所以,我们一定要储备足够多的粮食,趁着日俄战争遍地难民的机会,尽可能多得储备人口……”

    “所以,能把多余的步枪换成粮食就,对我们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两个部下都支持自己这么做,再加上自己心中早就有这个想法。

    仅仅经过短暂犹豫,杨兴国就做出决定。

    “好,那我们就答应他……”

    两天后,杨兴国准备给袁世凯特使一个回答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派来的特使,不偏不巧,正好找到辽东军司令部,找到杨兴国。

    “你说你们也想要一万条步枪……“听了张之洞特使的要求的后,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杨兴国,一脸不相信得反问道。

    特使点点头回答:”是的,如果杨司令有多,我们也可以买下来……“”另外,杨司令如果有重机枪和火炮,我们也可以买下来。粮食,金银,我们都可以给……“(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计划() 
听了张之洞特使的回答后,杨兴国下意识就要拒绝。

    因为,手中有限的步枪,已经卖给袁世凯。根本没有多余的步枪再卖给张之洞。

    但是,这么大的生意,杨兴国又不想就这么放弃。

    在人迹罕至,资源和物资都非常匮乏的关外,什么东西都是辽东军急需的。

    现在有人主动把自己急需的物资和资源送到自己手中,错过了,也许就在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可是,自己手中又没有多余的步枪卖给张之洞,用来换资源和物资……

    就在杨兴国一脸犹豫,思考解决办法时。

    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马上从杨兴国脑子里一闪而过。

    日俄两国正在辽东进行生死大战。

    这么大规模的战斗,可以说是要多少武器就有武器。

    既然自己手头没有多余武器,那自己就从日俄两国手里抢,提前当渔翁……

    想到这里,杨兴国的眼睛一亮,直接对特使问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要这批步枪……“”越快越好……“张之洞特使想没想就回答。

    经过短暂犹豫后,杨兴国决定道:“那就一个月以后……”

    “不过,对于这批武器,我一半要粮食,一半要银子……”

    “另外,你们最好多带几十万两银子过来。到时候,我心情一高兴,说不定还能卖你们一些你们买都买不到的重机枪和火炮。”

    特使的面色一喜,激动回答:“谢杨司令……一个月后,我们会通过海运把粮食和银子送到辽中 ”

    辽东军司令部,杨兴国一把自己想法说出口,已经渐渐适应参谋长这个角色的孙列臣,就直言不讳的对杨兴国提醒道。

    “司令,你这是在赌……”

    “全军三分之二的部队都在扩军整编,如此短时间内,怎么可能同日俄两大列强进行作战。”

    周中举也担忧得提醒道:“是啊。司令……”

    “老毛子和日本两大列强布置在战场上的兵力已经超过五万人。就我们辽东军能动得这点兵力,杀进战场后,也许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掀起就全军覆灭了……”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正面战场,不管是日本人还是老毛子。我们都不是对手……”

    “所以,我就是傻子也不会让兄弟们去鸡蛋碰石头,在老毛子和日本人的正面战场作战。”

    放心不少的周中举赶紧追问道:“那司令你是要?”

    “我们现在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营,一个野炮团可以动用。“杨兴国分析道。”我决定。带上两个团,一个骑兵营,摸到日本人后方,拿下一个日本人的军火库……”

    “日本人为了取得辽阳决战的胜利,一个月来,每天都从国内运来大量武器弹药。”

    “不出意外,这些武器弹药,全部存放在刚刚被日本人占领的几座县城。”

    “如果我们能拿下其中一座县城,得到一个日本人的军火库。那不管是步枪还是弹药,我们都能一次性搞到手。”

    孙列臣的眉头一皱。开口提醒道:“军火库……司令,军火库那么大的目标,日本人一定会重兵防守。你只带两个团和一个骑兵营,能拿下来吗?”

    “还有,日本人在前线布置了几万人,如果你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军火库。等日本人做出反应,司令你就会陷入日军的重兵包围之中。“

    “到时候,两个团的兵力,绝对冲不破日军的重重拦截……”

    “这个行动实在是太危险了,作为参谋长。我不同意这个计划!”

    孙列臣的反对,不仅没有引起杨兴国的丝毫怒火,反而还让杨兴国倍感欣慰。

    因为,孙列臣这句话。已经在无形之中告诉杨兴国。

    孙列臣已经完全融入辽东军参谋长这个角色。不仅如此,就连孙列臣的心,也已经和辽东军的兴衰绑在一起,开始为辽东军考虑事情。

    于是,就在这一瞬间,杨兴国竟然笑了。而且还笑得非常开心。

    就在孙列臣和周中举脸上纷纷露出不解表情时,杨兴国开口了。

    用自己尽可能轻松的语气反问道:“重兵……参谋长,你也太高看日本人了。”

    “日军集结在辽中的兵力的确有数万人之多。但是,这数万日军,全部都布置在同老毛子进行对峙的阵地上。就算他们身后的军火库重要,很想派出重兵去保护这些军火库,他们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出去……”

    说到这里,杨兴国继续对两人说道:“你们放心,我杨兴国从来都是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人,绝不会冲动到拿自己和数千兄弟的性命去冒险……”

    话说到这里,周中举和孙列臣两个人明显长松一口气。

    但是,孙列臣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杨兴国。

    短暂犹豫后,对着杨兴国说道:“司令,你这么坚持我也不敢阻拦。但是,必须要情报处先去侦查一下,有了情报以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可以……”杨兴国肯定的同时,顺口命令道。

    “特战支队也过去……命令张山林,抽调两百个队员,由他亲自带队去侦查。”

    “我给他五天时间,五天以后,我要结果……”

    杨兴国开始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时,辽东军同北洋新军的第一场交易,已经展开。

    因为粮食数量太多,袁世凯就算有再大能耐,也不可能一次性把好几亿斤粮食全部送到辽中。

    所以,双方的第一次交易仅有一千条步枪和配套的十万发子弹。

    可就算如此,北洋新军一次性运来的粮食也有四千多万斤。

    就算周中举把辽中能用的马车都调了过来,那也运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十几艘大船上的粮食全部运回辽中。

    辽东军也没有食言。

    粮食一运完,就把十大车的武器弹药送到北洋新军面前,给他们验收。

    这些步枪虽然不是全新的,但八成新还是有的。

    带队的北洋新军军官,顺手拿起一支没有子弹的空步枪,拉动枪栓,瞄准,扣动扳机……

    一系列非常老练的动作过后,直接开口感慨道。

    “好枪……简单,实用,比我们从德国买回来的步枪,更加容易维护。“

    听了军官评价,组织整个交易的袁世凯特使明显长松一口气。

    对着周中举,一脸高兴的说道:”周副参谋长,合作愉快。我们袁大人运来的第二批粮食将在五天后到这里,请贵军准备好武器弹药。“(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出征() 
同袁世凯的交易进行两次后,辽东军自杨兴国以下,再也不需要为粮食而发愁了。

    不仅如此,现在的杨兴国反而还要担心,这么多粮食,到底囤积到哪里。

    辽东军司令部,听完周中举对粮食储备的汇报后,一脸满意的杨兴国马上决定道:“二叔,既然现在粮食有了,那我们就敞开了接收难民,越多越好……”

    周中举点头回答:“司令你放心……”

    “我们辽中五个县城现在都在接收难民。几个点全部加起来,每天都能收五六千难民……”

    “按照这个速度,日俄战争如果还能持续一年时间,那我们接收的难民数量就有可能突破两百万。到时候,我辽中五县的人口总量,就可以达到二百五十万……“

    杨兴国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后说道。”如果真有两百五十万百姓支持我们辽东军。那整个辽东就是我辽东军的囊中之物,不仅如此,我们还拥有了拿下整个关外的本钱。”

    就在杨兴国开始对辽东军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时。

    外出侦查的张山林,直接走进司令部。

    “司令,我们已经查清楚了……日本人在后方一共设了三个军火库,全部都在县城内……”一看到杨兴国,张山林就报告道。”虽然不知道日本人在这些军火库到底存了多少武器弹药,但是,日本人每天都会向这些军火库送进去至少十车的武器弹药。“

    杨兴国摆摆手说道:“四五万人近一年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储备,少也少不到哪里去。”

    “所以,这几座军火库的弹药储备量,我一点也不担心。”

    张山林马上明白司令杨兴国的意有所指。

    猛然一愣的同时,赶紧回答:“这三个军火库的防守兵力,我们也侦查清楚了。”

    “三个县城,分别驻扎了一个辎重联队,一个步兵大队……”

    “辎重联队有兵两千多人。其中一半装备有步枪,没有重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

    “步兵大队有兵八百多人,全部装备步枪……”

    “另外,为了保证军火库安全。日军在每个县城都加强了一个重机枪中队九挺重机枪。一个山炮中队六门山炮……”

    张山林侦查出来的这个情况,虽然超出自己预估。

    但是,杨兴国仍然没有放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