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点金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农家点金媳-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两个人都很惊讶。

    两个人也没有心思打听了,匆忙的找到沈大壮就回家了。到家时,沈老爷子正在整理农具,二儿子和二儿媳妇两个人都出去串门了。刘氏让方氏把东西放下就过来,就喊了沈老爷子进了房间。

    沈老爷子见老伴回来之后冷着一张脸,就知道是有事情了。进了房间后就忙问:“咋了?出啥事了?脸色那么不好?”

    刘氏不知道要么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超乎她的想象了。她从没想到儿子的先生家居然和县令大人家那么交好,在她的心中县令大人那是很大很大的官了,是高不可攀的。没想到这样的人家居然看中了自己的儿子,坦白说现在她的心里是惊大于喜的。沈老爷子见老伴沉默着不说话有些着急了,正要继续追问,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两个人就进来了。

    等大家坐好,刘氏让方氏把在“锦绣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方氏一五一十的说了,沈老爷子和沈大壮听后很是惊讶。沈老爷子原先只以为,沈瑾瑜的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没想到人家和县令家关系那么好。听着大儿媳妇的意思,人家的家境可不是自己家庭可比的。这不是门不当户不对吗?

    一家人都没有说话,这个冲击有些太大了,让沈家人有些蒙了。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沈老爷子打算等自己小儿子回来后,在好好的问问他:“算了,等老三回来问问他吧。现在我们在这瞎想也没啥用。”并嘱咐大儿子两口子这些话暂时别对二儿子一家讲。自己二儿媳妇的一张嘴藏不住话,别还没成事就被二儿媳妇传的到处都知道了。

    好不容易等到月底,沈瑾瑜回来了。沈老爷子晚上把小儿子叫到自己房间,把方氏那天说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小儿子,询问他是否清楚林先生家的情况:“你之前咋没和爹娘说你们先生家家境那么好啊?你不知道,从爹娘知道以后,爹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

    沈瑾瑜也知道一些,在书院的时候听说了。而且别的先生,包括书院的院长对林先生都很客气。自己之前也担心了一阵子,怕先生看不上自己。可发现林先生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甚至是更加的严厉了。经常出一些题目让自己做,如此沈瑾瑜也就放心了。确定先生说的事情还算数,没有更改。

    沈瑾瑜把情况和自己父母说了一遍,沈老爷子夫妇才放了心。可是又很担忧,害怕林家姑娘不是心甘情愿的嫁过来,接受不了自己家的苦日子,瞧不起沈家的人。沈瑾瑜听了,连说不会,连连保证称相信先生的为人和家教。

第三十八章:过年() 
随着考秀才的时间越来远近,林昊对沈瑾瑜愈加的严苛。出题的频率和难度也在慢慢的增加。沈瑾瑜虽然辛苦,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先生对自己的重视也让他对于两家的婚事更加的有底了。

    天气渐渐的冷了起来,林曦就又开始犯懒了。晚上早早的就睡了,早上不想起床。明瑞这个小家伙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晚上的时候抱着他肉肉的,暖暖的,很舒服,比放个暖炉都管用。平时也不再出门,经常让林成去街上买了好多零食,每天窝在暖暖的房间里,看看书,和明瑞下下棋,和宝儿,明礼逗逗趣,偶尔做做针线,倒也自得其乐。明礼渐渐的长大了,花样和表情也多了起来,肉嘟嘟的小脸每天都笑个不停,特别的好玩。宝儿的身体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已经慢慢的好了起来,虽然还是要继续吃药,可脸色比以前好了好多。和林家人熟悉以后,性格也慢慢的开朗,爱笑爱闹了。

    宋妈妈看着宝儿的改变,很是开心,更加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对林家人服侍的更加尽心。只是看到林曦懒散的样子很是头疼。问了许妈妈才知道,原来每年一到冬天林曦就这样。好在在外人面前,林曦还是能注意形象的。索性就放任不管了。

    林家人口多了,过年要准备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好在能帮忙的人也多,杜氏感觉也不太累。

    腊月十六,是芬儿定亲的日子,林曦跟着杜氏过去恭贺。杜氏把许妈妈也带去帮忙了,。许妈妈现在的厨艺经过林曦的指点比外面饭店的大厨也不差什么了。让她到时候帮刘婶做饭招待新女婿。

    林曦到的时候刘婶正在院子里忙碌,杜氏打完招呼就过去帮忙了。林曦直接进了芬儿的房间,一进去就差点撞到了人:“哎呀。”

    被撞到的是芬儿,芬儿有些紧张,自己在房间里走来走玩的:“对不起啊,我没看到你进来。”

    林曦好笑的看着局促不安的好友:“怎么,紧张了?”

    芬儿被好友戳中心事,有些恼羞成怒的捂住她的嘴巴:“要你说,真讨厌,我都要紧张死了,你还笑话我?”

    林曦看芬儿的脸都要急红了,赶紧安抚道:“好了,好了,是我的错,我不笑话你了。”

    两个人不闹了,搀着坐了下来。一坐下芬儿就抱怨了起来:“你怎么现在才过来?我自己在房间里紧张的要命,连想找个人说话都没有?”

    林曦握住芬儿有些颤抖的手:“我这不是来了吗?没事,有我陪着你呢。”

    芬儿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从昨天晚上开始就紧张的要命,我娘说这门亲事很好,我也觉得他不错,可即使这样,我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我不知道要怎么说,我……。”芬儿自己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林曦赶紧安抚道:“我知道,我明白你的感受。你只是太紧张了,听我的,放轻松些,不要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会好的。”

    林曦开始转移话题,聊了一些明礼的趣事,慢慢的芬儿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不一会,外面热闹了起来,响起了鞭炮声,是芬儿的夫家来人了。

    张勇家送来的定亲礼很是不错。刘叔和刘婶都很满意。听着别人不停的夸赞,两个人简直是合不拢嘴。

    刘婶的娘家人今天也来了,不知道刘叔和刘婶是怎么劝的,至少大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这样就好了,不然在定亲宴上闹起来,大家都不好看。

    忙了一天,等张家人走了。杜氏带着林曦和许妈妈也告辞了。刘婶送了很多的吃食给她们,并一再的道谢,许妈妈今天的好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夸奖,刘婶觉得特有面子。杜氏就没有拒绝。

    年味越来越浓了。大街上越来越热闹。小石头跟着刘叔出去买了一趟年货,回来后不停的在明瑞和宝儿面前炫耀外面有多热闹,有多好玩,把两个小家伙羡慕的不行。今年家里有下人去买年货了,所以林昊就没有带着孩子去挤大街。

    明瑞带着宝儿去闹杜氏。杜氏被缠得没法,就让林忠家的和林成带着两个小家伙和明轩去外面逛逛。林曦本来也想去的,可杜氏没同意。害的林曦不停的抱怨长大了真不好玩。

    一伙人整整在外面玩了一天,连午饭都是在外面吃的。每个人的手上都拿满了东西,都是一些好玩的小玩意。林曦也得了几个,勉强安抚了她脆弱的受伤心灵。

    林昊带着明轩和明瑞把需要送年礼的人家都送了去。自家也收到了别人送的一些回礼。朱江氏送来的年礼中也有朱大夫人让人从京城送来的东西,都是一些京中最新款式的绢花和布料,以及一些特产。林曦看着都不是特别贵重的就接受了,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林曦终于吃到在异世的第一顿正式的年夜饭。去年因为自己生病,林家的新年过的不太好。今年家里人口多了,也更加的热闹。在正厅里摆了两桌,林家人一桌,下人们一桌。众人吃着,闹着,互相敬酒,十分的开心。

    大年初一,林曦特意起了个大早。早早的给哥哥嫂子拜了年,得了两个红包,压岁钱。杜氏又给家中的下人们每个人都发了。可把宝儿高兴坏了,不但林家人给了她,林家的下人也都给她了。小姑娘乐的不停的数着自己得到的红包。

    大年初二,林昊带着妻子和儿子们回了岳家拜年,林曦也跟着一起去了。

    杜氏的娘家在镇上有个三进的院子,不太大,但收拾的很是温馨。杜氏是娘家唯一的姑奶奶,自然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林家人在杜家很是热闹的玩了一天。

    正月里大家都忙着到处拜年,林家也是。林昊每天不是去别人家拜年,就是招待来给他拜年的人。杜氏也很忙碌。林曦就把明礼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第三十九章:红利() 
正月初十,是林曦十五岁的生辰。女子的及竿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代表着姑娘已经成人了。杜氏请了一些亲戚朋友,朱江氏也来了,林曦也给认识的小姐妹宋明月等人发了请帖。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为林曦举办了及竿礼。

    正月十三的时候朱江氏给林家下了帖子。邀请她们正月十五的时候到“醉仙楼”赏花灯。林曦因为去年生病没有看成,本来就感觉很遗憾。今年终于可以去看了,开心的不得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一家人开心的去赴约了。因为林昊要参加朱县令举办的宴会。所以杜氏和林曦就带着林家的三个孩子,还有宝儿一起去了。宋妈妈和林忠家的带着三个丫鬟也跟着伺候。

    朱江氏还请了另外几家人,大家之前都见过。互相见礼后就在一起聊了起来,不一会包间里就热闹起来。

    朱江氏选的包间是“醉仙楼”里视野最好的。打开窗户,街道上的热闹看得清清楚楚。大人们在聊着天,明瑞几个孩子坐不住了。看着外面那么多好看的花灯,听着外面传来的阵阵笑闹声,哪里还坐得住,纷纷央求想要出去逛逛。

    没办法,林曦和杜氏说了声。就让宋妈妈和林忠家的,还有春兰几个人带着孩子们去找林成,然后在一起去玩。本来杜氏是不想让明礼去的,可小家伙长大了,也聪明了。看着哥哥们出去,哭闹着也要跟着。没办法只好让宋妈妈抱着他一起去了。两个小丫鬟春雨和春竹留下来照应着。

    众人闹到很晚才准备回家。朱江氏送客的时候悄悄和林曦说让她明天到朱府去,林曦答应

    着告辞了。马车走到半路明礼和宝儿在马车上就睡着了,杜氏宠溺的看着熟睡的孩子们,轻轻的帮他们整理披风。

    第二天,林曦带着春兰和春雨去了朱府。林曦觉得朱江氏今天找自己,应该是为了店铺的红利的。果然,林曦刚坐下,朱江氏就拿出一个账本,递给林曦:“你快瞧瞧,我们的“童趣”虽然只开张了三个月,可生意好的不得了。仅仅三个月我们就挣了两千六百多两呢!”

    林曦接过账本,粗略的看了看:“生意好就行,不过我们因为是新开张,又逢过年这样的好时候,所以生意才这么好的。”朱江氏也明白这一点,可还是觉得很开心:“我们的店是腊月二十八关门的。核对好账目,嫂子就让人把账本抄写一份送了过来。昨天上午才到。”说完从蒋嬷嬷手中接过银票:“二千六百两银子。嫂子留了六百两做铺子的流动资金。剩下的两千两我们三个人就分了。这是你的那份,一共是四百两,你收好。”

    林曦接过朱江氏手中的银票:“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姐姐了。”朱江氏笑着道:“哪个叫你客气了?你自安心接着便是。”两个人笑着逗趣。

    林曦握着手中的银票,思索着哥哥肯定是不会要的,只是自己也想尽尽心意。想起今年过年的时候,林昊曾提议要为杜氏和林曦买点首饰。可杜氏只给林曦买了一副金手镯,还有一副金丁香。自己什么都没买。林曦就知道一定家里的银钱花的太快,她舍不得了。

    于是询问道:“姐姐,等会你还有什么事情吗?”朱江氏笑着说:“今天要招待你,就没有安排别的事情,怎么了?”林曦放心了:“那姐姐陪我去买些东西吧。我想给嫂子买些首饰之类的。可我自己又不太懂这些。所以只好拉着你啦。”

    朱江氏没有拒绝,带着林曦去了自己经常光顾的首饰铺子。林曦给杜氏买了一副玉镯,一副很精致的银头面。给林昊和明轩,明瑞各买了一块玉佩。给明礼和宝儿各买了一个银项圈。看在朱江氏的面子上,即使掌柜的很是减了些价钱,也用了林曦一百多两银子。

    林曦等到晚上吃完饭才把买的东西拿出来。杜氏很惊讶,看着林曦买的这些东西不停的追问怎么花了那么多的银子。林曦便把今天从朱江氏那分到的红利开始说起。又提到是朱江氏带去买的东西,没用太多的银子。说完便把东西都分了出去。

    杜氏看到林曦买的首饰也是开心的,毕竟哪有女人不喜欢首饰的,只是她一向勤俭惯了,不舍得罢了。其他人收到礼物也都很开心,不停的和林曦道谢。宋妈妈也很开心,她没想到小姐也给宝丫头买了礼物,这让她很感动。

    明天林昊就要回书院了。正在整理东西,林忠进来禀告,说是朱县令派人来接他过去。和杜氏打了招呼,就匆匆而去了。

    直到天快黑了才回来。原来朱子文带了林昊去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原翰林院学士,正五品,魏甫。魏大人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这次是告老还乡的。之所以选择余江县,是魏老大人的妻子是余江县人,年前因病去世了,生前一直遗憾着没能再回老家看看。所以魏大人为满足妻子的遗愿,拒绝家人的陪同,自己就带了个侍从就来了。朱子文受好友,也是魏大人的孙子的委托,帮其照顾一下老人。

    据朱子文透露,这个魏大人当年是也是位探花郎,之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一生饱读诗书,文采自是非凡。朱子文想让林昊再其身边照顾,若能得其指点,对他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人,进士皆不在话下。

    林昊很是动心,回来后和家人商量了一下。杜氏和林曦自然也觉得很好,能有机会拜得名师,这个机遇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于是林昊第二天就回书院辞馆了。说是打算专心看书,准备考举人。书院的院长也没有为难他,鼓励了他几句就同意了。

    林昊又去找了沈瑾瑜,让其休沐时都要去林家找他,不准懈怠。沈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