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千金女儿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千金女儿家-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二问了才知道,她们两个爹娘刚去世不久,家中只有她们姐妹俩。带她们出门的是于叔于婶,而于叔于婶是住在她家边上的邻居。那时于婶和她们说要带她们姐妹去外婆家,说是她娘临终告知她的。

    她问了外婆家在哪,于婶说她说外婆家在很远的地方。谁知她们坐着自家的马车,走了好多天还没到。到这镇上于婶对她们说在路边等他们,想来是把她们丢了。

    小六听到王二的解释,大约知道小露家条件不错,她爹有急病去了,她娘大肚子难产也跟了去。姓于一家见财起意了,找了一个理由把小姐妹俩骗出来丢了。

    小六问她们可还知道家在哪里,小露说是在北香镇上,别的都不知道了。她的家中也没有别的亲人,她外婆家在哪?她们也不知道。她爹是教书的先生,她爹娘后事还是周边几家邻居帮忙办的。

    小六也不好说什么了,能说什么。秋家家产不少,家中无人,总会引来小人。

    小六看着秋露秋雪问道:“你恨你于叔于婶吗?”

    秋露拉着妹妹看着小六,回道:“从前恨,现在不恨了。”

    小六很是惊讶,秋露给人感觉太过成熟,就好像就好像就好像是重生和穿越一样。

    小六连忙问道:“为什么不恨了?他们抢你们家的家产,还把你姐妹两个带出来丢了,为什么不会恨他们了?”

    秋露笑了笑,“小六姐,我以前和你说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我恨他们。可是我遇到王二哥,我知道爹娘不在了,家里只有我和小雪,就算不是于叔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孙叔李叔之类的人。也许换了别人,可能我们姐妹俩早让人卖了。”

    秋露想的也太明白了,她真的有五岁吗?这年纪最多读幼儿园大班吧?她怎么心智这样成熟?还有秋雪,虽然不爱说话,小六也没有在她的眼里看到恨意。她怎么感觉这孩子都不是孩子的感觉,难道

    秋露看着小六的表情,“小六姐,我说真的,遇到你之后我们就不在恨了。因为王二哥哥那天和我们说,如果不是于叔把我们丢了,也许我们可能会被别人卖到哪种地方去。我和秋雪说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命,不然我们也不会遇到王二哥,也不会遇到小六姐你们一家。”

    半天时间下来,小六总算是明白了他们四个人的情况。张正就是本地人,家里有两个伯伯,对他不是很好,他就出来要饭了。

    王二也不知道他家在那,他是老乞丐养大的,他就随了他们的姓。因为他是二月被捡的,他们一直叫他二子,他就给自已起名叫王二。

    小六现在听到王二名字的解释,突然想到这名字在加一个小字,那就是抗日英雄了,王二太会起名了。

    这半个月相处下来,小六确定秋露和秋雪不是重生也不是穿越。可能是秋雪太小,这一些日子本性渐渐又回来了,和小八一样天真活泼,不在像从前那样胆小无话。

    张正有点性格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性子耿直,脾气也犟。

    王二第一眼看上去很是无害,人很聪明圆滑,有管理才能。如果说她四姐是一个**bos,那王二就是小boss。

    小六现在耳边还能响起她爷爷在破庙说的话,她爷爷当时还真是聪明。

    “我不能真买你们,先不说你们还小,都不知道做奴为婢是什么样子。就是看到小六面上,我也不能买你们。我是这样想的,我家赵家不能认干亲,可是我又不能不管你们。你们看这样可行?我去办买身契,我买你们。但是十年后你们可以不花钱就能赎身,那时你们也大了,也有能力保护自已了。这十年里如果你们要走,赵爷爷随时放你们走。”

    小六爷爷停了一下,又说道:“买身契虽然是真的,不过我不会把你们当成我家买回来的下人。我的话放在这里,如果十年后我老了不在了,小六还会给你们办。卖身十年里你们就还叫我赵爷爷,和我们吃住都一样。如果赵爷爷铺子生意好,我会给你们开工钱,赵爷爷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你们自已商量。”

    “喂,你想什么呢?发什么呆,奶奶让你去后面喂鸡。”她四姐说完,轻轻推了一下小六。

    “哦、哦、我马上去。”

    小六还在想破庙发生的事,就这样被她四姐出声打断了。从她家的小鸡小鸭出窝后,都是小六在打理,小六连忙去干正事了。

    两天后,小六家的小吃铺子开业了,村里来了好几户人家给她们家捧场,哪一些从前听她爹说书的人也来看个新鲜。

    小六爷爷看时辰差不多了,就指挥大家忙了起来。街上鞭炮一时响个不停,铺子牌匾上盖着的红布也让县令大人拉了下来。长方形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赵家小吃铺,牌匾朴素简单,上面写的店名也遒劲有力。

    对于县令大人的到来,小六一家惊大过喜,她们家好像h县令没有什么交集。虽然陈掌柜解释说了是县令大人爱听她爹说评书来捧场,小六还是不相信。她家只是民,虽然和上面有那么一丝丝的关系,这都多少年了,也许人家早忘记了。

    县令大人是什么原因来罩着她们一家,小六实在想不明白。不过人家都亲自上门了,那还不得笑脸相迎,何况这人是县官,还是现管。就冲着人家来给她家捧场这点,都让她家感激不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二章:更上一层楼() 
赵家小吃铺开业第一天,场面可为热闹。大家看着那些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没人敢第一个下手来点。

    小六爷爷解释过后,加上别人一看赵家村几个老人各自点着几样小吃,坐在那津津有味吃着。陈掌柜第一个点了一些吃食,然后h县令大人一起去了边上一间小铺面里。

    别人一看县令大人都吃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两间屋里一时坐满了人。

    县令大人和陈掌柜坐在那一间小铺子里,很是安静。小六还特意做出几样少量的特色吃食,这看到县令来了,每一样放两块让她爹端了进去。

    陈掌柜h县令听着小六爹报着吃食名字,什么这是肠粉,那是虾饺,还有那小小两碗三不粘。

    两个人看那三不粘,心里却想那不就是蛋羹。结果两人吃到嘴里才发现为什么叫三不粘,连声说好。

    热闹了一个上午,小六家被迫关门,因为做的吃食都不是很多,全卖光光了。看日头都快过午时了,一家人还没有吃中饭。

    小六奶奶匆忙做了一个大锅菜,一家人才有口热饭吃。这时谁也没在意这菜好不好吃,能有吃的就算不错了,从早上忙到中午,全家人都累的脱力了。

    也许是第一次开业,虽然提前都演练了一遍,小六一家还是忙的手忙脚乱的。

    下午午休后,小六把一家人都叫了起来。全家也只有小六还精神奕奕,因为今天是她收钱的。她一看到钱进自家腰包,那是全身充满活力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小六把大家都叫到店面里,准备开赵家小吃铺第一个会议。一大群人都随便拉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看着那边墙前站着的小六。

    小六看大家都到齐后,开口说道:“今天上午大家都辛苦了,开头三天难,等过几天我们都熟练就好了。下面我安排一下,我会报到每一个人名字和他们要负责的事情。有意见我希望大家都提出来,王二你们四个可能还不习惯,以后我会常开这样的会议。”

    小六看了他们四人一眼,接着说道:“你们可能还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不过这样会议还会常开。你们还有哪里不习惯,有什么建议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集大家之所长,让我们赵家小吃铺更上一层楼。所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讲的这一些道理,想必你们都明白,下面开始点名。”

    小六喝了一些水后,坐了下来。看着对面的一大家子人,“下面各人职位是有变动的,目前先这样安排。秋露秋雪,你们年纪小,这一个月你们负责早上擦桌椅,干净就行,别的不用你们做。王二你和张正负责端吃食和收拾客人吃过的碗筷。看到有客人走了,把碗筷给收到后院井边,桌面要擦干净,防止客人来了没地方坐。”

    小六先是把王二四人工作给按排了,就剩她的家人了。

    “奶奶你和娘还有大姐二姐,你们四个要辛苦一些,家里存货不多,你们有空就要做存货放着,早上要天不亮就要起,提前把粥和一些吃食做好。爷爷和爹你们要出去收购食材,回来后要帮着奶奶她们。四姐你负责收钱找钱,三姐、五姐和我负责洗刷碗筷。小七你就带好小八,如果有时间帮奶奶他们摘菜当然最好。最后一点,大家谁有空就帮一下忙的,要灵活多变,但是要量力而行。”

    秋露说道:“小六姐,我们早上擦完桌椅后,我们也要洗碗。”她这样听下来,最轻松的事就是她姐妹两个,那可不行。

    “行,到时你们自已变通,不过各自负责的事要做好才行。”小六想了想也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正准备说人家有什么想法,没有就散会了,突然想到一个事。

    小六看着大家连忙说道:“我还有一事要说,院里的那口井,你们几个小的不要站在那边,掉下去就不是好玩的事了。爹,你去买几口缸回来,就放在那洗碗和洗菜区中间,在打一个井盖子,没事打过水后把井盖上。还有厨房那两口小水缸里面的水,每天都要换新水的,过夜水要倒掉,水缸要勤洗刷,我们是做吃食一定要干净卫生。”

    “好了,你们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后院里有六间空房间,东边住三间分别是爷爷奶奶和爹娘住,还有一间是王二和张正。东厢两间你们也看到了,男左女右,那是洗澡的地方。西厢那间和铺子墙连在一起的地方,我准备让爷爷开了一个窗口。以后要什么从那台子递出来就行,台子上一定也要干净,这事我没提前想到。”

    “爷爷你找人看看,那里能不能开个窗口?我们可以在厨房里的那边支一个架子。专门放客人要的吃食,让客人自已端。”小六又细细说了起来,她的意思是想仿照前世快餐店经营模式。

    大家一听,这方法好啊!到时能省很多事。这个这样说一下,那个那样说一下,一下午时间过去了。

    散会后,小六和她奶奶说到,家里也不能丢下人手。每天下午她和爷爷、五姐回去住。家里做饭有她和五姐就行,爷爷可以在边上帮忙。等铺子做起来后,在把人手提出来。到时家里那十亩不到的地,也要收庄稼了。

    最后一家人商量让她大姐白天在家看家,就不要去铺里了,小六和跟着她爷爷下午回去。

    小六最后留下她家四个大人,又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没办法要注意的事太多,小六和她爹说到这县令大人都来了,明天肯定会来一些小官小吏们,让她爹打好各种人际关系。还有厨房和食材房,一定要防火、防老鼠、防小人,马虎不得。

    不要什么人都往厨房进,就是亲戚也不行。材料房和柴房一定要锁好,平时晚上睡时要留意一点,小心驶得万年船,出一点小事都能让她赵家

    小六话没有说下去,在坐的都是人精,她能想到,别人也都能想到。

    她奶奶再一次感叹挣点钱真不容易,她从前只看到有钱人吃好穿好,没想里面还有这一些道道。

    老爷子比小六想的还全面,又说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就要带着小六和她大姐回家去了。

    今天小六家里是让她家三伯家帮助看着的,小六也好想她家的小鸡仔,也不知道她三伯娘有没有去后面喂它们。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三章:本不想承认() 
一个月后,赵家村小六家。

    小六家小鸡小鸭也长大许多,地里水稻也到了收的季节,到了这个季节有很多农作物都要收了。

    小六家今年种了两亩棉花,小六也没想到,她只是按照小时侯妈妈教的掐棉顶,今年她家的棉花收成那么多。当时她爷爷还好奇小六天天出去做什么了,现在才知道是去给田里的棉花打顶。

    小六爷爷看着小六,“你刚刚说今年棉花是因为你来打的顶,那爷爷问你,你怎么知道把棉花打顶后会长的更好?”

    小六本不想承认,现在全村都知道她家棉花好,还认为她家肥放的多。可是她爷爷却不这样认为,小六只好自已认了。

    “去年,我掐了大伯娘家下塘地头的那几棵棉花,我本来是掐着好玩的,害怕你们怪我,我才没说。过了两天我看那两棵棉花没死,我又去掐了二十多棵。去年秋天,大伯娘不是说她那两分地有二十多棵长的最好,其实当时我就怀疑是我掐的那二十多棵。”

    小六看到她爷爷没有不高兴,接着说道:“我们家这三四年都没有种过棉花,今年不是要种多一些打棉被,我就想仿去年那个时间来掐头看看,反正我也在大伯娘家的地里实验过了,棉花会长的多也不会死。”

    小六爹在小六说话时就在她的身后,听到小六说到她偷掐他大哥家地里棉花,小六这边话音刚落,她爹的板栗敲就落在她脑门上。

    “小小年纪不学好,你掐你大伯家的棉花头做什么,要让你大娘知道还不扒了你的皮。”她爹敲过小六,才开始教育小六。

    小六摸摸脑门,她爹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她只会敲脑门,还敲的一点都不痛,说不感动都是假的。想想前世她爸用树技抽她,那腿上可都是肿起来的红印,这个爹反而更像亲爹。

    “爹,我这不是和爷爷说了,开始我只是掐两个好玩,发现没死我才掐的多点,你看今年我们家棉花收成多好,这也算是功过相抵。”

    小六知道他们一定会相信她的话,因为她来这几年里最爱干的事,就是掐菜头。家里菜地的油菜、芹菜、大蒜、小葱、哪样没遭过小六的毒手。

    有一天,她还掐了一篮子南瓜嫩头回来,让她娘炒给她吃,差点让她奶奶心疼死。过了几日,她奶奶看到南瓜长的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