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千金女儿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千金女儿家-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说书还要换衣服?辉子身上衣服不能见人吗?”她奶奶反应不过来,这她们家去茶楼是挣钱的,要穿那么好做什么。

    “奶奶,我问你,这一个书生样一个农夫样,你看谁是有学问的人?”小六对着她奶奶说道。

    “这还用说,哦!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来给你一两,好好给你爹长长眼,他可不会挑衣服”她奶奶人真好,明白过来她说的意思掏钱那叫一个爽快。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三章:竹林小池塘() 
小六蹲在树下右手拿了一个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全家都睡午觉了,只有她一个人没睡,原因是她在她爹背上睡过了。

    刚刚她去了农具房看了看,她想改告这古代农具,她还记得她小时候在农村看见过不少的的农具,像是一些小的农具她都用过。她现在第一个要解决就是这古代犁地的犁。

    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让这犁难住了,出师不利。

    不过还好小六一直认为她是脑筋会转弯的孩子,她把上学对付试卷的老方法用到对付农具上面,先找会的做,不会的先放着。

    可是小六又让现实打了一次脸,她竟然想不起来她家小时候用的农具都长什么样子,怎么感觉和这农具房里的农具差不多的样子。被现实打败的小六只能想别的办法来发家致富。

    她坐在树下想了又想,她看过的穿越小说里的女主都是怎么发家致富的。为什么她没有空间,为什么她厨艺女红也没有大师级别,为什么她不会医也不会毒,她发现她不会的太多,别人能做的酱油,做大豆油,不行还能做布娃娃,连最简单卖菜谱她都做不了,更不要说那一些五花八门的发家史。

    她有时也会想那卖猪下水的小说,真是骗人啊!谁说古人不会做,谁说古人不吃猪下水,大骗子。

    她来这里二年多了,第一次去肉摊,她所看到的大骨都是带肉的,根本没有光光的骨头。猪下水卖的比猪肉便宜也不代表没人吃,赶集去的迟,根本买不到猪下水,更不要说什么光骨头送人之类的。

    她又想到做娃娃,这也选不通。最多能卖几个罢了,这棉花棉布可是很贵的。就是碎布头都有好多人买回家去,花几文买一袋,想都不要想。

    做蛋糕蛋挞这样没出现过的小吃?得了吧!她只会吃蛋糕蛋挞。

    还说什么磨菇没有人敢吃,她认的磨菇品种还没有村里小孩认的全,全是满满的打击。

    她真的想不到怎么发家啊!

    说小六不急是假的,她是人又不是神,这年头有几个人是万能的。

    她想到稻田养鱼,可惜她从来没见过怎么养。不过池塘养鱼她还是知道一点就是喂草,喂什么草她就不知道了。

    难道要养鸡养鸭,这办法好,她家后面就是毛竹林,让她爷编围栏弄的细点,再把鸡翅膀剪一些飞不起来就行。等等,小六又想起竹林后面就是一个小池塘,好像都让淤泥给填平了。

    那次她家沤肥时,不也去那池塘挖淤泥了,真是太好了,她想到发家的办法了,那池塘问问谁家的。

    她看了看时辰,发现她还是没有看懂也不知道现在几点,算了,不管了,反正她爷爷也睡了好一会了。

    小说跑着进了堂屋,直接进了东边那个屋子。

    这时她爷爷和奶奶都醒了,还歪在床上聊天。

    小六两眼放光看着她的爷爷奶奶说道:“爷爷奶奶,我有一个好注意。”

    “六儿你想到什么好注意了,说来听听”她爷爷一看她那样就知道一问她,她就什么都会说。

    “小六,你口水都流下来了,大姑娘了也不擦擦”她奶奶看着她说道。

    “奶奶,我没流口水啊。”不六那边回她奶奶的话,这边还顺手擦了一下嘴角。

    “我逗你玩的,不过看你样子也就差流口水了。”她奶奶笑了起来。

    “奶奶,你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可以还这样调皮,我不爱你了”小六威胁她奶奶说道,不过这个威胁值为零。

    “谁说我老了,你上次不是说过什么七十还是小妹妹,按你说的年龄算我现在还是奶娃娃。”她奶奶提起小六从前说过的话。

    “好吧。我那意思是说人老心不老,不过奶奶你这样我很喜欢,你要保持啊。”小六不喜欢有一脸严肃的奶奶。

    “老太婆,你别打差,六儿你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她爷爷等急了连忙问道。

    “爷爷,我们家家后面那个小池塘是谁家的,就是竹林那边。”小六看着她爷爷。

    “这孩子傻了吧!那小池塘也是我们家的,不然别人能让我们去挖淤泥”她爷爷好笑的看着她,这塘底淤泥谁都知道对庄稼好。也只有小六说的沤肥没有人会做。他还想等一个多月后看看沤的肥怎么样呢。

    如果真的可行,他还准备和自家几个兄弟,还有家里那几个儿子说说。

    “爷爷,为什么我们家后面有竹林?还有我们村为什么我家竹子长的最好。”小六一直好奇村里有不少竹林为什么她家的竹林最好。

    “那年我和你奶奶成婚后种的,你奶奶那个村有很多竹子。我们就弄了一些竹苗回来,还是你奶奶教我怎么种的”她爷爷说完看了她奶奶一眼。

    “奶奶你好厉害你会种竹子啊,是不是我们整个村都是跟你学的?”小六星星眼看着她奶奶。

    “嗯,我娘家那附近几个村都会种竹子,我嫁过来后想看竹子也想吃竹笋,我就回娘家弄了一些竹苗回来种。还有你不知道的就是赵家村所的竹子都是从我娘家那边几个村弄过来的。因为我们家先种了几年,所以你看这整个村数我们家竹子长的最好。”她奶奶说着好像还回记着。

    “那时我刚嫁到赵家村没看到一棵竹子,我就想弄一些回来种,这竹子用处大,春天还能吃,还不用费心打理。我就和你爷爷说了这事,没想到你爷爷第二天就带我回了娘家弄了一些竹苗回来。”她奶奶说完还笑了起来。

    那时他们才成婚一个月不到就回了两次娘家,回到娘家她娘还急了,还认为这女婿和闺女闹了矛盾,问了原因那是哭笑不得。

    “奶奶,奶奶,你在想什么呢?回神啊!这小池塘和这毛竹林是属于我家的还是也有几个伯伯家的份?”小六问道。

    “小六,你叫那么大声做什么,奶奶我这老魂都让你吓没了,不理你了。”说完她奶奶起身走了出去,真的不理小六了。

    “来,六儿,爷爷和你说,这话要说到你祖先那辈,那时这一大片都是荒地,过了很多年后,这赵家村的人口还是不旺。传了下来的小辈们,还差点断了子嗣。好不容易赵家在子嗣上又缓了过来,可是除了祖先开出来的熟地,这周边那么多的荒地也没有人手开。”她爷爷也是听他爷爷说起的。

    “那时夭折的孩子多,生病去世的也多,外加这天灾**。就是能活下的人也都年纪不大就去世了。那时的赵家村从祖先一家人发展才五家人,一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你想那时的人都是怎么才活下来的。”

    “后来到了我爷爷那辈,我爷爷就是这五家人其中一家的,等你曾祖父出生那时赵家村的子嗣才慢慢上来。等你曾祖父成家后,这赵家村的孩子们也就多了起来。你看看这赵家村传了快两百年,到现在才五十多户。”她爷爷经历过太多生死,这说话间都带有一种沧桑感。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四章:说起祖辈事() 
“这一百多年多少别姓人家断了子嗣,赵家能传下来除了有祖宗留下来的族规,就是这一大片的土地。一百多年前可以说那时除了上赵村,这周边五里都是荒无人烟,也是因为赵家祖先来这边开荒,这周边才行成几个村子。”

    “这一百多年来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开荒才有了现在的赵家村,所以这赵家村每个人家里的地都多,原因就是这个。”

    她爷爷说完赵家历史打发小六去厨房舀水来给他喝,他都说渴了,小六这笨孩子也不知道弄点水给他喝。

    “爷爷,喝水,喝水”小六用水瓢端着凉好的白开水走了进来。

    “嗯,我说到那了?”她爷爷问完话后拿起水瓢喝起了水。

    “说到赵家土地为什么很多的原因,曾祖父出生后赵家的子嗣才多了起来。”小六回道。

    “你的曾祖父是你高祖父孩子中最小的孩子,你曾祖父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你那个三大爷爷就是曾伯祖家的孩子。你那个曾祖姑嫁人后没留下孩子就去世了,那边的亲也不走了。”小六爷爷说完又想起他唯一的姑姑了。

    “你曾祖父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年纪不大就考上了秀才,结果让你高祖父把他从学堂叫了回来。不让他再考再学,那时你曾祖父很是不理解,他不知道为什么赵家有这样的族规,他认为这一些老旧的族规要改,那时整个村都是不同意的,好多人家说他读书读傻了,读的不知天高地厚了。”

    “后来你曾祖父一气之下,留书离开的赵家村,谁知八年后又回到了赵家村,还带了一个女子回来。”她爷爷说到这里停了下好像想想下面怎么说。

    “因为你曾祖父的离家,在这八年里你高祖母不知道哭了多少次,这眼睛哭瞎了。你曾祖父跪在家门口一夜,你高祖父看不下去就他问了两句话,你还要去考吗,你想明白了吗,如果你还想考,还没想明白,你走吧,以后不要回来了。”

    “你曾祖父当时回到想明白了,也不会再在意功名利禄,结果你高祖父就让他起身进了家门。”她爷爷说完看着小六。

    “不对啊!那时还没有爷爷你呢!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小六看着她爷爷。

    “我爹的事还是听我大伯说的,关于赵家祖辈的事是你高祖父说的,他说没事和后辈说说赵家的事,不然后辈都不知道赵家的历史。”她爷爷回道。

    “爷爷,我发现我们跑题了,我是来问你竹林和小池塘的事。”小六对自已感觉很无语。

    “不算跑题,赵家的事你也要知道才行,你也听你爹说了,以后这家里的事都要交给你了。不然你以为你奶奶舍得给你一两银子?她是在锻炼你,是想让你以后撑起这个家。”她爷爷白了她一眼。

    那一眼一下让小六从她爷爷身上看到她奶奶的影子,她爷爷这白眼跟她奶奶学的也太像了。

    “现在再和你说说你爷爷我的事,我对我娘过去也不是很了解,就知道她血和我们这边的人血不一样,对于我爹娘是怎么相知相爱的,我也不知道。我娘生下我们兄妹八人,我们八人从小到大没怎么生过病,有一次我发现同村一家孩子生病发烧都不行了,才想起我们几个兄妹从来没那样发烧过,偶尔生病发烧最多一天就自动退烧了。”

    “我跑回家问我爹娘,最后娘和我说,那是秘密不能说出来,如果让别人知道娘会死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有问过,你曾祖母还从娘家那边带过来几个治病的方子,后来村里生病都来问,她就把方子给了族里,她说是土方子,有人病了能用,有人不能用。”

    “再后来,根本没有人对我们几个孩子起疑,最多认为我们身体好,家里也有治病方子,还有我们赵家的地多,这肚子也能吃饱,那容易生病。等我们都大了,你姐姐都出生了,你曾爷爷不行了,结果你曾奶奶也跟他一起走了。”

    “你曾奶奶从那个地方出来时带了不少好的东西,金银都换成了土地和荒地,几块玉留给了我们兄妹几个。等那天小六长大我在给你,你曾奶奶给爷爷两块玉呢,比你那几个爷爷多了一块。”

    “到爷爷这辈我也没有东西传给你大伯他们,只好多分了田地给他们,你家地不多,只有你几个伯伯家的一半。不过这祖屋和那竹林小池塘是你家的,这一些物品占地有五亩多。主要我们家是在村子下边。那池塘后面就是荒地。荒地上也种过一些庄稼,结果种什么都不长,只有放着继续荒着,也没有人在去开荒。”

    “爷爷,那荒地大吗?有多少亩?”小六问道,她在池塘边看到过对面的荒地不过她没去过。

    “不小呢!那一片荒在地有二十多亩。村里在那块地里把能种的庄稼都种过,结果是种什么死什么,这么多年就一直放着。对了,你要和我说什么好办法和那竹林和池塘有关?”她爷爷问道。

    “嗯,爷爷,我是这样想的,你帮我看看那里可行,那里要改。我们家竹林里面养鸡鸭,那池塘上次不是清了一些泥上来吗?我们把那塘底的泥全弄上来,那塘我们养鱼还能放鸭子,这鱼苗就从那边河里买过来。爷爷,你看可行?还有那河的植物我们塘里也带着种点。”小六说着还看着她爷爷。

    “还行,可是这鱼我们也没有养过,那鸡养多了会生瘟,那一死就是要死光。在说这鸡会飞,就是围起来它们也会飞出去。”小六爷爷他说完都没有发现他只是担心赔本,而不是反对小六的提意。

    “爷爷,这鸡剪了翅膀上那膀尖毛它就飞不起来。我看到有的塘里也有野鱼,这没人喂养野鱼这鱼不也是活了下来。我们先都不养多,先养一点看看,只能边养边学了,主要我们找不到这专业养鱼人,更请不起这专业养鱼人。”小六和她爷爷分析着。

    “你说的还行,这鸡鸭我们家都养过,除了怕生瘟这一条,别的到是都会。这鱼养少点也好,毕竟没养过,那池塘空着也是空着,能用来挣钱当然好,可是现在是夏天要等到春天才行,还有这塘也要清理一下。”小六爷爷把能想到的都和小说说了。

    “这围竹林要用什么东西来围,我要和你爹商量一下。”小六爷爷想了想又说道:“你们后天下午不是还要去一次集上吗?你爹要说的故事你准备好了吗?就今晚吃过晚饭说吧,我们也听听。”

    “嗯,那爷爷我出去了。”小六说道。

    “去吧,我一会也要和你爹他们下地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