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世界大穿越- 第1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反而激起了司马懿的斗志,想他堂堂河内司马氏嫡支天才,怎么可能被这么点小小麻烦弄得手忙脚乱,实在是说不出的耻辱啊。

    一直过了足足一个来月,司马懿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的自我磨砺,终于勉强适应了公学的学习氛围,还有学习做事方式,慢幔的融入其中。

    而公学教授的大量有关实际的学问,让他大开眼界之余,学得也是分外认真。

    以前他不是没弄到过公学的课本,回家后自己也琢磨研究了许久,可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和传授,他根本就摸不到门路,只觉课本十分的晦涩难懂,现在通过系统学习,他终于了解了课本之上的厉害学问

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形势大好() 
    河内司马氏突然分崩离析,不仅震惊了整个司隶地界的世族豪强,就连林沙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短暂驻留。

    “呵呵,果然不愧是司马懿,真真有胆气!”

    以他手下无孔不入的暗探体系,很容易就打探到司马家族内部发生的事情。

    他对司马懿的果决很是赞赏,果然不愧是正史上奠定西晋王朝的枭雄,有手段有魄力,对时势的把握也相当敏感。

    要知道,林沙亲自下达命令,不准世家豪强子弟入仕,这事当初还闹出了极大风波。

    只是大将军府实力强横,对治下的掌握达到了极其深入的程度,轻松就将反对声浪压制下去。

    世家豪强之所以叫上位者忌惮,他们本身的实力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影响力。

    依附世族豪强吃饭的平民百姓数量不要太多,一旦动了世族豪强,不说上位者本身要承担的压力,还有可能引发一郡甚至一州之地动荡。

    要不是真正的英明之主,对治下的掌控力极强,一般的上位者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

    一旦引发某一地甚至一州动乱,能不能短时间内平息两说,主要来自世族豪强联盟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像是掀起党锢之祸的灵恒二帝,借助宦官势力最多也就是针对跳腾得欢的名士,却不敢对他们背后的家族随意动作。

    可大将军府不同,触手已经深入了乡镇,将大部分最底层百姓拉出世家和宗族的控制,失去了这样的根基,世家豪强哪里还敢胡乱炸刺?

    林沙只是没有妄兴征诛之术而已,可不代表他没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

    中原八州的世族豪强逐渐明白了这些,一些早早投奔过来的家族,早就顺应时局分了家,得到了大将军府的优待的重用。

    而一些老牌家族,却是死死坚持最后的底线,硬是顶着不肯让步,林沙也不客气,直接断了他们的上进之路。

    果然,时间一长有些人受不住了。

    想来司马懿看得明白,如果不跟着大将军府的调子走,以后绝无前腿可言。

    对于一心仕途,想要有番作为的世族子弟来说,绝对是难以忍受的结果。

    不过,司马懿敢于向其父司马防提出分家之议。也算是胆子不小了。

    要是换一个把家族看得比生命重要的族长,就司马懿的举动,少说也得打顿板子,有那性情激烈的甚至可能直接将司马懿算了。

    好在,司马防不是那样的存在,司马家面临的严峻形势,也由不得他继续坐视不理,事关家族以后的承续不是开玩笑的。

    只是,没料到司马防如此果决,直接让超过一般的族人分离出去,这些族人都在官府备过分家的案,就算以后想要重新聚拢可不容易。

    谁都乐意过自己当家做主的日子,一旦习惯了再要他们重返家族,听从家主和族老的调派和指挥,心中绝对不会乐意。

    这些,林沙自然不会太过在意,河内司马家做出了表率,想来一干观望的一流甚至顶级豪强一定会坐不住的。

    相信不久之后,中原八州之地将掀起分家浪潮,这是他乐意看到的结果。

    有他存在,自然不会允许再出现两晋隋唐时期的世家势大之像,想都不要想有这样的好事。

    他的手段自然不止这些,只是没有太过明目张胆罢了,等时间一长定叫分了家的家族再没有聚拢之日!

    至于区区一个司马懿,就算再加上他那六个弟弟,相比于大将军府治下成千上万的官吏职位,真心不算什么。

    他也不会给司马苡熬死自己的机会,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司马家分出去的子弟想要出出头,起码还得二十年左右时间。

    林沙不会叫某一派系势力势大,也不会太过压制某一派系,至于司马懿还能不能晋升高位,那就得看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有为官本事了。

    ……

    司马懿并不知晓,他和司马家的事情,引起了大将军的关注。

    此时的他经过初期时的艰难,已经逐渐习惯了公学学堂的氛围,融入了公学学生圈子中。

    学习,锻炼,参与竞技游戏,参加学堂组织的课外活动……

    总之,公学学堂的一切,都让他很有新奇之感,这里的知识也与儒家典籍不同,更注重实际而不是空空而谈。

    受到影响,不过短短一季时间,他身上的气质就发生了极大改变,之前的儒雅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阳光热情。

    这样的变化,让再一次见到司马懿的司马防啧啧称奇,在听了司马懿对公学课程的述说和分析后,彻底沉默了。

    他又不是傻子,公学的教学模式,明显要屏弃维持的四百年的入学为尊的体系,让他这样的正统儒家传人十分不快。

    可不得不说,通过司马懿身上的气质变化,他也看到公学教育的可取之处,公学这是在培养实实在在的事务性人才,跟墨家学说很有些类似。

    司马懿没说,就他眼下的成绩,在班级里也就是中上水准。

    平民之中不乏天才,他算是见识到了,班级里排名前五的全部都是平民出身,可一个个的学习成绩真心不要太好。

    他都感觉到了压力,除了底蕴和见识差了点之外,班级前几位同学的能力毋庸质疑。

    不仅司马懿有这样的感触,几个分家出去进入公学的弟弟,也同样有如此感慨,他们以前小看天下英雄了。

    司马家分崩离析只是一个开始,像是开启了某种模式一般,紧接着一家接着一家一流甚至顶级豪强家族开始分家。

    大将军府自然乐见其成,派出去的督导组并未招回,而是继续坐镇各自负责区域,监督当地官府处理地方豪强的分家事宜。

    连一流和顶级豪强家族都顶不住了,这才突然掀起了真正的分家风潮,中原八州地方豪强家族几乎全被波及,只有极少数的顽固豪强不为所动,其余豪强家族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分家趋势。

    没办法,不分家就没有出路,大家都是豪强子弟,总不能一直做商贾买卖,官府却是对他们紧闭大门!

    大将军够狠,有公学体系源源不断培养合适人才,根本就用不着理会豪强世界子弟的能力是否出色。

    总之就一句话,丫要是不跟家族彻底分开,就别想进入官府做事!

    就这一条,直接把豪强家族的傲气给打得粉碎,有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大将军府和中原八州之地的发展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从之前人人追捧,几乎要吹到天上去的天子骄子,一下子跌落尘挨,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而且随着公学培养的人才把官府塞满,留给他们的空缺已经不多了。

    像司马懿这样看得真切,又极有行动力的豪强子弟,其实并不在少数,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公学的旁听生数量一下子暴增。

    因着以前在家学所学,跟公学教授的内容有很大差别,由于理念和心态的问题,还闹出了不少矛盾和笑话。

    好在这些进入公学的旁听生都心中有数,就算再不赞同也不会闹得太过。

    “以后就不用担心某个家族的势力太过庞大,影响到了大将军府的治理!”

    林沙笑着冲手下文武重臣说道:“尽管派系之争不会终止,总比一家一姓拥有的资源太过惊人要好!”

    一干文武称善,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场文武中出身地方豪强嫡支的,也就荀或和荀攸叔侄俩,他们响应大将军号召早就从家族分了出来,如今都在雒阳安家落户,跟老家那边的联系日渐稀少。

    其余文武情况要好不少,不是出身寒门就是出身豪强旁支,根本就没享受过豪强世族带来的好处,早早就跟家族分道扬镳了。

    大将军的心思如此明显,他们更不会顶风作案,真以为大将军少了他们就玩不转了,下面虎视耽耽想要上位的郡守可不要太多。

    林沙很满意手下文武的反应,只要他们不参与地方豪强的分家之事,没有强行作为某家豪强的保护伞,中原八州之地就不会出乱子。

    等豪强家族削弱得差不多后,自然不用担心他们还有聚拢的可能,除非改天换地,否则中原八州的地方豪强势力必须彻底消失。

    他绝对不会允许两魏晋之事,还有隋唐时期的世族之事再现,哪个敢跟他炸刺,他不介意直接让其直接人道毁灭。

    至于少少顽固家族,只要百年内他们没有一人出仕,就算他们能混成天下首富,他们的影响力也会迅速跌落,什么时候直接从豪强序列直接滚蛋都不一定。

    中原八州形势一片大好,随着大批地方豪强出现分家趋势,许多的世族人才纷纷涌入公学学堂,林沙觉得是该启动另一向计划了。

    随着中原八州的经济迅猛发展,百姓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便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了。

    各地自发形成了相当有特色的游乐方式,让林沙颇有一种来到明朝时的时空错乱感……

第二千五百二十九章 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在河南郡学,已经上了两年学。

    三年制的郡学眨眼就快到了末期,已经成为高级班佼佼者的他,这两年多时间变化极大。

    之前的宽大儒袍,已经足有一年多没有上身了。

    小麦色的肌肤,身上的肌肉菱角分明,整天一身学堂进身校服,就是寻常也都是一身短打装扮。

    两年多时间的学堂生涯,他可没少参加课外活动,对于河南郡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从细微处可知大观,他被大将军治的繁华给深深震住了。

    而大将军治下的繁华,并不是上位者拍下脑袋,说要如何如何就能起势,而是通过细微的,就如他参加的一次次课外活动所做的活计,慢慢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才促成了大将军治下的繁荣昌盛。

    他跟农夫一同下过地,那是真正的种粮种菜,并不是虚有其表的糊弄。

    他跟工人一起修过路,每天需要搬运的沙石数量超过万斤,几次经历过后,他已经成为了合格的筑路工人。

    他还跟工匠做过水车挖过水井,烧过砖做过三合土。

    他架过公共马车,亲自到市井做过小贩。

    ……

    两年半时间的经历,比他之前二十来年都要精彩丰富。

    学堂里的教训,并不是一味的按照课本来,课本上的知识,说白了就是让他学会认知世界的方法,然后通过频繁而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将所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诸葛亮现在感觉自己的能力相当全面,就算突然什么都失去了,想要在底层讨生活也没什么困难。

    频繁的实践活动,让他跟底层百姓有了更多的接触,了解了他们的心思,还有他们的想法,对诸葛亮的触动很大。

    原来,底层百姓的要求从来都很简单,只要能吃得饱饭,能有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就够了。

    诸葛亮沉默了,他发觉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只有大将军治下能做到这点。

    粮食年年丰产,大量的优良种子出现在世面上,无论是粮食种植还是经济作物的种植,底层百姓都能得到极大收获。

    百业兴旺商业繁茂,创造了太多的工作机会,城市人口的逐年扩张,也新产生了许多工作岗位。

    只是不是懒得无可救药,或者自身出现重大残疾,否则想混口饱饭真的很容易。

    不像在他记忆里的少年时期,虽然出身琅琊大族,早年父母双亡跟着叔父生活,走过徐州许多地方,更去过荆很多地方。

    在他的印象中,就算最为繁华的徐州,都少不得乞丐遍地的状况,荆州那边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只有在大将军治下,基本上看不到乞丐的踪迹。

    他去孤儿院和养老院做过义工,自然知晓中原八州之地的乞丐,全都被大将军府和各地官府收拢起来。

    凡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全部强行送去工地劳作,有饱饭吃有薪水拿,按大将军的话说就是,中原八州不养没钱的懒人!

    诸葛亮深以为然,尼马都没钱还懒得要死,有手有脚还有一把子力气,竟然还跟那些老弱乞丐抢食,简直就不是玩意。

    至于没有生存能力的老弱,基本上都被送去养老院和孤儿院,虽然不说日子有多好过,起码不用担心生存问题。

    在大将军治下待得越久,诸葛亮对这片热土就越有感情,已经很久都没想着回南阳了。

    最近一年的寒暑假,他也是待在大将军治下到处走走看看,顺便利用自身才华赚电零花钱,日子过得既悠然又充实。

    比起在南阳时的孤独寂寞,中原八州之地更合他的心意。

    “孔明孔明快过来,老师找!”

    正在学校图书馆泡着的诸葛亮,被同窗好友拉着急匆匆赶到教务楼。

    “是这样的,最后一样基本上以课外锻炼为主,这次学校为你分配好了任务,把这个拿回去仔细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回来问我!”

    班上老师将一份案卷交给诸葛亮,最后还满意拍了拍他厚实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相信以后一定前程无量!”

    “多谢老师关照!”

    诸葛亮很是客气说道,又跟老师说了几句便转身离开。

    咦,竟然是去九江郡当地县级公学做一个学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