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世界大穿越- 第1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什么城墙重要之类的屁话,眼下除了边境城市之外,八州腹地的环境再平和安宁不过,要是哪地官府对管好地方治安没有信心,那就直接换有能为的上,大将军府现在的人才可不少!”

    想起大将军的某些古怪念头,给他感觉很是荒谬不可思议,可细细思来却又不乏道理,最后往往都是大一干属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好在大将军行事没有太过荒唐,或者说没什么荒唐可言,有些举动可能叫人看不太懂,可时间一长就慢慢看出味道来了。

    果然不愧是文武全才的大将军,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将中原之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治理得蒸蒸日上远超秦汉。

    有时候想想,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治世,也比不上眼下中原之地的繁华气象吧?

    除了水泥之外,还有座下的四轮马车,也是大将军吩咐手下工匠做出的玩意,对于出行还有货运流通方面都有极大帮助。

    比起以前的两轮马车,四轮马车的面积更大,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乃是这几年最为时兴的出行工具。

    像是荀或这样的民部尚书,都有大将军府特别定制的官样四轮马车配置,无论出行,办公还是休息都相当得宜。

    有他们这些大将军府高官作为榜样,下面的地方豪强,巨商豪贾,甚至稍有些家资的人家,都会购上一辆大将军府工部治下车坊造出的四轮马车,无论是作为身份表现还是用作实际都相当不错。

    就一点不好,木制车轮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行驶还成,一旦到了碎石土路上那真是颠簸得要命。就是在水泥路面上行驶,对于车轮还有路面的磨损也是相当厉害的。

    所幸工部的能工巧匠,弄出了草杆编织的外轮,能够减缓车厢震动和车轮的磨损,只是每隔数十里便得换一套新的草织外轮,难免有些烦琐不便。

    当然,这点子不便,对于富贵人家,还有他这样的高官没什么妨碍,但凡只要是出行道路是水泥铺就,一般都会用上四轮马车,这是最近几年的流星趋势,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迹象。

    荀或一行浩浩荡荡数百人,又有满身精悍的军士护卫,一看就是大官出行,路上行人商旅纷纷避让。

    所幸水泥官道确实宽敞,能并排行驶六辆四轮马车,倒不至于会将路上行人商旅挤下官道惹人厌恶。

    话说大将军也不知是什么想法,之前修建水泥官道时,不是没有属僚提议弄出驰道,官道还有民道出来,不过却被大将军直接否决,没有额外花费精力弄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按大将军的说法,想显摆身份地位,用不着如此刻意为之,你要是能叫旁人一眼看出不凡来,那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在这些小细节上玩这样的手段,没什么意思还浪费。

    也是这个理,城外的水泥官道,平时又有几个官员行走,白白空耗一段路面不用,简直就是浪费。

    荀或当民部尚书已经习惯,什么事情都得好好计算一番,觉得好的便民的自然支持,像是这等专门为面子浪费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所幸大将军不是那等喜好排场面子的,只要是利民之策,基本上都不会打折扣实行下去。对于某些想要依靠溜须拍马幸进的官员,只要不做得太过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却是没有被那一篇篇好话迷昏了脑袋。

    倾趟在柔软的靠枕上,身子随着马车微微起伏,手上拿着一卷最近出版的陶公商卷,一边漫不经心翻阅一边想着有的没的。

    这些年大将军府治下的变化实在太大,大到他这样的才智之士,都感觉有些不真实,每每出城都能有这种清晰之极的感受,就是不知其他同僚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触?

    半睡半醒间,一行已抵达二十里外的一处驿站,随行管家在询问了他的意见后,一行便哗啦拉进了驿站占下了好几个院子……

第二千五百零四章 新出的状况() 
    荀或没想到,竟然在雒阳城外二十里的驿站,遇到了刚刚从外地公干回来的工部同僚郑浑。

    这位真真了不得,家祖乃是一代经义宗师,父兄也都是士林赫赫有名之大儒,当然眼下随着中原官学兴盛,声势不如以往鼎盛,却也是叫读书人敬佩的儒门之家。

    这位不仅在儒学经义上学有所成,竟还对工匠杂学颇有涉猎,进入大将军府属官行列后,很快就因有特长独特被塞进工部历练,没几年就熬出了头,如今算是工部的实权司官,专职一应新鲜器具打造。

    既然在驿站遇上,自然不免小聚一下聊聊天说说事。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各自的公务……

    荀或作为民部尚书,统管大将军府辖下八州民政,自是位高权重手头事务极为紧要,以他的性子也不可能将部里机密随意与他人说道,只泛泛说了说眼下的可喜局势。

    郑浑显然没有深入了解民部政务的想法,他眼下正烦恼着,正好向民部尚书道一道苦水,当然也不是没有其它深意。

    “冀州那边的家伙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坏了,竟敢暗中搞鬼,破坏大将军府规划农田水利和蓄水水库修建!”

    “有些地方甚至连驿站修建都出了问题,那帮家伙真以为大将军会法不责众,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还有,大将军最关注的蒙学馆和各级公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他们以后就等着倒霉吧!”

    “还有,由地方官府筹建的水车,也都时常受到破坏,很多的取水沟渠都成了摆设,这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地方的农田灌溉,连粮食收成都有了影响!”

    “我就没见过这么顽固的地方,什么都想着由宗族把控,把官府致于何地,简直就是胡闹!”

    “最可气的是,冀州各地官府还有不少官吏帮着打掩护,专门跟咱们这些雒阳来的官员做对,好象咱们是洪水猛兽一般!”

    郑浑满肚子苦水,显然在冀州受了不少鸟气,把荀或这个大将军府数一数二的大佬当成了闷气垃圾筒了。

    荀或倒是没有生气,脸上一直挂着淡淡微笑,在郑浑抱怨之时没有开口,只是眼神不时闪烁道道精光,显示了其心中并不平静。

    “难怪以前大将军私下里说过,和平接收某些地方,并不是什么好事,早知如此干脆在冀州用兵打一打,让那里的地方豪强知晓厉害,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得,大将军府不敢动他们一般!”

    郑浑说得痛快,脸上眉宇间的郁气都跟着少了不少,却是说出了荀或此时心中想说的话。

    “你也用不着生气,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以后自然会慢慢好起来的!”

    “嘿嘿,荀尚书不用蒙我,冀州跟幽州,并州还有青州三州相连,地理位置相当关键,这里的地方豪强要是不老实,迟早都得闹出事端,杀了他们倒是不算什么难事,怕的就是影响了大将军的布局!”

    荀或脸色变得凝重,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中也相当烦躁,随着大将军府治下一片兴旺,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上商业经济,又或者教化之事,大将军府治下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可以说,在大将军府治下基本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像是豫州等发展得不错的大州,甚至已经开始出现大批生活水平相当不错的家庭。

    按照大将军的说法,那就是小康家庭,已经可以做到一天三顿,每顿都有油腥,家里成员每月都能换新衣,各种生活开支都达到一定程度,家里还尤有余力存在。

    如果不是身在大将军府,又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很难相信在豫州已经有差不多十分之一的百姓家庭,达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为此,荀或心中相当自豪,这样的盛事是在他的参与下成就,甚至他在其中还出了不少力,每每想起都感觉相当舒畅。

    只是,盛事之景下也隐藏了不少隐患,不过掩盖在繁华似锦的巨大成功之下,暂时还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大将军府的统治。

    不过很显然,像郑浑这等时刻都冲在地方第一线的部员,对于地方上的种种陋习体会极深,不然也不会在他跟前大吐苦水。

    还是老麻烦,总有不肯合作,不愿将地方话语权让出的地方豪强,仗着根深蒂固的利益纠葛,还有与地方官府密切的联系,不将大将军府的某些政令放在眼里,甚至还主动出手对抗。

    荀或只想说一句,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大将军可不是好脾气的主,当然一般他也不会胡乱针对,还是愿意讲道理。可谁要是自以为有道理,不将大将军府的政令当回事,他也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无动于衷。

    随着时间推移,大将军府当初在豫州等地大开教化,普及蒙学馆和县郡州三级公学体系,经过十几年的默默耕耘,已经铲除丰硕成果。

    每年毕业的公学学生达到数千,除了少部分自有去处之外,大部分都进了大将军府的官吏体系之中,他们有知识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很快就在基层斩露头角,充斥在大将军府治下八州各级衙门之中效力。

    此时的公学毕业生,虽然没有身居高位的,可底层和中层官吏数量却是极多,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有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诉求,乃是大将军和大将军府最坚定的支持者。

    荀或乃天下之才,于政务之上相当有天分,除了之前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了一阵子幕僚,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将军林沙手下做事,可是跟着大将军林沙一同崛起的元老,哪能看不明白?

    大将军林沙对前汉的征辟制没有丝毫兴趣,却是想用公学制取代,目前已经取得了叫人不可忽视的巨大成果。

    原本已经彻底掌握征辟制渠道的地方豪强,要是还以为大将军府会高看他们一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将军刚刚起步时可能还需要稍稍顾忌一下,可是到了现在完全就不用理会地方豪强,听话的自然会活得相当滋润,不听话的一旦犯在大将军府手下,下场绝对凄惨。

    很显然,冀州那边的地方豪强闹得很不象话,把个郑浑气得不轻。

    “此事大将军府自会处理,不会叫他们如意的!”

    “嘿嘿,我很想见见那帮家伙倒霉时的摸样,也不知他们哪这么大底气?”

    “不过就是螳臂当车而已,大将军府的政令即下,又岂容地方势力阻扰?”

    “嘿,荀尚书说得正是,眼下民智已开,再不是地方豪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了!”

    “巴不得,到时候先得来一波舆论战,然后再以雷霆手段将他们弹压下去!”

    “怕是不好下啦手吧,八州之地已复安宁,就算大将军想要大开杀戒,也得顾忌一二影响!”

    “这个大将军府自有计较,不会叫百姓落了口试,与大将军生了嫌隙!”

    两人聊了一阵,待天夜不早便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第二日,荀或一行便与郑浑一行分道扬镳,继续赶赴老家颖川。

    一路每隔二十里便有驿站一座,荀或也不急着赶路,一天只行二十里慢慢前行,每晚都能歇在驿站有热水热菜也算便宜。

    不几日,一行便从雒阳到了颖川地界。

    民部尚书归家,当地官府以及知名人士全都出城迎接,荀或不欲闹得太过,只是稍吃了一顿接风薄酒便返回老家。

    家族最有出息,又是位高权重的嫡系子弟回来,整个颖川荀氏都热闹起来,但凡族人以及家仆个个脸上放光好不振奋。

    一天数宴,吃地荀或都有些受不了,最后以祭祖为名躲了过去,等到祭拜过先祖,又在老家四下走走看看,这才招来一帮家族长老说话。

    “公若贤侄,咱们荀氏族学被公学压制得厉害,你看能不能稍稍压一压公学,让族学喘口气,免得最后就连自家子弟都难以安心读书就学!”

    开口就是大招,把荀或惊得不轻。

    “何至如此,荀氏族学经营多年自有特色,怎么就比不上公学了?”

    “不瞒贤侄,主要还是公学毕业之后,只要成绩不差有一定水准,都能直接进入各级官府效力!”

    “族学这边就没有应对之法么,非要用到如此极端手段?”

    荀或感觉不对劲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开口问道。

    “除非族学也能享受公学一样的待遇,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各官府效力!”

    说这话的族老脸上一片希冀,其余族老神色都是满是热切。

    “不可能,这事没有转换余地,诸位不要想!”

    荀或相当失望,见族老脸色不好,没好气直接说道:“大将军绝对不会同意!”

    “文落你可是身居民部尚书高位……”

    “惹恼了大将军,我这位置眨眼就能拿上下,以后再无起复之机!”

    “文弱乃是大将军手下不可或缺之大才,大将军不会如此吧!”

    “嘿,大将军手下人才济济,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无关紧要!”

    荀或气乐了,被一干族老自以为是的想法弄得哭笑不得,同时也升了防备之念……

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 
    荀或的脸色阴沉!

    心中冒着寒气,感觉相当不爽。

    族老们想干什么,族学竟想得到推荐学生直接进去官府做事的渠道?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他乐意,大将军也不会答应!

    简直就是取祸之道,真以为大将军好说话啊?

    更叫他气闷的是,族老们还不满足,又提出一些在他看来,相当过分的无礼要求。

    比如插手颖川公共事务,甚至还想染指几座已经颇有成效的水库!

    还有颖川的商业份额,族老们也想占大头,最不济也要占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而且还要做好几个行当的龙头!

    不仅如此,有族老甚至提出盘下颖川那几处隶属于官府的水泥工坊,想要把它们当作家族产业经营!

    还有族老异想天开,觉得颖川太守之职,应该得到他们荀氏的同意方可上任,不然就不能成行!

    荀或越听越气,最后直接气乐了。

    “诸位族老,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