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世界大穿越- 第1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家庭,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送上海船,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慢慢送抵南海占领岛屿。

    在金山寺等候已久的法海,终于在半年后接到了李公甫的通知,立刻悄然赶到钱塘,跟着六扇门后续船队抵达南海岛屿,开始掀起的踩点,

    李公甫不理会这些,只要事情按照规划的进行就成,至于旁人的心思他却是没心思理会的。

    时间匆匆一晃而过,很快又是十年过去。

    江南依旧还是那么的繁华兴盛,一点都没因时间流逝,而出现意外的变动。

    只是,叫一些百姓感觉奇怪的是,通常街上的乞丐和流民慢慢减少,到后来的消失不见,数年前整个江南的县城就见不到一个乞丐和流民了。

    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却也没人有心情太过理会,不过是没人的乞丐和流民罢了,可能是最近江南太过繁华,他们都有路子自己讨生活了吧?

    就算负有监察地方之责的通政司,也没有对这样的现象产生怀疑,一门心思盯着当地官员以及豪富之家。

    六扇门对整个南方的掌控力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除了杭州府之外,其余地区也只有府一级才设立了分部,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对下面县乡的影响力却是越来越大。

    只是平时看不出来罢了,一旦六扇门真的动起来了,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绝对能叫整个大齐震惊!

    不过李公甫完全没有在大齐闹腾的心思,这里的势力实在太过复杂,已经被瓜分干净了,就算他来个横扫天下,依旧少不得跟这些势力打交道,他没兴趣也没那闲功夫。

    加上他深韵深藏功与名的精髓,南方六扇门发展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可除了他之外几乎无人知晓,只是知道六扇门是个招惹不起的庞然大物罢了。

    可惜,中京那头十年间一直不停包疼,根本就没有心思和精力理会南方这边,倒是要钱要物等等极为利索,一点都不客气。

    那边开始只是涉及朝廷内政,可是后来波及到了北地修行界,佛道两门修士和一干正道散修纷纷粉墨登场,而闹出一系列事端引发动荡的一干妖修也不甘示弱来诸多同道助阵,在北方大地大打出手引起更大的混乱。

    毕竟,神仙打架遭殃的还是凡人啊。

    这样的事态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最后结果如何谁也猜测不到,可是北方大地却是被波及损失不小,朝廷忙着安抚地方哪有心思理会一片平静的南方?

    倒是有某些势力和人想要动手脚,结果刚刚起了个头,便被六扇门抓住,直接送到中京那里给一干大佬门泄火。

    很有些奇怪的是,北方佛门修士基本上都牵连入内,可南方佛门却是很少增援,而且许多的高僧大德早早就宣布了闭关,有的一闭就是很多年,还有不少南方佛门精英修士出外历练,弄得南方佛门声势大降,很有些莫名其妙。

    直到有一日,从南海传来消息,有人在南海某座大道上见过某某大师,坐镇某某寺庙传佛诵法,而且传言中的高僧大德还不止一位两位,几乎全都是南方佛门的顶梁柱,众人这才恍然。

    原来南方佛门的一干高僧,竟然全都跑南海传诵佛法去了,难怪他们对北方妖魔作乱之事一概不理。

    这事在人间没怎么引起波澜,毕竟是方外之人怎能要求太多,可是在修行界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从南海传回的传闻中,似乎南方佛门一干高层大部都跑去南海了,留守的实力不足南方佛门的四分之一!

    南方佛门竟然肯下如此血本,他们在南海真的是传诵佛法,没有其它的好事发生?

    比如,上古秘境出世,还有绝世灵宝出世之类的?

    有能耐的就去佛门内部打听,没能耐却又忍不住心头贪念的,干脆直接坐船前往南海探询真实。

    看到如此情景,李公甫嘿嘿一笑,吩咐手下停止传播流言,不要被人看出端倪,不然以后的事情就不要推进了。

    没错,这些有关南海的流言都是他令人所传,都是真事又不是谣言,所以才更有说服力啊,不然哪能引得如此多的修行界好手?

    哪有那么多的修士忍不住心头好奇,打算亲自前往南海看上一看?

    而南方佛门一直保持沉默,也算是一种变相默认的姿态,更是引得一干修行界修士心痒难耐。

    点了火扇了风,李公甫便抽身出来作壁上观,有些事情没必要亲自上阵,他还有更的事情需要,那就是许仕林这小子终于决定参加明年的春闱,此时正打点行装准备上路……

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仕林赶考宝山护送() 
许仕林不愧文曲星君转世之身!

    在读书科考上极有天赋,七岁之龄就能比得上童生水准,八岁之时按照县学夫子所言能够直接下场考取童生!

    不过李公甫压下了这种话题,神童每年都会出现几个甚至几十个,但是太神了的话就不是好事了。

    一旦考上童生,也就是所谓的秀才,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有资格和实力参与一些文人之间的聚会。、

    就许仕林这么小的年纪,又没有合适的文人势力保护,小小年纪出外交际岂不是送上门的好靶子?

    某些心思阴暗的家伙,逮着机会还不可着劲往许仕林身上泼脏水,最好能将这样一位冉冉升起的文坛新秀毁掉!

    不要说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文人心思最是诡秘,想想三四十岁快到老年的童生,看到许仕林这样的幼龄稚子,心中要是没点别扭傻子都不会相信!

    到了十岁之时,许仕林才被放行去考童子试,果然不出所料中了案首,也就是杭州府童子试第一名!

    这时,以许仕林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进度,完全可以考举人试并一举通过的,这是得到了府学夫子们一致认可的。

    李公甫出于种种原因又压了下来,不是他害怕担心什么,整个人间界还真没他害怕的存在,只是许仕林没他那么牛比啊,根本就抗不住各种莫名其妙的风险好不好。

    一直到了十五岁,许仕林的学问更有精进,同时又跟着李公甫在浙省来回跑动,了解民情以及官府的治政措施和理念,同是练拳也即将大成的当口他直接参加了当年的举人试。

    有着足够积累的许仕林,一举中了浙省举人试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解元’,一时在整个江南文坛也是小有名声,成了文坛后起新秀,还是那种潜力强劲的新秀!

    只要不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出来,只要不出意外,许仕林考上进士话下,就是名次高低不好猜测。

    如果当今想要人为制造文坛盛世的话,只要许仕林在进士科考试中能够排进前十,一个状元是跑不了的。

    三元及第,不过在哪个朝代都是相当风光的事情,不管是对于考生本人,还是朝廷以及当今都脸面有光。

    一般皇帝,只要脑子不进水,像是许仕林这种连中案首和解元,再进一步便是状元的存在,一般都不会出手阻拦,甚至还会暗中下手保护,不然某些阴私小人坏了这样的文坛盛事!

    到了这时候,许仕林已经算是官员预备役了,正好可以一鼓作气征战明年的春闱,说不定一个少年状元的光辉名头便落在他头上了。

    然后李公甫在这时再次出面,压下了许仕林的进取之心他增长阅历和大局观,为十九岁参加进士科做准备!

    科举不是那么简单的,什么穷酸秀才十年寒窗苦读,然后一朝得中天下知之类的事情,真的不要太!

    童子试考的基本上是记忆力,而举人一级已经算是官员后备役,所考已经有了衙门治政方面的痕迹,而且分量着实不轻。

    如果只是一门心思苦读,对外头事务一无所知,是个标准的人形残废的话,想要考上举人真就要看运气了。

    这也是有身家和权贵之家出身书生的优势,就算他们没有系统的学过衙门里的规矩,可是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之下,比起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的寒门子弟要强得太多了。

    也不怪很多寒门子弟,勉强考过了举人之后,却是直接找门路去衙门做个几年幕僚,等将衙门事务摸熟之后再去考进士科,不然除非是天纵其才,否则想要考中进士,做梦去吧!

    这也是文会的由来和性,是一些出身寒微学子了解外面世界,同时对衙门政务理解的最好途径,并不是文会都是吟诗作对之类的,那是有钱有闲的家伙才有的特例,寒微学子可没这底气如此任性。

    而到了进士科,李公甫已经打听清楚,只要不是皇帝特别喜好诗词,一般的进士科考策论第一。

    所谓的策论就是对朝廷某方面方针政策的讨论,指出其中利弊得失,还要拿出看起来可行的方案,如此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如此模式,简直坑爹啊!

    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估计从小到大除了考试之外,还没出过县城或者府城呢,估计连身边的事情都摸不着头脑,怎么可能对所谓的天下时政有了解?

    所以,科举考试,催生出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可那也是有钱有资本的书生才玩得起啊,家境一般的寒微学子拿什么出门游历?

    当然,聪明一点的会拿自己身边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无限放大,放大到整个天下说事,不管有用没用起码能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

    至于真正的天纵其才,也就不多说了,不具备普遍性。

    许仕林也属那天纵其才的一员,不过年纪还小,加上李家的丰富之极,没必要让他自己摸索。

    所以这小子成了举人后,衙门里,六扇门外堂,还有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行当,都能见到许仕林忙碌学习的身影。

    想要了解其中种种,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李公甫就是这么交道许仕林的。要想增加中状元的机会,那就要对整个大齐的朝政以及各地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如此才能做出有深度的文章来。

    还好许仕林没被连番胜利冲昏头脑,听得进去劝告,也能耐得住性子默默学习,李公甫自然也没有藏私,除了南海之事外,几乎六扇门搜集的有关朝局朝政的情报任其观阅。

    许试林通过这些种种增加阅历,到了眼下的十九岁已经完成了全部学习任务,只等春闱一到便可在考场大展拳脚。

    这是大事,就算李公甫不怎么在意,许娇容却是万分看重的,早早就跟李公甫打了招呼,要他最近一段时间老实回家陪伴即将前往中京赴考的外甥。

    李公甫无可无不可,反正许仕林不管考不考得中,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

    他自问对这个外甥已经做得足够足够,许仕林本事的学识已经阅历也到了,只要发挥出出现异常,当今脑子还没糊涂,就不会没了许仕林的状元之名!

    如果这样还考不中,李公甫也不会再多理会,许仕林已经长大成人,他的义务已经尽到,以后的事情还是让这小子自己处理吧,又不是没爹没妈的孩子!

    这日是许仕林出发的日子,整个李家都陷入了一阵亢奋的忙碌中。

    谁都知道,少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读书可厉害着呢,此次进京赶考必定得中,说不定还是状元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府中的下人小厮一个个与右荣焉,忙活起来干净利落精神抖擞,好象要在未来的状元公跟前露一露本事。

    而在李府大堂,弥漫着一股不舍的气氛,许娇容拿着许仕林的手,眼眶发红不住叮嘱路上的注意事项,罗嗦得叫人头疼。

    旁边已经长成大姑娘的李碧莲不时插话进去,一时热闹得紧。

    这边李公甫只是笑看着这一幕,等到门房小厮传话戚宝山来了,这才起身迈步走了出去,在宽阔的院子里跟匆匆赶来的戚宝上撞上。

    “宝山呐,这次就麻烦你护送仕林前往中京赶考,路上要小心一点!”

    看着眼前这位身形雄伟,面貌俊朗浑身透着一股子勃勃英气的青年,李公甫脸上露出温和微笑。

    “放心吧李大叔,我知晓的,不会叫仕林受半点伤害!”

    戚宝山将胸脯拍得当当响,大声保证道,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却是不停向大堂方向望去,脸上露出丝丝急切之意。

    这厮从小拜入夏侯主掌的无名武馆,跟许仕林从小就认识,从刚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到了后来的哥俩一家亲,成功混成了李家的熟客。

    和原剧一样,这厮早早就对李碧莲小姑娘有了意思,只是一直憋着不敢开口罢了。这次许仕林赴京赶考,李公甫自然安排了暗中的人手保护,不过明面上却是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叫戚宝山护卫一同赶赴中京。

    算是一种历练吧,不说许仕林一身武艺放在江湖上也是一流好手,戚宝山更是不凡,练拳大成不说一身剑术早已登堂入室,放在江湖上已是超一流颠峰存在,而且实战经验一点不缺,绝对是个厉害角色。

    两人的组合,行走江湖都不成问题,更不要说危险性低得多的赶考了。

    要不是许娇容知晓李公甫跟中京六扇门总部之间的纠葛,只怕他就要被直接抓了壮丁,要亲自护送许仕林前往中京干考陪护了。

    李公甫自然不会乐意,当然也没太过轻忽,许仕林和戚宝山不说一身厉害武艺,单单是两人全都有金中带红和红中带金的气运,就不是一般人或者妖修能够轻易对付得了的,中主角每每遇难成详就是说的他们俩这样的存在。

    说了一阵,眼见出发的时辰已到,许仕林背着书箱,跟戚宝山一同出了门,在李家三人口的目送下离开了钱塘……

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武道之尊南海之主() 
数月后,中京传来喜讯,许仕林高中状元!

    许娇容和李碧莲自是好一番欣喜,李公甫吩咐下人在门口大摆三天流水席以示庆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然许仕林已经得中状元,并且被授官留在中京,李公甫当初的保证已经做到了,以后就该许仕林自己在宦海拼搏了。

    至于许娇容趁着高兴劲,想要将女儿李碧莲跟侄子许仕林结亲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