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燧皇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盟主带领大家起身后,迈着坚毅的步伐,在大祭祀伸手示意下,一步步登上大神殿之上,想大祭司躬身施礼后,转身面向众人,朗声说道:“献俘仪式开始。”

    伴随着隆隆的鼓声,从大殿西侧,在四叔的带领下,一棚人马押着十来个战俘,来到大殿之下跪地。

    “将他们押往俘虏圈舍,赎罪去吧。”大祭司颤声说道。

    看来那时对于活人还是很重视劳动力的,毕竟生产力水平低下,再说了前两次的战斗,我们也损失了6名壮士。“进献骏逸仪式开始。”大盟主大声说道。

    只见五匹枣红色的骏马被牵到了殿前,其中一匹马嘶长鸣甚是威武。

    “很好,就将这匹骏逸赐予大盟主,以表其筹划勇武之功。”接着大祭司用魔杖指向另一只骏逸,颤声再到:“将此骏逸赐予姜尚,以表其带队奋战之功。”

    闻此言,四叔父激动地赶忙跪地叩谢,四叔父叫姜尚,谐音不就是奖赏吗,太巧了。

    “柯儿何在?”大盟主大声问道。

    “柯儿在此。”我赶紧上前作答,眼瞄着威猛的骏马。

    “柯儿,年幼聪慧,尚能施治伤患,立下奇功,特赐封二柱男,赏坐骑驯鹿。”大盟主说道。

    “啊?谢祭祀大人,谢父主。”我未免有些失望地跪谢道。

    “柯儿年幼不能立户,为父一会儿差人,会将二柱男令旗悬挂于你娘亲房舍之上。”大盟主爱惜地说道。

    我这才明白,在棚舍区有一些独立的房舍上飘扬着的各种旗子,原来是房主身份的象征,也是战时带队的号令旗。

    “其余骏逸拉往厮舍,好生喂养,将养伤患,所有参战将士房舍礼歇三日,人和骏逸的尸首按规制烹更了吧。”父主言罢,在大祭司的示意下,走下神殿,笑哈哈地拉着我,朝娘的房舍走回去。

    当晚我和妹妹们都在姨的茅舍内过夜,娘那边自然是彻夜欢愉了。

    我想着白天大殿上的事,难以入睡,姨转过身搂着我问道:“还在为赐封高兴呢?”

    我脸贴姨那柔嫩鲜红的乳凸,不解地问道:“父主说了,所有参战将士房舍礼歇三日,人和骏逸的尸首按规制烹更是什么意思?”

    姨听到这里兴奋地说:“他们的相好可幸福了,这些将士按照级别,能在他们相好的房舍和洞舍里住三晚。按规制烹更就是把人和畜的尸体,洗净分割后,放在陶瓮里烹熟,分与俘虏食用,这样他们也能吃上肉餐了。”

    我正强忍着恶心,不曾想,二囡从榻上迅速冲到门外大口呕吐起来。

    大囡揉着睡眼,不解地嘟囔着:“出什么事了?”

    我只能安慰她说没什么事,睡吧。姨摸索着倒了一碗水,出去照顾二囡。事态平静后,大家怀着不同的心情各自睡去。是啊,这就是这个时代,弱肉强食的年代。

    上午,娘幸福地拉开我们的门,催促着:“都快起来吃饭了,睡得跟死狗似得。”

    二囡一听死狗二字差点又吐了出来。我急忙拍着她稚嫩的后背,安慰她,姨正给大囡梳头,奇怪地眼神看着我们。自然上午饭我们吃的也不好,幸好来了很多小伙伴找两个妹妹玩,二囡很快忘记了昨晚的囧事。

    我闲来无事,抬头看着娘的茅舍顶上飘扬的三角令旗,在黄色丝麻混纺的旗面中央,印有一条黑色虎头蛇身的没有爪的龙图腾,看来现在的纺织技术不一般啊,后世的记载要前推几千年了。

    要说也对,不可能在商朝一夕就发明好了如此复杂的纺织技术,必定前期有个铺垫,我看到的就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了,有时间真应该到织布房去看一看。边想边低头看着家门口的树墩,忽然想起了前两天我要做的木车还没开始呢。

    我闷着头朝打谷场走去,我看着套在牛肌凸前弯曲的木套,拉住一个身边劳作的人问,是怎么做的?他回答是东边后院匠作坊做的。

    我闻听后,快步向东边走去,来到议事院后边的匠作坊,里边正在热火朝天的大干着。一口支在柴火上的大陶锅水里不断地冒着蒸汽,锅的上面大型的架子上,吊着各种长度的木头棍,按照预定的时间,工匠们转动木架移开并放下架子上的木棍,放在圆石上进行弯压处理,估计要经历数个小时后,才能成型。我看着石磙子发呆,想了一会儿,对啊轮圈不就可以这样成行吗。

    我匆匆离开匠作坊,跑回茅舍,从灶台底下取来木炭条,找到一块麻布片,在上面画着车轮的尺寸和图案。并跟娘说:“娘,能帮我跟匠作监作坊的头说一声,我要把木棍完成圈做轮子。”

    娘随后带着我来到匠作坊,我把麻布画图拿给匠作监,请他按照图上的方式做两个这样的轮子,匠作监的阶级是二柱男,我娘的话还是管用的。

    “好吧,不过我们没做过,不知能不能做出来?”匠作监犹豫的说。

    “没事的,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干。”我自信地说道,并告诉娘请先回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起来就跑到匠作坊,吩咐工匠制作了六个同样大小的木棍圆弧,我让工匠把它们摆在地上,三个可以拼成一个圆圈,工匠们看到地上的圆圈,兴奋地笑了起来。

    “这还没完呢,再加把劲。”我鼓励道。掏出麻布片上的图让他们继续做24根同样大小和长短的木条,工匠们看着不屑一顾地做了起来。我则请匠作监在圆弧木圈的两端各打两个孔。

    匠作监吩咐那打孔器来,有点象取火器,只不过木杆尽头插着的是一个棱锥形燧石,工匠们一人扶着立杆套筒,两人左右拉着弓弦,不停地转动着,很快木孔里就冒出青烟,两个人不停地更换左右手,来回地拉动着,大约十分钟后,一个孔就钻好了,孔径小于一厘米。

    “很好,就这样每边钻两个孔,都钻上。”我说完,又去看其他工匠正在制作轮毂。

    轮毂的圆木块相当于外圈厚度的三倍,中心需要打一个五厘米左右的孔,匠作监让工匠取来一个更大的钻孔器,使用多个弓弦,两边架上梯子,每边多个人坐在梯子上的不同高度,喊着号子,共同拉弦,进行钻孔。我不禁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不得不赞叹我们的先人非凡的智慧。

    第二天所有的孔都钻好了,我拿着炭条,借助工尺音读扯,古人太智慧了,已经发明了直尺、角尺和画圆器类似于我们的圆规。

    古人以等边三角形的角为基准,利用圆规在两边端点,画同等的圆,取两圆的焦点,到圆心画一条直线,实现平分角得到30°角,用这样的方法加上直线的方法,平均分配辐条的位置,再用小石凿子和石锤在外圈内侧和轮毂外侧打好卯坑,最后将这些零件组合在一起,拼成一个轮子。

    接下来我请匠作监找来牛筋线绳穿过孔洞,把外圈的圆弧相互捆绑起来,最后再把多余的牛筋线用火炭烧掉,两个直径约有一米五的车轮就完成了。车轴取用直径约十公分的硬杂木大约一米多长,两端削切道原直径的一半,上覆带轴槽和驾辕的车厢,组合起来,再在轮轴外面插入固定木销,套上大祭司赏赐与我的驯鹿,世间第一辆驿车诞生了。我激动得无以言表,拿上皮鞭,跳上车帮,赶着驯鹿,向我家驰去。

    一路上我享受着所有人惊诧的目光,我是乐颠乐颠地往家赶确实有点颠,娘和姨听到外面的喊声,出来吃惊地看着鹿车,用手东摸摸,西拍拍,乐的是合不拢嘴。两个妹妹早早地就让姨抱上车,很享受地坐在车厢的靠帮上,悠闲自得地听着别人的赞颂。

    我等着大家兴奋劲过去之后,走到娘的身边,颤声对娘说:“娘,这是孩儿和妹妹们送给您的礼物,今后您再不用抬着重物走远道了,您就赶着它走就行了。”

    娘一把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我的头埋在娘硕大的乳房间,不得不张嘴尽情地舔允着突起的乳凸,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行了,臭不要脸的哥哥,快赶上车,带我们玩一圈吧。”二囡妒忌的喊着。

    “好嘞,坐好了,嘚,驾…。”我得意的赶着车,出发了。

    “长鞭呢,那个咿呀甩嘞,啪啪地响嘞,哎,哎嗨呦哎赶起那个大车出了村呢,哎嗨呦,”我是一边唱着电影《青松岭》的主题曲,一边得意地向河边驰去。

    “哥啊,你快别唱了,我们都要颠死了。”大囡笑骂着。

    我回头看着两个妹妹蹲在车厢里,手紧紧的扶着车帮,看着我。看来轮胎方面还要再改进一下,车厢与车轴的衔接部分也需要增加一些减震设施。我只好将鹿车调转头赶进匠作坊。

    :

14。第十三章 文明的足迹() 
第十三章文明的足迹

    进到匠作坊,两个妹妹被抱下车后是一脸的好奇,我马上找来匠作监,让他想办法在轮子的外面绑扎一些柔软耐磨的东西,车厢与轴的衔接处也需要减缓冲击力。

    匠作监挠挠头,若有所思地进房间去了,我只好领着妹妹出到院外游逛起来。原来在匠作坊的北面还有几个大院,分别是陶工场、酿酒场、织工场和石工场,另外还有一个大院显得很神秘,门口有人把门。

    我笑问把门人道:“这里面是干什么的?”

    把门人一看我脑门上二柱男的标志,就说是技工场,并放行让我们进去了。进去后我看到院内堆了很多桑树皮,还有一堆质量不太好的粟米。

    我急忙拦住抬着一叠方方正正地桑树皮的人,指着粟米堆问道,“这是干什么的?”

    被我拦住的人匆匆地答道:“这是用来染布前上浆的。”

    “天哪,这就是后世蜡染工艺的鼻祖,浆染技术啊”大囡兴奋地叫起来。

    难怪我房顶上的旗子有染过的图案。

    当事人急着要走,我赶紧抓住他,继续问道:“你抱的这些整齐的树皮是干什么的?”

    “这些是祭祀院用来做记录的。”来人说完,挣脱了我,匆匆走了。

    “买糕的记录,不会是文字吧”?我脱口而出。

    再看来人已经走远了,我暗想一定要到祭祀院去看一看。回头再看两个妹妹,正张着樱桃小嘴,一脸吃惊地站在原地,大家都知道这将意味这什么。那就是又一个文明的脚步

    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到匠作坊,这时匠作监急忙赶过来说道:“姜柯大人,我们已经在轮子的外边添加了用细竹篾一层层编织的滚龙,又在滚龙的外围用生牛皮将他们包裹起来,用牛筋线缝合到车轮的外圈上,这样走起来车厢颠震少了,再就是车子走起来也安静多了,车厢和车轴的减震我们想不出办法,但在车厢两侧车帮内,加空固定了木条长板,板面上厚厚地铺了很多麻鬃,上面覆盖了羊毛皮,并用牛筋线缝在条板上,坐在板子上会舒服很多。另外在车厢前后增加了上下踏板,方便上下车。”

    “这太好了”我激动地拍着匠作监的肩膀说着。

    然后,叫两个妹妹上车,在两侧的长条凳上做好,我找了一块羊毛皮垫在车箱前板上,坐了上去,赶起鹿车,欢快地再次向家的方向驰去。这一回两个妹妹能够承受车辆的颠簸了,我们一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停好车,卸下车辕,把驯鹿拴好,饲喂了一些草叶,嬉笑着钻进娘的茅舍。

    娘没在房舍,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们自己打好水,一边喝一边擦洗起来。

    一会儿,娘高兴地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竹筐菜团子说道:“快吃吧,娘和姨做了一天了,猪肉陷的菜团子,可香了。”

    “咱这也养猪吗?”我问道。

    “养的不多,都是在秋后才多养,那个时候豆康和豆秧都可以喂猪。”娘随口说。

    看来娘也是下了功夫,在为我们改善伙食。

    “你们几个多吃一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了,娘用一下你那个车,去大祭祀那里,拉点吃用之物,柯儿,出来教一下为娘。”娘招呼着我。

    “娘,我送您过去吧。”说着一边吃一边往外走。

    我套好车,娘开始往车厢上搬空的陶罐和陶缸,我想了一下,需要麻绳固定起来。

    “娘,咱还有麻绳吗?”我问道。

    娘听后,把晾晒的衣物收起来后说:“柯儿,把晾衣绳解下来,绑到车上去。”

    我把绳头在车帮上系好,两个车帮之间绕几个来回,把陶器分隔固定好,另一头在车帮系紧。我和娘脚踩踏板,分左右坐在驾驶位,我手拉车辕准备出发,突然,我觉得少了点什么?对,驾驶的缰绳。我急忙下车,跑到姨的屋外,解下晾衣绳,把绳子的两头在鹿头和鹿角上左右绑紧系好,坐上车,一手拉缰绳,一手拿小鞭,赶着车朝大殿后面驰去。

    真别说,还挺方便的,拉缰绳的左侧车向左拐,拉右侧的缰绳车向右拐,两手同时拉就停车,放松缰绳手拍车辕就前进,一般情况手里的小鞭子基本上用不着,看来车上还应该有一个插鞭子的地方。我的嘴里不停地吆喝着嘚、驾、唩等专业驾驶用语,娘坐在车上,看着我是一脸的自豪。

    大约一刻钟后,来到大殿后面,娘让我停车,娘踩着踏板下车后,沿着山丘的台阶向上走去,很快就消失在松柏之中。过不多久,娘随着一个配饰花里胡哨的人来到车前。

    “柯儿,见过右库办。”娘说。

    我忙欠身施礼,对方回礼后,在娘的示意下,他坐在车的副驾座位上,娘则脚踩后踏板,坐在车厢后部。车在右库办的指引下,绕过山丘,向后山驶去,来到有壮士把守的山坡右侧库洞区,库办将手里的桑树皮卷递给匆匆走出来的办事人员,然后就开始围着车子好奇的仔细打量起来,不时地口中还念叨着什么,偶尔,还会低头尊敬地请教我娘。我娘面带笑容地用手指着车,解释着。

    我则对刚才的桑树皮卷想入非非,看来那上面一定记录着与需要拉走的东西有关的内容,有机会我要好好地看看。放眼眺望上坡上整齐排列的山洞,每个洞门口都装上了木板门,到需要时才开启,看来管理的是井井有条。大约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