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燧皇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着大人绕过山丘,穿过一片桑树、榆树、果树组成的混交林,来到北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大人们开始弯腰采摘野菜,我知道山上就是放置各类物的洞舍了。

    一看满地都是荠菜,我赶紧找了一根小棍,挖了起来。很显然这个时期的气候不但比后世温暖,而且雨水更多,当然稍微高一些的葵菜摘起来更方便,很快就摘满了一筐,大家都席地跪坐下来,稍事休息。

    “对了,二囡你那个管管带来了吗?”娘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说道。

    “带了。”二囡一边采着野花一边说道。

    两个妹妹因为年龄太小,没有采野菜的任务,就是出来玩,结果两个人摘起野花来了。我抬头望去,两个妹妹头上插满了各色野花,那就来一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吧,我调侃道。很快欢快、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响了起来。我随着乐曲唱了起来,在场的人合掌慢慢地适应着,拍着节奏。

    “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虽然已经是百花开,速比纳的野花你不要采。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

    “好小姬柯这才几岁,就知道谈情说爱了,小尿尿长硬了吗,哈哈哈”一个同来的大婶大笑着喊道。

    跟着大家一片哄笑,我们一身的疲劳烟消云散了。

    我并没有感到害羞,现在对付这种场合已经是游刃有余了。我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禁想起孔夫子的《诗经》,里面多有描述自然的生活场景,特别是爱情的场景。后世言道:诗抒发于情,而成余韵,看来不无道理。

    不过我要说:情起于感,而成于行。正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行为,成就了情感,进化了人类。后世的人类设想一下,一个没有情感的世界,将会是多么的可怕。看着眼前情感自然流露的人们,我幡然醒悟,人类发明语言文字最初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表情达意。后世繁琐的文式,晦涩的字词,反而压抑了真实情感的表达,背离了语言文字的初衷。

    我正想着,被人群呼喊声打断了。放眼望去,南面走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手拿魔杖,花里胡哨的老头,不用仔细分辨就知道是大祭司来了。走到近处,大祭司挥了一下魔杖,在场的人纷纷跪伏一地,当然我也不能例外,我赶紧给两个妹妹使个眼色,她们俩也赶紧跪下。

    “圣明的大神会保佑你们,起身把。”大祭司颤声说道。

    大家纷纷平身也就是或者直立跪坐,或者站立,看来和后世皇帝常说的:众爱卿平身还是有区别的。

    “刚才我听闻有管乐之声,但好像不和乐礼,乐音过于飘摇、躁动,不知是何人乐之?”大祭司威严的喝问。

    我一看不好,反正我是有身份的人,有一定的承受力。

    “是我使人乐之。”我朗声答道。

    “哦,是柯儿啊,能给本祭祀说说你的乐礼吗?”大祭司颤巍巍的问道。

    是啊古时的音乐强调一符一音这和汉语的发音特点一致,不像后世连音、滑音、颤音无所不用。后世古装电视剧里演奏的各种连颤技法或多或少都有杜撰的嫌疑。

    我为了调整一下紧张的情绪,手指着近处的一个伐木后留下的树墩,请大祭司就坐,然后侃侃而谈:“乐礼应分为典礼之礼和民享之礼,典礼之礼应庄重,沉厚,也就是祭司大人强调的一乐一调,一击一音;而民享之礼主要是舒缓劳作压力,激励进礼豪情,疏通交往情感,更强调自然天成。”

    我说完包括大祭司在内的所有人都惊诧地站立在当场,我的两个妹妹报以佩服的微笑。

    过了好一会儿,大祭司慢慢地坐下来,手不自觉地捋着魔杖的禅掸毛羽,颤声自语道:“自然天成。是啊,花鸟鱼虫皆可应乐,喜怒哀乐亦幻成曲。和乐而兴劳作,傍曲可促进礼,击鼓亦逞豪情,律音正和交宜。柯儿,说得好啊”

    大祭司仰天长输一口气,接着说道:“柯儿,再给本祭祀演奏一曲民享之乐吧。”

    “祭祀大人,民乐并不是柯儿所奏,而是小妹二囡所奏,还请小妹演奏。”说完看向二囡。

    两个妹妹正在窃窃私语,估计在商量曲目,这个时候我不能去打扰她们。二囡拿起排箫很自信地演奏起来,随着音乐声,一曲“大海啊故乡”飘向远方,真是一曲跨越时空的音乐啊。

    优美的音乐让林间的虫鸟都停止了歌唱,只有和风吹拂着的树叶伴随着乐曲的节拍沙沙作响。曲终人静,大家还畅想在悠扬的旋律之中。

    许久,大祭司干咳几声开言道:“二囡所奏真是神来之曲,好,请随我到神殿前边去,我现在要赏赐与你。”

    人群中发出了“呜啊”的欢呼声。

    娘赶过来一手拉着一个妹妹,跟着大祭司朝大殿走去。我和姨拎着菜筐跟了过去。

    看来那个时代的人对待好的东西是非常愿意接受的,难怪他们能够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还能够实行禅让制度。二囡被封为了‘一叶女’,就是脑门上画一个白色的菱形,也就是舍女,如果成人了12岁就是舍妇。

    :

11。第十章 战争从来没有远离过() 
第十章战争从来没有远离过

    回到家里自然是欢天喜地,娘看着我们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成长为一柱男和一叶女也就是舍女,高兴地合不拢嘴这称呼还真不能到后世去联想。

    我突然问:“娘,那您就该是三叶妇了。”

    “也可以这么说,但是不够尊敬,正常的应该叫主妇,只有大祭司才能这样称呼。”娘沉声解释道。

    我现在才明白这个规矩。

    “姐,凭你的才能,很快也会有封赏的。”二囡宽慰着大囡。

    “我才不稀罕呢,我又不想嫁人。”大囡嘻笑着说。

    “姐你真坏”两个囡囡说着,在榻上是闹得一‘榻’糊涂后世成语里改用这个‘塌’是不是给搞错了。

    娘跪坐在一边,搂着我,笑看着她俩,一言不发。

    “娘,您就偏心哥哥”二囡噘嘴赌气道。

    娘笑着放开我,躺在两个妹妹之间,搂着大囡,反手拍拍二囡。

    “姨怎么不过来?”大囡在娘的怀里问道。

    “你姨需要祭拜舍立神,这几天过不来”,娘说道。

    “为什么要拜神啊?”我好奇的问道。

    “女人定期都要拜的,不然肚子痛,出生道流血。”娘认真地讲着。

    啊买糕的,那在后世叫月经来潮。

    “哥哥真坏,是个大流氓”二囡狠狠地碎道。

    “六忙,干嘛这么忙啊?”娘不解地问道。

    我们几个听后是哈哈大笑。

    “行了,睡吧,天不早了。”娘制止着。

    我猜想,姨箱子里的木质男性生殖物器应该就是舍立神,估计娘的箱子里也有,难怪后世的苗族,包括不丹国都有这样的崇拜,原来这是有历史依据的。

    上午吃完饭,娘在收拾饭碗,我跟娘说想到河对岸去看看,娘说别走太远了。

    “我们也去”大囡叫着。

    “你们又走不动,要是有辆车就好了”,我嘟囔着。

    “对了,哥,咱们想法造一个轱辘车吧。”大囡和二囡对望一眼,一起说道。

    “我看行,昨天大祭司坐过的那个树墩,锯成圆片就可以当轱辘,其他的就好办了。”我边想边说。

    “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啊?”大囡发愁地说。

    “不然我们就做个带辐条的轱辘,车轮用几块木头拼起来,这不就行了,材料和工具我可以到打谷场去找。”我欣喜的说道。

    我想起来了古代把车轮的中心圆木圈叫毂,辐条叫辐,外圈叫牙。我先去找人帮忙。

    “妹妹,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去找几个帮手。”我边说边离身出屋,向棚舍区走去。

    我快步来到曾经到过的棚舍,深吸一口气,挑帘进来后,眼前无人,刚要返身出去,就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喊救命,什么情况?只见草榻上躺着几个伤兵,包扎伤口的麻布渗透出血渍,他们有的肩膀,有的胳膊,有的大腿,还有后背受伤,痛苦不堪。我明白了,这些都是枪箭伤。

    “别着急,我马上回来。”我说完翻身快速跑回家。

    忙喊娘快给我准备开水,还有大量的盐和麻布,去救伤壮。娘看着我坚毅的目光,什么也没说,直接取出盐罐,打开木箱取出一包麻布,一不小心舍立神差点掉出来,娘赶紧跪下深施一礼,迅速起身,我拿着麻布包,娘抬着盐罐,向棚舍区疾步走去。

    到了棚舍区,我喊来几个壮士,让他们一个负责烧两大缸开水,娘指派壮士把麻布包放到一缸开水里搅拌,另外将盐罐里的盐倒进另一个大缸搅拌,大约一个小时过后我估计,我让娘先回去,怕他受不了残忍的场面,再说还要照顾妹妹。

    我是一柱男,我命令他们按我的要求,先把晾衣服的麻绳解下来,扔到锅里煮,然后捞出来,系在树干之间,再把开水里煮好的麻布捞出来,搭在绳子上晾晒,夏天正直临近中午,我估计再有四个小时能干。

    我让把伤兵们都扶到外边放置在地上的门板之上躺好,解开他们的包扎,但见所有的伤口都已化脓,严重的还生了蛆。我选择一位伤最轻的,让他伸出受伤的胳膊,命人取来经过澄清后盛满浓盐水的陶碗,我撕下一块外面晾晒的麻布,蘸着浓盐水,开始清理化脓的伤口,我真佩服古人的毅力,尽管疼的呲牙咧嘴,但绝不叫唤一声。

    清理完伤口,但见鲜血慢慢地往外流,我命身旁的壮士,从灶台下面取一根正烧着的竹炭过来,另外让人拿一根木棍塞在伤兵嘴里用牙咬着。我用湿布抱着吱吱冒热气的竹炭,一闭眼,直接贴向他的伤口。只听吱的一声,伤口冒出了焦糊味很浓的青烟,这名受伤的壮士当即昏了过去。我睁眼看到烧焦的伤口已经止血,命人等外面的麻布干了,立即撕成条把他的伤口包上,每天都要换一次干净的麻布绷带。

    其他几个伤兵在边上几个壮士的帮助下,也采用这样残忍的方法进行治疗,最后一个腰部受重伤,刚才喊救命的伤兵,没来得及救助,因为伤口太深,现在又没有缝合伤口的条件,眼看着咽了气,我失望地跌坐在门板上,两眼直直地看着远处的青山,那里可能就是战场啊。

    “小舍主,外面的麻布干了。”一名壮士弯腰在我耳边低声说道。

    “你们先在盐水里洗手,然后快把撕成大腿宽的长布条拿过来。”我命令着。

    我洗过手,看着手臂受伤,已经苏醒的伤兵,帮他包扎好伤口,嘱咐他不要接触伤口,伤口更不能碰水,躺下吧,一会儿我给你们送吃食,我指挥壮士们把其他伤兵也包扎好。

    来到外面,让他们把粟米和我让从家里拿来的鸡肉炖上,嘱咐他们多加水炖成粥,每天给伤兵食用三次,每次两大碗,不得有误,没有东西了及时到我家向我报告,我明天再过来看他们。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回到家,也不管其他的事情,倒头便睡。

    嗯,好像有人唤我?我刚一睁眼,娘看着我心疼地说:“你四叔父来了,要找你说话”。

    我急忙走出茅舍,刺眼的阳光照的我睁不开眼。

    “柯儿,伤兵是你救治的吧,我要谢谢你,他们的命看来是保住了,如果要都能这样,我的壮士们将所向无敌,你可是立了大功一件,我要去向大盟主保举你,现在过来先和你知会一声,好了,我还有战事,先走一步。”四叔说道。

    我的眼睛还没有完全适应阳光下的环境呢,四叔父就已经匆匆地走了,看来战事紧要。

    “娘,我饿了”,我喊道。

    一回头,娘早已端着饭碗站在我身后,我匆匆吃完碗里的饭菜。

    娘看着我柔声地说道:“柯儿,那边伤兵的吃用,为娘已经让人替你送过去了,别担心。”

    “那咱家有的食用吗?”我急切地问。

    “你太小看为娘了吧,为娘可是主妇,能没有吃用吗。”娘假装生气的说道。

    看来这个年代,地位高贵的人虽然没有更多的富余物,但是不会缺少吃用之物,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特权。

    “对了,我的妹妹呢?”我问道。

    “她们上午让大祭司的人叫走了,说是研习乐礼去了。”娘应声道。

    “昨晚上我看你受累的紧,就让她们到你姨的房舍睡觉去了。”娘补充道。

    “娘,我再过去看一下那几个伤壮。”我说道。

    “去吧,早点回来啊。”娘说话间,我已经跑远了。

    我来到棚舍,现在也适应这里的气味了,直接进去,让跟进来的壮士们,解开他们的绷带,挨个检查伤口,没有再化脓,也基本上没有再渗血。

    我走出去,命令把盐水一直煮干,取出剩下白色干净的盐面放在洗净的陶罐里,对个别渗血的伤口撒点盐,再包扎上,直到不渗血为止。

    我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地回家了,正要往回走,又见有伤员抬着或者是搀扶着送了过来。怎么搞的,我赶紧吩咐已经熟悉操作过程的几个壮士,继续按我教的方法处理伤员,好在这次是新鲜的伤口,不需要做化脓处理,直接火炭止血包扎后送进棚内养伤,但是对伤口太深的,我是万分焦急,现在的办法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对了,我看见娘有骨针,只要把羊肠洗净切割成线,不就可以缝合伤口了吗。我马上命令两个壮士,到牲畜屠宰棚,取些羊肠来,清理烫洗消毒后,用石刀切割成细线,再在盐水里泡着,明天我要用。

    我往回走的路上想着还有什么办法治疗刀枪伤?烧酒应该可以,可是现时的酒度数太低,根本就起不到消毒作用,只有提高蒸馏技术,增加酒精纯度才能赶上用场,现在是远‘酒’不解近渴。

    看来,有时间还是应该去制烧酒、造陶罐和打制石器工具的作坊看一看,也许能有新的收获。

    :

12。第十一章 初上战场建奇功() 
第十一章初上战场建奇功

    我不自觉地来到打谷场,看到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