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燧皇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一会儿,父主和国监凑在一起,商量着物事。

    “好了,我现在宣布一件重大的物事,柯儿,过来。在此建亭立碑之事,该开始了。”

    父主看了一眼国监,接着说道:“在西山丘上,建台一处,上立石碑,铭刻‘燧明所系’四个大字。此山丘之上,大松树下,建亭一座,内竖石刻‘龙蟒之津’四个大字。此事,由国监大人全权主理,柯儿、大、小囡囡辅之,耕督主责建设,其余人等服从调遣,不得有误。”

    说完父主示意国监讲话。

    国监干咳了两下后说道:“刚才我已经与国主商议过了,国主所言就是我的意思。建设的工程准备,人员调遣,物食供给,材料提供都由耕督负责,不明的事项可以问询柯儿和囡囡们。柯儿和囡囡们负责亭台和碑刻的设计、监造,对老朽负责。匠作监协助以上的头人,组织工匠进行技术性的建造和指导物事,明日鼓饭后,柯儿和耕督、匠作监工地议事,明确工程计划,禀报老朽后,开始建造。”

    国监是一口气,讲了一大通。大家听后是倍受鼓舞,看着美好的景致,富饶的田亩河川,蒸蒸日上的国运,各个都是心潮起伏,激情澎湃。

    我看着一众流连忘返的亲人和族长们,心中也涌现出难以言状,几近无限的幸福之情。

    看看时辰不早了,大家这才在父主的带领下,相互搀扶和依偎着,缓步离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的诗歌都是四字一句呢?我们后世习惯的多是五言和七言成句的。

    这就要认真了解一下上古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明先祖们认为一字为单,两字为双,三字为众,四字为韵。直白的说,就是中华文化先人认为:一个字是一个目的物,两个字是一个有行为的目的物,三个字是描述目的物的一件事,而四个字就是把一件事,升华为一种习俗和惯例的规矩了。这一点,可以从总结上古文献后,留存下来的《诗经》中,管窥一斑。

    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后世的成语为什么都是四字组成。它就是遗存在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上古文化基因。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之所在。

    回到房舍,天已擦黑,来不及蒸团子,我们一舍人,头一次凑活着吃了一顿牌饭,做的饭有点像后世的疙瘩汤。只不过我们是以鱼汤为基础,加上腌葵菜调鲜,拨的粟米面鱼儿。大家吃的是津津有味,特别是国监吃着便于咀嚼的面鱼儿,不住的点头称是。

    “好好,这又是咱们房舍的一道美味啊”国监边吃边赞美道。

    “可惜,尚弟和夏侯二人无此口福啊,要不是尙部落有事,也可享此美汤了。”父主略带惋惜的说道。

    二囡凑到大囡耳边,低声说道:“哼,父主肯定是惋惜没能和夏侯姨睡觉。”说完两个小家伙偷偷的乐着。同时,又分别瞪了我一眼,好像我是要和夏侯姨睡觉似的。

    “听到了,不许瞎说啊。”大囡警告着说道。

    哦,原来是怕我传话,我还想叉了。

    看着大人们吃饭完,都各就各位了,我们只好钻进剩余的,无人进礼的房舍歇息,这次是我娘的房舍,娘搂着两个妹妹,不停地抚摸着。

    “我想,咱们的亭台最好是石头做成的,这样持续的永久。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全部采用石头制造。是不是可以这样,地面石头的,立柱和栏杆木材的,房顶竹片的,你们看怎么样?”我思索着说道。

    “用什么材料我没意见,但是风格我来起草图样。”大囡随声说道。

    “碑刻的字迹我来想一下,一定要有是时代特点和音律韵味。”二囡在黑暗中轻声说道。

    “为娘虽然不懂,但是,听到你们这样分工觉得挺好,就是别忘了相互帮衬和出主意啊?”娘高兴地提醒道。

    “娘,您就放心吧,我们会把这件事办好的。”我赶紧给娘宽心着说道。

    说完大家都各自思考着本职的任务,很快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从天而降一只飞翔的龙鱼,扑闪着翅膀,驻足在茅舍顶上。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着。

    不多时,茅舍外面有虎啸之声传来,只听走兽似婴儿之声大喝道:“大胆鸣蛇,不在济山之地镇守,来此地——涹wō山山西运城地区所为何事?”

    “好啊,你个马腹不在伊水之源蔓渠山河南栾川县境内中庇护,跑得比我还快,来到此地又是为何?”

    “听闻此地物产丰盈,物食鲜美,传言这里的肉菜团子天下驰名。”鸣蛇摇尾得意的说道。

    “此物可有牌名称?”马腹认真的问道。

    “听闻是姬氏集团的肉菜团子,还有柯儿商标的鱼汤,辅国牌茶叶,我闻今夜又新研制了小姬专利的鱼汤面鱼儿,味道是千里留香啊。”善飞的鸣蛇垂涎欲滴的说道。

    “怎么也没看见他们的广告啊?别吃出个艾滋病来。”马腹心有余悸的问道。

    “也是,你这用嘴来生育后代,人脸虎身的家伙,是要小心一点。但是,我可是看到他们的广告了。也难怪,你这个爬行动物能看到几尺天呢?”鸣蛇不屑的说道。

    “那广告上都怎么说的?”马腹好奇的问道。

    “首先出场的是著名运动员——关羽,只见关二爷手持精钢柳叶手术刀,大喝一声来者何人?杀将出来。但见杰出建筑师——鲁班,手持电锯冲了出来。”鸣蛇摇头摆尾的说道。

    “这关二爷的武器也太小了吧,电锯一扫就完了。”马腹急切的说道。

    “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不曾想,关二爷还留了一手,只见从怀中拿出一个姬氏肉菜团子,吃了进去。再看关二爷的裤裆里,逐渐长出了一把寒光闪烁,丈许之长的青龙偃月刀。”鸣蛇是金蛇狂舞的讲着。

    “等一下,我怎么觉得这不像是关羽,倒像是个流氓啊?”马腹怀疑的问道。

    我实在是憋不住了,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正担心着两个怪兽发现我。就感觉有物事在打我。

    不好,怪物进来了,我命休矣。

    “别动我,我给你们肉菜团子。”我颤声说道。

    “我们不要”

    嗯,怎么是女孩的声音啊

    “柯儿,快醒醒吧,看你头上出的汗。”娘推搡着我,说道。

    我急忙坐起来,借着些许阳光仔细一看,是娘和两个妹妹跪坐在眼前。

    原来我是在做梦,真是虚惊一场。

    娘赶紧那麻布片给我擦头上的汗,我则神情有些恍惚。

    “哥,作什么美梦呢?一会儿笑,一会儿叫的。”大囡笑着问道。

    “还能有什么好梦啊?肯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当时高兴,事后害怕了呗。是不是去偷欢了?老实交代。”二囡坏笑着说道。

    “行了,别再咋呼你哥了,快去吃放吧。”娘支使着两个妹妹离去。

    两个妹妹一直笑着,钻出了茅舍。

    我镇静了一会儿,跟着娘钻出了茅舍,径自取碗吃饭。

    正吃着,耕督急急忙忙赶了过来。娘顺手递给耕督一个肉菜团子,耕督也没犹豫,接过来就吃了起来。看来,是没来及吃饭就跑过来了。

    “嗯,这饭食真好吃,难怪大家都传,说是能到小大人房舍吃顿饭,宁可一天不用餐。”耕督高兴的说着。

    “那是到我们房舍吃顿饭,耕督可要听清楚了。”二囡认真的纠正着说道。

    耕督连忙抱歉着点头认错,我则赶忙问,是什么事如此着急?

    “我昨晚想了一夜,这碑石还好办,可这亭台之石,需要表面平整,该如何是好?”耕督急切的问道。

    看来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把耕督放到关键的位子上,他也睡不着觉。

    “耕督别着急,这亭台之事,也不是太急的事项。我再问你,这附近的山上,可有一层一层的那种山石?”我探寻的问道。

    “对了,好像役畜办有,有一次拉回来过,用来做畜栏的档门,我可以去问问。”耕督一拍脑门,站起来连道别的话都忘了说,径直走了。

    我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

    我总感觉今天有些不舒服,有点头重脚轻,大囡观察到我的异样,走过来,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慎怪的说道:“哥,你是感冒发烧了,赶快让娘给你煮一碗浓姜汤吧。”

    二囡闻声也赶了过来,关心的说道:“哥,你赶快进屋歇息吧,煮姜汤的事,我跟娘说。”

    娘听到二囡所说,心急火燎的走过来,一时不知所措。大囡赶紧提醒娘,给我煮姜汤。外姨也赶了过来,帮助娘砸生姜块,煮水,煮姜汤。姨听闻后,赶忙跑过来,紧紧地搂着有点发抖的我,生怕胡什么问题。两个妹妹,很快吧房舍李哥床榻铺好,和姨一起扶着我进茅舍休息。

    在这个时候,亲情的作用全都发挥出来了,特别是平时总是调侃我的两个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这个哥哥。姨则始终抱着我,生怕热魔把我带走。

    两个妹妹临去祭祀院之前,看着我喝完姜汤,告诉我造纸的事不用担心,她们都会安排好,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

49。第四十八章 造纸并不太复杂() 
第四十八章 造纸并不太复杂

    这次,我是安心静养了两天,除了睡觉和一日两餐,就是晒太阳。

    我看着绳子上晾晒紫黑色的咸鱼片,取下来两片,没事干,就用石刀剁碎,准备晚上煮一锅粟米粥,让大家尝尝。

    牌饭前大家都回来了,都关心的问着我的情况,看到我已经恢复了,大家都很高兴。我赶忙帮助娘给大家的碗里盛咸鱼粥,大家看着碗里的粥也没什么特别,就随意的喝了一小口。

    “哎,这是谁做的咸鱼粥?可真好喝。再就着肉菜团子吃,真合口。”二囡先发表了见解。

    “嗯,是柯儿做的吧,很好,很开胃,本主可要多喝一碗啊。”父主赞许的说道。

    二囡本来想习惯性的调侃一下我,但看着这我病刚好,欲言又止。

    “对了,父主,我这几天怎么没有看到撅叔啊,他伤好了吗?”我关切地问道。我因为自己得病,才忽然想起养伤的撅叔。

    “哦,典督走后的第二日,你撅叔放心不下,就硬撑着坐车走了,现在也不知道撅部落如何?赶明日问一下探报便可知晓。”父主惆怅着说道。

    “对了,戈督现下如何?烽火台之事进展如何?”我连续发问道。

    “柯儿真是忧国忧族啊,当注意身体,热魔随去,不可大意。”国监沉声说道。

    “柯儿所问极是,戈督现下正在赶工建设烽火台,两百多军壮是分班昼夜不停,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完工。”父主说着转向我娘问道:“姬卿还有一事,近来毗熊二百多妇孺就将押送到我国都,不知可有居所?”

    “应无大碍,我国都现下已无穴妇,原有的都分配到扩大的织工场和耕壮军成为健妇。所有的穴窟都空着,再来两百女俘和孩童当无问题。只是安排女俘们干什么,要有个规制。”娘盘算着说道。

    “柯儿,为父听说国监说,搞了一个造纸场,不知女俘可否能用?”父主探问道。

    “没问题,父主,我觉得印染场和造纸场都可以让女人来干,劳动强度不会高于织工场。”二囡信心满满的说道。

    大囡闻言也点头附和,跟着说道:“可仿照我哥,在东侧的山丘挖几个洞穴,即可抚育幼儿,又可人工栖息。另外印染和抄纸等关进的技术工序,还是需要熟练匠工来操作,如此一来,男女混合,不知好不好管理?”

    “如果做个吊架之类的物事,可以减轻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女工应该也可以。”我思量着说道。又接着说道:“不过防范方面需要加强,可在山丘上设置烽火台,布置少量军壮站岗,当然军壮限制在固定的路线上,平时互不相干,战时保障平安。”

    “听来有些复杂,先这样试试吧,不行再调整。”父主谨慎的同意了。

    都两天了,耕督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明天我要去看一看,不知片状的山石找到了没有?

    “对了,哥哥,有件事忘了和你说了,抄纸的纱已经织出了三十围了,可以做十五个抄晒。你赶紧安排做框子吧。”大囡想起来后补充道。

    我听后点头确认。我们按一天出一百张纸计算,需要一百二十个抄,因为我们还不能和后世人工作制的技术和效率相比,毕竟我们的桑树皮也很有限。再说了,识字的人也有限。好在画地图,不需要太多的字,相对好办一些。

    看来后世留存下来的文献记载,首推当是各种图形。作为中国第一奇的《山海经》是从地图演化而来的,就不足为奇了。

    仔细想来,中国的象形文字,都是从图形演化而来的,这样推理下来,在万年前的中国先民,就用各种图形符号记述和交流,应当很自然和普遍。

    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发祥地之一,《山海经》记述的中山经的地区,也就是后世山西、河南、山西三省交汇的黄河大转弯与中条山脉所辐射的地域,应该有比裴李岗文化更为悠久和发达的文化遗存。

    只可惜黄河经常在此泛滥,万年的黄土沉积,淹没了文明的足迹。再加上后世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更使得这些难得一见的文化根基,座沉在滚滚河水之下。我们也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和遐想,来缅怀这些中华文明的先祖们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好了,柯儿,热魔刚走,早点歇息吧。”娘的关切打断了我的思绪。

    娘把我们三个孩子在邹姨的茅舍安顿好,就急匆匆的去了姨的房舍,与父主共度良宵去了。国监当然是雷打不动的在外姨的茅舍过夜。

    次日早起饭后,我急忙驾车驶向农鱼办。看着一个健妇正从耕督的棚间里出来,我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耕督走出来,看见我是一脸的惊喜。我当头问道:“层状山石找到了吗?”

    耕督兴奋的说:“小大人您看,墙边堆着的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