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燧皇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下可好,这服装的物事还没搞完,又来了一个制图的物事,我和姐姐可没有闲暇时间,玩跳皮筋儿了。”二囡噘着嘴,得意的数落着。

    “哎,对了,我说两个小神女,什么时候给为叔和你夏侯姨也来一套新衣物啊?”尚叔借题发问道。

    “早就给你们备下了。”我娘接过话说到。

    外姨闻声起身,钻进娘的茅舍,取出两套服装,递给我娘。尚叔迫不及待的取走上面的一套,一打开是一个长裙,赶忙转手递给夏侯姨,自己又接过娘递来的短裤,不管三七二十一,脱掉围腰,露着黑黢黢的下体,穿了上去。我的两个妹妹赶快用手捂上眼睛,其他人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何失礼之处。

    娘帮助尚叔系好腰带,并把短褂帮尚叔穿好。尚叔做了几个蹲下站起的动作,大声说道:“太好了,这下本督上阵骑驿方便多了,这可要多谢姬卿一舍人等啊。”

    说话间,夏侯姨也背转身,套头穿上了无袖长裙,一手拿着解下来的腰裙,不知放到哪里?我娘拿着手里的内短裤走了过去,附耳与夏侯姨耳语了几句。夏侯姨顿时满脸通红地背转身,弯腰伸腿穿上了内裤。不过让我惊奇的是,夏侯姨把腰裙上的腰带解下来,系在了长裙外面,这一下,更突显了女性的优美曲线,也没那么松垮了。

    在场的女性看着夏侯姨的创举,无不赞美此法美妙。

    “再缝几个库袢,在长裙的腰围处,腰带就固定住了。”大囡高兴地说道。

    只见一群女人们相互簇拥着,向外姨的茅舍走去,留下这帮在场的大男人们,只好低头茗着我们茅舍独有的桑叶茶。

    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一众女士们终于从茅舍里出来了,各个都是风姿卓著,美艳动人,当然还有两个小‘灯泡’欢天喜地的蹦跳着。

    父主他们眼看着美景诱人,当然是各自抱着心爱之人,迅速进入阵地了。就剩国监、姨、外姨和我们几个孩子,留在原地没有移动。

    国监是出于辈分没有动。其实,按照规制,国内哪个带引女子,男女之间的第一次,都是要献给国监大人的。平时看着外姨和国监的举止,就可以猜到,国监是人老心不老,根本就没闲着。

    外姨赶忙接过国监手中的水碗,进屋添茶。姨正要招呼我们几个孩子去她房舍过夜,就听我娘房舍里,父主的声音传了出来:“姬妇怎么不进来啊?”

    我姨闻言,高兴地屁颠屁颠的钻了进去。

    外姨端来茶水,我赶忙示意她,扶着国监回外姨茅舍歇息去,我们几个孩子往姨的房舍走去。

    次日起来,吃罢饭,按照我和妹妹昨晚的约定,载着妹妹们,赶车往织布阁驶去。

    一日不见,这织布阁内是织机作响,忙碌纷繁。特别是供给纱线的健妇们,裸露着身体,摔着奶子,忙前忙后的接续线头,传递纱锭。两个妹妹狠狠的瞪了我一眼,直接走到一台织布机旁,仔细观瞧,我也凑了过去。

    织工看到我们有点紧张,操作也没有刚才那么连贯了。二囡又狠狠的瞪了我一眼,那意思就是:就因为你在场,她才紧张的。我可真是冤大头啊

    看着平顺又柔软的麻布在一寸寸的增长,妹妹们终于舒展着双眉,开心的朝我笑了。

    这时,织工长颤着松弛的奶子,赶了过来。见到我和妹妹,高兴地说道:“小大人们,这下可好了,咱们这布,织的是又快又细,今后再做衣物就更合体了。”

    我听此言后想着,看来这织工长也是内行啊,能看出来这新布料的好处。

    说着,织工长反身回去,回来时,扛着一卷新织的麻布料,放在台桌上看来这桌椅的技术也开始普及了,这两个能干的妹妹,啥事干不出来。

    大囡用手抚摸着布料,眼眶里泪珠在打转。二囡则把布料的另一头贴附在脸上,幸福的感受着柔软的温暖。我则查看着布料的经纬线条。

    看来线径不会超过一毫米,我们终于可以做贴身舒服的衣服了,我也为之激动起来。

    大囡和二囡放下布料,激动地相互拥抱起来,我也很快加入到激动的行列里。

    激动过后,二囡不怀好意的对我说道:“哥,以后没事别老往这跑,有事我们会叫你。”

    我无辜的点着头,织工长一脸不解看着我们。

    大囡见状补充道:“今后织布的物事,由我娘定夺,我们代表我娘负责这边的事项。我哥还有水利工程要建设,这边的事项,有事找我们就行了。”

    说完两个妹妹相互拉着手,去检查其他工序的情形去了,我也只好央央然地离开了。背后还能听到妹妹们不怀好意的笑声。

    我驱车来到湖口的水利工地,但见筒车已经开始运转,水轮在水流的冲击下,不停地旋转,挂在水轮上的麻绳,带动着在麻绳上的一串竹筒,就像流水线一样,不停地舀起湖水,传送到山丘顶上的池塘里。

    我快步走上山丘,见到耕督和匠作监都兴奋的正在有说有笑。看着我过来,耕督激动地跑过来,一把将我抱了起来,不停地转动着。我的脸紧贴着耕督那满身臭汗,结实的胸膛,憋得是喘不过气来。

    我终于双脚着地了,才喘一口气,耕督的吐沫星子又飞到我的脸上。

    “辅国小大人,这下可好了,咱们的菜地要大丰收了,现下,再补种一茬葵菜,今冬咱们可是有菜吃了”

    我边擦着脸上耕督的臭汗和吐沫星子的混合物,边问身旁的匠作监:“还有什么问题吗?”

    别的没问题,就是这长绳,白日会松一些,需要调整水轮的位置,不过经过一天后,好了一些。

    哎,这是热胀冷缩啊,怎么和他们解释呢?算了吧。

    我走到丘顶的水轮边,看着竹筒不停地在把提上了的水,倒在水轮边上的水槽里。我再一仔细观察,原来山顶这个水轮的接水水槽不是在顶部,而是在底部,当竹筒转过顶点翻转时,水就会顺着水轮流下来,最终流到水轮下面的接水槽里,再顺着水槽,通过陶管流入池塘。

    古代的工匠太聪明了,连我都没有想到如此的细节。这样淋过水的水轮,还可以防止太阳照晒,延缓水轮的老化过程。这可真应了后世的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

    看着池塘里的水在一点点的增长,就如同我内心的喜悦在增长一样。

    耕督激动地冲着我说道:“看着架势,明天就可以把水塘蓄满水,接下来就可以灌溉田亩了。”

    我赶紧扭头,躲避飞来的吐沫,看见此景,匠作监是哈哈大笑。不曾想,这笑声又从另一个方向,赠送到我脸上飞来的唾液。

    我气得跺脚说道:“行了,别高兴得太早了,这池水还没浇到田亩呢。再看看下面的水渠,还有没有问题吧。”

    大家这才收住笑容,顺着引水陶管下山,检查起沟渠管线。一路上,在田间播种葵菜的耕壮们,面带笑容,不时地和我们打着招呼,仿佛就是一家人一样。我也频频招手,大声说道:“耕壮兄长们好”“耕壮兄长们辛苦了”

    大家也纷纷喊道:“小大人好”“我们不辛苦”

    给我的感觉,怎么有点像后世领导检阅部队的味道。

    检查完后,来到农鱼院,大家各就各位坐定后,我问耕督下一步作何打算?

    耕督说道:“下一步,集中耕壮们种菜,这活儿比较费工力,菜地每天都要浇水。对了,匠作监大人,还要给我们多准备木桶,水舀子。”

    “放心吧,耕督,啥时候将作坊也没误过农事。”匠作监拍着胸脯说道。

    “这菜今年能种到何时?”我认真的询问道。

    “怎么也可以到冬初吧。”耕督自信的说道。

    看来现下的气候温度,比后世确实要高一些。我一想也对,如果要是像后世那样,冬天人类就只能待在洞里,出不来了,就像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再一想不对啊,那山顶洞人冬天怎么活呢?野果也没了,只能靠打猎为生吗?看来在远古的时候,北京的气温也比后世要高一些。

    算了,别再想了,穿越到现下就够悲催的了。如果要是再穿越到距今三万年的山顶洞人时代,那就只有和野兽为伴了。

    “冬天你们干什么呢?”我接着又问道。

    耕督和匠作监看到我一直在沉思,也不敢打扰我,现下突然听到我的提问,一时没有听清楚。我只好再问了一遍。

    “冬天大家就待在棚舍里,我们叫猫冬。有时候也会组织去狩猎。不过,年年都死人,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出去狩猎。我们的军壮专门从事狩猎,物事归役畜办管理。他们负责狩猎捕猎,因为常年干这物事,很少有伤亡,猎物还捕的多。”

    “为什么不利用冬天,练武呢?”我不解的问道。

    “武还要练吗?那需要多少物食供应啊。不过也是,我们今年的物食丰盈,冬练应该无妨。”耕督思索着说道。

    我现在才明白,上古时代为什么不练兵。一来是人手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充足的物食供应,挨过一冬,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练兵,说来容易。可是,如此众多的精壮,这人吃驿喂的,真不是个小数目啊。

    看来,今年冬天还是干点技术活儿吧,这大部队就别动了,太费物食。

    对了,这写的纸就不能改进一下吗?这也不算太费事啊,关键是抄纸的子。如何才能做出带细小孔的布来呢?能织布,应该就能织出布来。

    这样看来,晚上还要和两个妹妹好好商量一下,毕竟在织布地方,我只能止步了。

    “走吧,咱们再到棚舍区那边看看去。”我见没有其他的物事,就说道。

    匠作监说道:“下职还要回去准备浇菜的农具物事,”就先行告辞。”说完就匆匆的离去了。

    我在耕督的陪同下,朝棚舍区饭食灶棚走去。

    来到灶棚外,就听见呼哧呼哧的声音,不时还有断续的呻吟声传了出来。我也没太在意,就径直走了进去。

    但见,好几个灶台上放着大陶锅,锅上盖着竹篦编成的大锅盖,上面是蒸汽腾腾,灶台火堂里是火苗升腾。这气势还真不小。贩夫们不停地递送着粟米饼子和菜肉等做汤的物食,眼看着一个贩夫迎着大锅的蒸汽,揭开锅盖。在汽浪中拾取刚蒸好的粟米饼子。

    而在灶台棚架的一个角落里,一对儿男女正在行着进礼之事,呻吟声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我想转身离开,毕竟在现下,冲撞了别人的进礼,可是很不道德的物事把男女之事叫做‘进礼’,可见这个时候的人们,对生殖的崇拜程度之高。

    那对儿男女也看见了我,但是,又无法起身施礼,越是着急,两个人越分不开。男的憋得是面带紫色,青筋突起,女的涨得是面红耳赤。男的是欲跪立起来拔出来,女的撅着屁股也想站起来,可无法脱离,急的是想分也分不开。

    在后世我也听说过,有的男女之事,会分不开,这下可是眼见为实了。其实,都是因为突发的事情,导致双方紧张过度,一方膨胀过大,另一方肌肉过度紧缩造成的。

    我敢忙招呼耕督,转身离开了灶棚。

    :

47。第四十六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四十六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回到娘的房舍,看着妹妹们还没有回来,只有娘正带着姨和邹姨在缝制衣物,外姨在张罗牌饭。 夏侯姨正跪坐在草垫上,专心致志的看着娘如何缝制衣物,手中也拿着衣物,认真的学练着。

    我从茅舍里拎出两把椅子,让娘和夏侯姨坐下,又钻进姨的茅舍里取椅子。就听身后夏侯姨赞叹着说道:“坐在这个墩台上可舒服多了,咱这上国真是物事新奇。”

    娘听闻此话,只是无言的笑了笑。姨等我拿出两把椅子各自坐定,才说道:“还别说,我现下在外面感觉坐椅子牢靠,起身也方便。不过,在屋里还是坐在榻上舒坦。”

    我心想,如果将来有了床,在茅舍里,姨可能也要坐椅子了。

    随着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不用问,两个可爱的妹妹回来了。

    我起身迎上前去,问道:“今日可是研究地图了吗?”

    “哎,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哥,你怎么今天这么有空啊,看来不让你去织工场,憋得难受了吧?”二囡说完,两个妹妹嬉笑起来。

    “行了,都累了一天了,坐下来歇息一下,喝口茶。”娘说道,微笑着端着竹笸箩走到我们身边。

    两个妹妹端起茶碗,恶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我全当没看见,接过娘的茶碗,茗起来。

    “好喽,几个小大人,咱们开饭喽。”外姨也借机吆喝起来。

    看来,我在茅舍里的人缘还是不错的,也就是两个妹妹老没事找事,不然,我可就是房舍的小上帝了。其实,正因为娘和几个姨都喜欢我,两个妹妹心里才不平衡,才无事生非的找我的茬,这就是家庭生活中的调味剂。大家不觉着幸福吗?反正我觉着特幸福。

    我看着两个妹妹一进门的火药味烟消云散了。边吃边问道:“对了,我正想问问这织布的事呢?”

    “行了,哥,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二囡一听是织布方面的事,赶紧下了封口令。

    大囡看着我很认真的样子,就劝解着说道:“二囡,别急,先听听哥哥怎么说。”

    “我想把造纸给做起来,将来绘制地图,需要大量的纸张,现在用树皮,携带和保存都不方便,也太浪费原料。其实这也不难,关键是抄纸的筛,如果在织布的时候,隔一条纱线织一条行不行?”我思索着问道。

    “从经线来讲不难,只要在梳齿上隔一齿放一根纱就行了,主要是纬线。这样吧,在织布机压杆的时候,压杆两边垫一个薄片就行了”大囡思考着说道。

    “太好了,有了纱,我明天就去那个我们曾经看着很神秘的印染场,那里即搞浆染,又产桑皮册。”我兴奋地说道。

    “哥,那里面是不是又有很多健妇啊?”二囡不怀好意的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