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燧皇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后世的口头语‘我的娘啊’就是这么来的。这才上演了一出娘为了救子绑在鹿身上的‘缚鹿救子’的激情一幕。

    众人歇息过后,打着竹炭火把,快速往申弥国主部落赶去,六鼓午夜时分来到主部落申弥人称国都——饲狼围。进入围子后,即赶往驿舍歇息。

    我举着火把,陪大祭司进得驿舍,借着火光,看见娘正与外姨互相依靠睡着,听到声响,看到我,娘不顾旅途颠簸的疼痛,急忙扑了过来,紧紧地抱着我,泣不成声。外姨叉着腿刚想站起来,又“哎呦”一声跪坐下去。

    大祭司眼含热泪慨叹道:“娘亲的挚爱大可擎天啊”

    “挂甲何在?”大祭司厉声问道。

    身为三柱男的敢战军挂甲闻听进舍。

    “老朽连夜写一皮册,你带一名勇士,一人双骑破晓出发,赶回大部落禀告大盟主,告知二盟主有变。请大盟主思量解危之策。老朽以为时不我待,响应大盟主临行前的授意,代大盟主当即裁断。调六部落军壮迅即驰援大部落,四盟主之军次日潜行之二部落南侧待机。敢战军一部应坚守山口,绊马索设伏,另一部沿山边小路接近二部落洞舍区,先是突袭二部落的毗熊人,再是解救二部落军将,其后联合二部落之我族军壮,协同四部落军壮共击贼敌。攻击时间在二日后夜晚,以大房舍火起为号。火起后,敢战军迅即出击破敌,救我族军将。火起之时,四盟主之全军向北掩杀,迅即占领房舍,保护我族妇孺、物食不使有失。挂甲听令,立即重复一遍。”大祭司坚定的说道。

    挂甲一字不差的重复了一遍。我和娘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着正在用碳条写的大祭司,这就是年过五十,平时说话都颤抖的大祭司,更是临危不惧坚毅果敢的大祭司。

    我即命其余人等驿舍外听候。

    说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不是说这个时代写都是刻字的吗?怎么又用上碳条了。没错,为了长久保存需要刻字,但是日常和应急的文是用碳条写在桑皮纸上的。可惜的是,即便是刻记在桑皮纸上的文字,历经近万年的沧桑变化后,也荡然无存了。后世能看到的甲骨文,正是因为甲骨没有腐烂才得以流传后世,在那个文化演变缓慢的上古时期,文字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鼓时一小时后,右库办把皮包裹后交予挂甲,此时离天亮尚有二鼓时间,挂甲不及停留,举火把,背负皮,带领一名勇士策骑而去。

    大祭司累的倒头大睡,其余人等在右库办的带领下另处歇息,我在娘和外姨的夹击下,躺在榻上心绪难平,一个成功男人的后面需要多少个女人来支撑啊可千万不要误解,后世成功男人后面的女人们那是在分一杯羹战场上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在生活中那是一人扬威万人扶啊。

    次日上午饭后,我赶车随大祭司前往中心大帐,礼会我舅亲。

    我边走边欣赏着异国风情,居住区外有个用树木和石头搭建的大围子,房舍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蒙古包。不用说这里应该是以游牧为主,农桑兼具的半农业社会,毕竟申弥国在西北面的丘陵地带,农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水草确是异常繁茂,林木也布满山丘,这里的树种更多的是针叶林,落叶桦树和桑树,可以说是山清水秀,草繁畜丰。尤其是奔驰在山丘草坡上的枣红色骏逸枣红马那真是潇洒奔放。

    再看这里的人们,兽皮斜披着肩的穿者打扮,总让我想起后世藏族的服装。看来马背上的民族,为了驱赶和驾驶的方便自古就是这样穿着。现在是夏天,还看不到他们头上戴的什么式样。

    壮勇们手中举的武器更多的是猎叉,而不是我们的梭枪。我看是因为这里地形开阔,多几个齿攻击力更强,另外捡拾牛羊粪也方便,晒干后的牛羊粪作为燃料确实很有效。

    我随大祭司在遣使的引领下,进入大帐,端坐在上的舅亲起身哈哈笑着迎接我们,并拉着大祭司的手并排坐在上首,我则坐在右边的首位。双方坐定,大盟主请大祭司介绍宾客。当大祭司介绍到我时,舅亲招手让我过去。

    我走到舅亲面前,舅亲抚摸着我的头,些许才说道:“鼻子、眼睛长得真想你娘,今天能来看大舅,吾甚为高兴,小小年纪就堪大用,真是我姬氏一族的荣耀,不妄为你娘舍身疼爱,孩儿,坐下去吧。”

    大祭司介绍完我们,请舅亲介绍在座的大人。

    “这是左理政我大弟姬酩,下一位是右理政我二弟姬嵩,在下边是左掌军我三弟姬磊,最后是我四弟右掌军姬盖。吾等人少,只有三个围子,三个军帐,本国主领中军账。”舅亲朗声说道。

    看来在座的都是我的舅舅,我看了一下起身施礼后说道:“在座的各位舅亲好,小甥在此借礼了。”各位舅舅听罢,也伸手示意了一下。

    介绍过后,大祭司言道:“贵国与我姻亲和睦,特前来邦谊,带来车撵与国主乘用,烦请笑纳。”

    舅亲听闻甚是好奇的说:“现在可否一探究竟?本主观之心切。”

    大祭司向右库办一挥手,右库办起身出账,叫等候在不远处的牛车赶过。车到大帐前,大祭司伸手示意舅亲出账一试,一干舅亲们来到账外,大舅在大祭司的引导下,先后登车就坐,我坐到驾驶位,驱动了车辆,牛车缓缓地在美丽的草原上行驶起来,大舅和大祭司透过两边的车窗,怡然自得的看着风景,惬意的聊了起来。

    “这次多谢国主搭救之恩,家出叛逆实在惭愧。”大祭司面带歉疚的说。

    “家大事多,能够理解,还望大祭司多保重身体。不过乘坐此车行走当不费体力,到是老幼皆宜啊,尤其是在严寒的冬日,更为妥帖。”大舅赞许道。

    “此物是你的外甥所创,这里面自然也有国主的一份贡献。”大祭司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笑罢大舅深情的说道:“想来我那令妹返回之时,不会再有骑乘之苦了,也好,将来吾等两邦交无论是交谊还是走亲均将更加便易,本主谢过贵帮的馈赠。”

    大祭司赶紧客气了几下欲言又止。大舅看车大祭司有话要说,就说到:“大祭司有话但讲无妨。”

    大祭司随即说道:“还有一事烦请国主相帮,想来在返回经过我二盟主部落之时必有差池,我盟内之事,自能料理妥当。烦请国主能够牵制毗熊人,不使其介入此事。”

    大舅听吧朗声说:“此事好说,我在接到大祭司皮后,就已经遣使往毗熊国,相邀汇猎于薄山脚下。毗熊国主司马皓乃爽直之人,定不会违约。其小妹又是本主内妇,我即刻再休一册,用此车携内妇一同汇猎,让司马皓兄妹相见,岂有不来之理。大军前往汇猎,自当解除贵帮之忧。”

    “国主韬略过人,老朽佩服,既如此,明日我等就起程回反了,姬大主妇晚些动身,一来与国主相叙亲情,二来调养乘骑之困,国主以为如何?”大祭司颤声说道。

    “也罢,大祭司料理家事紧要,本主就不强留了,不知小甥柯儿可否多停些时日,我这做舅舅的甚为喜欢,也好陪陪他娘。”大舅言罢,大祭司无言拒绝。

    我只好说道:“柯儿多谢舅亲抬爱,但娘亲有示,要柯儿以盟事为上,无盟岂可有家?”我抬出娘来说事。

    “真是隔箱有耳啊柯儿以国事为重,让为舅无话可说啊,好吧,那就来日方长吧,柯儿长大了。”大舅叹息后接着说:“即如此,柯儿,驾车去那边山坡白桦林下的驿帐驻足,赏景、吃烤羊,来人唤各位大人都赶过来。”大舅边说边吩咐道。

    我则驱车向右前方的白桦林的驿帐驶去。

    来到驿帐举目眺望,在高远的蓝天上,漂移着棉絮般的云朵,展翅的山鹰在艳阳的辉映下金羽璀璨,起伏的山峦覆盖着茂盛的葱绿,极目远眺是近清远淡,苍茫无际。脚下的草坡绿意盎然,远观平缓如毯,近视繁草映花。低头直视一彪人马正飞奔而来,但见几匹枣红马逸鬃奋蹄,争先恐后。很快就来到我们眼前,不用说必定是我那几个舅亲们。

    众人是有说有笑,时间不长,烤羊肉的香味就传递到了每个人的鼻孔里。大舅请大祭司用石刀切取羊头上的肉,以示对客人的尊敬,看来这种古老的礼节一直延续到后世。接下来那一个个伸胳膊,张大嘴,只剩暴殄天物了。一众人吃的是脑满肠肥,不亦乐乎。娘和姨也被请了过来,看着眼前的情景,真是哭笑不得。

    “令妹乘骑之患好些了?哥可是放心不下。”大舅问道。娘闻言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今后可不许这样,有事差人报一声就行了,难道哥你还信不过?”大舅略带责备地说道。

    要我说能放心吗?现在毕竟是两个国家,没事一团和气,有事各怀鬼胎。好在眼下没有利害冲突,就看那几个杀气腾腾的小舅,一旦有事后果可想而知。娘是个外敛內慧之人,岂不知个中的道理。

    大祭司把下一步的安排借机说与我娘,并留下了预备给二叔的车撵和两名勇士,娘迟疑了片刻后点头应允了。

    当晚众人为了应对明天险恶的情形,都抓紧时间养精蓄锐。一夜无话。

    次日起来吃过上午饭,辞别大舅和娘亲,我陪着大祭司一行驱车踏上回家路,与此同时,差遣一名勇士绕道快报带军埋伏的四叔。

    :

26。第二十五章 去除人祸有惊无险() 
第二十五章 去除人祸有惊无险

    驱车一路前行,大约六牌时左右下午1点,来到两国边界通道口两个土丘之间的谷地,交接通关后,进入了危机四伏的二部落。

    我们一行在二部落四名边关壮士骑护下向房舍区方向行去。我低声问道:“祭祀大人,平时边关壮士都配驯鹿吗?”

    “确实有配,一般是一关两鹿,三天一换班,只有换班时才有四骑。”大祭司眯着眼睛解释道。

    “那就是有异常,我看到边关上还有四支驯鹿。”我急促的低声说道。说完我扬一下手中鞭,敢战军的八名勇士一看就知道情况异常。不动声色的向牛车凑过来,并开始分割开四名壮士。看我鞭子并没有落下,就没有发起攻击。

    我大声叫道:“敢战军棚长何在?”

    棚长朗声答道。此时,四名壮士紧张的开始提拉手中梭枪。

    “四位壮士提枪作甚,莫不是要刺杀老朽?”车厢里一个低颤的声音喝问道。

    四名壮士左右一看,见不是对手,赶忙滚骑落地,跪地求饶。

    “祭祀大人饶命,我等也是部落族人,是二盟主命令押护大人至大房舍,一会儿前面还有人接应,祭祀大人当心。”其中一名主事的壮士泣声言道。

    “好吧,老朽就给尔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尔等一切听敢战军勇士的吩咐,但有差池,定杀不饶。”大祭司厉声说道。

    我示意棚长问明情况。不久棚长近前报道:“前方不远处还有一棚壮士,就在前面拐弯后的树林里。”

    我和大祭司耳语了一会儿说道:“棚长前来,尔等先行过去,如此这班,事后单骑亲自回禀报信,不得有误。”

    棚长得令后,召集全体壮勇吩咐后,十二人策骑前去。我则调转车头,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

    大约半个时辰后,见棚长一人策骑而来,我再次调转车头,知道一切顺利。

    棚长来到近前报道:“启禀大祭司、小军旗,按小军旗之策,让两名勇士与壮士互换服装后,四名着壮士服装的军士直接前往树林,联系埋伏敌壮,剩下的分成两组,每组编入一名二部落壮士,从树林背后两翼包抄,再与前面四人三面突袭,一举擒获了十二名埋伏的壮士,其中有四名毗熊敌贼负隅顽抗,吾等已将其毙命,其余都愿意听命大祭司指挥。”

    “此往前去路途的情形是否探明?”我问道。

    “已探明,在房舍区西边仍有一哨毗熊壮勇等待接应,请大祭司、小军旗定夺。”棚长犯难的回复。

    我看了一眼太阳的位置,估计此时距天黑还有三个时辰。

    我低声请示了大祭司后,对棚长说:“一会儿到树林歇息,问明此去房舍区所需时间,再做定夺”。

    驱车来到树林里,看到四个死敌都已经掩埋完毕,我请大祭司稍事歇息。便召集棚长、两处埋伏地点主事壮士前来,问询到房舍区所需时间,二部落的防备情形。关键是毗熊军壮有多少在二部落之中,本族妇孺现在情况,还有洞舍区部族军将关押地点等。

    一名树林埋伏的主事棚长答道:“秉小军旗,按车撵行进,应该还有两个时辰,定可到达。我是今日上午饭后离开二部落,部族人等没有太大变化,可见有一营毗熊胡壮因为胡子大而得名,看来后世汉唐的胡人称呼盖源于其脸上的胡子而来正在用饭,估计房舍区当有此数,再加上洞舍区看守的胡壮,总数应在百五十壮。至于东边与大部落衔接部是否有胡壮就不得而知了,想来似应有敌才是。”

    早已凑过来的大祭司颤声开口道:“棚长此虑老朽以为然也。想毗熊人口近五千,壮勇不应少于八百,留两百参与汇猎,两百守卫,还应有四百壮勇可用。由此推断,东边应还有两百以上的壮勇无虞。柯儿,速差人向南,过河绕道传与四盟主和六盟主,不得有误。”

    随即一名勇士和一名参与树林战斗的二部落壮士,策骑向南而去。

    “祭祀大人,现在我们这里有壮勇十八士,且将士同心。孩儿以为到房舍区时最好天已黑暗,可借夜色不辨人脸,又便于举火,不知然否?”我畅言道。

    “然也,柯儿此计甚好,我等在此再停歇一个时辰,但不可太长,长则生变。”大祭司沉声说完,登车歇息去了。

    我命放好警戒哨,也自寻地点歇息一下。

    不一会儿,警戒哨来报,西面有两骑疾驰而来。

    二部落的棚长起身道:“无需担忧,这是边关换岗的壮士,大人放心,我来处理此事。”

    很快两名壮士被带到我的面前,一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