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王的神探盲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王的神探盲妃-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里大将军向来心系天下,精忠报国。而今皇上刚故,身为皇上心腹大臣,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赶去边疆。”一道铿锵有力的女音从殿外传来。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被打破,群臣回身抬首,目光遥遥看去,只见殿门外进来一高一低两道身影。

    看见那轮椅上的男子,群臣皆是垂首,恭谨的道,“微臣叩见明阳王,明阳王妃。”

    来人正是澹台潽夫妇,方才说话的,便是百里卿。看见他们出现,百里骁顿时松了一口气,脸色恢复常态。

    百里卿推着澹台潽款步而来,目光扫过百里骁,最终落在了温丞相身上,“温大人莫不是质疑大将军的能力?区区寇贼,难道大将军麾下大将解决不了?”据她所知,昨日边疆急报传来后,百里骁便派了手下大将赶去。如今澹台云刚刚驾崩,朝中必乱,身为手握一半兵权的大将军,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百里卿寥寥几句,便将温丞相所有的后话堵住。那男人只是格外深沉的看了百里卿一眼,面色变得凝重。

    “父皇驾崩,你们怎不第一时间通知本王?莫不是本王腿残了,你们便不把本王当父皇的儿子了?”轮椅上的男子缓缓开口,那冷淡的语气,凝重的口吻,在众人听来格外的阴沉。

    以前一直以为,大皇子是个温文如玉的男子。可不曾想,他身上也有这般骇人的气质。温丞相心里却更是狐疑,毕竟百里骁放出去的鸽子全都被拦截了,按理说,皇帝驾崩的事情,澹台潽应该还不知道才对。

    “皇兄误会了。”另有一道男音响起。

    众人的目光微抬,便看见那一身紫袍的澹台驭从后殿步出。他脸上浮了一层悲伤,看见澹台潽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嘲讽,“此事并非有意隐瞒皇兄,只是皇兄与皇嫂出游在外,飘忽不定,本欲传信,却也不知道到底该往何处传信。再者,皇兄本就双腿不便,又正值新婚,大家也是为了皇兄你着想。”

    百里卿看向那男子,不由得一笑,“裕亲王倒是想得周到。不过既然身为皇上的长子,连皇上的葬礼都没能参加,在百姓眼中,只怕会被视为不孝吧!”她说完,未给澹台驭接话的机会,便道,“虽然皇上已然下葬,身为儿媳,身为臣子,我也应当与王爷去皇陵跪拜皇上。”

    “王妃说的是,不过这事恐怕得推后才行。”温丞相含笑,那笑里意味深长。

    百里卿回眸看向他,却见那男人目光微抬,看向高台上的那位年轻公公。若是百里卿没有记错,那位公公以前也是在皇上身边当值的。手里拿了一份圣旨,神色从容的站在那龙椅旁。百里卿一看便知道,温丞相是想干什么。

    温丞相使了一个眼色,那站在龙椅旁的太监便略略往前一步,笔直的站在高台上,俯视殿下众人。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高高在上过。没想到,自己会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太监,摇身一变,变成御前大总管。

    而且他的手里还掌握着裕亲王的命运。

    “向公公乃是皇上身边的亲信,皇上临终前,交给他一道圣旨。”温丞相说着,目光掠过百里骁。

    百里骁面色一沉,便道,“皇上临终前,只你温丞相一人在跟前,自然是你说什么,便是什么了。”这话里含着深意,在站众人,都是听出来了的。

    皇上驾崩,温丞相在身边。而这圣旨又关乎皇位。裕亲王乃是温丞相的女婿,这圣旨上不用想也知道,写着澹台驭的名字。

    “一个月前,本王离开京城之际,父皇身子骨尚且健朗。怎的,才一个月的时间,父皇就病逝了?”澹台潽款款说着,语气不温不火,却是字字直戳要害,突出重点。

    百里卿扬眉,附和道,“皇上几时病的?什么病?太医殿想必是有记载的。若是温丞相与裕亲王不介意,我想去太医殿瞧瞧皇上的病历。”

    从没有人敢质疑丞相和裕亲王,再加之,这朝堂上大半都是裕亲王的心腹。澹台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参政,不曾拉帮结派,背后也没有势力,所以澹台驭才会这么胆大,肆意妄为。

    可如今百里卿这席话,却叫人拒绝也不是,同意也不是。

    “王妃的意思,莫不是怀疑皇上的死?”温丞相开口,淡语。

    百里卿扬唇,转目看向他,“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皇上早就钦点我为刑部尚书。如今上任期限已至,百里卿也便是百官之一。温大人,从今往后,还望多多指教。”

    温丞相脸色微变,不禁看了看一旁的百里骁。

    见那男人似笑非笑的神情,温丞相才硬着头皮道,“百里大人言重了!”

    “皇上向来身子健朗,对皇上的死,不只是下官,就是王爷以及天下百姓,只怕也心有狐疑。本官身为刑部尚书,理当将此事查个明白,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百里大人这么说,便是不信本相也不信裕亲王?”温丞相沉着脸问道。

    “丞相多虑了。下官相信,清者自清。”百里卿说完,便抬目看向澹台驭,“圣旨且放放,王爷不会有意见吧!”

    “国不可一日无君,百里大人这做法,只怕不好。”说话的是一名眼生的臣子。百里卿只淡淡的瞥了那人一眼,又看向温丞相和澹台驭。不用猜也知道那人必定是裕亲王党的。

    好一个国不可一日无君,顿时将立新皇的问题推到了风尖浪口上。

    百里卿没再开口,寂静的金銮殿上,响起车轮辘辘的声音。

    所有人的目光微转,落在那轮椅上的男子身上。

    男子叶眉修长,面若冠玉。此刻面色凝重的转动轮椅,慢慢的行到了群臣之前。

    “新君未立前,由本王代理朝政,大将军百里骁以及温丞相辅佐左右。诸位大臣,可还有意见?”男子嗓音温沉,如古匣轻启,沉闷却有力。

    这话一出,在场诸位大臣都愣住了,谁都没有想到。向来不争名利,不参朝政的大殿下、明阳王,竟然会主动代理朝政!可一个残废,如何能成为凰月王朝的天子!

    “诸位大臣放心,本王身患残疾,多有不便。这凰月江山,易坐难稳,难道诸位大臣还担心本王将其吞下不成?”他似笑非笑的说着,语气凝重,话意却是深长。

    别人且不说,澹台驭与温丞相却是知晓澹台潽双腿痊愈一事的。可是此时,澹台潽一口咬定他的双腿依旧残疾,要代理朝政,他们完全没有反对的理由。再者,澹台潽本就是皇长子,皇帝驾崩,由他携同大将军与丞相代理朝政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爷身体不便,不如由裕亲王…”

    “裕亲王现在的处境,只怕不宜摄政。”尚未等温丞相的话说完,百里骁便开口打断了他。

    随即,目光灼灼的看向澹台潽,“众人皆知,明阳王素来淡泊名利。我认为,由明阳王代理朝政,最好不过。”

    百里骁在朝中亦有自己的势力,那些人唯百里骁马首是瞻,此时自然是附和他,同意澹台潽代理朝政一事。再加上百里卿的支持,这件事便算是定下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百里卿等回到了明阳王府。

    就连百里骁也随他们回了明阳王府。

    明阳王府,书房。

    萃纱斟了茶,便悄悄的退下了,还不忘将门掩上。

    澹台潽在书案前停下,百里骁与百里卿分别落座。而后那书案前的男子,微微抬眸,目光深沉的看向百里骁。

    “这一个月,只岳父在京中。父皇驾崩一事,岳父可知晓一二?”

    百里卿也是看着百里骁,“皇上驾崩,实在太过蹊跷。”

    百里骁拧眉,尔后扫过他们两人,慢慢压下了眼帘,开口,“皇上向来身体健朗,驾崩前三日,我还面过圣,并未瞧出什么异样。若说皇上病故,我绝不相信。”

第19话:奉旨离京城,风云暗地起() 
五日后

    在群臣的拥护下,澹台驭还是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凰月王朝新一代帝王。

    不过由大将军、温丞相以及明阳王澹台潽共同摄政,辅佐新皇。局面算是勉强定下来了,百里卿在刑部累了几日,终于回了王府。

    清晨下起雨,百里卿回到屋里,便见那坐在轮椅上的男子正手卷一册书,位于窗畔。

    见她回来,澹台潽搁下了手里的书,柔声道,“事情查得如何了?”

    “先皇驾崩时,只丞相的人在。既有认证,亦有物证,全都指明澹台驭乃是先皇亲下遗旨立的新皇。”百里卿说着,眉头不由得蹙起,似是有些烦闷。这几天她都是天微亮便往刑部赶,夜深了才回来。可是最终还是什么证据都找不到。

    “澹台驭刚登基,尚不敢猖狂。不过假以时日,他必定会想办法将我们除去。卿卿,你现在已经入朝为官,凡事皆当小心,以免被其抓住了把柄。”澹台潽说着,慢悠悠的从轮椅上起身,走到桌边,为百里卿斟了一杯热茶。

    接过茶,百里卿落座,垂首轻抿了一口。

    澹台潽说的这些她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过有时候,不是自己小心,就真的能平安无事的。

    **

    约莫又过了半个月,澹台驭成为新皇帝的事情已经算是稳定下来了。可是边疆却传来了急报,说是蓬莱国来犯。

    深夜的将军府,阴沉沉的,死一般的静谧。

    百里骁的书房内,几个身披铠甲的将士围在一起,几人的目光都急切的看着那书案前的百里骁。

    “大将军,蓬莱与我凰月已二十年井水不犯,而今忽然来犯,实在是太过蹊跷了。”一名银甲将士抱拳说道,一脸严肃,可见蓬莱来犯是一件何等重要的大事。

    百里骁点了点头,抬手捋了捋虬须,“可打探清楚,蓬莱忽生变故,是为何?”

    “属下只营帐里将士们说,蓬莱来犯,为的是一名女子。听闻在二十一年前,凰月与蓬莱最后一次大战。当时蓬莱有一位公主流落在战场上。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是蓬莱皇帝依旧没有放弃寻找。听老将士们说,那位公主尚且活在这世上。所以,蓬莱此次进攻,乃是为了那位流落在外的公主而来。”

    “公主?”百里骁拧眉,狐疑的目光落在那开口回话的将士身上,“什么公主?为了一个公主,就敢犯我凰月?”

    “听说蓬莱国王早就修书传信于圣上,探查那位公主的下落。不过…”那位将士微微垂下了脑袋,话也噎住了。

    百里骁眯眼,即便他的话没有说完,他却也是猜得到的。

    只怕是新皇澹台驭无暇顾忌这件事情,亦或许是忘了。所以才会逼得蓬莱国主举兵来犯,只为求那一位流落的公主。

    可是说起这位公主,百里骁的眸色不由变得幽深了一些。

    二十一年前……

    “夜深了,你们且先下去吧!咱们明日便带兵出发,前去镇守边疆。”百里骁说着,慢慢的抬起头,目光扫过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将士时,顿了顿道,“卫将军且留下,本将还有一些话要与你说。”

    众将领抱拳告辞,只那满头银发,神色从容的卫炎留了下来。

    书房里顿时寂静了,桌上的烛火摇曳,风从窗外吹进来,微微有些冷。

    卫炎见大家都离开了,这才向百里骁抱拳,“大将军还有何事吩咐?”

    百里骁站起身,缓步走到了他的身前,沉默了好一阵才道,“二十一年前的事情,你可还记得?”百里骁征战沙场多年,身边誓死跟随的将领不少,可是年份最久的,便数卫炎了。

    二十一年前的事情,他也知晓。

    “大将军可是指大小姐?”二十一年前,百里骁从战场上抱回了一个女婴。知晓的人不多,卫炎是其中一个。当时,将军夫人一心要个女儿,可是足下却只百里熏一子。而在沙场上,百里骁捡到了一个女婴。一时心生怜悯,而且那女婴格外的讨喜,所以百里骁便将其抱了回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女婴已经长大,也就是百里骁的长女,百里卿。

    他从没有想过去查询百里卿身世来历,甚至没有深想过,她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在沙场上。

    而今,蓬莱忽然传出公主流落在外的事情。百里骁与卫炎,自然便想到了百里卿身上。

    “卫炎,你说这世上难道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百里骁从回忆中抽身,目光沉了沉,才看向卫炎。

    卫炎拧眉,轻轻抿唇,却是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现在看来,百里卿的身世,的确也该查一查了。

    毕竟,一个流落在沙场上的婴儿,绝对不会平凡。

    更何况,在沙场上,她还安安稳稳的活了下来。

    就在百里骁带兵赶去边疆后,百里卿与澹台潽便被派到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查案去了。

    听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需百里卿亲自前去。而澹台潽则是代表皇帝,前去督促。

    谁都知道,澹台驭这旨意其目的何在。

    而今百里骁去了边疆,再将百里卿和澹台潽支出京城,他在京城的日子便能宽松许多,也有了喘气的机会。

    **

    京城外,一辆马车屹立。

    澹台潽位于马车内,之音立于马前,只见百里卿正与许拂他们道别。

    “百里夫子,你们此去,须得多久才能回来啊?”李珍问道,倒是一脸的不舍。

    百里卿摇了摇头,浅浅一笑,“少则半月,多则一月。”

    “皇兄为何非要派你们亲自前去?难道朝中没有比百里大人更合适的人选了吗?”说话的是澹台涅,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着百里卿,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

    百里卿只淡淡的扫了他一眼,什么都没有说。

    倒是一旁的柳云翩,开了口,“只怕皇上此次安排你们去温良县,是想让你们有去无回。路上,还是小心些为妙。”

    梅潇和傅君悦皆是一愣,目光诧异的落在柳云翩身上。自从他们从蓬莱回来以后,柳云翩就性情大变,以前温柔大方,现在极其淡漠,性子倒是冷了不少,人却是睿智了不少。

    面对她如此变化,梅潇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