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天命福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媒婆终于把人说了出来。

    “梁秀才,我们不认识啊?王媒婆您能说说那边是怎么说的吗?”焦母听着话有点不对劲儿。

    “是梁秀才的娘说的。说是,上次去省城梁秀才和你家大小姐两情相悦。两家已经同意只要我来说和说和的?难道不是吗?”王媒婆看焦母的脸上带着怒容,不自觉的把话都吐露了干干净净。

    “什么?”听王媒婆说完焦母是彻底的怒了。

    “有人在家吗?”本来正打算把王媒婆轰出去的焦母,听到声音把话给咽了回去。

    “是吴先生啊,吴先生我家当家的在作坊呢!”焦母以为吴厚的父亲是来找赵父谈酱油的事情的,开口就把赵父的所在地如实相告了。

    “不不不,我今天来呀,不是谈生意上的事是有点私事想找您谈谈。现在方便吗?”吴父摆摆手说道。

    “您请进,我把他爹请回来。”焦母转身把吴父让进客厅。并对着王媒婆说道:“我们不认识什么梁秀才,王媒婆请回吧!”

    “王媒婆也是来说亲的?吴某不才,我也是为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还说亲的。”吴父听焦母的话就知道有人打上了赵家的主意,那哪成,自家的媳妇可不能就这么跑了,于是故意来了这么一句。

    王媒婆天天在镇上跑当然认识吴父。听吴父的话音儿是有意赵家?当下只好乖乖的走了。

    “吴先生,请稍等。容我们两口子商量商量。”看见赵父准备往里抬的脚,焦母赶紧和吴父告罪。就拉着赵父出了客厅。

    出了客厅,焦母急急忙忙把王媒婆以及吴父的来意都说了一遍。要赵父拿主意。

    “娘,你和爹商量什么事了?”赵玲玲找准时机故意来探探爹娘的口风,她可不想姐姐赵瑶瑶稀里糊涂的嫁人。

    “去去去,这不是你这小孩子该管的事儿。”焦氏就想把赵玲玲打发出去。

    “娘,你别赶我走,我就听听行不?”赵玲玲仗着年龄小撒娇想留下。

    “当家的,你看该如何?吴先生还在客厅等着呢?”想到吴父还在那等着,焦母也顾不的赵玲玲了。

    “我去和他说,这事儿回头问问子轩再做决定。”赵父这是变相的同意了。担又留了余地。

    果然如此,赵玲玲看着赵父走出去的身影,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跑到那边去给赵瑶瑶报信去了。

    “姐姐,吴厚的父亲来给你和他说亲来了。姐,你愿意吗?”赵玲玲开门见山就问赵瑶瑶。

    赵瑶瑶还在缝包包,听到赵玲玲的话,斯的一声,把自个的手给扎了羞的低下了头。

第四十七章 定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都听爹娘的。”赵瑶瑶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

    “姐,你和我说实话。吴厚你也见过,到底觉的怎么样?”赵玲玲不依不饶的问道。

    “挺好的。”赵瑶瑶的脸是更红了。

    我现在就去找娘说去,赵玲玲得了准信,高高兴兴就跑去找焦氏了。因为赵玲玲知道经过那个狗屁梁秀才的一闹,赵父和焦氏势必会给赵瑶瑶把婚事早早定下来的。

    “爹,娘怎么样了?”赵玲玲出来真好看见夫妻二人想这边走来。

    “定了,出去不许瞎说知道吗?”焦氏知道赵玲玲是个小管家婆就告诉了她。走去看看你姐去。

    “瑶瑶,你看吴厚也很不错,家就在镇上。你绝得怎么样?”焦氏走到瑶瑶的身边。

    “娘,你们都把事儿定下来了,还问我姐?”赵玲玲故意说道,“你看把我姐给臊的,嘻嘻。”

    焦氏瞪了玲玲一眼,继续说道:“梁秀才那边我们肯定不会同意的,吴厚我们了解所以我们就给你们定下了。我还说,你和吴厚年纪都还小,也不忙着成亲,咱这事两家心里有谱就行,也不着忙就定下。吴家那边说。早早的定下来,他们好放心。吴厚也可以更好的奋斗个身份。这么地,我也就答应。”焦氏将和吴家商谈好的大体内容说了出来。

    “吴先生可都是精明人,我姐这年龄,说亲的还在后头那。他们不早点定下来,怕我姐让别人家抢走那。”赵玲玲笑着道。

    赵瑶瑶刚刚十四岁,样貌、性情和持家的本事都是一等的。还有一个拜在千机门的弟弟(玲玲拜师的事是保密的)。这以后,她们家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赵瑶瑶也会越长越好看,并且更加的能干,赵家肯定过几年会更好。赵家有女初长成,趁着现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先把婚事定下,免得等以后来赵家求亲的人多了,赵家把瑶瑶定给别家。

    吴家这么急着要将亲事定下来。是自家的闺女好,被中意。赵氏夫妇心里是很认同赵玲玲的这句话的。

    他们相信以后会有很多来给赵瑶瑶说媒的,这么早定下婚事。就不能在更多的人选中进行挑拣。这似乎是有一点遗憾。但焦氏是个心疼女儿的,像吴厚这样人品、家世前途一样不缺的实在不好找。

    “吴厚也不错,早点定下就早点定下,咱两家都放心。”焦氏就道,“先不说吴厚这孩子机灵又是个秀才,这样他们兄弟以后也多一个帮衬,我因为啥中意他们家啊?这第一个,吴家就在镇上,离咱们家近,一出门。不说几步路就到了,那也差不多。以后有个啥事,这都好照应。咱这庄稼人,一年就没个啥闲时侯。想想要是瑶瑶嫁的远,一年就能回来一趟,我去看她也不方便。我这心里就舍不下。”

    定亲的日子,就定在四月的中旬。这天天还没亮,赵玲玲一家就忙碌了起来,陌陌今天也回来了并请了一天的假。轩辕浩一行和村里的气氛不太搭就不打算楼面只是各自送上了礼物就回了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院子。

    今天是赵瑶瑶的好日子,一家人都穿了新衣裳。赵瑶瑶的是银红色棉绫褙子,石榴红的裙子,将一张含羞带喜的俏脸映的白里透红,更添喜气。赵玲玲的是藕荷色的棉绫衫子,豆沙绿的棉绫裙,裙角绣的彩蝶随着她的走动,几乎要展翅飞起来。

    焦氏起了个大早,帮着连枝儿赵瑶瑶打扮,赵玲玲也利利落落地梳妆打扮。

    吃过早饭,过了约有盏茶工夫,就听得外面马车声响。

    “来了,吴家的人来了。”被打发到大门外看守的陌陌一边往院子里跑,一边喊道。

    吴家的人下定来了,赵玲玲的爷爷、奶奶和赵父、焦氏、赵玲玲几个赶忙迎了出来。

    吴家夫妻俩带着吴厚也来了,另外还有镇上有名的刘媒婆和一个小厮。两家的人本就相熟,略做寒暄就进屋坐下说话。

    王氏让人将定礼端了上来。

    庄户人家下小定,并没有什么成例,一般的定礼都颇为简单,一根铜钗子,一块尺头下定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更为贫困的人家,这样的定礼也拿不出,不过双方请媒人说定了,便是定准了婚事。吴家却足足准备了五样彩礼做定。

    一个深红色的大托盘上铺着素缎,上面放着两只赤金的小凤钗,两只赤金戒指,每一只足有一两重的一对纯金的镯子,一方紫绉纱帕子,上面拴着一副减金的银三事儿,一方明蓝方胜绸帕子,上面同样拴着一副减金的银三事儿。另一只托盘上放的则是两端彩缎。

    粗略估算一下,置办这样的定礼。起码要三四百两银子。

    吴家的定礼一端上来,屋里的人只觉得眼前一亮,都赞叹了起来。吴家家境富裕,以后嫁过去赵瑶瑶肯定会享福。

    赵父和焦氏也十分高兴。吴家准备的定礼丰足。说明他们看重赵瑶瑶,看重这门亲事。这让他们做爹娘的觉得脸上有光,对闺女的未来也更加放心了。

    王氏将赵瑶瑶叫到身边,亲自为她在头上插上了一只小凤钗,又拿了一枚金戒指,戴在了赵瑶瑶的手上。

    一屋子的人都看着,赵瑶瑶羞的低垂着头。吴厚坐在王氏身边,破天荒的他的脸也是红了。

    今天给赵瑶瑶定亲,自然奶奶孙氏带着一大家子的人都过来帮忙了。

    “这日子过的可真快,咱们瑶瑶眼瞅着出落成这么俊的大姑娘了,咱这十里八村,我看就没谁比得上咱们瑶瑶的。”大伯母张氏在看着这个画面感慨道。

    赵玲玲和小哥陌陌忙着给大家伙端茶倒水,剥果子。心里也很替姐姐瑶瑶开心。

    “吴大哥,你喝口水,你总瞅着。怪累的。”赵玲玲故意端了茶水给吴后,笑着打趣道。

    吴厚本还不太红的脸,一下子变的红艳艳的看着越发喜庆了。

    看到吴厚的反应,一屋子的人都心领神会笑了起来。

第四十八章 背包() 
定亲的的席面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操办的,一来在未来的婆家的面前漏了脸,让婆家放心。二来也是告诉宾客赵家的闺女聪明能干办事利落。

    席面的菜式是早就定下来,又有焦氏的支应,厨房里虽然忙碌,却是井井有条。今天是赵瑶瑶定亲的日子,虽说是让她做席面,不过一般的饭菜都是大家伙来做,只将红烧鲤鱼等几道出彩的菜式,交给赵瑶瑶。

    赵瑶瑶是做惯了饭菜的,这次有三婶赵氏帮她烧火,她做起菜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很快,就做好了两张席面,男客、女客各一桌,男客是赵父和子轩陪客,除了吴家父子、请来的客人,赵玲玲的爷爷带着赵家的男人们也都坐上了桌,女客是奶奶孙氏和焦氏带着瑶瑶陪客,除了刘媒婆,赵家的几个女人们也都坐上了桌。

    赵玲玲这一辈的几个闺女小子,都没有上桌,她们要负责上菜,等这一席吃完了,她们才能吃下席。

    看着一屋子的人都热热闹闹的样子,陌陌悄悄拉着赵玲玲来到了姐妹俩平时刺绣的房间。

    “小哥,你拉我来这儿干嘛?你没看到大家都在那儿吗?”赵玲玲虽然跟着陌陌出来了,但还是有点不爽。

    “妹妹,你能再帮我做几个你帮我做的那样的背包吗?”陌陌看着赵玲玲的样子不好意思的问道。

    “干嘛?很麻烦的,我才不要做。”赵玲玲故意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的,嘻嘻,没想到这么快就奏效了。

    “那,玲玲就帮我做两个好不好?我们同学都特别喜欢你做的背包。他们……他们还答应……还答应一个给五两银子。”小哥陌陌很快就兜不住把实话给撂了。

    还害怕你不说小样,你不还是招了。赵玲玲心里那个得意啊!目标完美完成。赵玲玲在心里给自己点了赞。

    “那个吧!小哥你告诉你的同学们,半个月后镇上会有一个店面,里面就有他们要的背包而且不要五两银子二两就够了好了好?”赵玲玲不忍陌陌着急,就把自己打算好的说了出来。

    “妹妹,你是打算在镇上开背包点吗?”陌陌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说道。

    “不,不光是背包还有玩偶,以后我们村的各种刺绣都在那个店卖。小哥,你觉得怎么样?”赵玲玲回答道。

    “好是好,可我们家现在谁可以去镇上看店啊!”小哥陌陌立马就找到了自家的不足之处。

    “我想和大伯娘、三婶、四婶合作,我们家就出样子就行了?然后一家给他们两成的份额。剩下的归我们姐弟四人,小哥我这样做好吗?”赵玲玲还是有点忐忑的,不知道其他几家同不同意。

    “行,那我们去找娘把!娘一定会同意的。”陌陌想到就做,本打算迈出门的脚却又收了回来。“玲玲,你光说分成那本钱呢?”赵子祺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又想起了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钱?让娘他们商议吧!如果两个婶婶没有的话我们家可以先垫上以后再还。”赵玲玲之所以这样说是知道大伯娘家是有这份钱的。

    “那行,这个事儿就交给我和姐姐办吧!让姐姐也锻炼一下省的到了吴家吃亏。”说罢,赵子祺潇潇洒洒走了,留给赵玲玲一个属于男子汉的背影。

    出了赵玲玲的这里,赵子祺并没有向他所说的那样直接去找焦氏,而是转了弯儿到了大哥的房间把赵玲玲的打算细细地说了一遍。取得了赵子轩的意见和建议兄弟俩才一道去找了闲下来的赵家家主赵子轩的爷爷。因为兄弟俩一致认为这件事,只有由赵爷爷来宣布才是最合适的。

    赵家的院子热闹非凡,谁也没注意到爷孙三人在屋里谈了什么。但待想亲宴结束后,赵爷爷召集四家人召开了分家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议。

    坐在屋子里的四家人除了赵子轩兄弟和赵爷爷外谁都不知道因为什么。焦氏妯娌几个还以为今天的事儿惹老爷子不高兴了,都在反思今天自己做了什么。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今天什么都好好的呀!

    屋里静悄悄的,赵家兄弟看着赵老爷子等着他给大家一个答案。

    看着一家人终于把目光都投向了自己,赵老爷子才慢慢的把眼袋在桌子上重重的一磕。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晚上把你们都叫来是子轩有个生意想叫你们如果,你们觉的怎么样?这件事纯属自愿,答应了我们再谈其他。”

    老爷子听了子轩兄弟的话后,觉的这帮自家人的心思是好的,但须大家自愿。不能以后帮了人家还烙下埋怨不是?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啊!考虑事情就群面多了。

    老爷子的话音一落,心急的三叔就问道:“爹,是什么生意还要我们四家合伙?”

    “先在不能说,只有你同意了签了合约才行。怎么还怕我害你不成?”老爷子听了自家三儿子的话有点不痛快,直接呛了一声。

    “行了,你们就现在商量一下吧!好了我就主持一下各家的分红。”老爷子不予多说直接拍板定案了。

第四十九章 准备开店() 
听完老爷子的话,兄弟几人相互看了看就拉着媳妇去商量了。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四家都参加。毕竟老家家兄弟齐心是村里出了名的,这也出乎赵玲玲医疗意外的。

    老爷子和孙氏听了几兄弟的话却是老怀欣慰:“那大家都同意了,我就说几句以后不管怎么样你们兄弟不能因钱财的事儿起矛盾,从现在起要做到亲兄弟明算账不能差一厘一毫也不能斤斤计较,都明白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