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世:天龙八部之不死小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异世:天龙八部之不死小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不定,那几位女子中,有这位姑娘想舍命保护的人。”凤姑指着那边已被西夏士兵团团围住的几位女子,说道。

    “她的箭术高超,家传武艺不弱,在折家身份应该不低。如今她不顾自身安危要保护的人,身份定然更高……”杨适小声嘀咕到这里,脸上忽然浮现出毅然之色,似将军般断然下令,道:“倚忠、倚义,你们两人,匍匐前进,潜到那边草地上,剥下那名西夏兵的兵甲,拾起他们的武器……然后不要杀敌,迅速寻找其余兵甲武器,再去那边夺那两匹无主战马,先送甲具到这里。我们杨家全力出手,对付十几名西贼,未必不能全胜!”

    倚忠、倚义闻令而行,两人行动矫捷,在草丛里活动如同游蛇一般。西夏诸兵的注意力皆在那名少女身上,竟然没有发现两人。两人顺利剥下衣甲、捡到武器,牵无主战马时,西夏士兵才发现两人的影踪。

    倚忠、倚义箭术不俗,两人不待敌人近前,便以弓箭建功,各自杀了一人。那边折姑娘见来了强援,不由大喜过望,抬手又射翻一人,策马过去取了首级。她见倚忠、倚义抢马以后,并不上前助她,而是又抢了两匹战马及两具西夏兵的尸首,送到杨适等人藏身处,起初还不解其意,等到草丛中又冒出两人,披甲骑马上前,这才恍然大悟,当下大喜过望。

    小强此时热血沸腾,浑然忘了修为被废,唯一的优势就是体表受过仙血淬炼,他见杨家兄弟回来,冲上前去抢着剥下一套甲衣,就要披挂上阵。血二子见状,连忙喝道:“小强,你修为全无,凭什么与人对搏?”

    小强动作一顿,目视战场,毅然道:“我修为虽无,气力招法尚在,外体坚硬如铁,总不弱于名女子吧。”

    血二子面露焦灼之色,道:“不行,你不能去!”

    “爸,我照应他。”凤姑说完,也冲上前去,剥下甲衣换上,叮嘱小强道:“跟在我后边,不许远离我!”

    “可你两人不会骑马,如何骑战?”血二子急得站起身来。

    “跟普通人交锋而已,没有什么大问题。”凤姑宽慰父亲道。

    “好吧,你可护好小强。现在的小强……”血二子说到这里,见小强和凤姑已笨拙地骑上马去,拍马上前,长叹了口气,道:“还是年轻了,不知道战场上刀枪无眼啊!”

    “纪兄,孩子们既然会武,就得历练,否则永远成不了器。那些精兵皆是武士修为,比起贵女差了一个层级,不会有问题的。”杨适在旁劝道。

    “唉……”血二子长叹一口气,神色焦灼地瞧向前方。

    凤姑和小强生长于山村,接触过马,马术虽然不行,但是勉强能骑。何况,身为修炼者的凤姑和自小练武的小强,对上千军万马不行,面对面与敌一对一厮杀,两人并不惧怕。

    杨适这时看出两人骑术很差,当下面露忧色,道:“纪兄,你这侄儿与女儿骑术不行,西夏质子军骑射非同小可,千万不要白送了性命。我两位侄子年纪虽然还小,但是骑射娴熟……”

    言未毕,只见凤姑策马上前,举刀与迎上来的西夏士兵交上了手,她的力气不如西夏兵,又不擅骑术,勉强接了这招,显得有些狼狈。正在众人提心吊胆时,凤姑忽从鞍上一跃而起,往敌人马背落下。

    骑兵对冲,往往只是一招,然后策马上前,兜回来再杀。这位西夏士兵与凤姑对了一招,有些轻敌,对招后头也未回。未料到凤姑身法奇快,借错马之时跃到他身后,大刀对着他的脖子疾快一抹,这人首级一下子飞出好远。凤姑没有经验,被这人颈中喷出的鲜血溅了一身。

    凤姑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将这人尸首推下,借势骑在这匹马上,又策马走近那士兵的尸体。她骑术不精,不能与少女那样骑马捞人,跳下马将那人尸身提起来平放到马背上,拾起此人兵刃,骑上马,追上另一匹马,牵着回来。

    小强自谓汉人正朔,见西夏兵马欺负汉女,早已气愤难平,此时策马上前,只是借着一股锐气。这时凤姑回奔,他并未听从凤姑嘱咐跟在她身后,对着前面的的一名骑兵,凶狠地挥刀出击。小强修为虽失,刀法招法却在,血刀门刀法奇诡异常,与小强对冲的那名西夏兵马,习惯性地格挡武器,不料却扑了个空,差点将自己闪落马下。小强避开与对方直碰,刀光连闪,对着敌人胸部而去。

    (本章完)

第6章 合力杀敌() 
只听那名西夏兵一声惨叫,挨了小强一记,但因小强内力全无,骑兵的胸甲坚固,这名西夏兵并未受什么致命伤。这下激起这名西夏兵的凶性,他策马上前转了半圈,径直策马加速,挥刀直奔小强而来。

    小强身为血刀门人,自小习练武功,底子很厚,此时内力虽无,但是血刀门内外双修,他的体表坚韧,气力不小,眼光不俗,招法也熟,若是步战,这名西夏士兵未必能近他的身。可是,小强骑术不行,对方却以骑射闻名于世。这一下对招,小强凭借反应迅速,躲过对方志在必得的一刀,马匹却没有这般幸运,被一刀劈中马首。

    幸得小强身手利落,及时从马上纵往侧向。那名西夏士兵一刀得手,一带马匹,转个小弯,挥刀又往小强劈来。这势大力沉的一刀若是劈中,小强即使有甲衣护身,也得身受重伤!

    “劈马腿!”不远处的凤姑回头望见,吓得脸都白了,大声呼道。

    小强接连躲闪,十分被动,听得凤姑提醒,趁对方回马之时,猛然一刀,向对方战马的左后腿劈了下来。马匹一声悲嘶,一下子摔倒在地,那名西夏士兵滚落马上,还未弄明白状况,小强已经攻上前来,一刀将他的首级斩下。

    小强杀了一人,只觉心中一阵爽快,紧接着又觉得恶心。这时,只听凤姑惊呼道:“快躲!”

    小强只闻后面有风声,下意识往右旁侧滚落,只见一支利箭呼啸而过,深深插入不远处的地上,只余箭簇在那颤抖不停。

    为首的西夏军官本以为胜券在握,想生擒那名折家女,先前未让手下射箭,此时见对方接近出现数人,个个身手不凡,心中凛然,射了小强一箭之后,呼喝几声,不再顾惜那少女性命,让手下不管其余女子,先集中力量杀尽对方这些人再说。

    杨家人在倚忠、倚义掩护下,又有三人披甲骑兵,加入战团。这三人两人是杨适的侄子,另一人竟然是杨适亲自出马。

    凤姑和小强虽各杀了一人,但是惊险万分,知晓自个儿马战不占优势,不敢逞能,两人合骑一匹马,收拾阵亡西夏兵的甲衣武器,不断往血二子藏身的草丘送来。

    这边杨适披甲跨马,左右各有两名子侄,组成雁形骑阵,向西夏人对冲而去。凤姑和小强十分担心,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只听场中惨呼连连,数名骑兵落马,但落马者皆是西夏士兵。

    除了勒马观战掠阵的军官,场上西夏士兵此时只余七人,人数虽然相当,但对上配合娴熟、武艺不俗的杨家叔侄,西夏人已经不占什么优势。

    西夏军官审时度势,明晓今天讨不着好,连忙呼啸一声,先自拨马西逃。

    少女见敌人逃走,并未追赶,策马来到那几名女子处,对着其中一名女子道:“小情,你没事吧。”

    那名叫小情的女子,此时躺倒在地,她大约十四五岁,虽未长开,但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日后定是名绝美女子,她的双臂、大腿皆缠着棉布,不时有血迹渗出,看样子受伤不轻,可她脸上毫无惧色,像无事人一般,爽朗地笑道:“七姑,我没事,看你们在那厮杀,虽然不能上场,但见西贼授首,感觉痛快得很!”

    小强与凤姑正好前来接应,两女言语全听到耳中。小强对凤姑小声说道:“凤姑,你以前觉得你是女汉子,跟这两位相比,你显得柔弱多了。”

    凤姑面露不悦之色,瞪了小强一眼,道:“原来我在你眼中,没有一点女人味,是吗?”

    小强瞅瞅小情,又瞅瞅七姑,定睛望着凤姑,认真地说道:“有。以前没感觉出什么,现在,我觉得你才是真正的女人。”

    “傻瓜!”凤姑白了小强一眼,策马上前,娇呼道:“几位姐妹,我们现在辽境,周围危机四伏,得尽快返回宋境。”

    少女策马迎上前来,抱拳道:“多谢姐姐相助之恩,折文芳这厢有礼了。”

    小情也上前谢道:“钟师情谢过姐姐。”

    杨适让余人收拢马匹,收拾武器甲衣干粮诸物,策马近前,跃下马来,对折文芳抱拳道:“敢问可是折家姑娘?”

    折文芳和钟师情很有教养,一起上前施礼,折文芳道:“小女子名文芳,这位是钟家七爷的女儿师情。敢问老丈可是杨家人?”

    “杨家?”杨适苦笑着摇摇头,道:“我们这支投辽数十年,怎有脸提杨家?折老太君是你的……”

    杨适虽没承认自己是杨家人,语意却透露得明明白白。折文芳面色恭敬,拱手道:“杨老令公忠心为国,你们两支虽陷于北辽,但自霍山君主没后,杰康将军已率二支归宋。对于杨家长支,杰康将军已向朝廷说明情况,朝廷亦早有公论。当初霍山君主是异国臣子,各为其主,后来无奈而降北辽,并非叛国投敌。今你们长支率家归南,不论以前是非,都是忠义之士。折老太君是女中豪杰,誉满宇内,不仅是我们折家的骄傲,也是杨家的骄傲。她老人家是小女的曾姑奶奶,曾祖父之妹。”

    小强在旁听不明白,凤姑和血二子却懂。霍山君主杨衮,原是后周大将,率长子杨杰安、二子杨杰康镇守代郡,三子杨继业镇守太原。后来,杨继业归顺大宋,杨衮却归了大辽。昔年杨延昭镇守边关时,杨杰康之子杨延炎,统领二支老小,统领部属万骑归宋,杨延炎被宋朝授为琼州指挥使,合族迁往南方。因为二支叛逃,长支杨杰安受连累不小,被剥夺兵权,贬为平民,在辽国地位大落。杨适年轻时,曾经暗地潜往宋境,在杨文广帐下效力,后来奔父丧归辽。杨适居丧三年,想举国返宋时,突闻杨文广病逝,便在辽境滞留至今。

    上个月,有位辽国贵族,见倚月美貌,仗势想纳为妾,被倚月失手打死。杨适当即立断,弃了祖产,带领合家人投奔大宋。

    那家贵族自然不想罢手,一面让官府发下海捕文书,一面派人追杀杨家人。路上杨适择一地点埋伏,杀尽追兵,不过二弟杨达、三弟杨逞,却身受重创,不治而亡。

    根据辽宋当年协议,边境数十里两国百姓均不得耕种放牧,多年下来,此处变成了肥沃的大草原。杨家人进入这片草原后,不敢走大路过辽国关卡,只得弃了马匹武器,扮为牧奴,顺着河边一路南逃,途中正好遇上血二子三人。

    杨适又道:“贵祖父是那位?”

    折文芳道:“讳名惟忠。”

    杨适目露敬重之色,道:“原来是惟忠令公的嫡孙女,是那一房?”

    折文芳答道:“长房。”

    杨适叹息一声,道:“你父亲是继闵兄?向年曾是同僚,今从辽境逃归,羞见故人!”又问钟师情道:“尊父讳纪?”

    钟师情听杨适所言,知他与折家极熟,十有七八是辽国的那支杨家人,连忙上前施礼,道:“正是,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

    大宋,唐隆镇,三道口。

    唐隆镇是西北路要塞,西与西夏相邻,北与北辽接境,驻扎的宋军数量很多,而且皆是精锐之军。三道口是宋辽边境的一道重要边卡,原先驻军很多,近年宋辽战火不起,宋夏战火连天,官兵大都调往西方,只余一队兵马,负责巡查边防,检查走私,接引南归汉人等等。

    自宋太祖登基,遗命与士大夫共天下,太宗、真宗、仁宗、神宗、英宗,包括现在继位的小皇帝赵煦,对士子优待有加。皇帝与士子执掌朝堂,武将话语权极低,若论文官权威之盛,有史以来以此时为最!

    南归汉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先居住北地的汉人,这些人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弃下祖先遗留的产业投奔宋朝。另一种是原先的大宋子民,或因大宋军事失利原籍被占为辽境,或是数次大宋战败遗留逃散的败兵,有的逃到深山老林滞留至今,也有的做了辽兵的俘虏,逃出来或家人赎回。还有一种情况,是辽兵打草谷掳走的边民。

    总之,从辽境逃回的汉人,各有各的故事,都有身不由己的原因,从朝廷到地方对他们皆怀有同情心。爱惜名声的文官,对于这批人的安置十分重视,下面的人更是不敢大意,生怕出点问题被上级问责。

    因为朝廷重视,身无片瓦的南归汉人,只须在边关哨卡登记,官府就会免费安排衣食住行。若是那个环节办得不好,只须往上级官府如实反映实情,自有人来帮他们出气。

    三道口建在三山之间,这里有三条谷道,南向谷道通宋境、北向谷道通辽境、西向谷道通西夏。当年征北之战时,大将潘美在此据险立城,战败后凭借雄关抵挡辽兵,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役,关上关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三道口也因此扬名天下。

    (本章完)

第7章 三道口() 
现在正值初夏,山野草木皆绿,从关墙下望,漫山遍野皆是绿色,除此以外,几条或大或小呈白色的溪流,几条黄黑色的蜿蜒山路,如同画笔一样,将一大片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正午时,太阳有些毒辣,站在箭楼上轮值的张小六,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向北方张望一下,兴奋地喊道:“北边有人过来了!”

    边关士兵的薪俸有限,战事不起,又无法因战功领取赏金,拖家带口,手头未免紧些。不过,边关士兵有自己的办法,或是在关下开几亩粮田,或是跟在边商后面做些小生意,或是三五成群上山打些猎物,除此以外,最容易到手的就是过关商人送的例钱。

    张小六本以为是辽商或回境的汉商,待瞧清楚来人模样,不由大失所望,凝睛再看一会,不由大惊失色,大呼道:“敌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