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不务正业[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子不务正业[穿越]-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不是傻,跟皇帝小打小闹给父子之情添点乐趣也就罢了,还能上杆子找死不成?而且他瞧着皇帝似乎也挺喜欢他这风格的,每天都生一生气,皇帝好像还挺享受的。这不他越是惹皇帝生气,皇帝就待他越好吗?只要他不触犯皇帝的底线,那就应该无碍。

    “能说的话也少说点儿!”裴泽瞪了萧言之一眼,“他是你父亲,可到底还是皇帝。”

    萧言之不以为意地笑道:“有你们当他是皇帝就够了。”

    裴泽问道:“你平时与陛下在一起时都这么没大没小?”

    萧言之点点头:“恩,没正事可讲的时候,都这样。”

    裴泽揉揉额角,暗道果然是君心难测,怎么讲了几年规矩之后,反倒又好上没规矩这口了?

    “罢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萧言之邪邪一笑,突然伸手勾住了裴泽的脖子,靠上去嬉笑道:“怎么?义兄担心我啊?”

    裴泽斜了萧言之一眼,道:“打从你入宫开始,我哪天不是在担心你?”

    萧言之仔细想了想,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于是萧言之又厚脸皮地说道:“反正是义兄带我回宫的,义兄可要负责到底。”

    闻言,裴泽很用力地白了萧言之一眼:“要不要我连你的人生一起负责了?”

第38章() 
八月过了,九月也已经过去一半,秋日的天气越来越凉爽,裴泽这心里却越来越烦躁。

    之前开玩笑似的与萧言之说要对他的人生负责,当时萧言之嬉皮笑脸地应了,还兴致勃勃地跟他讲了许多条件,他以为那只是个玩笑,可事实证明,他太天真了!萧言之这脸皮还真不是一般的厚,使唤起他来竟是一点儿都手软,他最忙那会儿可没这么折腾过萧言之!

    他是一个武官!一个跟在武官身边长大的纯武官!

    冷着脸坐在大吉殿的堂厅里,裴泽一想到鸿胪寺的折子就很不开心。

    但是再不开心裴泽也还是会去的,因为萧言之在鸿胪寺里已经呆了三天三夜了,除了早起上朝,连回一趟万春殿的时间都没有,偏偏鸿胪寺里的事情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半数官吏都宿在鸿胪寺,大半夜的还有人在萧言之办公的房间里进进出出,即使裴泽陪在萧言之的身边,也总找不到好好睡一觉的时机。

    裴泽从来都没觉得文官的工作忙起来竟也是没有白天黑夜的。一想到萧言之满是疲倦的暗黄脸色,裴泽就更不开心了。

    裴泽的身边,大吉殿的大太监东贵和胥仁并肩站着,一会儿你踢我一脚,一会儿我掐你一下,挤眉弄眼地就非要对方先开口去跟裴泽说句话,但又谁都不肯先开这个口,于是又继续你踢我一脚,我掐你一下。

    裴泽看得烦了,冷声开口道:“你们两个是皮痒吗?”

    “奴婢/属下没有!”一听到裴泽的声音,东贵和胥仁吓得齐齐一哆嗦,赶忙笔直地站好。

    胥仁与东贵对视一眼,谄笑着问裴泽道:“王爷,属下看您心情不太好,要不咱们去禁苑跑跑马?还是属下……找人陪您练会儿?”

    裴泽斜了胥仁一眼,一个字都没说。

    “王爷怎么了?”东贵摆口型问胥仁。

    胥仁摊摊手,也是一脸茫然。

    这两个月来,他们家王爷的心情起伏很大啊,前段时间还挺高兴的样子,这几天怎么就又不开心了?看王爷最近总是在深夜溜出大吉殿去与人私会,一准是第二天早上回,这是不是真的在后宫里找了个姘头啊?

    胥仁又仔细想了想,越想越觉得裴泽这样子像是找了个意中人。

    前些日子,他们家王爷几乎每天夜里都要溜出大吉殿,大清早才回,那会儿每天都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再看这几天,他们家王爷的心情越来越不好,整日来去匆匆,留宿大吉殿的日子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家王爷这是跟意中人吵架了?意中人不让他去过夜了?

    哎呦!这可是大事儿诶!

    胥仁转了转眼珠子,便贼兮兮地凑到了裴泽身边,猫着腰低声问道:“王爷,您要是心里有事儿,就给属下说说呗?您憋在心里多难受啊?您跟属下说,属下还能给您出出主意。”

    听了这话,裴泽转头看着胥仁,见胥仁一脸真诚,裴泽便张开了嘴,然而就在胥仁以为裴泽会说出什么有趣的事情时,裴泽却又闭上了嘴。

    “与你说也没用。”白了胥仁一眼,裴泽起身,抖了抖衣摆,便大步离开。

    “诶?”胥仁一愣,赶忙一个箭步追上去,“王爷您去哪儿啊?属下陪您一起去!”

    “你留在大吉殿。”裴泽连头都没回就坚定地拒绝了胥仁的跟随。

    “又留在大吉殿?”胥仁不满道,“属下都快在大吉殿里生根了,王爷您倒是带属下出去遛遛啊!”

    踏出大吉殿的殿门前,裴泽扭头看了胥仁一眼,道:“仲秋节时不是遛过你了?”

    话说完,裴泽一闪身就没了踪影。

    而一听裴泽提起仲秋节,胥仁就再不敢多说一句话了。

    王爷竟然还提仲秋节,他都对仲秋节产生心里阴影了!好容易出去一趟,结果他是笑着出去哭着回来的,被打的屁股到现在还疼呢!

    一个人离开大吉殿,裴泽脚下生风似的去了鸿胪寺。

    随鸿胪寺的小吏寻到了萧言之的所在,当小吏得到萧言之的允许打开房门时,裴泽就见萧言之侧身坐在正对着房门的罗汉床上,身上披着一块灰扑扑的破布,面前一张矮桌,矮桌上下乱七八糟地放着许多竹简和折子。

    门打开时,萧言之刚好转头正对着门外,见来人是裴泽,便展颜灿烂一笑。

    “义兄怎么来了?有事?”

    接连使唤了裴泽小半个月,看到裴泽每次看折子都一副想死的样子,萧言之虽然觉得有趣,但也觉得愧疚,尤其这几日十六卫又要向裴泽请示寿宴前后的警备安排,萧言之终于良心发现地放过了裴泽。

    要裴泽安排城中守备他可以做到没有丝毫纰漏,可一让他安排使团的衣食住行他就傻了,还是别难为他了。

    “没事,”裴泽挥退了小吏和原本守在房间里的连胜,抬脚进门,还顺手关上了房门,“就是没事才来看看。你不是说今日没什么事要处理?”

    “恩,”萧言之打了个哈欠,道,“与前几日相比是少多了。”

    “都是些什么事?”裴泽坐在萧言之身后,探头往萧言之身前的矮桌上看。

    萧言之却将手上的折子一丢,身子后倾靠在了裴泽的身上,道:“大食国随使团一起来的公主丢了,寿宴时用来招待外使的费用还没跟户部谈妥,父皇寿宴当日的宴席上,给外使的菜品都需要调整,这事儿也没弄好。”

    裴泽一怔,随即大惊失色道:“大食国的公主怎么丢了?”

    看萧言之说得云淡风轻,裴泽都差点儿以为当真没出什么大事儿,可仔细一琢磨又觉得不对劲儿。

    大食国的公主都丢了,这事儿还不够大吗?!

    萧言之搔搔嘴角,颇为无奈地道:“大食的使团是走水路来的,原本似乎是打算在广州停靠休整一番,再由水军护送到苏州,从苏州上岸,再走陆路来长安,但算了算时间说是走水路怕赶不及,要临时改走陆路,结果从广州下了船,第二天一早大食的公主就不见了,那边的译官也没太听懂前因后果,但大食的王子一直在道歉,似乎是那公主自己跑了。”

    裴泽将萧言之压在身上的破布扯了出来,展开一看才发现那是一个不知多久没洗过的斗篷,裴泽蹙眉:“没派人去找?”

    萧言之抬脚将那矮桌和乱七八糟的竹简和折子踢开,而后才说道:“从长安派人过去哪儿来得及啊,广州那边找着呢。”

    裴泽狐疑地看着萧言之,问道:“你好像并不着急?”

    萧言之笑道:“我急有什么用?那公主出不了广州城。”

    话音落,萧言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糟了,睡眠不足的时候一靠近裴泽就想睡觉,这都养成习惯了。

    “这么确定?”裴泽到底还是将那件脏兮兮的斗篷盖在了萧言之身上。

    “她就算已经离开了广州城,我也没办法啊……让我睡会儿……”咂咂嘴,萧言之的脑袋在裴泽的腿上蹭了蹭,寻了个舒服的位置就安心睡了。

    裴泽摇头失笑。

    目前为止,他对萧言之最大的用处似乎就是□□,这也是有生以来他在自己身上发现的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价值。

    抻长手臂捞过一本散落在萧言之身侧的折子,裴泽原本是想趁着萧言之睡着的时候帮他解决点儿什么问题,可打开折子看了两行字,裴泽就郁闷地将折子丢了出去。

    他还是专心□□吧。

    半个时辰之后,突然有人敲响房门,这房门一响,萧言之刷地就张开了双眼。

    愣愣地看了看鸿胪寺的屋顶,萧言之抬手扶额。

    不管睡得多香,只要听见敲门声就一定能醒,这也成习惯了。入宫以后他都养成了些什么习惯啊……

    从裴泽怀里坐起来,萧言之一转头就看见靠在罗汉床边的裴泽也已经睁开了眼睛。

    “进来吧。”将矮桌拉回罗汉床中间重新坐好,萧言之才准人进来。

    鸿胪寺卿郑朗一得到允许就急哄哄地推门而入。

    “见过王爷,下官……”话说一半,郑朗才发现那罗汉床上还多了一个人,目瞪口呆地盯着裴泽看了半晌,郑朗才正经行了个礼,道,“见过武成王。”

    裴泽摆摆手,人却还是懒洋洋地靠在罗汉床边儿,动都没动。

    “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见郑朗只顾着观察裴泽,萧言之便开口问道。

    郑朗这才回神,向萧言之禀报道:“启禀王爷,大食国的公主找到了。”

    “恩,”萧言之不以为意地点头,“找到就好。还有其他事吗?”

    找到了就把人带到长安来,跟他说有什么用?

    没想到萧言之对这位丢失的公主一点儿都不在意,郑朗也赶忙跟着说到下一话题:“王爷,咱们申请费用的折子……又被户部打回来了,说是咱们根本就用不上那么些钱,要咱们重新拟定预算。”

    闻言,萧言之总算是转头看向郑朗了:“那折子,我是要你将去年的折子誊抄一份送过去的吧?”

    郑朗咽一口口水,点头道:“是,王爷是这么吩咐的,下官也是这么做的,但是……”

    “也就是说,去年他们准了,今天却怎么都不准,是吗?”萧言之挑眉。

    “是……”郑朗的头垂得更低了。

    萧言之揉了揉额角,道:“是谁拿回的折子?”

    知道崔承就在户部,秦风明又曾在鸿胪寺里握紧了接待外使的大权,因此再一听说接待外使还可以向国库申请费用时,萧言之就觉得这其中一定会有点儿什么事儿。

    根据他两世为人的经验来看,凡是要向国家申请经费的事儿,不从中抽取一点儿揣进自己兜里,那怎么能甘心?若原本在这位置上的是别人,他也不会想到这事儿,可巧就巧在他来顶替的是秦风明的位置。

    郑朗答道:“正是度支员外郎。”

    “他人还在?”

    “在呢,”郑朗立刻答道,“下官就怕王爷有话要他给带回户部,因此就叫人把他给留住了。下官这就去领人进来。”

    “去吧。”

    郑朗走后,裴泽也坐正了,问萧言之道:“你有办法?”

    萧言之轻笑一声,道:“还需要什么办法?就怕有人要给我使绊子,我可都是按规矩办事儿,这要都能让他给绊住了,我日后还怎么在宫里混?”

    这几天萧言之非常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秦家,发现秦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虽然都说秦家是中原一带的官宦世家,但四代为官之后,秦家人就因各种调动而散布各地,现在本家以秦泰祖母为首,定居长安城,但这位太夫人如今正在洛州颐养天年。

    秦泰的父亲原本是在国子监任职,如今朝堂上有三分之一的文官都是秦泰父亲的门生,致事之后,秦泰的父亲就搬离长安城,居于山南道梁州,但仍有不少励志科考青年慕名而去,拜其门下,学成后便直入长安,考取功名。

    秦泰有两个哥哥,大哥秦福原本也是在京中任职,是秦家的核心人物,但前朝覆灭,秦泰随皇帝入关之后,秦福就被调去了河南道,秦家在京中的核心人物就换成了曾经最不成器的秦泰,而秦泰的二哥秦有也去了岭南道,任节度使。

    这才只是说完秦家的几个人,其余还有什么儿子、义子、表兄弟姐妹、妻家亲戚,萧言之粗略地数了一下,单是皇城里面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里面,就有四五十人与秦家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更不用十六卫里还收纳了一些没有治国才能只能从军的次子、庶子一类的。

    而秦家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在皇帝入关的最关键时刻帮了一把,虽然说那对秦家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虽然说即便没有秦家的援手皇帝也能成功,但秦家偏偏就在那个当口出手了,于是唐国的开国功臣就不只是有秦泰,还有整个秦家。

    之后那一年,秦家更是以无限的热忱和忠诚协助皇帝迅速稳定朝堂、稳定全国局势,只是从第二年开始,秦泰就有了不臣之心,大概是觉得自己武能领兵,文能治国,皇帝的天下都是靠他秦家才打下来的,他如何不能取而代之?

    只是秦泰到底是晚了一步,于是他只能傍着秦家的势力重新谋划,积聚财力、掌握兵权,而皇帝也失去了除掉秦家的先机,又没有可用之人帮衬,只能死咬住兵权跟秦泰僵持着。

    但值得庆幸的是,亲戚越多,越要分出个亲疏远近,家族越大,越是容易产生嫌隙,人都说富不过三代,那秦家这辉煌已经延续了四代,也差不多该到头了,这会儿秦家除了一个心比天大的秦泰,应该还养出了些别的什么东西,只是秦家的太夫人还活着,这些个东西就不敢轻易跑出来作乱。

    皇帝在等一个秦家自曝其短的时机,或者说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