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女中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真要判的话,这确实是算医疗事故,因为是他没有诊断好病人的病情。一时间,他跌坐在椅子上,也不管病人和其他人了。

    妇女看到夏小婉救了自己孩子一命,感激不已,连连道谢,眼里满是泪。

    夏小婉看着她说道:“大姐,我还是建议你让孩子试试中医。您眼前这位老中医,真的很不错。”

    妇女对夏小婉多了不少信任,感觉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虽然夏小婉很年轻,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救了她孩子一命。

    虽然仍旧犹豫要不要看中医,却听到夏小婉说:“邱老,您觉得,这孩子的药,到底怎么开?”

第十三章 寒解汤() 
看到夏小婉极为认真的表情,邱老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夏小婉实在是太过认真,就仿佛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在为自己的病人诊治一样。

    既然如此,邱老的表情也是一收,声音洪亮有力:“刚才我用的是小青龙汤加生石膏。”

    夏小婉点点头。

    确实,她记得,曾经《医学录》上有说过,“热者,加生石膏。”这句话。

    随后夏小婉又接着追问:“生石膏用了多少?”

    “六钱!”邱老说。

    虽然上次夏小婉用大量的生石膏治好了她自己的感冒发烧,但那也是极个别的病者。平日里他最多用的也就四钱。哪怕夏小婉说的有理,也得再论证一番。今天这孩子热算高热患者,如若不尽快退烧,肯定会有并发症。

    小孩子的病最难治,不然他也不会咬牙又添了2钱。

    这也是他能接受的极致了。虽然给患者看病,患者并不知道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效果如何,但他作为一个医生,绝对不会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当成实验体。

    不过看夏小婉的表情,好像觉得他对于生石膏的用量还是少了?

    一时间,邱老吹胡子瞪眼,告诫道:“小婉,你虽然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学中医天才。不过你没见过多少死亡,用药极为大胆。可要知道,中药处方里边,哪怕是同样的药,只要分量比例差了那么一点,可能救命的药就变成了催命的毒药。”

    夏小婉自信的说道:“我对生石膏的用量,自然是有经过前人验证过的。”

    上次她在医院住院,不知道现世的中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敢乱说。不过这次回去用所谓的网络查了一下。

    这个世界仍然有《医学录》的记载。只不过……那仅仅是记载,根本就没有这本书了。显然这本书已经在当初八国联军的时候毁灭。

    从八国联军到现在,已经跨越了百年多的历史,她也无法追寻这本书期间到底又经历了什么。

    她只知道,当初爷爷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就让当时医术最好的二伯去巴蜀,跟那边的大夫进行学术交流,躲过了那场劫难。二婶和四哥,五哥他们虽然都过世了。二伯不可能没有再次成家。

    再则,当初爷爷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大不列颠人有,德国人有,华夏人更有,竟没一个能把《医学录》传承下来,实在是让人唏嘘。

    她说道:“《医学录》第一期第五卷,寒解汤有这样描述,寒解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另有药方: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或问∶此汤为发表之剂,而重用石膏、知母,微用连翘、蝉蜕,何以能得汗?答曰,用此方者,特恐其诊脉不真,审证不确耳。果如方下所注脉证,服之复杯可汗,勿庸虑此方之不效也。盖脉洪滑而渴,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特因头或微疼,外表犹似拘束……”

    夏小婉的声音,在邱老听起来振聋发聩,激动得脸颊都红了。

    “这,这真是《医学录》?”邱老觉得自己常年保持的良好心态在这一刻被打乱。

    天呐,那可是医学录。清朝末年最著名的医书之一。清朝末年最好的中医教科书。他的医术是自小跟着师傅学的,他的师傅曾经也惋惜《医学录》那么好的书竟没能流传下来。听闻那里边除了对中医有很浅显的理解,深入浅出之外。还有对当时的西药有一定的运用和描述。

    夏小婉点点头,继续说道:“您自己把脉,也说了,脉洪滑,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但小儿伴有咳嗽,喘不甚剧。倘若用了小青龙汤,就不好用白虎汤这种祛热更厉害的东西,所以用寒解汤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

    夏小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您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其实也没错。只是怕热证不能尽褪,生石膏,知母,连翘,蝉蜕,都是解热的药。搭配起来,效果更好。”

    邱老凝目,如果这真是《医学录》里记载的药方,对解热的效果肯定很好。 只是……

    邱老还是有自己的担忧。

    夏小婉也不再跟邱老辩方,看了看仍旧在一旁焦急等待的妇女。

    她跟邱老说话的速度快,其实也没几分钟。

    “您认为,您的药方对于这位小患者来说,什么时候能起效,什么时候病会好。”最终,夏小婉还是把问题放到患者身上。

    “用我原本的方子,大概四副药一个疗程。也就是四天能好。”邱老对于现在的中医学界也算是泰斗级别的,言语中透露着自信。

    “那么……什么时候退烧!”夏小婉问得极为犀利。

    “一天!”

    “太慢了!”夏小婉叹息。

    邱老抽了抽嘴角,太慢……中医大多数药都是慢药,特别是对于小儿,不能快,快了会伤根本。再怎么,他这幅药退烧虽然慢,但对孩子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

    “如果是大人,退烧慢无所谓。但小孩子……高烧总是会影响大脑。您要不要尝试一下,把生石膏加到一两,或是二两。嗯……倘若你不用寒解汤的话,建议用二两。”

    邱老:“……”

    邱老看了看夏小婉,又看了一眼焦急而期盼的妇女,咬了咬牙,说道:“小李,重新去熬药,小青龙汤加二两生石膏。”

    方才那孩子只喝了半碗药,药效根本就不够,熬药至少还得半个小时,根本就不用担心药吃得太快。

    夏小婉也松了口气,唇角露出一抹弧度。

    另外的小护士在一边看着,有些话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悄悄的拉了拉蒋华,小声说道:“蒋医生,那些药,还开吗?那孩子,还住院不?”

    蒋华喘够了气,见孩子没事儿了,心里的石头也放了下来,不过看看邱老这位医院的元老,他还是不敢乱开药,没好气的说道:“开什么药,你没瞧着邱老已经在治病了么?没听邱老说孩子还需要几天病才好么,弄住院手续。”

    邱老一瞪,摆摆手,大声道:“住什么院,去医院输液观察室住两晚不就得了。”

    那妇女惊喜连连,“那输液观察室……得多少钱一晚。”

    夏小婉笑眯眯的说:“不要钱。”

第十四章 回家() 
“不要钱”这三个字,对于妇女来说绝对比仙音还仙音。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小李端着药碗过来,不过诊断室从儿科变成了中医科,妇女心中也颇为希冀。

    不论如何,这个年轻的女孩救了他儿子一命,再怎么也不会害她儿子。比刚才那个儿科医生也靠谱点。

    这一次,妇女有些迫不及待的给孩子喂药。

    不过这喂药么,也需要技巧,毕竟是小孩子,很可能受不住苦味把药汁吐了,最终还是小李帮忙喂了。

    然后再转移到输液观察室去。

    输液观察室虽然人多,但挪一个床位出来还是可以的,生病的是小孩子嘛,这个世界还是好心人多,

    输液观察室虽然人多,但挪一个床位出来还是可以的。

    邱老颇为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开药用如此大剂量的生石膏。夏小婉生病那次不算,只算是夏小婉自己开药。如果这次出了问题,就是医疗事故。

    毕竟孩子还小,才四岁多。

    上次夏小婉生病他只是以一个记录员记录实验体数据的心态来测试大量加生石膏是否可行。

    然而这一次,邱老可以说的上寸步不离。

    夏小婉也没走,安静的待在邱老身边,等着这孩子退烧。

    小李无力的叹息一声,果然他对中医的热情还不够啊。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跟在邱老身边好好学习。

    不过下一刻,小李就苦了。赵医生还没来好么,难道要让他这个护士看守整个中医科。

    下午三点多,孩子退烧,当邱老用温度计测量了孩子的温度,并告诉孩子母亲结果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仿佛脸上的皱纹都消退了许多。

    本来感冒发烧这种病,最主要的就是退烧,不退烧,几乎所有针对其他病症的药都无用。

    看到自己的孩子退烧,妇女激动得眼泪都掉了。至于其他的,邱老保证,再有两副药,这孩子绝对健健康康的能在地上蹦跶。

    随后妇女去交了药费,总共算下来,也就一百来块钱,这还是算上之前打倒了的那碗药。

    当然,孩子还得留院观察一晚上。

    就怕高烧会复发之类的。

    夏小婉见孩子没什么大碍,打算回家。才这么想着,就被邱老叫住了。

    只见邱老神色复杂,长长的叹一口气,又深吸一口气,说道:“今天是周五吧,你竟然没上课?”

    夏小婉撒了个小谎。摸了摸鼻子说道:“没重要的课程,都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什么的。想回家。”

    “那你还跟着这生病的孩子来医院!”邱老有些狐疑。

    “我是大夫,总不能在明知眼前有个病人的情况下,不去救。何况,这孩子还这么小……当初我在车上,也挺提心吊胆的,车子有颠簸,就怕那孩子在车上就被痰卡了。来医院后也想离开的,结果听护士说还要花一两个小时去排队。孩子的病情本来就这么严重了!”夏小婉叹息一声。

    邱老听着,也是老脸一红,毕竟他也是这个医院的医生。医院的体制他也是知道的,但因为如此让病人出意外的话……那还要医院干什么。说起来,他也没太大的办法。

    心里如此想着,邱老又听到夏小婉的声音。

    “然后嘛,我建议带去看中医。之后虽然用不着一直跟着,不过,这也算是我的第一个病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病人。夏小婉把最后一句话咽在心里。

    邱老看着夏小婉满足又兴奋的神情,着实不假。当然相信夏小婉的话。想当初,他刚入行的时候,对中医也是如此充满热情和积极。哪怕中医很艰辛,他并不想切断一个年轻女孩对中医的美好幻想。何况这个女孩对中医有很好的天赋。

    大胆、细致,对所有的药都熟悉,甚至那《医学录》……

    邱老皱了皱眉,“之前你说,寒解汤出自《医学录》?你见过这本书?在哪儿见到的?”

    夏小婉倒是很淡定,“邱老,您别激动,我也只是偶然看到了部分,从小我的记忆力特别好,那部分也全都记了下来。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回去给您把那部分写出来,有空再给您。”

    需要,当然需要。那可是瑰宝啊,现在的中医,不管是谁,能得到一小部分,也能把《医学录》当做传家的至宝。

    他压抑着心里的激动说道:“好。”

    出了医院,夏小婉觉得整个身体轻松了很多,看看时间,竟然下午四点多了,赶紧坐公交车回家。

    她没有跟罗娟说自己要回家的事儿,是以,刚回家,正好碰上罗娟在吃晚饭。

    看到桌上摆着从外面买来的汉堡和可乐,夏小婉就忍不住拧眉。

    前段时间好不容易稍稍把妈妈的身体调理好了一点点,可不能这么被垃圾食品给弄残了。宁可吃面条也不能吃汉堡可乐啊!

    “妈,我下去买菜吧!您就别吃这些了,等会儿咱俩好好吃一顿!”夏小婉说。

    罗娟有些错愕,今儿可是周五啊。

    本来还想问问夏小婉,可话刚到嘴边,就咽了下去。自己女儿对学习很认真,又喜欢学医,才报考了燕京大学的医学院。想想自己的担心算是多余的,随后展开笑颜,“好啊,小婉,你想吃什么,妈就给你做什么。咱俩一起去买菜吧!”

    夏小婉想都没想就同意,虽然之前有跟罗娟去逛街,还从来都没有去过菜市场。

    这里虽然是高档小区,附近也是有菜市场的,里面的菜色还都挺新鲜。毕竟住在这里的人都是有钱人,自然想要健康无污染食品。就是价格略贵,至少比她那个时代的物价贵了两到三倍的价钱。

    她又自己挑了些五谷杂粮,已经磨好的粉,打算回去做些糕点。

    这个时代的糕点她没有吃过,偶尔经过一些糕点店,也是做蛋糕的。室友们没兴趣逛糕点店,她自然也不会细看。

    本来罗娟的身体就需要调养,就当是给罗娟备好一周的食补点心了。

    罗娟却疑惑了,问道:“小婉,你买这些做什么?”

    “当然是糕点啊,妈,您就放心吧,你女儿的手艺绝对不差!”

    瞧着菜也买得差不多了,夏小婉赶紧推着罗娟往家里走。

第十五章 黑糖姜母茶() 
晚饭后,罗娟就坐在沙发上看夏小婉在厨房忙碌,本来还怕夏小婉没有进过厨房,会手生。不过她偷偷的去厨房瞄了一眼。却见厨房仍然井井有条,灶火开着,蒸锅烧着,丝毫不乱。

    另一个灶上面也开着火,放着平日里熬鸡汤的砂锅,罗娟也不知道夏小婉到底在熬什么。

    她主要还是担心夏小婉不会下厨房,其他的倒是没啥,就算做出来的东西很难吃,也是夏小婉的一番心意。

    罗娟颇有一番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夏小婉神情专注,就像是在做一件件工艺品。虽然这些吃的东西很常见,但对于现在的罗娟来说,却很需要。

    等到枣泥山药糕做了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放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