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憨夫去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憨夫去种田-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给自己一点补偿。

    “但是,太太要知道了会更伤心!”可儿瘪着嘴道“太太一直觉得亏欠了你,想要各种补偿,又怕大小姐二小姐有怨言,真是难为她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娇娘瞪了可儿一眼,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可惜我那两个好姐姐没来,要来了,看见我过今天的日子心里指不定多舒坦!”

    “小姐,也就你聪明,装穷装得这么好!”可儿一想到此笑得腰得直不起来了“亏得两位姑爷自诩聪明,二姑爷还说是考状元,就那脑子,真是笑死我了!”

    “这丫头,哪有肖想别人礼物还这么理直气壮的!”娇娘笑了“王博舍得给你姑爷貂皮大衣还真是出人意料,可能是看到咱家太穷了吧,呵呵,一笔难写出两个王字,再说了,当年知府还昌盛时他们家可没少得过好处!”

    “小姐,二姑爷心好!”可儿边洗着衣服边道“大姑爷可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白吃白住三天,啥也没送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换下王渊手中的宝贝,自己不仅给了他一个玉扳指,还脱下了身上的貂皮。不管他穿上身像什么,自己肯定会将宝贝一代代的往下传。只是,没了大衣防身还确实有点冷,要不,将戒指拿出来戴上。也不行啊,赵扬虽然个性粗鲁但眼力好,王渊身上出现过的东西在自己手上他会多疑询问,到时候又怎么解释,不行,冷就冷一点吧,马打慢点儿,回去熬点姜汤喝了就好。

    “王兄,你真是一个好兄弟!”到水口山也是一时兴起,并没未备有礼物,没想到,王博还这么大方,最后一夜居然将价值不菲的貂皮大衣都脱下给了王渊“这人靠衣裳马靠鞍,他一穿上确实好看了不少,不过,你说这人脑子不够使的确实好笑,居然舍不得脱掉他的那个褂子,生生的将你的貂皮变成了狗皮!”

    结束了三天的野外之旅,赵扬神清气爽连打马都更有精神,反观王博,却是连貂皮大衣都没了,人精神气好,但却冷得他连头都缩进脖里子了。

    君子不夺人所好,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宝贝留存在一个憨子手中,那绝对的是暴殄天物。而自己,作为一个有正义的王家子弟,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宝贝寻找更光明的栖身之处,发挥它的作用。

    一想到这种可能,王博自己浑身发热。

    一般世家大族都会有传家宝,作为知府的王家也不例外,之所以会传给王渊,王博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王渊是唯一的嫡子,而且不受林氏待见,老夫人心疼他,临终前给了他。

    王渊手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戒指,这应该是知府老夫人留给他的传家宝。王渊说感觉到冷的时候就转动,然后就会使身体发热。

    王博发誓,这次是自己从来没有过的耐心,耐心总算有了回报。仔细的将王渊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想了又想,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却是让自己都不可置信。

第92章 又是一春() 
开业当天,在韩江的带领下,壹品堂布行卖了个满堂红。除了精布料以外全都卖断了货。娇娘给了韩江机会,他成了壹品堂的第一任掌柜。

    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阿生已无法再教他。韩江也是舍得下血本,投身在谭生名下请他教自己识字。白天谭生要代人写书信,韩江让他晚上教。因为有小宝要照看,茅草屋就多了一个住客。

    “小姐,谭生多有叨扰!”韩江在征得娇娘同意后让韩清用马车将谭生的所有家当都拉回了茅草屋,从此也算是个是出晚归之人。想不到,临到老了还会一人兼做两分工。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缺钱,更主要的还是喜欢韩江这种上进心。在水口山镇大都为了吃穿而奋斗没人肯上学堂认字,像韩江这个年纪还这么好学难能可贵,自己当然要支持。而让他自己也没想的是,真正请他的是韩江,但是,旁听生倒不少,有阿生,有小宝,还有韩风,甚至,听人说过的那位憨子少爷也安安静静跟学,不哭不闹的。

    “先生不必客气!”娇娘从心底是尊重学者的“先生若不嫌弃,娇娘倒想让您就在山上给家人当私塾先生?”

    当私塾?无论是韩江还是小宝甚至韩风,都姓韩,而眼前这位小姐自己都还只是个姑娘,哪来孩子进学堂?唯一有的,就是那个憨子少爷和小厮阿生,与其说是当私塾,不如说是当陪伴。谭生愣了一下。

    “老夫才疏学浅不便为人之师!”谭生推迟道:“只因和韩掌柜有缘相互探讨,说不上教导他!”

    “先生此言差矣,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生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上都高于我等,请先生当私塾,更能促进我们的成长!”知道他所想娇娘苦口婆心“我家夫君虽然脑子有点慢,既然他想学,我们当竭力满足于他!”

    “这、、、”确实也是,那个憨子少爷也在学,甚至和小宝以及那个韩风一个档次,但人真的是认真的学,这一点就不容轻视,做学问都是以少积多,从不知到知之,自己确实不该有小觑之心。

    清晨的山溪旁边,几张小凳子甚至石头上,坐了男女老幼好几人,摇头晃脑跟着谭生读起了之乎者也,朗朗的读书声传透了山间,娇娘很高兴能静下心来跟着感受一下这种古代文化。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真是奇妙,原本以为只是一面之交点头,临进过年了有人给韩江说亲,对象就是这个小寡妇。以韩江壹品堂布行掌柜怕身份谈媳妇黄花大闺女多的时,胡嬷嬷所有介绍的人一一筛选后留了五个给韩江自己,结果他选了这个。

    “娘,二叔怎么选她?”对克夫这个想法罗氏还是有些在意,在江铃面前提了两次,江铃实在觉得奇怪,她忍不住问道。

    “江儿说,在所有的对象之中,你大姑都进行了一次筛选,她还能和一群黄花大闺女留到了最后,说明大姑也是中意她的,只是不便给明说”经过两个月的历练,韩江在镇上的铺子里已能独挡一面,看问题更全面。而且,这个姓李的小寡妇无论样貌还是品性都胜过了很多人。唯一不好的就是她的寡妇身份“人什么都不担心,就怕克夫是真的,江儿多灾多难的,真要有个啥你说让我怎么活?”

    “娘!”江铃也算是无语了,韩江既然认定了那就是她了,如果罗氏还一味的抱着这个想法那姓李的女人进了门日子也不好过,韩江无事倒好,有事就得背上这个大黑锅了“娘,大姑是经过大事见过在世面的人,她的眼光好,如果那姓李的妹子真是个克夫的大姑怎么会看上?这人都是一个命,命中有就有,命中无就无,二叔也是受过苦的人,那李妹子是受过难的人,两人更会惺惺相惜,日子只会过得红红火火的,哪会真有什么,您多想了!”

    “也对,想那个张群英,没人说她克夫什么的,可就没让江儿过一天好日子!”点点头:“你说得对,咱谁也不信就信你大姑,既然江儿认定了,过了年就让媒人去说媒!”

    “选了寡妇?”娇娘听郑嬷嬷无意中说起韩江的事时也很奇怪“不会被人唾骂?”

    “前朝还不允许寡妇改嫁,自先帝以来没鼓励也没反对,娘家不管夫家不顾又没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改嫁,这个姓李的能改嫁给韩江倒也是她的福份了”郑嬷嬷其实也是有点小小私心的,他是看韩江实诚有出息,准备将可儿谈给他的。

    “嬷嬷,韩江与可儿不相配,倒是和阿生还行!”自己面前的人娇娘是舍不得可儿有半点委屈的。韩家人虽然也没什么大问题,那是因为还没有进入到其家庭内部。一个婆婆,一个嫂子,最主要还有一个厉害的姑婆婆,论真挑剔起来可儿根本不是他们的那盘菜。若可儿真的受了什么委屈自己第一个就不答应,如此以来,矛盾重重,那就不好玩了!

    “阿生?”这还真是一个好人选,父母双亡双方都是主子贴心伺侯的人“成了亲也在你和姑爷身边!”

    可儿听说让自己嫁阿生撅着嘴说不嫁,娇娘笑道“不嫁就算了,阿生谈媳妇谈他的,关我们家可儿什么事!”

    “小姐,他长成那样谁还会稀罕他!”可儿一脸的紧张出卖了自己的心灵。两人人前人后都会斗嘴,最先还不觉得有什么,这会儿却发现无意之中那混蛋什么时候招了自己的眼。

    娇娘笑而不语,自顾自的看着铺子作坊和领料加工的帐册。三本帐看完了,对面的小妮子还在托腮发呆,时尔发笑时尔愁眉,这副样子还说没动心?

    阿生一听郑嬷嬷话里的意思就一个劲的嬷嬷长嬷嬷短的围着转,直看得郑嬷嬷都于心不忍。

    “好了,阿生,我和少奶奶的意思是这样,至于成不成的,还看你对可儿好不好,要知道,嫁人的是她,你对我好没用的!”阿生居然自掏腰包在铺子买了细布送给嬷嬷,说是孝敬她老人家的过年礼物,把个郑嬷嬷搞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五福院内,季氏收点着三个女儿送来的年礼。

    元娘的礼物多来自京都,来人说是大少爷带回来孝敬二老的。

    玉娘的礼物很讲究很精细。王家一直都以官宦人家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连送年礼的人都遵循了礼节。

    “咱娇娘也送礼了!”相对于两个女儿,季氏笑着抚摸着几节布匹:“难为这孩子了,说是开了作坊铺子,这是自家制作的细布让我做内里!”

    “三小姐孝顺!”周嬷嬷点点头:“听说铺子生意还好,这样以来太太就不用焦心了!”

    “但愿吧,嬷嬷,希望正月初二她们也能回来”季氏叹了口气:“我知道她难,却从不向我开口要,嬷嬷,你说这次作坊铺子的事,我要不要帮衬一二?”

    “太太,小姐也是个要强的,我们只需要看着点就好,倒不必帮衬,省得日后三小姐发达了还背负着太太你给了帮衬的名头,让有心人做文章!”周嬷嬷想了想到“倒是少爷可以多去看几次!”

    正月初二,阿生赶了马车送了娇娘夫妇回门,可儿贴身伺侯,对阿生献媚的笑不理不睬。

    对王渊的态度,徐富贵还是不愿看不愿搭话。

    “我觉得他们家挺好的抬头可以数星星,清早起床最适合练功!”赵扬却是兴趣盎然,似乎没看到徐富贵铁青着的脸,拉着徐渭大谈特谈王渊家的茅草屋。

    王博看了几眼和娇娘并排坐着的王渊,想着怀里揣的东西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曾几度想是不是自己推断出错做了一件蠢事,可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机率绝对为零。

    为了验证自己没有失误,王博也想要再去一趟茅草屋。

    “既然你们说山上好玩,我就舍命陪君子哪天陪你们去一趟!”徐渭在心里翻着白眼,不过他好奇三姐不是说修房吗,怎么还让住茅草屋?

    “我要不好好招呼他们,怎么对得起当初欺负你的那些时日呢!”私下里娇娘对徐渭解释道“你三姐我可是个小女子,不是君子,睚眦必报!”

    “三姐,你真是我的好三姐,等这次去了,再好好的招待他们一番!”听完娇娘的话,徐渭简直是拍手称痛快“姐,也别说去什么韩家搭伙食吃饭了,就在茅草屋里吃,让他们也来个忆苦思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前欺负自己的一点一滴慢慢还来,而且,占着姐夫的名分,让你们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而且,他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成,听你的!”姐弟俩都不是好惹的。

    胡嬷嬷看着一行人回来嘴角抽了抽。少爷少奶奶回来也就算了,赵扬王博凑什么热闹又跑来了,而且,徐渭带着小林子也来了。这么多人,可怎么住得开!所以说,房子没修好确实是大事!

    “嬷嬷,这次我们家人多,也不方便去打扰韩老伯一家人,就在茅草屋里做饭吃吧,晚上我再去借宿一下就好!”娇娘朝郑嬷嬷交待了,可儿忙前忙后打下手,嘴上还嘀咕着这两个姑爷多事,在徐家一大群人伺侯有吃有喝不好非要跑到自家来折腾人。

    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疑惑待解开。

    和上次一样安排睡觉,赵扬欺负人起了瘾,他觉得王渊从床上摔到床下还睡得这么熟简直就是人才,所以恶作剧照旧。

    天亮时,王博比赵扬先起床,让他感觉到奇怪的是,王渊没有戒指依旧热得扇扇子,嘴里还是嘟哝着同样的话。

    “三哥,你倒是说说,你穿这么点衣服,怎么就热起来了?”扯了扯王渊的褂子有点嫌恶“还有,老夫人教你什么了,为什么会发热?”一定是有口诀秘密掌握在王渊手中,否则不可能每个夜晚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说,你的这件褂子有讲究?”王博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褂子的材料自己是亲手摸了好几遍,应该就是粗布麻衣,没什么特别之处。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要引出正确答案。

    褂子有讲究?听到这话,门外练功的赵扬顿了一下。他其实也觉得奇怪,一直没闹明白王渊身体发热是什么原因。刚才出门时见王博和他并排坐着,心下好奇就没走远,只在门口练功。果然,王博背着自己另有所图,话语中还提到了老夫人,知府家的老夫人,那就不是空穴来风之事了。褂子两个字深深的印入了脑海。

    如果真如王博所说,褂子是一件宝,拿到手送给京都的贵人,那自己以后岂不是、、、

    这次山中之行,一行人以住了三晚,最后在徐渭强烈要求下离开了。特意交待了郑嬷嬷要用心的款待他们,结果还是每顿都要煮饭做菜,累得郑嬷嬷和可儿不行,三姐也不能愉快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王博算是白来一趟,对王渊怎么哄骗利诱,他能说的就只有两个字,转和热,具体要怎么转动那个戒指才能热起来也说不清楚。郁闷的他开始怀疑自己判断失误,特别是第二天,见王渊从不离身的褂子也没穿在身上,穿着貂皮大衣还抱着双臂突然喊冷眉头不可察觉的皱了好几下。

    有人忧愁有人自然欢喜。

    策马扬鞭远远的将徐渭主仆王博甩老远这才勒紧疆绳忍不住放声大笑,似乎看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