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憨夫去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憨夫去种田-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猫儿,你他娘的鼻子太灵了!”老杜也是倒田里的一个,喝了两口污水爬了起来,抹了一把脸一口吐掉大喊道:“肉你可以多吃一块,酒给老子多留两口!”

    酒过三巡话自然多。

    “兄弟,那个女人被小阎王关了,说是等伤好后就卖给窑子里!”搭着韩江的手“说实在的,你说这娘们怎么就这么不知足呢,跟着你好好的过日子不成吗?非要去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哪知道山外还有山,这下好了,赔了她自己又折了未来!”

    “老杜,猫儿,来,兄弟们,走一个,咱干了这杯酒,咱就是兄弟,其他的什么也别说了!”休书是让兵卒交给张群英的,当然费了自己半斤肉,他实在不想看到她了。兵卒出来说张群英接过休书看都没看一眼直接撕了然后哭天抢地的骂,什么都在骂,当然,也骂了她自己。无论她骂谁,从此以后就是陌路了。只有一条,晒场上对她说的话得纠正一下,是我走我的阳关路,她过她的独木桥!

    “兄弟,好好干,哥看好你!”人与人命不同,老杜感慨万千“你也是够哥们,人都走了,还舍得花银子买酒买肉呢哥哥喝,就凭这一点,你就是个好汉子!”扯淡吧,女人红杏出墙凭什么算计到男人头上,他韩江,就是一个堂堂七尺男儿!

    西南隆县的一个木工作坊内,阿生被掌柜冷嘲热讽了好几次,却依旧赖着没有走。堂堂七尺男儿又怎么了,反正自己又不入仕不当官,名声也不当饭吃,咱这次出门就是采买纺纱织布的工具。废话,不议价,你喊多少我就给多少,当我是二愣子三傻子?

    “阿生,要不咱走了?”老韩头看了又看,最后实在受不了这个掌柜的话。其实篼里大姐也给足了银子,只是阿生说货比三家,多问几家,能便宜点更好。这家货倒是好,就是不便宜。

    “韩老伯,没事!”砍价被人讥讽也不掉一块肉,过程无所谓重要的是结果,这家货自己是要定了,价格吗?价格也一定要砍点下来。

    一说二聊三摆谈,前前后后阿生和掌柜说了两个时辰!

    “这位小哥,我就没见过你这么能说会道的人!”最后掌柜投降了“行,就按你说的价格,十套,我卖十套给你!”唠叨了半天,心里也盘算了良久,他说的一句话不得不承认“薄利多销”,利润薄是薄了点,但十套算下来也不错了。

    “这就是对了!”阿生一拍大腿高兴的和掌柜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与之前针锋相对剑奴拔张形势简直天壤之别“我说,哥子,小弟我这次替主子进货也算是长途跋涉了。主子的作坊就要开工了,这次只是小打小闹,等明年,明年我一定再来找你,别说十台,起码就是三五十台,闹不好,一两百台都有!”

    说话不怕闪了舌头,牛皮就要吹上天。看来阿生是在少爷身边闷久了,话匣一打开就收不住,而且全是大话,屁话。郑嬷嬷一人得教多少徒弟才能将作坊做大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买卖,一年就能成倍翻番扩大规模了?老韩头听他在那儿玄吹心里诽谤不已。

    “兄弟,成啊,既然你这么照顾哥子,那哥给你推荐几个织女如何?”这桩生意做成了事小,明年能不能成再说。但眼下,推荐几个用工人员得点人头费也是不错的。

    “织女?”阿生愣了一下连连摆手“我不是牛郎,不用织女,不用不用!”

    “哈哈哈,瞧瞧兄弟你,买东西外行,将我这上等的货开了个下等的价不说,连行话都听不惬,咱说的这织女可不是天上的,而是纺纱织布的女人!”

    汗,是这样啊!阿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找这种所谓的织女倒是正中下怀,临走前郑嬷嬷就交待了请几个长工,不过,她说的不是织女,而是织娘,时代果然在进步,而织娘都变年轻了改口叫织女了!

第87章 织出成品() 
“爹!”抱着泥团的小宝被要求喊面前的人为爹,他有些怯怯,但血浓于水,叫出口后不久他就记起了韩江,扑进怀里大声叫着爹,爹,韩江鼻子酸酸也不停的应着。

    “爹!”看小宝玩得不奕乐乎王渊也凑上前喊道。

    唉哟哟,你才是我爹,比亲爹还亲的爹!韩江看着王渊吓了一大跳,这位祖宗万万得罪不起啊!

    当真正的亲爹和阿生带着十套工具六个织娘回来了,韩江深深的信了一点儿,那就是自己听大姑话,跟着王家好好干事,有的是荣华富贵来享,没准儿,还真的能像猫儿说的那样,哪天发达了将他和老杜几个哥们给赎回来。

    “你们都会些什么?”他乡遇故人照说该激动,但是,郑嬷嬷见着这些媳妇婆子们时并没有见着老乡的感觉,只是想着小姐交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了,得层层把好关了。作坊就要开起来了,从栽种苎麻到建作坊算起来都是自己的主意,而小姐想都没想就拍案下定,而胡嬷嬷半点犹豫都没有就出资,这种信任让她更觉得担子重大。

    “回嬷嬷,撕麻、绩麻、络纱、牵梳、上浆、织布、漂染、整理等经过十多道工序,我们都会!”远涉几百里路到这儿做工,签了六年的长契,打动六人的是高得诱人的工钱。当然,单是工钱也怕被拐,那位唤作阿生的小哥却轻车熟路的走了官道,有知县衙门备了案,听说还交了押金,这才放心的跟来,而管事娘子人称郑嬷嬷,瞧这位长得不凶,应该好相处。有胆子大的张口就答。

    “嗯,这样说来,咱明天就可开了!”铺子有了,麻线也收了不少“我们还是分工吧,你们三人负责过扣、刷布上浆,你们三人晾晒。”全套的工艺技术自己也会,但作坊要开工单凭自己去教徒弟太慢了,这才提醒了小姐要请长工。当然,买下工人的身契更好,手艺就不会外泄了。只是小姐不愿意,她说这本来就来自民间的工艺大家都会,不存在什么保密不保密的事儿了。

    郑嬷嬷带着女工在镇上的铺子里开工了,门外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的妇人,她们都是帮王家收割过苎麻,而且现在手上还有原材料的妇人们。

    “织布是这样的?”好奇和新颖写满了每个人的脸上。

    “以前就知道穿衣服,还真不知道布是这样织出来的!”有钱人家过新年穿新衣,像自己这种家境的人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说,咱要是学会了是不是就可以在自家织布了?这样也就有新衣服穿了?”

    “美得你,你不看看,听说这织布机还是老远买回来的,这工序好复杂,手脚并用,不能停顿,你是那块料吗?”有人嗤笑道。

    “什么不是人学的,既然我们能学会齐麻线免麻线,凭什么就学不会她们这种纺纱织布呢?”不服输的大有人在,不过,谈起买织布机声音倒是降低了好几成:“只是没有织布机而已!”

    “嗨,看见没,那儿还空了四台机子呢,指不定,还会招女工,怎么样,要不咱去问问郑嬷嬷!”大胆心细的人果真就上前询问了。

    “招,招胆大心细手脚利落吃得苦的人!手艺不精,分断纱,又费时,次品又多,到时候我不怪罪于你,你们自己也心乱如麻了!”郑嬷嬷笑了笑“这也得看天分,要是没有耐心的可就干不了这事儿!”

    “郑嬷嬷,我们耐心!”

    “郑嬷嬷,我胆大心细!”

    “郑嬷嬷,我、、、”

    要在平日里,大家都会谦逊一二,现在好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且全都是高手!

    郑嬷嬷最后选了四个年轻一点而且家里负担不重的媳妇儿试工。毕竟,三天两头的换工人可不妙,刚教会一点儿因为要回家带孩子伺侯老人什么的,鱼还没打就开始晒网,自己没地儿找人哭去。她的目标很明确,赶在冬月里将出一批棉布,不说销出去,至少家里人人换的新衣用自家面料来做,节约不少银子呢!

    “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捧着郑嬷嬷带回的夏布,娇娘边说边看,质疑不已“可是,嬷嬷,我并没有看到咱家这布有这些特点啊?”这几个词印象深刻是去一个非遗博物馆参观时在夏布展区看见的,深深记住了它,是因为夏布在现代市场很俏。

    “小姐!”郑嬷嬷苦笑:“小姐,夏布的粗细规格有异,做出来的布料自然不一样。各种粗细夏布的不同用途,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像咱们这种就是一般平民穿用,是大众化的衣料;而有细如丝绸,为高贵品种,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是给王公、贵族制帽用。布料依其粗细程度曾有各种不同名称,其中最细者可与丝绸媲美。我们还做不出这类布料!”

    “这样啊!”其实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毕竟,现代的东西掺合的太多当代的科技,添加了化学成份,用纯手工的东西去和现代的比,自己不是找虐吗?

    “小姐,老奴留了好些很细的一些好麻线,准备织了给您和姑爷过年穿!”主子的衣服当然得是上等的“至于开作坊要销的布料,您看定在什么价格的好?”

    要放在现代,娇娘肯定是不假思索的选择高大上的档次,但这儿,嗯,还是算了吧。

    “按四四二做,四成粗,四成大众化的,再二成细如丝绸的!

第88章 操心的命() 
“刚确定怀着身孕时,冯长春就在范嬷嬷的指使下向我要这样那样的补品!”季氏笑了笑,你算初一,我算十五,不是自己心太狠也只是顺风推了一下舟而已“殊不知,胎儿长得太大生产起来就难,真正是自作孽不可活!”

    “难怪!”周嬷嬷这才想通了所有的关节。当初就感觉太太是以退为进,果然如此。最早的时候想什么给什么,去观云庵躲清静时也让杏儿不拘着她。福份确实是有定数的,你一个小小的妾室,比当家主母享的荣华富贵都足,早该享完了!太太这一招实在是是妙啊,妙!

    “嬷嬷!”突然想到什么,季氏有些担忧“元娘姐妹三人都出嫁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传来吗?”女儿在徐家养着时自己一直很注意调养,三个女儿出嫁前特意还让常大夫帮忙诊了一个平安脉,确认没有丝毫不妥。可是,出嫁都两年多了,家里的妾室怀了一个又一个了,嫁出去的女儿却是一个都没有信息传来“会不会是?”唯一的可能,就是进了夫家遭了人毒手“不行,嬷嬷,正月里回家时你一定记得请常大夫过来一趟!”

    “是,太太!”周嬷嬷也想到了这么一点,不过,三位小姐没有哪一个是笨的,再加上小姐身边的陪嫁嬷嬷和丫头都是贴心的,如果真的在夫家有什么的话,那就只能说对方手段太高防不胜防“不过,太太也不用担心,毕竟,三位小姐的情况都有些特殊!”

    特殊啊!

    想想也是这个理儿。

    元娘是老大,最早成亲,赵杨身强力壮没有好消息传出来,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那孩子去了京都考武举,而且现在是长居京都。

    “嬷嬷,元娘这孩子怎么不想法跟着去京都?”季氏还是忍不住又操心起来。

    “太太,大小姐正月初二时说过,今年底等姑爷从京都回来,或许赵家就会全家迁往京都了!”周嬷嬷安慰道“太太,您看,若是大小姐去了京都,以后你们母女相见的时间就短了,不如早点接她回家好好聚聚!”

    “嗯,明天派人去赵家看看吧!”嫁出去的女儿也得听别人家的安排,顺道看看赵扬有没有回乡“玉娘那边更让人担忧!”

    “二小姐那边姑爷年龄小,离圆房可能还有两年!”周嬷嬷劝慰道:“太太,二姑爷下了场考了秀才,用这两年时间好好做学问,等圆房时说不定就是一个大官了,到时候就是双喜临门了!”

    “相对于赵扬的大大咧咧,王博那孩子内向,玉娘也是个心思重的,这两人我怎么越看越觉得不得劲呢!”女大三,抱金砖,可是,女儿翻年就十八了,王博才十五,到时候会不会嫌弃玉娘年龄大呢?“还是怪我当初太草率了,要是她日子过得不好,我这个当娘的可就害了她了!”

    “太太,您多虑了!”周嬷嬷宽慰道“二小姐年龄虽然比姑爷大,但长得小鸟依人,又温柔贤淑,姑爷哪会嫌弃。再说了,这过日子,还不在各个,相比于三小姐,二小姐该是过得很好的了!”

    “也是啊!”季氏长长的叹了口气“嬷嬷,你说我怎么就那么笨啊,这三个女婿,一个比一个差。特别是娇娘,王渊那孩子根本就、、、,娇娘是打算一条道走下去了。王渊翻年二十一了吧,娇娘也不小了,这样下去,早晚得闹出事儿啊!”季氏越这样想越紧张“到时候,还是怪我这个当娘的害了她!”

    “太太!”周嬷嬷都有些不忍了,这当娘的当得也太累了,永远有操不完的心“太太,少爷回来不是说三小姐在那边过得很好吗,王家出来的那个胡嬷嬷正张罗着给修房子,还说今年会开作坊。虽然三姑爷脑子不太好,只要三小姐心放得宽想得通那就不是问题了。这日子是各人在过,她既然坚持那就是说她喜欢过这种日子,你更不用担心了!”

    “是啊,听渭儿说得好,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有时间了我也该去看看她!”季氏很传统,女儿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人受人管束,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上门去看的。

    三天后,派去王家和赵家的人都接回了姑爷和出嫁的小姐。

    “娘,家里有什么事儿吗?”元娘这次回来更是春风得意,赵扬在京都请了假回乡过年,而且,这是在老家过的最后一个年,待开春气温转凉,赵氏合家搬往京都,只留下武馆和教头。当然,去了京都依然还要开武馆。娘家派人来请她回去时,正值赵扬回乡的第三天,小区胜新婚,夫妻你侬我侬甜如蜜。一想到冯长春的事儿,元娘皱眉,莫不是又来了一个张长春李长春,还好,进了五福院没看见那些妖妖娆娆的,否则姑奶奶可饶不了她们。

    “没事就不能接你们回家啊?”季氏点头她的头笑骂“当真是嫁出去的女沷出去的水,娘家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