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重生之伊皇后(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空间)-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朕的四阿哥,文起教得着实不错,知书达理,差事也是件件完成的漂亮,特别是今年‘赈灾’一事,朕异常满意。

    不知文起是否愿意,再担起朕一请求,便是再为朕教导一番弘皙呢。”

    康熙说的弘皙,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时生,生母是侧福晋李佳氏,轻车都尉舒尔德库之女所生,按身份来说,本只是庶子。

    可因着太子妃瓜尔佳氏这几年,自从生了个公主,便再也无所出了。

    这弘皙便直接抱养在太子妃名下,连玉蝶都改为太子妃石佳氏了,是以现在弘皙是太子的嫡子,康熙正经的皇太孙,今年刚四岁,已到了要开蒙的年龄。

    顾八代本是雍正的老师,可此时他年事已高,早也不想再涉足皇位之争里面了,作为皇子的教导老师,对政事这些,可谓十分敏感。

    现在看来,太子之位可谓十分稳固,康熙也对太子很满意。

    因此此次还求到他这里,特意让他教导启蒙太子的嫡子,这里面的意思,可谓明明白白。

    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四皇子是他教导长大的,是什么样的人他还不清楚吗?

    此次更是因着‘赈灾’,回京途中竟然遭‘万人截杀’,京师地界,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公然刺杀皇子?

    就是给他一万个理由,他也不信万岁的说辞,仅仅是白莲教那帮反贼为乱,这定是为人背了黑锅。

    因此康熙让他去教导太子的嫡子,他自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跟康熙几十年为官,感情自然也是有的。

    因此回话到是十分的委婉。他恭敬的给康熙行了个礼,这才接过话,回道:

    “老臣谢万岁厚爱臣,只是老臣年事已高,幸得万岁厚爱,才得教导四阿哥,老臣已足矣,如今,可尚无过多精力,再去教导皇太孙了。”

    说到这里,他又重重磕了一个头下去,道:

    “万岁,老臣为四阿哥心疼,不过四阿哥即是皇家家事,也轮不到老臣多置喙。如今老臣,只愿万岁能允了老臣休置,告老还乡吧。”

    康熙忽闻顾八代此言,顿时便有些愕然,随即陷入一阵沉思之中。过了片刻,康熙才止住心中的愕然,接着道:

    “文起之意,朕明白了,四阿哥也是朕的皇子,朕自然不会委屈他。

    倒是文起,朕还指望你能多再帮衬朕教导皇子皇孙呢,你这如今话里话外,都要朕放你返乡,实不为朕之所意也。”

    多年君臣关系了,顾八代也明了康熙,定是知他内心里的心思的,便道:“老臣多谢万岁厚爱!”

    接着便不肯多言了,虽然此时顾八代也明白,康熙对太子的督导,太过急切。

    也许这有因为康熙太想太子成才,又怕太子太过成才的原因。

    因此康熙对太子,不管是原太子,还是重生后的太子,可都是事事要求严格,动辄小事错事便斥责他。

    而且因为怕太子被身边人教导坏的原因,还动辄对太子监视,教导之类的。

    太子虽为储君,却仍属臣列。太子所依者,无非皇上之眷顾而也。

    而今皇上看似对太子十分信任,可是这信任有个前提,就是皇上活得很好的情况下,万岁是不愿意太子太过优秀,威胁他皇位的。

    因此太子看似处处风光,其实也不免常常戚戚不安的。

    而众位皇子阿哥,以顾八代的眼光来看,因着皇上开明的政治眼光和教育,其实真真是个个人中之龙。

    而且早在万岁的要求下,皆各自自幼便学习政务,参与军事,身上早早便多有功勋,今又各领部务,眼界渐宽,门人渐众了。

    若此次封赏爵位,万岁能妥善分配爵位,拉开与宗室亲王之子,郡王之子之间的差异,到罢;

    若是相差不大,那阿哥们,可怕是会新生不满,若是到是万岁再对太子的态度怀疑多一点。

    那么,阿哥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想取缔太子而代之,那么,朝廷此番将要乱了

    可他只是大臣,皇室的事,实在不该是他能干涉太多的,因此顾八代张了张嘴,几次皆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康熙见顾八代心意已决,便早知他的打算了,只罢了罢手,无奈道:

    “罢了,念你老弱闷了,朕也不强留你,只是告老还乡休置之事,还是等这次‘封爵’之后吧!”

    顾八代到底感念康熙恩得,此时眼角都有些湿润了,只对着康熙重重地叩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恭敬的立在一旁,不说话了。

    这边雅勒总算听到康熙谈到“封爵”了,便忙道:

    “万岁,此次臣和两位大人来,便是要为几位年长阿哥“封爵”之事。

    臣既担着宗人府的宗令,便得好生经营差事才算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整个爱新觉罗宗族。

    臣等前日已上了个折子给皇上,听说皇上留中了,待皇上旨意颁布下来,臣便与宗人府,礼部一起准备着事务。”

    康熙此次“封爵”,心中早已经有了章程,此时雅勒跟顾八代,张英几人一起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因此康熙又转向顾八代和张英,道:“尔等也听了简王所言,心中可是有章程?”

    张英心思动的极快,适才康熙那一番敲打的话语犹在耳边,还怎么敢在此刻再说什么。

    而且他本来也没有打算干涉爱新觉罗家的家事,因此便直直回到:

    “万岁什么旨意,奴才们照办就是。再说,都是万岁的儿子们,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顾八代到底顾念着跟康熙的情分,因此最终深深的沉默过后,又看了眼康熙和雅勒,才道:

    “奴才与张英担着礼部的差使,只管仪注典礼。

    只是奴才觉得,阿哥们到底年长了,特别是有功勋的皇子们可是不少,皇上斟酌处理便是。”

    康熙一听到顾八代如此说,到底心下不喜,这顾八代什么意思?是在说他苛待他的儿子们吗?

    莫不是他此次,只是准备恢复大阿哥的郡王爵,三阿哥,四阿哥皆封郡王爵。

    后面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则维持贝勒不便,只再封了九阿哥,十阿哥为固山贝子便可。

    康熙到底不喜人干涉他,因此便用着极其压迫的眼神,森冷冷的盯着几人看了一眼,久久无言。

    直到几人都认为康熙今天发怒的时候,康熙这才对他们挥手道:“你们都跪安罢,‘封爵’的事,我自有定数。”

    几人终于听到让跪安的声音,此时皆各自对视一眼,便忙擦了擦头上不存在的汗,恭敬的对康熙行了个礼,接着便躬身而出。

    几人走后,康熙便顿感孤独,分别去到几位逝去皇后陵前,各自让奴才们放好祭品,亲手各自燃起了三只香。

    整整待了一下午,直到晚间,才回了御书房,到晚上用晚膳时分,才摆驾去了良妃的钟翠宫。

    至于皇宫里发生的这一幕,四爷府的四爷和伊路都不知道,此时两人与弘晞几人。

    正在初音院里,无良的训练弘昭跟舒宜尔哈,学翻身学坐学爬等。

    可四爷觉得他的子嗣这样,实在太掉身份了,不过碍于伊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直闹得雍正不得安宁。

    因此便颠颠的每天过来初音院报道,一起教导宝宝们的成长路程了。

    而这样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一晃随着年底下了好几场大雪后,时间便如瞬间划过般,过了小年,便跟着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五。

    而宫里在大朝会中讨论了好几次,都没有个结果的“大封”,也终于赶在年底最后几天,下了圣旨下来。

    可谓是大大出乎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此次圣旨,可谓是皆大欢喜,便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皆直接封为亲王。

    从五阿哥到八阿哥,便都封为郡王,九十阿哥,直接跳过贝子,封为贝勒。

    等来年大选后,十二阿哥成婚后,便也能有贝子爵位。

    至于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现在还未成年,得等到四十二年才能成年,搬去宫外的府邸。

    而这圣旨能那么快定下来,可还真得感谢良妃和顾八代曾经的肺腑之言。

    便是说康熙对皇子们太过小气,不利于鼓励后面年少的皇子们,积极参政和积累功勋。

    当然后宫女子不能讨论前朝之事,良妃便是从骨肉亲情方面打动的康熙。

    至于大阿哥,三阿哥此次都能直接连跳郡王爵封亲王,还是沾了雍正的光。

    要说不管原著,还是历史上,大阿哥直郡王,最后皆是以固山贝子收尾,可谓结局凄惨。

    还没有说直接从坐降的贝勒,直接封为亲王的,可还真是康熙干的最任性的一次。

    而三阿哥,最后是被封为诚隐亲王的,可时间远远没有那么早。

    所有这些,都是康熙最终想到了逝去的孝懿仁皇后。

    再想到了雍正今年的种种遭遇,还有龙凤胎的诞生等,都昭示种种大吉之象。

    而且康熙也真的不想,太子之位被更换下来,他便早早提了几位亲王爵上来。

    康熙其实是在向朝臣们宣誓,他不怕抬高除太子之外的阿哥身份。

    他有能力把他们抬上来,也有能力将他们坐落回去,比如被坐降郡王为贝勒的直郡王大阿哥。

    其实,不得不说,康熙这一招,走得确实挺大胆又挺玄的一步棋。

    说一千道一万,真正迫使康熙下这个决定的,还是因为近来康熙感觉到,他身子已经在走下坡路,越来越感觉身子没有年轻时好了。

    他怕众位皇子乱起来,便想直接封了这些皇子,辅助太子,这样他的大清江山才稳固。

    可是他没有想到,康熙此番如此良苦用心的安排,最终还是被打乱了,令他不得不忍痛割舍他曾经心中最不舍的人选。

第264章:南巡 1() 
康熙三十九年元月,出了正月十五后,康熙又带着众皇子、宗室,在太庙祭拜祖先后。

    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雍正几人的亲王爵,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的郡王爵。

    以及九阿哥、十阿哥的贝勒赐封,十二阿哥的贝子爵,可算正式落下了,连金印都到了各自府上。

    而几位今年才大婚的皇子们的爵位印章,则还在皇宫宗人府一并管着的,等到大婚后,便连同封爵印章一起,也算是喜上加喜。

    此次连同被封的,还有八大铁帽子王的继承爵位,康熙都一并批了去。

    也算是这自三十八年压抑后,三十九年开年,难得的喜庆之事。

    又加上,又一年的大选,于三十九年,三月初八正式开始举行。

    今年的大选,康熙终究压制住了德妃,因着补偿的原因,允了雍正,‘不赐人’的请求。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二阿哥胤祹,几人也终于如意的,在大选过后赐了嫡福晋。

    于三十九年七月成婚后,9月份就搬出皇宫,到各自宫外府邸。

    这次九阿哥的嫡福晋,赐的是栋鄂氏一族,七十之女为嫡福晋。

    身份自然也是配得上九阿哥的,不然宜妃可就要不依了,这她的五阿哥才被太后抚养,早早就失去争夺帝位的资格。

    而且赐的嫡福晋,身份也不高,这宜妃早就不满了,可碍于康熙一向的威严,郭络罗宜妃是不敢多言。

    这下轮到自己的小儿子娶嫡福晋,自然马虎不得。

    当然,其实宫里也因着董鄂妃的关系,特别是康熙前期,对董鄂氏一族多有打压,这看康熙后妃中,一直没有董鄂氏一族的影子就知道。

    可董鄂氏一族,是大族,也同属满洲上三旗,正白旗居多,当然正红旗的也有。

    这九阿哥的嫡福晋,就是满洲正红旗,跟三阿哥胤祉的嫡福晋,是堂姐妹的关系,身份还是挨得很近的。

    如果要按宜妃自己的意愿,她其实是不太愿意去碰这董鄂氏一族,做她儿子的嫡福晋的。

    当然最好的,就是能有她娘家,郭络罗氏一族,做她儿子的嫡福晋最好。

    可康熙到了晚年的时候,也不能继续打压董鄂氏一族,因此自三阿哥胤祉,娶了嫡福晋后,康熙又开始陆续用起了董鄂氏一族。

    这九阿哥的嫡福晋,是有康熙的政治考量在里面的,当然是不容宜妃过多插手的,不过身份上,到都是挑顶好的。

    九福晋董鄂氏,虽然受累于董鄂妃影响,可身份真是不差的,父亲是都统七十(齐世),祖父是一等功哲尔本。

    曾祖是和硕额驸和硕图(他娶的是东果公主弟弟代善的女儿郡主),就是东果公主额驸何合里的第四子,都是满州正红旗。

    说到别的,有点陌生,可说到爱新觉罗代善,可就不陌生了,跟康熙还占着亲。

    爱新觉罗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当年皇太极登上帝位,还是代善带头,带着众多贝勒拥护皇太极上的位,可是有从龙之功的。

    要不是受董鄂妃影响,说不得此时身份还要再高上一高。

    此番说来,九福晋可是沾着爱新觉罗家一点血统的,因此这身份着实算过意得去。

    而十阿哥的嫡福晋,命运早就注定了的,可以说在康熙众多皇子中,抛去雍正因为孝懿仁皇后抚养过,算半个嫡子外。

    众皇子中,身份最高的,自然是元后,孝诚仁皇后所出的太子,身份是独一无二的嫡子身份。

    而排第二高身份的,就是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温僖贵妃的儿子,十阿哥胤俄,也算正经的半个嫡子身份。

    这自从十阿哥刚出生开始,孝庄太皇太后可就打着他的注意了。

    孝庄为爱新觉罗家,奉献大半辈子,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的蒙古族亲,博尔济吉特氏。

    可康熙后宫,孝庄塞了大半辈子,都没能塞进几个蒙古女人,就是进了两个蒙古后妃,都一直不得宠,完全就一透明人。

    虽然康熙五十几年的时候,康熙意思下,封了个蒙古后妃,可都还是熬到死才封的,孝庄自然是没等到那个时候。

    因此早在十阿哥出生的时候,孝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