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空间在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空间在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北往南20米,从西往东20米种银杏树,叫防风林,起到保护庄园田地的作用。林子里套种人参。”

    周雨想想,空间的人参真是不要太多啊。如果外面不种,以后要用到,突然出现大量人参,不好交待。

    虽然普通人参种植需要十年,但是,空间里的就不需要了。移植出来,一年就可以药用了。

    “东家小姐,我们种人参以后,要不要加上巡视啊!”于德第一次听说人参是种出来的,不都是山里挖到的吗?不过,这并不妨碍忠心过剩的他提出巡视的意见。

    自从他当了管事,虽然只是一百亩,与其他管事比起来是最少的,但那也是管事啊!这是以前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许多人看他的眼神多了一份羡慕。现在手握机遇,当然要牢牢地抓住。

    “嗯,以后庄园建好了,肯定是要有人巡视的。现在不用急,你记着这事就行。”

    “好。”

    “庄园里主要还是种小麦的。南起往北100米都种小麦。中间的小路也包含其中。剩下的30米种果树还有其他作物。等我具体想好了再跟你说。”

    “好。东家小姐,麦种已经留好了,防风林的银杏树和套种的人参,需要我去买吗?不过,这会儿没有卖树苗的吧,要明年春天了。”于德有些佩服东家小姐,以前应该没有接触这些事情吧,没想到上手这么快。

    “不用,这些已经定好了,过几天会直接送过来。你先带他们把小麦种上,忙完再种其他的。”

    “好,东家小姐,那我先去忙了。”

    “嗯,你去忙吧。”

    周雨在现代时虽然没有见过这些,但是在电视上,网上看过不少农业方面的知识。有时是懒于换台,听到的,有时是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搜索到关联的知识。

    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用,只是一略而过。只是,现在想来,竟是清晰可见地印在脑海里。难道这是传说中的穿越福利?感觉真不错!

    秋收紧张,播种也很紧张的。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秋风镇是的地基本上播种结束了。只有周雨那一百亩地的北边和西边还空着一些地方,其他的地都种好了。

    有人好奇那些地方要种什么,熟悉点儿的人就问于德。于德便说要种一片银杏树林,好防风。不只能把那一百亩保护了,镇西侧六百亩地都会受益。

    于是有人觉得周雨有点傻,种树占地不说,还白白便宜了那五百亩地的租户。

    周雨知道后,没说什么。

    原来的租户变成了长工,有的非常卖力,如于富贵,于光宗;有的则按于德要求,做好吩咐下来的活计;还有的在计较十五岁以下的工钱少。十四岁和十五岁只差一岁,工钱却差了一半。就让自家孩子少干点,慢慢干。

    周雨既然负责这一百亩地了,自然经常去看看。也顺便观察一下长工的工作状态。

    长工们看周雨来了,本来就努力干活的没什么变化,给周雨行礼问候完,继续干活;本来在慢慢干的半大孩子,则在行礼后立即提速,表现的很忙碌。

    周雨转了一圈后,还算满意。大人基本上都在状态,没有偷懒耍滑的。至于一些小心思,周雨也不会太计较,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无可厚非。

    于德听到关于十四岁与十五岁界限的话,还报给了周雨。他也觉得只差一岁,工钱差半儿,那些十四岁的肯定会觉得不公平。

    可惜他们忘性太大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还是很兴奋的。如果出去做工,孩子基本上是没人要的,不管是十四还是十五。

    “十四与十五差一岁,十三与十四也差一岁。如果都这样比着来,岂不是婴儿也要与大人同酬?真如此,大人要觉得不公平了。规矩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是这么个理儿,是我想差了。”于德也就是把听来的告知周雨,虽然他也觉得差一岁工钱差半儿,那些十四岁的会不舒服,可是周雨说得更对。当然要听东家小姐的。

    劳作半上午或半下午,可以休息一到两刻钟(十五分钟到半小时)。而不管是一天三餐还是两餐的,为了方便统一管理,都是中午休半个时辰(一小时)。每个月每人可以休息两天,闲时这个时间可以自己定,忙时可能不休或按统一分配。在这里来说,周雨的规定算是比较宽容的,休息是为了恢复体力,更好地干活。机器尚且需要检修,更何况是人。

    一次周雨也会在他们休息时,似真似笑地说:“有句话说的很对,‘今天干活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活干’。你们的付出会有相应的回报,付出的多,收获的多,付出的少,收获的少。到时候收获少的可不要报怨哦。”

    该敲打的就得敲打敲打,让他们时刻清醒,明白现在的日子得来不易,别等作没了再后悔。又要适时地给予保证,只要努力干活,肯定有对等的回报。

    有的长工开始的时候以为周雨不过是一个小姑娘,好糊弄得很。虽然还没人付之行动,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是说这些人都是坏人,而是人性中欺软怕硬的成分发挥了作用。

    周雨这样说了后,这些人又看周雨观看他们时眼神精明,不容半分掺假,便都歇了心思。他们只是普通租户,能有现在的机遇是很难得的。

    待小麦种好,周雨在一天上午,李若兰她们都出门了,便把银杏树苗和人参苗从空间取了出来。顺便整理了一些苹果,梨,桃子树苗,还有其他一些作物的种子一起放在了院子里。

    李若兰回来时也没问,之前周雨说过了,会来一批树苗什么的。柳暗母女更不会问了。周雨便让柳暗去通知于德,把树苗等搬去庄园。马上开始种植。

    柳暗虽说是以周雨丫鬟的身份自居,但是,周雨并不习惯有个人跟进跟出的,所以柳暗一直是在家里忙活。

    于德很快来了,还带了长工,一会儿就搬走了。周雨也跟着一起去了庄园。

    有人质疑,这会儿种树?

    周雨笑笑,“对,就是现在。”然后向大伙儿喊,“按于德管事安排好的,两人一组,把树放进坑洞。只需要填上土,不用浇水。其他的也按之前定好的来种。”

    众人虽然不明白,但还是按周雨的要求去做了。

    很快,树和种子都种好了。周雨在傍晚天将黑未全黑时,用空间水把庄园所有的地都浇了一遍。空间水滋润性极好,洒下的水立即进入土地,表面只有浅浅的痕迹,第二天就会看不到。

    本来周雨想用空间的小麦做种子。但是,怕差异太大,惊了众人。便只用了空间水来浇灌。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6章 持续() 
其他租户种好小麦,基本上就要猫冬或去城里找点活儿干了。而周雨庄园里的长工,因为还没忙完,则需要天天上工。

    但地里的活明显已经接近尾声,有人就想,等到冬天也没什么事儿,跑地里来干什么呀。但是,不来又没工钱。也有人想,如果冬天没事,是不是就不发工钱了?算算,即使冬天不上工,不发工钱,也比以前要好一点。便按下心思,静观其变。

    庄园里的树苗,人参苗种好后。还有些后期的工事要做。所以长工们都上工了。周雨也来了。

    来到庄园,所有人都发现,树好像精神了。这刚种下去,第二天就这么精神,嗯——,好神奇!

    所谓后期的工事,就是给刚栽种的树加一层保暖衣。现代时,有些小区,路边新移栽的树木,在冬天到来前,就会穿上一层保暖衣。周雨由此借鉴。

    人多力量大。很快,后期工事也完成了。

    长工们陆陆续续地往回走,周雨则准备跟大伙说一下后面要做的事。

    这时,一年轻男子走近周雨,问:“东家小姐,我们冬天也要天天来庄园吗?有什么活儿干呢?如果没活儿,发不发工钱?”

    此人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最终关心的还是工钱。每个做工的人都会关心工钱,周雨表示理解。

    “我正要说这事,”周雨转身,“于德,你把大伙儿喊到这里。”

    等大伙儿都到了近前,周雨说:“这些天大家辛苦了。”

    长工们说着“不辛苦”,“应该的”之类的话。

    周雨点头:“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庄园发展好了有你们的功劳,我不会忘了你们的。”

    看看刚才问话的人,周雨继续说:“刚才这位长工问了三个问题,‘冬天要不要天天来庄园’,‘有什么活儿’,‘没有活儿的话,发不发工钱’。我想,这应该是很多人想问的。这事儿怨我,没跟大家说清楚。第一,不干活儿肯定没工钱。”

    “啊,那岂不是一年下来也没多少钱?”

    “就是啊,没想过这事儿。”

    “那我们还是要出去找活儿干啊!”

    “是啊,可是,其他人已经出去找活儿了。我们现在再去,恐怕找不到什么活了。”

    “这可怎么办!”

    人群里炸开了锅!

    “于德,让他们停止讨论。”周雨倒是想喊,不过,于德提醒过她,有什么事让他喊,不然,姑娘家大喊不太好。除了必须周雨来说的,其他的都可以代替。

    “大家静一静,东家小姐还有话要说。”于德一吼,立即清静了。

    “第二,我们的庄园不会没活儿干。第三,即便不在庄园,也会在别的地方为庄园做工。”

    长工们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管是周雨故意逗一逗他们,还是周雨说话习惯如此,总之是让他们的心倏忽上下了一把。

    寒风乍起,冬意渐浓。

    周雨的庄园当然不再需要天天有大量的人进出。不过,在北面和西面可以砌墙,阻挡外部人随意进庄园。只是,周雨看中的并不仅仅是这一百亩,明年情况好的话,可以把南面五百亩都收入进来,大一点才好操作啊。所以并没有把这一百亩圈起来的意思。

    不能给长工们断了活计,不然他们心里要造反了。心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应到行动上来。防微杜渐是必要的。

    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庄园的重中之重。周雨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理论再完美,也总有实行不到位的地方。愿望是一回事,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

    周雨感觉头大!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稳着心神。如果让长工们发现她其实有些不知所措的话,不更得慌了。

    至于经费,周逸说不是问题,可以从家里取用。不过,周雨不想一切靠家里。既然要大干一番,就要自己从头到尾地承担起来。

    关于树苗的事,家里其他人都没问题,只周逸发现周雨并没有用家里的钱,很疑惑,问起了周雨。

    周雨一看,这事儿确实有漏洞。一时没想到怎么说,干脆四两拨千斤。

    “爹爹,我办事,你放心。一没偷,二没抢。”

    “哟,小雨这是连爹也不告诉了!行,我放心。相信你不会偷,也不会抢。”周逸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个时候,你上哪儿去抢树苗去?说不定是跟人说好了,没要钱,等明年再给呢。

    等周雨给于德说了下一步的计划。于德问,“那还有必要种树吗?围墙不就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了吗?”

    “那不一样,围墙只是阻挡一下子,防风林可以使风速递减。”其实周雨正在后悔,当时怎么没想到立围墙呢,这会儿只是胡乱说着。

    于德看周雨的神色不太一样,但也没继续追问,便去安排立围墙的事了。

    看于德走了,周雨松了一口气。但,马上又提了起来,立完围墙呢,再干什么,这一个冬天时间可长呢。

    本来播种前后没有下雨,还可以有浇水这一环节延长一下长工们的上工时间,可是周雨给地里浇了空间水,把这一环节省了。本来别的地都浇水了,于德也想问周雨,是不是应该浇水。不过,他看过地况,那泥土湿润,实在不需要浇。便只是跟周雨说了一下。周雨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说知道了。

    说好了让长工们休息一天,第二天再立围墙。周雨便趁着这一天,雇了辆马车,喊了柳暗和于德一起去县城。

    周雨想自己去,但是雇的马车车夫是男子,有些不便,只好又加了两个人。

    秋风镇离县城挺近的,他们卯正二刻(早上6:30)出发,辰初一刻(7:15)就到了。

    等到了县城,周雨就让于德去转转,说是比比价,看看这里立围墙的材料是不是比镇上便宜。于德便离开了。

    支走了于德,周雨转头又跟柳暗说:“你去帮家里每个人买些礼物。我还没单独来过县城,总要买些东西回去的。”

    “主子,都买什么?”柳暗虽然来这个家里有一段时间了,可买礼物这事,总要主子拿主意啊!

    周雨想想也对,自己买礼物,不能让柳暗去想买什么:“给我娘买一块浅紫色的细棉布,给朱姨也买一块,颜色你选。给我爹和弟弟各买十支好些的毛笔。”

    “主子,不用给我娘买。”柳暗急忙说。

    “你自己需要什么,也买了。”周雨递给柳暗十两银子,“不要跟我客气了,一家人,说多了没意思啊!”

    “好!”柳暗感动着走了。

    周雨现在付出的银子,包括之前给于德的工钱,都是这些年的压岁钱。

    但是,马上就要发长工的工钱了,压岁钱可不够了。还有只付了定金的立围墙的材料费。

    所以,周雨是来卖人参换钱的。把他们支开,也是不想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7章 人参() 
周雨所站的地方,对面是一家杂货店,周雨进去买了三条便宜棉质手帕,方便问路。反正回家可以当抹布用。

    在现代时,有一次周雨出去办事,找不到地方,就问了一个售报亭的人,顺着那人指的方向走了半天依然找不到。人影也几乎看不到了。好不容易有个人路过,周雨又问,才知道那人指了相反的方向。路人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