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空间在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空间在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阳跑过来要帮周雨,周雨看着阳阳坚定地表情,同意了。让阳阳把挖出来的参放河里清洗。两人分工合作。

    等周雨把五百支五彩参都挖出来,阳阳竟然已经清洗了大半。

    “阳阳,你真棒。”

    “姐姐,我很厉害的。”声音也有些变化,好像长大了。只不过,很轻微。周雨没有觉察到。

    之前,周雨一直认为阳阳就是一个小娃娃,所以什么事也不会让他做。这会儿,很是惊喜。不是说要让他做多少事,而是,以后可以拿他当个大小孩了。有什么事,不方便与别人说的,可以与他说说。

    接着,周雨与阳阳一起把五彩参都清洗干净,收进了秋意阁。然后就是栽种,这个也简单,秋意阁二楼西侧存放着空间里所有作物的种子。取出五百粒,一一投进先前挖参时留下的坑儿里,培好土即可大功告成。空间里不需要浇水。

    看看太阳,已经中午了。周雨出了空间。

    下午,于德找来,很是开心的样子。

    “东家小姐,我娘今天状态很好。上午睡了一觉,中午醒来还说了好一阵子话,也不见困倦。这会儿还醒着呢。”

    “我和你去看看吧。”

    “好,东家小姐请。”

    “对了,我让林大龙负责建房子这一块儿了,以后你只要管着这些小项目的负责人就行了。”

    “我知道了。”于德这会儿心情好得异常,答的也快,周雨都怀疑他没清楚自己说的什么。

    不过,周雨也不计较这些,不管谁家里,如果有个常年卧床昏睡的病人突然清醒了,都会高兴的。所以能理解他这种反应。

    等进了于德家院子,正听到孙丽娘的声音,从于德娘的东屋传出来。应该是正与婆婆说话。因为关着门,倒听不清楚具体内容,只是声音轻快,透着愉悦。

    打开门,正好于德娘说:“多亏了东家小姐。”

    于德进屋后赶紧走上去,半蹲在床前,一脸笑容:“娘,你感觉怎么样?”

    “我很好,多亏了东家小姐啊。”于德娘说到这儿,看到于德身后的周雨,“这是?”

    “娘,这就是东家小姐。”孙丽娘见是周雨,施了一礼,然后对婆婆说。

    “哎哟,这就是恩人呐。德子,快,给恩人磕头。”于德娘激动地拍着于德的手。

    “于德感谢东家小姐。”周雨还没反应过来,于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听得周雨心里一哆嗦,这得多疼啊。

    孙丽娘也跟着跪下了。

    “你快起来,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周雨实在不习惯,扶了孙丽娘起来。于德这才跟着起身。

    “东家小姐,那半粒药丸现在可以吃了吗?”于德问。

    “嗯,可以,直接温水送服就行。”

    等于德娘服了那半丸药,周雨就看到她身上飘出近黑色的雾气,不过,量很少。近黑色说明身上病症很重,但是量又很少,应该是药量不足。

    于是,周雨又给了于德两粒药丸,并嘱咐他,一天只能吃一次,一次吃半粒。至于为什么知道了量不足,还要让每次吃半粒。周雨有自己的思量。

    第一,于德娘的身体确实很差,吃一粒对身体涤荡得太重,怕承受不了,万一出现意外,就麻烦了。这是谨慎的原则。

    第二,如果身体承受得了,那么再吃一粒就会完全好转,与健康人无异。这在常人看来,会太匪夷所思。这,也是谨慎的原则。

    过了些日子,于德娘就完全好了。

    其实于德娘也不过四十出头。只是病久了,才会感觉憔悴苍老。开始时,周雨还以为她六十岁了呢。扩散思维地想,于德是她的老来子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3章 聚餐() 
等到于德跟周雨说,他娘已经完全康复了,已经又过了几天。

    即便如此,周围的邻居也很惊奇。病了多年的人,突然就好了,纷纷打听原因。

    周雨跟于德说过,不能把她会治病的事说出去。于德也一再地叮嘱了娘亲和媳妇孙丽娘。

    有人问起时,统一口径,说是夜里入梦,梦到一位神仙,吹了口仙气,就好了。

    这个时候的人们大多数相信鬼神,这种说辞,也便相信了。

    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周雨来到庄园立围墙处,看到基本上完工了。长工们正在收拾着剩余的材料,搬到山上建房子那里。

    山上林大龙正在领着人建餐厅,那三栋房子已经建好了框架,就等着上梁了。周雨的意思是,先把餐厅建好,等上了梁,再请大家在餐厅一起吃饭。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又可以饱餐一顿了。

    周雨已经决定,让于庆生媳妇陶大春做餐厅的负责人。上次陶大春做的菜相对来说,还是挺好吃的。

    有时,周雨想想,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好像安排人手过于草率了。但是,直觉告诉她,她的决定是对的。

    围墙已经建好,所有长工都来了山上建餐厅。人多力量大,而且有饱餐一顿的激励,很快餐厅就建好了。

    大约三十见方九百平的餐厅,北面十米是厨房,有两个北门,方便厨房人员进出。南面是就餐区,长条桌,长方凳,可以坐四个人。摆放的宽宽敞敞的,最南边还空了一大块地方。有两个南门,供就餐人员进出。隔开厨房和就餐区的是半开放的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两端和中间也留了半人高的门,用于打扫等出入。

    建好后大家都来看了,感觉很稀奇,没见过啊。周雨看了发现原来这么大啊,不止容纳两百人呢。以后如果需要,还可以加桌子。

    说起来,这五十套桌子凳子的还是于德去县里采购的成品,不然短时间内哪能做出这么多。听于德说,是有个书院做多了,便宜出售,正巧于德去县里采购桌子凳子,听说这事后,赶紧联系上,买了回来。不过,书院配套的是一桌一凳,凳子不够。问了书院是在焦木匠那里定做的,于德赶紧去问。巧之又巧的是,那焦木匠给一富户家做的两百张凳子,因为木材不对,富户不愿意要。焦木匠正焦头烂额呢,于德来了,虽然凳子的样子不太一样,但高矮差不多,皆大欢喜。

    周雨让陶大春带领女长工们做了一些元宝形状的小馒头,等上梁那天要洒的。

    本来是直接洒的,周雨嫌扔到地上会不干净,还让她们用两层细纱布一个个包好,然后在纱布上点一点桃红。以示喜庆。

    既然要做,周雨就不想小气了。餐厅里人手又多,很快做了足够的小馒头,用篮子盛好了。

    那三栋房子的上梁仪式也开始了。

    每栋的房子都有两个人专门负责洒馒头,实在是太多了,每人手上都好几篮子。放了鞭炮后,就是洒馒头。下面好多人,有自家的这些长工,也有其他知道消息的人来凑热闹。

    上梁要的就是一个热闹,人越多越好。三栋房子前都围满了人。洒馒头的人均匀地往下洒,这边一下,那边一下,下面的人则嘻笑着跑来跑去抢着捡。周雨却在餐厅门口看着,没有上前。

    热闹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

    周雨脑海中跳出这样一句,唉,怎么还多愁善感上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边洒馒头的热闹终于结束了。几乎每个人都抢到了一两个,有的人则抢到了五六个。他们一边走一边在问着熟悉的人,抢到了几个。抢的多的一脸自豪加显摆,抢的少的则羡慕地看着对方。

    餐厅的人也都去抢馒头了,只周雨一个人在餐厅门口站着。一会儿陶大春她们回来了,周雨看她们也是手上或多或少地拿着几个小馒头。

    “你们呀,我说了直接在餐厅留出来给你们就是了,非要去抢。”周雨笑笑说。

    “东家小姐,那不一样。抢来的才有意思呢。”陶大春开心地说,她手里有五个。

    “你真是——”周雨想说,如果留的话,每人给十个也可以。现在抢到五个,就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再看其他几人,也是一脸高兴的样子。她们有的抢到两三个,有的只抢到一个。

    嗯,这就是参与的心情吧。

    可是,她们不是都很想得到白面馒头吗?算了,无解,不想了。

    殊不知,人有时候很容易满足。

    上梁之后,就是聚餐了。

    餐厅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中午长工们都到餐厅后,饭菜已经做好在锅里热着。餐厅有六个盛舀口。此时同时盛饭菜。很快,每个人都领取到了自己想吃的米饭或馒头,外加两荤一素三个菜。

    周雨提前让于光宗去采购了一批粗瓷碗,这第一次在餐厅聚餐就每人发一个,直接盛了饭菜取走,饭后也归他们个人使用。如果摔坏了,则需要自己准备餐碗了。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白给的,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饭准备了白面馒头和白米饭,愿意吃哪一样可以随意——当然也可以两样都要。

    菜准备了两荤一素,荤菜一个是猪肉炖白菜,一个是猪肉炖萝卜,素菜是酸辣土豆丝。

    没办法,现在这个季节,只有这几样菜。周雨表示无奈。

    但是,对长工们来说,已经很好了,上次只有一个猪肉炖白菜,他们已经很高兴了。这次又多了两个菜,真的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他们自己家,有的过年也就这样了。

    饭后还可以再去盛舀口领取小米粥。

    不管是饭菜,还是粥,都是管饱的,但是不允许浪费,也不能带走。

    周雨之前让人准备了两个木盆放在南门门口,告诉他们,如果剩一点残汤之类的,可以倒进去。

    陶大春当时说不用准备,不会剩,周雨还是觉得有备无患。结果,最后两个木盆真的是干干净净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4章 年关() 
这一餐,长工们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餐厅里很暖和,吃过后,周雨正好在这里给他们开了一个会。陶大春领着厨房人员给每个桌子上摆了瓜子,花生,桔子之类的。

    刚开始,长工们都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低声议论起来。

    “大家静一下,”周雨站在前面单独排着的一张红色桌子后,单刀直入,“今天聚餐后,明天开始就放年假了。”

    “啊?离年关还有一个多月啊!”

    “那岂不是没工钱了?”

    “就是啊,当时说过了,不上工没工钱的。”

    “哎呀,这段时间的工钱已经足够我们过个好年了。以往出去做工,做到大年三十也没这里得的工钱多啊!”

    “是这个理儿,今年可以放手买些年货了。”

    “今年可以每人扯块布,做件新衣服了呢。”

    话题已经跑远了,周雨不得不再拉回来。

    周雨抬双手平压,示意大家安静:“今年是我第一年管理土地和这秋风山,这个假期会特殊,照例发工钱。”

    “太好了!”

    “东家小姐真是好人!”

    “这样还能多一个多月的工钱,今年更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

    实在是没有现代开会的那种自觉啊!

    算了,反正说清楚了就行。不过,还得强调一句,“明年如果忙起来,就不会放这么长时候的假了。”周雨不得不大声喊了一句。

    “东家小姐,我们知道的。你放心,我们不会只拿工钱不干活的。”

    “是啊,东家小姐,就是放假了,有什么事我们也是随叫随到的。”

    大多数人还是实在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已经占了便宜了,再听到明年要多干活儿,心里就不乐意了,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接着,周雨给他们统一了叫法。于德是总管事,可以简称于总,于光宗是副总管事,简称于副总。小项目负责人是管事,如林大龙就是林管事。陶大春就是陶管事。

    如此一来,周雨的管理下,竟是多了许多管事。

    周雨自己做董事长,简称周董(嘻嘻)。实在是因为,周雨不喜欢他们叫她东家小姐。嗯,等回家,让柳暗也叫她周董(哈哈!)

    最高是周雨董事长,下面有总经理,经理。哈哈,真不错,过了一把老总的瘾。虽然关于下属的叫法不一样,但并不影响她的感受。

    对于长工这个称呼,周雨也不喜欢,改成了员工。跟现代的叫法一样。这样比较顺耳些。

    大家对此都没有意见,反正东家说叫什么就叫什么,无差别,而且有些人挺喜欢这些称呼的。

    最后,就是员工们最关心的工钱了。

    因为不到一年时间,又放这么长时间的假,双倍工钱是肯定没有的。但是,过年的钱还是要有一点,不分大人小孩,每人发100文。

    工钱的结算,也是于德和于光宗负责。他们计算出来,告诉周雨一个数,周雨只管出钱。

    对于这里的记账方法,周雨感觉挺麻烦的,也不愿意管。而他们已经用了这么久了,很习惯。不需要周雨忧心。

    如果以后有这个必要,周雨不介意把现代的简单记账方法教给他们。现在,还是不要太特殊了。

    有事说事,说完周雨就让大家在这里吃着说说话,还让厨房烧水泡了茶,相当于年底的茶话会。看着没什么事了,周雨就离开了。她在这里,他们多少有些放不开的。

    果然,周雨一离开,在坐的都活跃起来。说工钱,说过年,说来年,说东家小姐,不对,说周董。不过,总得来说,是好话,好事。对未来的希望。

    放了假,周雨自己也无事一身轻。其实放假主要是她自己想偷个懒,不愿意管事儿了。

    当初定下的大地主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行起来很累心的,周雨的性格又不是能坚持长久的。虽然她也一直在克服,但是,偶尔还是会坚持不住,就想撂会儿挑子,歇一下下。当然不会一直下去。

    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家里帮李若兰干些活儿。晚上熄灯早,周雨睡不着,就进空间探索。

    空间很大,之前,她偶尔进来都是有事,直奔目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