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熙凤重生[红楼]-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此,贾琏只横了王熙凤一眼,旋即平了下心绪,又向巧姐道:“除了夸奖呢有没有说将来要将你和荣哥儿分开来教导”

    “我比荣哥儿大了这许多,原就不该放在一道儿。若总是在一道儿,荣哥儿更愈发只赖着我,甭管做甚么事儿都拿眼瞧我,这么下去,他都快跟二姑姑似的了。”巧姐小小的一个人儿,却带着一脸的鄙夷瞧着贾琏,“爹,您不能因着荣哥儿年岁小,就总是怕他哭闹。以往我年岁小的时候,还老将小叔叔弄哭呢。”

    巧姐嘴里的小叔叔指的自然是琮儿了。不过,琮儿的性子如何,贾琏并不关心,左右他对这个庶弟也不甚在意,且他原就已经同王熙凤商议好了琮儿的将来,愈发的不在意了。

    哥儿的将来,却是贾琏不得不在意的。

    仔细思量了一番后,贾琏认真的看着巧姐,近乎一字一顿的道:“巧哥儿,你也觉得荣哥儿这性子不好”

    “是外人的话当然好了,左右他也不能欺负我。可他是我的弟弟,我怕将来我去林姑姑家小住时,有人会欺负他。而且娘也说了,荣哥儿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到时候他一遇到事儿就哭鼻子,或者总拿眼瞅着我,那可怎么办我已经不去看荣哥儿了,免得他拿一块点心都要瞅我。”巧姐嘟着小嘴,面上的神情里颇有些不解和无奈。

    不解荣哥儿为何这般胆小怕事,无奈的是那是她的亲弟弟可不是甚么外人。

    贾琏则是愣住了。

    “行了,今个儿已经有些晚了,你明个儿不是还要早起玩闹吗先去睡罢,我估摸着往后你和荣哥儿每日晌午后都要去客院见姜老先生了,索性我也不逼着你做女红了,明个儿早间,你便去园子里玩罢。”王熙凤笑着摸了摸巧姐的小脑袋,三言两语的便将她打发走了。

    待巧姐回了东厢房,王熙凤才转过身子,一脸正色的向贾琏道:“琏二爷,咱们明个儿也要去见姜老先生,我知晓您一定有很多疑问,我也是。不过,如今就无需太过于费神了,只等明个儿早间见过了姜老先生后,自然就能清楚了。”

    王熙凤的意思是,能者多劳,左右她想不通,也就甭想了。可惜贾琏不是她,在贾琏看来,纵是因着学问不够无法教导荣哥儿,哥儿为何养成如今这副性子,他依然想自己弄明白。

    索性俩口子一早便用过了晚膳,深秋时节天色暗得也早,只略用了两块点心后,俩人便早早的歇下了。

    次日一早,天色蒙蒙亮,贾琏便早早的起了身,王熙凤也不晚,却因着梳洗打扮略费了些时间,单这般就已经惹了贾琏不满。好在王熙凤也明白他这是心里头揣着事儿,索性不同他计较,只草草的用了早膳后,便同他一道儿去了客院里头。

    姜老先生起得极早,也不知晓是因着老年人觉少或者其他原因,总之等他们俩口子过去时,姜老先生已经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这会儿正慢悠悠的品茶吃点心。

    “来了”见贾琏和王熙凤到来,姜老先生便放下了茶盏,由两个书僮搀扶着去了书房里。书房倒是一早就布置好的,里头的陈设不说有多么的名贵,好赖都是极为上乘的好货。古籍孤本也有不少,外加一些从库房里归整出来的笔洗、墨砚等等,整个书房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格外得有档次。

    然也仅此而已。

    “瞧瞧这书房的摆设,只怕是你这个丫头吩咐的罢一股脑的将库房里有来历的东西摆出来,就觉得有文化有涵养了啧啧,还真别说,你这想法倒是跟贾赦那小子颇为相似。当年,他也是如此,尽管有一双慧眼,可也太计较钱财了,只以为整个屋子都摆上古董玉器就显得他能耐了。”姜老先生一面吐槽着,一面走到了书案后头坐下,却向贾琏和王熙凤道,“你俩就站着罢,左右年岁轻,大清早的站一站脑子才能清楚点儿。”

    反过来说,他俩的脑子都不清楚

    贾琏和王熙凤面面相觑,却愣是没人敢反驳哪怕一个字。又半响,却听姜老先生吩咐下人摆茶,也只是给了自己,并不曾予对面俩人。

    “昨个儿我同琏小子你那俩孩子略谈了谈,那姐儿不错,爽利大气。搁在我年轻那会儿,同源二哥征战大草原时,倒是见过几个同她相似的女子,都是各大部落首领的女儿,各个骑射功夫了得,有着不输于男儿的本事,甚至于能在出嫁之后以首领之妻的身份掌控对方部落。当然,那姐儿如今还小,自没有那番本事,不过我瞧着,她未来不可限量。”

    “甚么”贾琏听了这话,非但没有任何欣喜,反而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见贾琏这般,姜老先生只轻飘飘的瞥了一眼,淡然道:“琏小子你也无需害怕,若是在战乱时期,你闺女那性子怕是要惹祸。可如今却是无妨了,甭管是皇室宗族还是异姓王爷,最想要的媳妇儿便是你闺女那性子。你可知,南安郡王的母亲和妻子皆是你闺女那种品性。就连你所相熟的溶儿那小子,他祖母和他娘当年都是爽利性子。不过,自打溶儿他爹年纪轻轻就没了后,他娘倒是硬生生的改了性子。唉。”

    尽管姜老先生对于当年四王公的事儿都很清楚,可不得不提一句,他是第一代北静郡王水靖的幕僚,也就是说他同北静郡王这一脉的感情最是深厚。

    亲自送走了如同兄弟一般的水靖,又送走了视如己出的水靖之子、之孙,他的心里又何尝好受呢

    “老先生您您您、您别吓唬我。”贾琏惊得连句囫囵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只一个劲儿的摇头摆手,“我闺女将来只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便可,没得高攀。”

    尽管民间常言,高嫁女低求媳,这之间具体的差距却是需要自个儿衡量的。略高嫁一些当然是好事儿,可若是攀得太高了,天知晓将来会如何这元春的例子还历历在目,贾琏一点儿也不希望自家闺女拿命去搏那份前程。

    “哼,怂样”姜老先生冷哼一声,心下却是更坚定了决心。

    没人知晓他之所以主动讨了这份差事,便是存了不想让四王公的后人愈发没落的缘故。可惜呀,只怕他出来的时机已是晚了。四王之中,除却他一直护着的北静郡王府,也就只存了南安郡王这一脉。公之中,怕是最终也只能保全荣国府这一脉了。

    已是晚了,但愿还来得及。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窝继续,你们晚安么么哒づ ̄ ̄づ╭~

    。。。

    。。。

第208章() 
“敢问姜老先生,我家荣哥儿的品性如何?”比起贾琏的怂样儿,王熙凤倒显得更为利索爽快。 乐…文…况且,她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姜老先生也不知晓出于何等缘由,竟仿佛是对巧姐另眼相看一般,既如此她便也无需再担忧巧姐,反而更应当担忧性子较为软弱的荣哥儿。

    果然,当听到王熙凤开口后,姜老先生登时面露笑容,赞赏的点了点头,道:“琏小子你的运气不错,纵是你本人怂了点儿,好赖你媳妇儿是个能耐的,有她在,可保你这一支平安无事。”

    贾琏默然的看了一眼王熙凤,一言不发。

    “你也别以为我这是在挖苦你,唉,说实话,我也是苦熬着这一日。先皇塑造了四王八公,却也间接的毁去了四王八公。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说句不中听的话,我盼这一日真当盼了许久了,本以为终会走在先皇前头……唉,不提了不提了。”姜老先生叹息着道。

    然这话却是将贾琏又惊到了,其实别说贾琏了,王熙凤这会儿也有些紧张起来。很明显,姜老先生这话的言下之意是,盼着先皇早些去死。当然,他并不曾说得这般直白,可贾琏和王熙凤皆听明白了,也皆被惊到了。

    这话,何止不中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老先生为何这般说?明明应当是先皇护着咱们这几家。”还是王熙凤略早一刻定了定神,遂想起前世之事。也不知晓是不是因着她的缘故,这一世先皇禅位的时间虽并不曾有变化,然先皇驾崩却是要比前世早了好几年。王熙凤倒不认为自己有这番本事,可这个事实却是她所无法否认的。

    ……换句话说,前世的姜老先生可能还真没有熬过先皇。当然,熬不过也是正常的。从年龄上来看,姜老先生要比先皇年长了三十来岁,毕竟先皇稚龄登基,而四王八公则都是壮年时效忠于先皇的。

    “是的,先皇护着四王八公,且护着的时间也真是不算短了。可你们可曾想过,没有谁能够护着对方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甭管再本事的长辈,也终有离开的那一日,真到了那个时候,儿孙们能否立得住,却只能看天意了。旁的不说,四王八公之中,真正能够凭借自己能力立住的,唯独只有南安郡王府。”

    姜老先生说这话时,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个嘲讽的笑容:“各家的状况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南安郡王府之所以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立住,就是因着他们历代择媳的要求。”

    听着这话,贾琏和王熙凤不由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目光里看到了满满的狐疑之情。

    “不求外貌,不求才华,不求家世,不求品性,只求公正。”姜老先生用极慢极慢的语调吐出了这番话,并额外添了一句,“公正,这本是应当放在男儿身上的品性,却愣是成为了南安郡王府择媳的要求,也亏得如此,才能在这几十年纷争之中,得以保全他们那一脉。”

    南安郡王府同北静郡王府是截然不同的,尽管那一脉的男丁也皆不算长寿,却也算不了早夭了。第一代的南安郡王活到了六十五,第二代则是七十,第三代如今也有五十七了,只是因着年轻时受了重伤不良于行,这才在如今这位南安郡王霍非及冠时,便将爵位袭于他。

    可以说,南安郡王府乃是真正的一脉相承,且并未遭受过太多的意外,更重要的是,直到霍非父亲这一辈,仍执掌过兵权,可即便到了霍非手上,纵是恶名昭彰,他依然能够获得当今的信任和重用。

    反观北静郡王府,从水溶的曾祖父到他父亲,连着三代皆是短寿。所谓短寿指的是不到三十而立之年便已故去,且北静郡王府还有一个姜老先生护着,这才勉强撑到如今。可纵是如此,当今也并不曾真正重用北静郡王水溶,至于具体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而其他的人家,恐怕也只余一声叹息了。

    姜老先生将四王八公后裔如今的近况同贾琏细细分说了一番,尽管他说得详尽,贾琏也认真的听了,可不得不说,因着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贾琏并不能真真切切的领会姜老先生的意思。

    “老先生,旁的人家我暂且不予评论,可单说我们府上,如今也不算差罢?”贾琏一面思量一面迟疑的道,“我知晓我没有曾祖父的能耐,可好赖咱们贾府的传承却还是在的。”

    “传承虽在,可能传多久?琏小子,你身上只得一个捐来的虚职,你家荣哥儿看着也不像是能走科举之途的。至于弃文从武就不必想了,当初贾赦那小子都没能做到,你家荣哥儿更不可能。”姜老先生摇头叹息道。

    “这话怎讲?”

    见贾琏如此不通透,说实话,姜老先生颇有种想要撂摊子不干的念头,可当他的目光扫过王熙凤面上时,却忽的心中一动:“丫头你过来,我还不知晓该怎么唤你?”

    “回老先生的话,家中长辈皆唤我凤丫头。”王熙凤恭恭敬敬的道。

    “凤丫头是罢?好,我且问你,你觉得贾府如今算是好的吗?”

    王熙凤细细想了一遭,其实倘若没有前世的记忆,她倒是认为如今的贾府也不算坏。毕竟,眼见着宁荣二府彻底垮台,与之相关的四大家族另其三仿佛也只保存了独一个史家,贾府这头真算是很不错的了。可惜,王熙凤拥有着前世的记忆,她很清楚贾府走到这一步是多么的惊险。

    倘若大房二房分家时,贾母有半点儿的犹豫……

    倘若贾赦乃是意外身亡,而非被人下毒……

    倘若当今并不曾让北静郡王水溶向贾琏投来橄榄枝……

    可以说,贾府之所以能够保全,除了王熙凤的精心算计之外,更多的还是运气。甚至说句难听的,贾赦不死,大房根本就不可能彻底撇清关系,当今也不可能选择信任大房。

    “贾府有今个儿,靠的是已故的大老爷。”半响,王熙凤才慢慢的吐出了这句话,且面露悲容。

    “这话倒也对,可你们再没有第二个贾赦小子了。”姜老先生依旧苦笑着,“源二哥挣下了基业,可惜贾代善那小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自以为甚么都算到了,却忘了算计人心。你们知道吗?贾赦小子是我源二哥和二嫂一手带大的,贾氏一族出了两位国公,多么的荣耀。可惜,荣耀不能一直传承,所以源二哥才故意将贾赦小子养成了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教他鉴赏古董玉器,却荒废了他的武艺,想的是韬光养晦,待先皇没了,当今上来后,再让贾赦小子的儿孙们献上忠心。”

    第一代荣国公贾源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建功立业,尽管他只是个武夫,却清晰的明白,甚么叫做功高盖主。当然,先皇并不会疑心老臣,却难保新皇不会。碍于先皇当时的年岁,贾源并不担心其子贾代善,却担心他的孙儿以及曾孙等等。

    因此,贾源选择放任贾代善去闯荡,他本人则和老妻精心培养嫡长孙贾赦,却故意不让其习武,怕的就是三代武将让皇室忌惮。

    对于贾源来说,他的培养计划是成功了的。可惜的是,他本人寿数不长,没能看到贾赦长大成人,就已撒手人寰。其妻倒是比他活得长久,却因着其子贾代善在边境立下战功赫赫,早已不服管教,哪怕碍于孝道做了表面功夫,可他心里却早已另有打算。

    而对于贾代善而言,父亲对他嫡长子的培养无疑是失败的,他只认为这是祖父对于孙子的溺爱才造成的这一结果,不过他到底还是听懂了老父的意思,让其次子贾政也弃武从文。

    贾氏一族从贾赦、贾政兄弟这一代开始,彻底放弃了武将之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