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庶子为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庶子为政-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什么意思?”

    “很简单,刚刚我游说下,魏华清已经相信,秦婉仪抱病是夏耘做的,他已经知道夏耘以后的想法,所以,他想扶持一个人防范。但是夏耘并没有造反的打算,他不过是想效仿曹操罢了。但是,我现在,要逼他真的造反,所以,你必须去应下这个劝服老王爷,让老王爷出山,清君侧,你明白吗?”

    “既然夏耘不想造反,为什么又要逼他造反?”

    “为了提早除掉他。这是为老王爷考虑,也是为我们考虑,清除掉夏耘,老王爷就可以得到魏华清的器重,我们等于间接把持朝局。再加上,老王爷无子嗣,魏华清根本不可能怀疑,所以这个时候,老王爷的进言,魏华清一定会听。夏耘一死,夏清和相当于是叛贼之后,就算诞下龙子,也是留子去母的下场,秦婉仪,魏华清不会让她生,和简宁不能生,燕凝紫不想生,这时候,后宫能够有风险的,就是刚刚进宫的陈熹微了。

    我们相当于是控制了魏华清的前朝和后宫,这时候,我们瞒着老王爷,私下报了仇,小皇子顺利登基,我们相当于是,不影响朝局的情况下,还报仇了,也不让老王爷背上逆贼的名声,不是很好吗?若是等过了这个机会,魏华清和夏耘的误会解了,到时候,我们的敌人就不止魏华清一个,还有夏耘了。

    夏耘虽然掌控前朝,但是手中兵权甚少,有的也不过是兵营新人,远不如老王爷在军中威望,若是让夏耘一朝得志,肯定先削弱老王爷,甚至会让老王爷去死,这时候,死的,就不只是老王爷,还有老王爷那一家子了。所以,我们这么做,一点也不冤了夏耘,反而是提早除害。”

    “可是夏耘终究现在没有想造反,再说了,秦婉仪那边怎么生病的,还没查清楚,现在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早了点?”

    “不早,因为,秦婉仪的病,是装出来的,秦婉仪根本没病。秦焱暴毙,秦婉仪在我府内的亲信被我府中人发现,被下毒,只是正好去见秦婉仪的时候发作了。可是这个毒没有传染性,根本就不可能让秦婉仪生病。

    我猜测,秦婉仪装病,是想知道,秦焱到底是不是魏华清杀的,还有,自己死了之后,魏华清到底会怎么做罢了。你别忘了,秦婉仪不是一般人,她不仅仅想要做皇后,她还要做太后,所以,她不能容忍,有这种万一存在。若魏华清马上找人替代,更是证明秦焱的死与魏华清有关,那秦婉仪正好明着装病,暗里铲除对自己不利的人。

    等到哪个妃嫔生下皇子,或者谁都生不下,她就可以杀掉魏华清,随便找个有血缘关系的,立了当皇帝,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做这个太后了。所以,我们帮秦婉仪除掉夏耘,秦婉仪到时候,也会对我们除掉魏华清报仇的事情睁一眼闭一眼。

    我们以后怎么做,都只是卖人情给她,你觉得,她会阻止吗?”

    “这样的话,以后秦婉仪,就不会对伯父”

    “秦婉仪不傻。王爷忠君爱国,是个难得的忠臣,而且,王爷在小王爷死了都没造反报仇,你以为,以后会么?只要这个皇帝选的名正言顺,你觉得,王爷会说什么?所以,秦婉仪留下,才是对王爷最好的。”

    “那和简宁那些人呢?难道我们就看着秦婉仪一个个害了?”

    “秦婉仪看到自己生病之后,魏华清马上封了和简宁,就马上把自己的东西送到了秦婉仪宫中。她可能以为这个毒是会传染的,魏华清才会封宫。所以,她觉得这样做,可以害死和简宁。但是和简宁并不会中毒,因为这个毒根本不传染。

    所以,和简宁不会有事,但是中间若是有人做些什么手脚,就不一定了。因为,魏华清也不希望和简宁活着。”

    “为什么?他明明十分宠爱。”

    “宠爱,是表面的,魏华清早就不满素和族的态度了,所以,和简宁是死是活,他根本不在乎。素和族惹不起他,就算和简宁死了,也不敢说什么。而且,还会派新人过来。

    还有,和简宁并不是先天不孕,而是魏华清做的手脚。之前和清宁来我这问过,和简宁为什么不孕的事情,我才猜到的。

    听完,你还觉得,魏华清宠爱她么?”

    “那我们现在怎么做?我只需要去应下这个差事,然后去说服王爷?王爷不一定会相信。”

    “我知道你有办法让王爷相信,而且,这个,你要好好考虑,这本来就是对王爷好的事情,不是吗?”

    “我承认,这个是对王爷有利的,但是你觉得,我凭什么帮你去说?”

    “不是帮我,是帮王爷。你可以由着夏耘怎么做,是,夏耘早晚会帮我们报仇,无论是夏耘还是秦婉仪,早晚都有一个会杀掉魏华清。

    

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受其害() 
可是我们呢?我们不单纯为报仇活着。人已经死了,活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我们没办法因为他,就放弃以后吧?再说了,就算不为了王爷,为了王爷身后那么多忠君爱国的将士,我们也要这么做。

    那些将领本就无辜,夏耘上位,会把他们当成一字并肩王的党羽,一并除掉。他们才是最可怜的,我们好歹是报仇了,可是他们呢?他们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错,为什么要这样?不管我们报仇与否,夏耘不可留。为了谁,都是,所以,你必须去做。”

    “我没有什么忧国忧民的高级思想,我不觉得,这个有什么,我为什么要说?”

    “你没有,可是王爷有。你现在不这么做,王爷就失了先机,到时候,夏耘做了那些事情,依照王爷的性子,就算是斗得鱼死网破,也会和他周旋到底,到时候,谁也保不住王爷了。现在,王爷若是灭了夏耘,不仅没了这个后顾之忧,还可以让秦婉仪帮我们报仇,还不影响朝政,何乐而不为?”

    “你不是和秦婉仪达成了什么协议,你来做这个曹操吧?”

    “我从来不屑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意思?我要么就当这个天子,要么就直接当个凡人,我不喜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要么当这个万人,要么当这个一人,你明白吗?”

    “我佩服你的魄力,只是你现在,我真的无法相信你说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们既然有相同的目标,我就没必要骗你。再说了,这件事情,就算你说,魏华清也会和王爷说,到时候,王爷还是会同意。因为王爷是个爱国将领,他永远忠于这个国家,他不会看着乱臣贼子祸乱朝政。

    你现在去说,无非是让你去看着王爷罢了,以防到时候真的出什么事情。而且,你的身份,其实已经透明了,不然,你以为那么多女官,为什么你当尚助?难道,真的因为你的手艺好?”

    “既然我已经暴露,你还让我去做这个事情?”

    “你若不做,你会被看得更死。你也必须倚靠这个事情,向魏华清证明,你是忠心的,以后,你在宫中,才会更加自由,更加随意,明白吗?你在宫中,还可以帮王爷看看风向,不是很好嘛?若是出什么事情,也好让王爷早些提防。”

    “你说得倒是有些道理,那我现在,去见魏华清?要说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说,你只需要一副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魏华清会一步步劝服的。你到时候就当做被劝服了,就可以了。”

    “这个我装不出,劝服就是劝服,就当做被劝服是什么鬼?”

    “你只需要应下这个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他不会在乎的,他现在在乎的,只是夏耘是不是真的造反。夏耘若是造反,他就是后院起火,你觉得,你家后院起火,你是感谢来救火的人,还是斩了来救火的人?魏华清就算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但是我会有办法,让他消除这个怀疑的。放心,很快,夏耘就会真的造反了。”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说,希望你这么做可以成功。你去告诉夏耘的事情,我不会乱说的,你自己也小心点,现在那么多人看着你。”

    “你放心吧,我既然有这个想法,就自有我的法子。”

    “王爷,这喜服的事情,您还是让公主来和小的说吧,您这一会儿蝴蝶一会儿玉石的,小的也不知道您说的什么意思。再说了,这您的喜服还简单,公主的喜服复杂得多,让公主自己来说,比较方便。实在不行,小的出宫去府上拜访,也是可以的。”

    “那就麻烦陆尚助了。这衣服的事情,本王也确实不了解。”

    想起这个事情,凤咏就觉得,魏华清,真的是害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这其中,深受其害。

    他以为他追求的,不过是个人的利益得失,却不曾想,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牵涉其中。

    “怎么了?突然一言不发?”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不明白有些事情。但是,突然我又不想想明白了。我发现,像他们这样,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也蛮好的。”

    “说得对,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想不明白还有什么好想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想不明白的,不想去想的,多了去了。若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想得清楚,想得明白,人,也许就不是人了。再说了,事情从事一件接着一件的,若是你一直这样,日子就是一直都不开心,何必呢。我刚刚来的时候,我也觉得,面对这个杀我全家的仇人,很难,很愤怒,但是现在也不习惯了。在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隐忍,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明白,只是有时候,还是想不通罢了。很多事情都是,但是我却无能为力。你怨我吗?我本可以早些带你远走高飞,却让你在都城受尽煎熬。”

    “有什么呢?那时候,你没得选择,谁能想到,我们会被抓住呢?没办法的。”

    “其实我如果在容妃来清荫阁的时候,就带你走,可能事情就没有这么多了。”

    “你以为,我们有的选择么?容妃被送到清荫阁,是为了治病吗?那是想要告诉你,他们已经知道你在哪里了,那根本就是在威胁你。我们现在在都城,不仅保护我们自己,还保护清荫阁,还保护西凉保护索尔,所以,不管他们怎么看我们,我们都无所谓,而且,在没有完全准备之前,什么都不要做,我们要做的,还在后头。”

    “选秀在即,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说实话,如果被发现,后果会非常严重,京墨的人躲藏多年,被发现,大抵也连累不到京墨,可是那些被代替了名额的老臣们,会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说出来,就未可知了。”

    “不会说的,没有机会说,你别忘了,皇上不会允许这事情发生,如果发生,也不会在乎,他们说不说出是谁干的。现在朝堂上风吹草动,都会算在你头上,更何况这种,本来就由你负责的事情呢?再说了,那些老臣,说出来,也是死,不说也是死,何不一口咬定,那就是自己的女儿呢?那些老臣既然会同意,就是默认了这个做法,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更好的出路,他们根本不会说。再说了,供出你,不是向皇上承认,他们私自替换秀女?那也是死罪,你以为,皇上会因为他们说出了你,就免了他们的罪吗?疑心,往往比证据,更加可怕。”

    “你说的当然有理,只是你也要知道,皇上不会直接表示他会杀他们,只看他们能不能看清楚这一点了。你要知道,不仅是皇上,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没得选择,你说,或是不说,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

    “结果不一样,如果他们承认,自己偷换秀女,甚至供出了你,但是你要知道,他们原来的女儿呢?为了他们原来的女儿,他们不会乱说话的,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明白,能够有这么多人可以顶替的人,不仅仅只有表面上的人手,到时候,他们就会由被一方针对,变成被两方针对,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愿你说的也是他们想到的,我也希望这些事情不要牵连不必要的人。”

    “这些人,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这些人,就是因为左右为难,才选择告老还乡,第一,是为了帮助皇上给朝堂重新洗牌,第二,是为了保全自己,所以,在面对有人可以调换自己女儿的时候,他们肯定是想也不想就会答应。有人可以替自己女儿入宫,保全自己的女儿的同时,还让皇上对他们放心,何乐而不为呢?这些人若是那简单的都想不到,想必也不会知道那些,也不会同意换秀女的事情了。”

    “其实这些老臣的想法,我至今都没想明白过。皇上不可能直接逼他们走,皇上并不在意在朝堂上的大臣有谁,只在乎这些大臣是否对自己忠心。可是这些大臣,明明只是忠于皇权,这样的话,哪个皇上,都是皇权,他们何必要告老还乡呢?而且,皇上知道,新人不一定有老臣那么好用,很多东西需要慢慢磨合,也不会让这些大臣全部告老还乡,所以,这件事情,我一直有所保留。”

    “有什么呢?看一字并肩王的样子,谁还有信心做这件事呢?皇权,你以为效忠于皇权就好吗?皇上要的,不是效忠于皇权,而是效忠于他。要是只是说效忠于皇权,你看这满朝文武,地方官吏,哪个能比得上一字并肩王呢?可是他的下场呢?那些老臣只是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和一字并肩王一样罢了。”

    “一字并肩王的下场虽然令人惋惜,可是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那时候,就算我不帮皇上,太子也不是最好的选择,试想一下,如果那时候先皇对太子是那么满意,为什么要扶持七皇子呢?可见,先皇对太子也是有保留的,他也觉得,太子在某些方面,是不合适的,甚至于,先皇扶持七皇子,就是帮助太子成长的,所以,其实七皇子的死,先皇早就有所准备了。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太子居然死了,七皇子还畏罪自杀了,这时候,其实他并没有别的想法,只觉得,自己当年所做,害了自己两个儿子,才会气晕过去的。

    所以,那时候的所有事情,他才没有追究,可是最后,他是怎么发现问题的呢?我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