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穿越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淡的穿越生活-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正道:“这倒好,字好了也是本事。”

    林正让孟行拿来他最近学的东西,打算给他讲一下,他虽然学问算不上好,但也是在翰林院那种地方,教教孟行还是可以的。

    孟行顾左右而言他:“林大哥,我有个表叔是黄杨县那边守军的副将?说黄杨县那些灾民吃不好饭,恐怕会闹起来。那些灾民离得那么近,总不是好的事情,要是乱起来了,我们京城不久遭殃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最近写得差了,我明天去休整大纲,然后马上恢复每日三更。

    扶额,写得快就各种乱啊!总觉得剧情太急躁了。

第078章() 
“我前两日也去了黄杨县;倒是没进去里面,只是在外面送了点粮食。过节时候,京城很多大户都送了粮食过去,我见那边粮仓还是满的;百姓只要能吃饱就不会闹;你就无需多心。”林正一挑眉;未注意其他,只觉得孟行似乎心中有鬼,八成是这些日子又逃课了,连最近学堂里学了什么都说不清。

    “你还是快快告诉我最近夫子教了你什么;我也好给你辅导一番。”

    过年过节孩子们通常会玩疯了;孟行论起年龄来还是个少年郎;过年时候虽然没有玩疯;但也差不了多远。和林正预料的一样,他这几日的确是逃课了。

    孟行从小就性子跳脱,在学堂里面从来都属于那害群之马一流的人物,他逃课,夫子早就是习惯了,也不会日日对孟老爷子报告。

    孟行本想心虚的哈哈笑了两声了事,但是一转念,这怎么瞒得过林正呢?就特意装出一脸严肃,认真的说道:“林大哥未到里面所以才不知道情况,我表叔说,那边也就是过年给了餐饱饭,每日饿死病死的人都不知道多少。我也是学了兵书的,林大哥你也说过,但凡灾年百姓过不下去就容易□□,现在也不是这个情况吗?守在黄杨县的守军太少,若是两军对垒,精兵良将自然是能胜过乱民,然而若是难民逃窜,那些人就不顶用了。我表叔说,守军里面似乎有心思不轨之人,最近情况有些反常。”

    林正只是一笑,道:“最近又去赌球了?买了那家球社?”

    孟行住嘴。

    京城最热门的运动便是蹴鞠,孟行自幼习武身强体壮,马上功夫也好,算是同龄人中蹴鞠最好的。不过他爷爷盯得紧,他也不可能去参加什么球队,最多就是邀上几个好友比划比划,或者是一起去看球。

    林正敲了一下孟行的头,事实上也不觉得孟行逃课有什么了不得了,不过也是不能任由其发展,然后拿了本书,让孟行一边背一边解释。

    孟行说得断断续续,十分不熟练,他摇摇头,却是耐心的开始和他说了。

    匆匆半日过去,林正在孟家中吃了午饭,下午快到晚饭之时,谢绝了孟老爷子的再三要求,便回家了。

    他倒也没忘答应买回去的零嘴糕点。

    因为还是节后,集市比寻常时候热闹一些,多花上一些时间林正还是把东西卖到了,提着几大包就回了家。

    赵容哪里缺那一丁点零嘴啊,不过见到是丈夫卖的,吃在嘴里也甜一些。

    第二日林正照常去了翰林院。

    袁弘义之事不能和旁人提,但是和沈家人说一说却没什么关系。

    “袁弘义也去送粮?”沈嘉文听了极为诧异。

    林正道:“怎么了?”

    难不成有什么问题?

    沈嘉文踌躇了一会,小声对林正道:“我得了些风声,袁弘义革了功名,似乎是投奔到了宜王殿下门下。他其实有些才学,为人也机敏善变,入了宜王门下,到底受不受看重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的家世我也知道一点,家中没什么余财,虽然平日看上去吃穿都不错,但平日同窗之间他帮帮手,都是比有所图的,那等积德行善之举,不像是他会做的。”

    林正倒不觉的世上的坏人都要坏个彻底。

    “兴许是他家母亲信这个呢?或者是他在牢里待了些日子,也看透了。”

    沈嘉文摇头:“我和袁弘义是有些接触的,也是了解一些他的性格,他跌得越狠,对自己也越狠,心思深沉,绝非什么善良之辈。会试闹事,国子监大半学子都是被他蹿嗦着过去的,可见心胸狭窄。你是那件事情的受害者,但是八成会被看做得利者。国子监那些学生,学问好不好说不上,酸腐之气却一个赛过一个。那些谈论你状元之名不符其实的人,属他们最多,特别是那些被革去功名永不录用之人。小心他若是把皇命归结与你,怨恨到你身上,这种人不可不防。”

    看沈嘉文说的慎重,林正通过那次的事情也只明白世界上的确是有那种见不得你好的人,那次闹事的学子人数可真是多,若是全部怨恨在自己身上……林正打了个寒颤,觉得异常恐怖。

    “多谢嘉文兄提醒,我会多多注意。”

    沈嘉文看林正已经得了提醒,也是点点头道:“你才初入官场,那些赃事还没碰到多少,朝堂之上刀光剑影,一封奏折就能杀人不见血,最好是提防一下。”

    “说起来,虽然你文章得圣意,圣上也没召见你,对你的恩宠只是寻常,这也是件好事情,本来得了圣眷当上状元就容易惹人妒忌,你现在翰林院好好磨一磨,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这才对你最好。”

    沈嘉文说得诚恳,全心为林正考虑,林正心中甚是感动。

    他也觉得当上状元简直是恍然如梦,里面包含太多太多幸运,便是他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旁人有些嫉妒,他很能理解。

    说起来他并不怎么喜欢翰林院的生活,实在是太过清闲,而且翰林院搞文学,他真不算是这块料子。原本林正的计划也就是外放当个县令之类,对做事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县令是土皇帝,虽然上官很多,但是现管的很少,大半时间也就是处理县里的事情。不像现在林正在翰林院碰到个人就有可能是他上司,就算是清闲,偶尔也会觉得麻烦。

    “多谢嘉文兄指点,子铮明白。”

    沈嘉文也不把林正几句谢谢当回事请,他又继续和林正说起了太白书斋的事情,他想着太白书斋这些年也算做出了名堂。字典若是做出来,能交给太白书斋印刷成书发行天下的话最好。沈嘉文想让字典的印象更大,他本来是个不在乎钱财的,就说要把利定低一些,最好让天下读书人都能买得起。

    林正的想法也是如此,不过他觉得字典完成尚需时日,就只说现在,觉得太白书斋还可以多开几家,顺便再开一些蒙学,推广太白书斋的书籍。

    蒙学这又比书斋难办,书斋的确有书,甚至还出售笔墨纸砚等,但蒙学真正看重的还是夫子,要在多地都开蒙学实在是不容易。

    不过林正的本意很好,沈嘉文也觉得这是教化之功,利国利民的事情,答应支持,只是还需从长计议。

    过年前太白书斋已经分红了一次,虽然书价格低,但耐不住买的多的,实际上盈利还是不菲的。

    沈嘉文从太白书斋得的乐子不少,自己也是乐在其中,然而他毕竟有官位在身,又是沈家弟子,其实也忙得很,所以就抱怨了几句,这林正一把书斋弄好就甩手了,沈重山也是不管事。

    林正笑着,也应下若是有空就去书斋看看帮帮忙,沈重山那边,因为要下一届会试,所以肯定也不会以此杂事劳烦他太多。

    待到从林正回家,他遇到了一位故人。

    原本在徐州行医的薛长春居然来了京城!

    这个时代一名手下有真功夫的大夫可就是一颗保命灵丹啊,林正正为妻子怀孕的事情担忧,没想到薛长春就过来了。

    赵容胎怀得好,林正事实上担心也不多。赵容已经三番五次对他说了,她这个年龄做母亲绝对没有问题,又是举了不少例子。

    林正也是被说服了,古代那么多十五十六岁嫁人怀孕的,她们还要不要活啊,怀孕是有些危险的,他也只能尽量降低。

    最开始林正得知赵容怀孕,心中慌乱倒是想找薛长春回来,但是后面一想,薛长春是他朋友不是他下人,虽然在薛长春看来自己对他帮助很多,但是在自己看来,薛长春又未曾没有对自己帮助良多呢?

    薛长春待在徐州是有要紧事情的,徐州到京城路途还是有这么长的,自己没有必要这丁点小事劳烦他。

    “薛先生,你怎么过来了。”

    林正的声音带着几分惊喜。

    林家的家仆大部分从徐州带来,都认识薛长春,薛长春也是知道林正得了状元的消息,找到他住处也容易。

    然而此刻的薛长春满脸疲惫,背着药箱,身上还有点血污,见了林正也是勉强一笑,道:“我们的状元郎终于是来了,一年多不见,看上去倒是也有些富态了。”

    林正笑了笑。

    说是富态,也就是胖了,以前他在徐州时常锻炼,又因为高,显得瘦。到了京城,他忙着读书,这锻炼虽然还在坚持,但是也是少了些,毕竟早上起得太早。最近这些日子,赵容天天变着法子换吃食,他陪着,也是不知不觉胃口大开,就胖了些。

    “薛先生倒是依旧,看上去还是老样子。”

    薛长春道:“别提了,好酒好菜上来吧。我也不说其他的了,这几日我去了黄杨县,在灾民里面诊治了几日,什么胃口都没了,你家伙食向来不错,我一到京城就想到你家的吃食了,这才过来的。”

    薛长春说得随意,因为他和林正的确是关系好,也都没什么顾忌。

    林正看他疲惫,也是觉得他为灾民诊治辛苦了,连忙让下人们上菜。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家里下午开始停电,今天早上来了,不过我中午准备码字的时候又停了,晚上才恢复供电。昨天的断更只是意外……但是充分说明了存稿的重要性,最近这个月已经我们家这边停了三次电,我会想办法挤出时间写存稿的。

第079章() 
看得出薛长春是饿了;不过却不肯吃肉食,好在因为有林母;林家的斋饭也做得不错,薛长春吃了四大碗之后才放下了筷子。

    薛长春是个大夫,所以平日很重视养生之道;这般暴饮暴食实在少见。

    林正更觉得他辛苦,嘴上不说其他,心中却道医者父母心;薛长春平日虽然医病有些怪癖,医德却是好的。

    吃过饭后;薛长春沉默片刻,让林正挥避下人。

    “可有什么事情?”林正问道 。

    薛长春以手扶额,脸上疲惫之色更甚,似是有些不知如何说。

    林正觉得有些奇怪,若是自己让薛长春帮忙的那几件事情,怎么也不会不好说啊,失败浪费了钱也都不是一次两次的。

    想起薛长春是刚从黄杨县出来,他就问道:“莫非黄杨县的灾民有什么不好?”

    薛长春长叹了一口气,终于道:“我这段时间一直是研究瘟疫,听说了灾民中生了瘟疫的事情就去了黄杨县。那里的灾民多腹泻呕吐身上有浮肿,看似症状与瘟疫相似,实际上却不同,大冬天生瘟疫的比较少,那只是空腹太久猛然吃饱,吃得东西又不太干净造成的。”

    “我发现了问题,也研究出了治病之方,本想对赈灾的官员们说,但他们断言是瘟疫,说我医术不精。我怎么受得了这种污蔑?”薛长春脸上闪过一丝愤愤,他什么时候医术不精了,而且那群根本不懂医术的人有什么资格说他!

    “我自然是不服了,就偷偷去检查了一下粮仓,发现粮仓中有一批大米非霉变生虫,而是有人蓄意下毒。”

    蓄意下毒!

    林正听到这四个字简直难以置信,那可是赈灾的粮食,居然有人蓄意下毒!

    薛长春道:“非一般的毒,乃是剧毒,食之必死。我本想将此事上报,然而却发现,负责赈灾的官员中,根本是有人知晓此事的。”

    “粮仓中粮食堆积如山,然而黄杨县中的灾民却是食不果腹,每日饿死病死不计其数,那些灾民已经心生不满,若是吃了粥死,这怨恨一旦爆发出来……”

    叛乱。

    林正已经听出了薛长春最后未说的那个字。

    先前孟行也是提醒过他,说黄杨县那边守军中似乎有些问题,但是孟行或许只是随口一说,然而孟家在军中的关系不是假的,他说的估计也不是假话。

    这其中真的有人在算计?

    “前几日有人对我说,黄杨县守军不稳,黄杨县距离京城太近,若是灾民叛乱,逃向京城,恐怕京中有大乱。”

    薛长春只是个医者,对政治并不敏感,听到林正说的,他心里也多了几分猜疑。

    的确那就是一群灾民,只等开春回乡继续种田就是了,为何会有人要他们的命呢?

    “若下毒乃是蓄意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那群难民暴起,但是京城中禁卫军人数也不少,难不成那群手无寸铁的难民还能攻入京城?”

    林正越想越觉得全身发寒。

    虽然不知道那群人目的何在,但是这般视人命如草芥,实在是与林正的价值观相差太大。

    “真的是如此也未可知,但能做这事,必然是细心谋划,所图非小,既然能够买通指示那群赈灾官员,未曾没有可能攻入京城,就算没有攻入京城,若有灾民把京城这么一围,这事情就小不起来。”

    林正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心中也有几分怀疑,真的吗?真的有人会这么做吗?

    简直是胆大包天。

    林正和薛长春都没说话,两人心中皆在思考此事的可能性。

    “薛先生还是先去休息吧。唉,我虽然做了状元,但在翰林院也就是编编书,这等朝政之事难接触,到底几分可能也不清楚,只希望是我们杞人忧天了。”

    林正叹了口气,对薛长春说道。

    薛长春现在的确是累了,对林正点点头,就去休息。

    林正又自己待了一会儿,京城里乱了,对谁最有利?若是真的有人煽动叛乱,那他们所图为何?

    他也知道些皇位之争的事情,但又不觉得这件事情能帮到哪位皇子扩大实力。

    且不说那些灾民有没有个头,能不能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