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穿越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淡的穿越生活-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怡书嫁的便是他。”

    林正道:“那人喝得醉醺醺的,扒着那画舫的花魁,一个叫什么雪霖的,说要纳她为妾。”

    纳妾?赵容又是走神了一下。

    后面一想,才意识到,这事情有点严重!

    “不可能,怎么可以纳一个青楼女子为妾呢?”赵怡书那边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易侍郎官位比她二伯低,易家也算是名门吧,这种事情他们赵家都不准,易家会答应?这也太没规矩了吧!

    “依着他说,易侍郎似乎是不答应的。”林正摇摇头,他也觉得此事有点荒唐。他问:“你与重山的夫人不是相熟吗?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林正想来这种事情应该是闹得很大的,赵家二房哪里会吃这也的亏。

    “怡画和怡书最近不太和睦。”赵容道:“我下次去问问怡画,也不知道二伯那边知道这件事情吗?”

    “我都知道了,不管怎样,估计再过几日,这事情就会传出去的,他们不想知道都难。”林正叹了口气。

    赵容勉力一笑。

    她还记得赵怡书的样子,那是个很聪颖的女子,论起出生更是比自己好,现在居然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夫君,那花魁好看吗?”赵容突然问道。

    林正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应该还不错的,不过病怏怏的,看上去一阵风都能吹到。”

    赵容观察丈夫的神色,并未有什么爱慕,连丁点的欣赏都没有。

    “画舫怎么样?”

    “松子鱼做得不错。”林正大赞,然后开始滔滔不绝:“那船上的鱼做得真好吃,我都想给你带上一盘,又酸又甜,你吃了一定喜欢。可惜我不好意思问那边能外带吗,终究是画舫嘛,菜也很贵,我问问厨娘能做吗?不过我觉得它那边的酱料应该是秘制的,要做得一样比较难。还有糕点……”

    赵容面无表情了。

    她看着丈夫一脸兴奋的说起了吃食,去了画舫和去酒楼吃饭完全没有什么不同。

    她掰着指头算了一下丈夫归家的时间,也许真的就是在外面吃了一餐饭。

    “夫君,怎么想着去画舫?”赵容歪着头问,脸上带起了淡淡的笑意。

    是的,她怎么能怀疑她丈夫呢!她丈夫可是真正的“坐怀不乱”!比柳下惠还柳下惠的,对此她也是深有领悟!

    连自家的都不动,还去动外面的?

    而且看夫君这副傻样子,对画舫的女人完全没个概念,现在说起来也只说食物。她先前是有点慌,想错了!

    有夫君会去了画舫,然后回家还说给夫人听的吗?

    说不定她丈夫连画舫是什么地方都弄不清楚!

    一定是有人使坏!

    到底是谁把夫君拐到画舫去的!

    赵容想到就要咬牙切齿。

    怀孕期间的人心情波动都比较大,还有些患得患失的。

    觉得自己丈夫异常无辜的赵容,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丈夫的朋友身上。

    林正道:“哦,嘉文听说我没去过画舫,说要带我去见识一下。”

    林正说得很轻松。

    赵容也笑嘻嘻的。

    沈嘉文吗?亏她觉得丈夫入翰林得了此人帮助,过年的年礼都送得比旁人多上几层,没想到这是个不安好心的!

    说起来这位的夫人自己也见过吧,听说原本是出生将门?记得性子很是爽快,看上去腰细腿长,听说刀枪棍棒都不在话下。因为寻常女眷还都不愿意亲近,自己也是赵怡画引见了,想着夫君和此人丈夫的关系,刻意交好。

    这位沈夫人不是说连丈夫的钱银都管着吗?

    沈嘉文还能有闲钱上青楼!

    回家的沈嘉文觉得背部一阵寒气,嗅了嗅身上,觉得没有点香粉的味道,顿时放心了不少。还好现在画舫女子也多用的是花露水,味道散得快。嗯,他根本不怕老婆,不过是君子礼让之道而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赵容对着丈夫笑,也不管丈夫上画舫的事情了,点着头道:“下次别去了,船上风凉,小心风寒。”

    林正只觉得妻子在关心自己,点头应下来:“那画舫吃饭虽然风景好,但是船摇着,有时候一筷子还放不到嘴里,很没意思,我下次他们拉我也不去了。我们还是在家吃吧。”

    看林正的意思,是完全把画舫当做酒馆了,赵容很满意,拉过丈夫的手,放在肚子上,对着丈夫道:“我感觉他在动。”

    林正立马全心全意感受自己未来的宝宝,嗯还有多久才能见到呢?

    画舫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倒是沈嘉文遭遇河东狮吼,不明白为什么妻子知道了自己上青楼的事情。

    天地良心啊,他真的也没干什么啊!他只是随便喝喝酒,做做诗而已啊

    =============================分隔线=============================

    过了几日。

    赵怡书那边事情似乎是闹大了,易公子是个很风流的人,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知为何就是着了迷。然而他是家中嫡长子,在奶奶身边养大,有些娇宠,性格又有些固执。现在一门心思的想着那个什么雪霖的,易侍郎不答应他纳妾,他就对着家里闹了几次脾气了。

    赵怡书是个大家闺秀,但是这不代表她得千忍万忍。

    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吗?

    她嫁过来就忍了丈夫一年多,现在闹出这么丢人的事情,她还要怎么忍?

    她还疑惑先前为何一直冷漠的丈夫突然态度转为温和,对自己好了,她还想着是不是丈夫终于转性了!没想到却是希望她能够说服公公婆婆,主动帮着他把那个什么花魁收进来。

    赵怡书是个守礼的人,这种丢脸的事情她不会去做,她本身也是对着丈夫有了怨气,直接是对公公婆婆表示了不满。

    太荒唐了,这事情太荒唐了。

    自己才嫁过来一年多,你要纳妾也就算了,可看看你要纳的是什么人啊!

    花魁。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的花魁。

    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也要良家女子啊?

    赵怡书娘家强大,易家也不可能放任儿子随意行事,不过到底是亲子,要真正严厉动手也难。

    结果最后倒霉的大概就是那位雪霖,那画舫背后也没什么贵人,更不会为一个过几年就要换掉的花魁去得罪赵尚书和易侍郎。

    所以那位雪霖死了。

    据说是风寒而死的。

    赵怡书和自己丈夫也是彻底风寒了,据说已经是分房了。

    赵怡画听着这件事情,已经是半点不怨自己姐姐,想着要去见见姐姐,怎么也得开导一下。

    她姐姐为何就那么命苦啊!

    赵二夫人也是每日叹气,连带着把易家也给讨厌了。

    只是嫁过去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女儿家这一辈子也不就是这样吗?

    不过事有意外,这事过去了半个月,居然传出来赵怡书怀孕的消息,就是丈夫想着骗她对她好的那几日。

第074章() 
到底算个好消息;若是生了一个儿子;至少能有个盼头。

    只是赵怡书,大抵也就只能这样了。

    易公子原来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家世好,读书也不差,算是前途远大。加上易侍郎和赵尚书关系好;赵怡书这才嫁入易家。先前以为是个好婚事;如今却是如此。

    就算碍着赵尚书的关系,易家不会待赵怡书差了,但丈夫不喜,又能有什么办法?赵怡书终究只是嫁过来的;能比得过自家儿子?

    赵怡书是个心气高的,嫁人之前一帆风顺众人捧着爱着;虽然遇到这种事情,也是舍不下脸来,去讨好丈夫。

    赵二夫人也是几次劝说,都没什么效果。

    赵怡画那边因为怕自己这边的幸福然姐姐碍眼,只能暂且避着了,不过每日仍然是为姐姐的事情伤感不已。

    赵怡画和沈重山感情不错,沈重山见妻子为姐姐的事情伤神,他不知怎么劝人,记得妻子和林正的夫人关系不错,就和林正说了,赵容也就过来开导了几次。

    只是这事情最终还是要看赵怡书和那易公子的,旁人插不了手。

    过了元宵,路王和宜王都回封地,没了这两个,京城到底平静了不少。

    路王似乎每次回来,太子身体都会不好,御医的说法是,冬日太冷,容易寒气入体,这才时常病倒。不过总有些传闻,是路王与太子不和,见面总有争执。

    皇长孙算是彻底出现在众人眼前了,跟在太子身后,如同小尾巴一样,但事实上代表的是继承人。

    东宫有自己的班底,太子亦有幕僚,事实上昭庆帝不理事,太子病弱管事的时间少,并不代表没有权利。

    估计太子也是希望儿子能够尽快成长,这才让儿子早早出来接触事务吧。

    只可惜,昭庆帝很是不喜。

    虽然没下过令,但也是对长孙说过,他应当重孝道,为父亲解衣奉药,不要让父亲操劳。先前皇长孙对太子可是每每亲身尝药,得过他的夸奖的!只不过几年,昭庆帝就变了一张脸,无非也是不愿意皇长孙也搀和进储位之争。

    这种态度就让人生疑了。

    朝堂之上揣测圣意的人从来不少,就有不少朝臣觉得,昭庆帝是不是有意传位给路王,不愿传给长孙。

    路王虽然为人傲慢,很多人不喜,但只要皇帝喜欢就够了,他也是嫡子。若是太子死了,昭庆帝属意他为储君,倒也正常。

    所以啊,京城的风平浪静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和林正没什么关系,他在翰林院过日子。字典的工作,在翰林院进展顺利,翰林院人多书多学问多,虽然每次定改都会吵几天,但是动作很快。

    虽然字典的主意是林正出的,但是主要做事的却是沈嘉文几个沈家之人。

    他们多是在翰林院人脉最广的。

    沈嘉文想要让这本字典能够大大的出名,所以找上了沈阁老。沈阁老见了字典的编纂方法,知道其有利于教化,对这件事情也是很支持。

    不知不觉字典的的工作就进行过半,修订也许会花掉更长的时间,但是两年之内大约能完稿,赶一赶半年就能有初稿。

    =============================分隔线=============================

    京城的这个冬天很冷,然而有个地方更冷。

    怒江大水,十多万难民一路逃荒,眼见就要到了京城,被拦下来了。

    京城旁边有个地方叫做黄杨县,县城人口少,但是地方算是大的,被朝廷征用,作为安置难民之所。

    十多万难民吃吃喝喝,一天两天尚且能支撑,但若是十天半个月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大夏朝廷虽然不是国库空虚,但是也拿不出这么一大笔来。

    阁老方平郡,户部尚书,从邻近的州县调来了大部分粮食,每日黄杨县会开八十个粥棚,到点就供应稀粥。 森多稀少,八十个粥棚听上去很多,实际上分到十多万难民身上就完全不够了。

    每日为了抢那一点点能够果腹的稀粥,难民之间你争我夺,完全是生死之斗。

    朝廷调来了军队镇守在黄杨县,人数不多,只有七千余人,但都装备精良。他们镇守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不让这些难民跑到京城。

    对于难民之间的争斗,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为不准出去,黄杨县被这么一闹,街道上到处都是粪臭尸臭。每日死去的难民不少,尸体掩埋不及时。

    难民们逃过了最可能引发瘟疫的时候,但是却没逃过现在。

    不可避免的,疫病开始出现。

    这下子更有理由圈住难民了,就算是京城的百姓知道了,也都不会说是陛下太过残忍,只会说决策英明,没让疫情扩散。

    为表示重视,昭庆帝下旨,派来了御医,又送来了大量的药材食物到黄杨县。

    每日死于疾病和饥饿的难民还是不知多少。

    黄杨县像是被隔离了,京城过年是烟火人间,它这里没有,即使是在除夕到处也都是哭啼之声。

    没有人愿意等死。

    起先难民中就有几个有见识的人,知道朝廷所谓的赈灾,集中放粮,不过是缓兵之计,能拖一时算一时。

    最早的时候,粥棚可是三百多个,日夜不断的熬粥发粥,后面粥棚慢慢减少,发粥的时间也是固定了。

    但是只要有粥棚存在,那些难民眼睛只会盯着粥棚,他们宁愿去抢粥,也不愿去造反的,粥棚就在眼前,而造反先要通过外面的军队。

    朝廷第一时间将难民中身强体壮之人给招入军队,剩下的多半是老弱病残。

    过年前,科举舞弊闹事的那些学子都已经被放出。

    在牢狱之中待了几个月,有不少人腿都生了毛病,寒风一起,腿就冻得直打哆嗦,根本走不了路。

    袁弘义也是这样,他让家仆推着粮车,自己坐在马车里面,车厢内有暖炉,他有些女气的把暖炉放在腿上,手也是紧贴着那小暖炉。

    过年的时候,京城中有些富户为了彰显自己仁德,又或者是祈福,都会进行施粥的事情。这次大水,难民都涌到了京城边上,所以有些富户就会直接把粮食托给负责赈灾的官府。

    朝廷对此乐见其成。

    袁弘义这次也是过来赠送粮食的,到了黄杨县,他们进不去里面,外面的巡兵脸上蒙着白布把他们拦下来。

    看到袁弘义的架势,他们都知道这是送粮的,指了指旁边一个小屋子道:“送了粮先到这里面登记一番,切莫走到难民之中,不说疫病,那些难民见了粮食都是两眼放光,如同饿狼一般的。”

    袁弘义下了车,对那巡兵一拱手,道:“多谢告知,家有些余粮,我娘听说这边难民食不果腹,也是慈悲心让我送些粮食过来,略尽绵力而已。”

    巡兵们见他一副书生打扮,虽然看上去瘦弱苍白,但又几分气度,都不敢怠慢,立马有个人要带袁弘义过去。

    袁弘义点点头,嘱咐了一下两个家丁,就进了那件屋子。

    只是个登记的小屋,粮食放进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