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这条沟平日里的水都是没过膝盖的,夏天的水有时甚至能到腰,只有冬天才会干的把底露出来。

    他俩怎么想起来把东西埋在沟底呢?

    还有,刘中仪你个白痴,什么叫下面有个洞?那明明只是沟底干裂了一条缝好吗?

    不过这小子,眼神忒好使了。

    就这手指宽的一条缝,他们几个人轮流看了一遍,都是一无所获,看过都尽是黑咕隆咚一片。

    可就这小子,也不知道长个双什么眼睛,信誓旦旦的说地缝下面有东西。

    沈伯谦他们刚好带的有开路的铁锹,也没跟他废话,直接挖了。

    没挖多久,就碰到东西了。

    几个人顿时来了劲儿,不一会儿就扒拉出来那两个箱子。

    打开来,几个人看的面面相觑,但都有些抑制不住的小兴奋,除了沈伯谦。

    星回很快注意到他的反常。

    “怎么,伯谦,你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星回饶有兴趣的问道。

    说着拿起压在箱底的一个长长的油纸包拆了起来。

    沈伯谦一点头,“对,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两箱东西应该是我祖父和父亲一起埋在这里的。”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人都是一惊。

    沈伯谦没有理会,继续道:“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提过,只是似乎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提了好几次都是欲言又止,一直没把话说完。

    父亲过世后,我渐渐知道了家里这些年的花销,联想到父亲和祖父最爱来这片山上走动,推测出来的,并没什么切实的证据。”

    他话音刚落,星回低笑了一声,道:“你没证据,可我倒是有些想法。”

    说完他举起手中刚拆开的油纸包,里面是一把匕首和一块玉珏,还有个小盒子。

    “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

    曲家父子和四回正要凑上去细看,却被沈伯谦一把拦住。

    “不早了,这里偏僻,小中又伤了腿,我们还是先回石屋替他包扎一下再说的好。”

    他的话说的在理,几个人都点头道好。

    小曲和四回把刘中仪架起来,星回和老曲一人抱着一个箱子,几个人慢慢的往回走。

    回到石屋的时候,日已西斜,幸好星回跟沈伯谦学了好习惯,住处随时背着不少热水。

    几个人略洗了把脸,刘中仪的腿伤清理包扎好。

    两个小箱子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油纸包都拆开来堆了满满一桌子。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星回又拿起匕首和玉珏,又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几个人围着两样东西好一阵子琢磨,但却都没看出什么来。

    只有沈伯谦有些迟疑的了问了一句,“这匕首和玉珏上的花纹有些相似,大和尚可是知道它们的来历?”

    星回哈哈一笑,“你倒是聪明,不过这不是花纹,而是古时大篆,我也是因为出家前在祖父身边学艺时刻过这种篆文,否则也不会认得。”

    “那大师你一定知道这上面刻的是什么字了。”

    “不仅如此,如果我看的没错,这柄匕首乃是出自先父之手,它的主人是曾经名满天下的清流世家姚家的姚一平。”

    沈伯谦诧异的问道:“你说这匕首的主人姓姚?”

    “不错,不但他姓姚,我若是说的没错,你又九成也是姓姚的。

    这两箱东西很有趣,除了这把匕首和这块玉珏,其余这些黄白之物都很容易变现,因为它们都没有丝毫的印记,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准备的。

    我说你十有八/九也姓姚,不但是因为这个,你虽然长的与你祖父不像,但跟你曾祖却有六七分的相似。

    你别看我家世代打铁铸造为生,但好歹也沾个皇字,我从小也见过不少的达官显贵。”

    “你的意思是,你不但见过我祖父,还见过我曾祖父?”沈伯谦有些晕。

    自己身边的人就不能稍微安分些吗?

    活着的折腾,现在就连去了地府的两个也这么不让人省心。

    从名满天下,到乡野之间不名一文的老头,难怪沈家父子的行为举止不太正常。

    而且,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答,那肯定是犯了大事儿了。

    果然,他刚问了一句,星回就滔滔不绝起来。

    他言道:

    别看现在姚家没落了,但搁在二三十年前,那可是如日中天。

    姚家家主,也就是姚一平的父亲,那可是帝师,谁见了不得给几分薄面。

    可问题出在姚一平这儿。

    姚一平年少成名,不满十八岁就高中状元,授了翰林,又娶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为妻,不到两年,喜得麟儿。

    这还不算,孩子没满月,一道圣旨至家门,姚一平被选为太子的师长之一。

    他学识好,才情高,人又风流不羁,十分得太子喜欢,视他为兄长一般。

    这样春风得意的日子他一过就是近二十年。

    太子长大成人,也颇得皇帝喜爱,若是他顺利即位,姚一平这辈子必定风光无限。

    可惜,自古以来有多少被废的太子。

    这个位子他多少兄弟盯着呢,更何况,里面有人的才华和野心远在太子之上。

    这个人,自然就是如今的皇帝陛下。

    不过几年功夫,太子一派失势,姚一平自然随之受到牵连。

    姚家家主倒是看得开,皇子夺嫡自古如此,他们只要做纯臣就好。

    这样的话,姚一平自然听过不少,若他能保守本心,学他父亲一般的泰然处之,纵然是被太子牵连,也不过是白身归家,教书育人而已。

    可,大概是多年的风光迷了他的眼。

    他在皇子夺嫡的斗争中屡出昏招。

    先是联系了受过姚家恩惠的江湖人士,保护太子,也寻机刺杀与太子□□之人。

    可惜,他文采固然罕有人能及,但在勾心斗角这方面却是差太远了,手段也太小儿科。

    不但没有帮到太子,反而是落了把柄给人。

    连累太子。

    及至太子被废,他仍不知悔改,继续参与夺嫡,妄图恢复太子的名分。

    可惜姚家人丁单薄,姚老先生又病卧在床,竟是无人能阻他。

    待到老皇撒手人寰,新皇登基之时,他又出昏招,居然联合太子和一营官兵逼宫,最终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他最为世人所不齿的却不是这些。

    皇子夺嫡,各为其主。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姚一平却不知是怕死,还是知道自己铸成大错,连累姚家众人。

    在新皇搜捕太子余孽的时候,他出卖了太子,或者说废太子,让废太子唯一的骨血也未能幸存下来。

    新皇大概也是厌弃他这样的行径,将此事公诸于众。

    朝野之间一片哗然。

    姚家虽然得以留下一条血脉,却从彻底的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而据说,这位姚一平先生,也被姚家逐出家门,带着他唯一的儿子,也是为新皇士兵引路,搜捕前太子余孽的那个人,不知所踪。

    想不到,父子二人居然躲到了这样的荒野之地,真是令人叹然。

    他们几个正概叹着呢,沈伯谦脑子里已经是炸成烟花了。

    靠,我说在哪里听说过一个姚家呢?

    原来那晚做梦的时候,他们也出场客串过,只不过下场不太好罢了。

    在他的梦中,杨风扬名边疆之后,一直没放弃找寻小妹。

    结果的确是有找到,就在他死前两年的时候。

    只不过,找到的是小妹的坟头,草都已经有些年头了。

    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小妹死前的名字叫知书,据说是从小被拐卖的,十来岁的时候被本地一户姓姚的人家买下做个粗使丫头。

    但这户人家的规矩特别大,对待下人动辄打骂。

    小妹好像是十六还是十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抬了出来,是被活活打死的。

    听说是她勾引姚家的老爷,被夫人发现赏了她二十杖,结果受不住就死了。

    姚家好歹给她买了副薄皮棺材,立了个坟头给她。

    但杨风绑了姚家上下审出来的却是另一个说法儿,不是她勾引老爷,而是老爷强要了她,被夫人撞见,两口子置气,都让人打她,才把人活活打死的。

    结果,当然很简单,当是宁王已经登基,杨风毫无顾忌,亲手灭了姚家满门。

    那是他唯一一次不是在战场上杀人,所以沈伯谦记忆深刻。

    只是,万万没想到。。。。。。

    所以说,自己在这犄角旮旯的乡下地方撞见杨家三口,是为了替梦里的姚家赎罪吗?

    不过,他没打算找寻姚家人,没这个必要。

    看他好像在发呆,星回推了他一把,拿起跟匕首包在一起的那个盒子。

    “还有这样东西,也能证明你祖父的身份。”

    打开一看,原来又是两块玻璃。。。。。

    就是比江七送了的更通透一些罢了,这有什么?

    看这沈伯谦不解的眼神,星回有些怒其不争的说道:“这可是先皇最喜欢的一对琉璃玩意儿,还是你父亲出生的时候赐给他的呢。”

    沈伯谦看了他一眼,“哦”了一声。

    星回恼了,“哦一声就完了,这可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冰种琉璃。”

    “大和尚,冰种是形容翡翠的,你搞搞清楚好伐,不过我也奇怪了,你原来是铁匠,后来是和尚,怎么感觉其实你两样都不是。”

    “那我是什么?”星回没好气的问道。

    “三姑六婆的祖师爷。”

第93章() 
92…新年喜讯

    这倒不是沈伯谦乱讲,相处久了,愈发觉得封老头对星回的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

    什么狂放不羁?根本就是包打听好吗?

    一句话来说,沈伯谦就没见过比他更八卦的人。

    活脱脱一个狗仔王,他才来李家坪多久啊,又常年在山上呆着,可就这样,如今他说起李家坪的八卦,那也是如数家珍。

    好几十年前的他都给扒拉出来了。

    沈伯谦有时候都忍不住叹息,大师是生不逢时啊,他这样的资质要是生活在现代社会,能给人民群众提供多少茶余饭后的娱乐资讯啊。

    不过,这话有点儿扯远了,还是说回眼前这一摊子。

    扫了一圈桌上这大堆东西,沈伯谦毫不客气的拿起匕首、玉珏和装着两块剔透的琉璃的盒子。

    “这几样儿我拿去,其余的先搁在山上,大和尚你帮忙收着,我另有用处。”

    刘中仪正伸着腿眼巴巴的看着被沈伯谦收起来的两块琉璃,听到这句话,楞了一下。

    来沈家之前,爹、老爷、夫人都对他有交代。

    说,姑爷是做大事的人,家里这些琐碎的东西别让他费心,让他勤快点儿,多照看着些,尤其是银钱往来。

    姑爷一向不喜欢管银钱,这是刘家人都知道的事儿。

    这几年姑爷弄出来的各种新鲜玩意,基本上都归了刘家,姑爷说这叫什么,知识产权投资?

    反正是就给了刘家之后,刘家一律回给他三成分红,其它的他就什么都不管了。

    从最开始的卤味,一直到布匹,酒水,还有时不时想出来的新奇菜式,像是那个火锅什么的,都是一经推出,大受欢迎。

    刘家这才几年呐,已经从青州府走到京城,东西都卖进宫里了。

    这里头,小姐的功劳是第一,姑爷的功劳那也不能放在第二!

    这一点儿,无论是爹,还是老爷夫人都从不否认。

    所以,每年刘家定期送来沈家的各类分红,细细算来少说也有二十来样儿。

    就拿刘家现在最大头的布匹生意来说吧,又能细分为绸缎分红,棉布分红,挂毯分红,印花布分红等等近十来种。

    还有那些沈家出产,经由刘家商铺卖出的各色土产。

    这一点儿,也是爹最佩服姑爷的地方,也是他一个外人一下子来到这陌生的李家坪,却迅速的被全村人接受的最根本原因。

    姑爷这个举人不是吃干饭的,他开的私塾也不是哄人的。

    他在这李家坪下的功夫也都是实打实的。

    别看他跟玩儿似的,前两三年在村里借着讲故事,带起了从大人到小孩的学习热潮。

    但实际上,他并不是在玩儿。

    为的是培养村里人说话办事的力能,这样才能在他的引导下,串联起周边村里一起买山货,一起卖粮食。

    总之是,现在李家坪是附近几十里,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子的领土羊。

    不管是李家坪的,还是外村的,不少的村民从中受益。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只要你肯干活,肯动脑子,别走歪门邪道,我就给你个机会发家致富。

    这一点,在李家坪体现的尤为直接。

    光看着两年村里新盖起来多少青砖瓦房就知道了。

    原先沈家大院在李家坪那真是显眼儿的很,周围就没有几家是纯砖瓦房,都是混着土坯的,起码墙根儿那一层家家户户都是土坯。

    但现在可就不同了,敞亮的青砖大瓦房几乎已经是李家坪的代名词。

    常年都有卖砖瓦的在李家坪转悠,指不定就有新主顾。

    这可不是夸张,只不过,这其中也有姑爷的一份功劳。

    在他看来,做人,既要会赚钱,更要会花钱,不然攥着钱在手里,难道就能生崽吗?

    当然,原话未必是这么说的,但大致是这个意思。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李家坪从村民到里正、族老,都对姑爷心服口服。

    就在姑爷这种有意无意的带动下,这李家坪真是一天一个样儿。

    现在走在村里,舒服,敞亮,就是在县城也没这样的,全村主路两边全部都铺了两三尺宽的石板,既好看,又干净。

    加上村里人偶尔也会路过沈家的后山,看着山上种的东西,山路上不断的花草,又知道这些都是能卖钱的,也都跟着姑爷学。

    虽说没山,但乡下地方,哪里不能种点儿东西呀。

    于是乎,家门口,小路边,房前屋后,都种了果木花树之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