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近南说那里的人从后厨到跑堂全都是签的一家子的死契。

    这样就不怕泄密。

    签了死契,一家大小的生死都握在主人家手里,想泄密也要看看有没有命享受。

    实在不行就买人吧,沈伯谦终于有了决断。

    虽说买人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道德底线,但在这样的时代之下,他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沈伯谦心里清楚,他要买人照料家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如此,咱也别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买就买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当黄世仁,对人好点儿就行了。

    可买人这事儿他们不专业啊。

    而且,真要买人,他想买技术型的,以后好打理山上,这要到哪儿去买呢?

    诶,对了,去一趟清水县。

    刘伯伯家大业大,他们家肯定经常买人,刘管家他们肯定都懂行,找他们给参谋参谋。

    而且,刘近南在二姨家的事儿上也帮了大忙,也该去道个谢。

    主意既定,他让杨大爷收了一些新鲜的山珍和野味,带着杨风又去了清水县。

    上次他来的不凑巧,刘老爷一家都不在,这次也巧,一家子都在。

    刘近南昨晚刚好从青州府回来。

    沈伯谦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罗厨子在卤汤方面有了重大发现,他专门回来跟刘伯伯商量全面铺开刘家卤味店铺的。

    只是,听他仔细说了这个重大发现,沈伯谦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该说是天意难违吗?

    因为罗厨子的发现就是他经过反复的测试发现卤汤越陈越香,而且根本不用换。

    这样一来,刘家卤味店就不用担心卤汤更换的问题了

    那就是说,刘家卤味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

    沈伯谦忍不住附额,根据传统做法,卤汤的确是不用换的。

    的的确确,卤汤越陈,做出来的卤味风味也会更佳。

    所以才会有什么百年老卤一说。

    而根据现代研究也的确证明,卤汤放久了,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的沉淀,从而提升卤制品的风味。

    只是与此同时,卤汤中的盐分经过长期熬煮,会分解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则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所以沈伯谦当时就撒了个小谎,让刘家定期更换卤汤。

    想不到,拐了几个弯儿,还是回到了卤汤原本的历史轨迹,果然,历史是人力无法阻挡的。

    或者说,罗厨子这皇帝舌头太厉害了?

    算了,随他去吧。

    刘家店开的多,我的分红也多嘛,好事儿来着。

    这么一想,沈伯谦也不纠结了。

    本来就不可能说是尽如人意,自己也已经尽力了,奈何天意难违,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以后尽量自己家做新鲜的卤味吃吧。

    “伯谦,你刚才说今次来是有事情要找我帮忙,什么事儿啊?”刘老爷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问道。

    “哦,是这样的。”沈伯谦遂把自己买了座山头,但却无人打理,故想买人帮忙的事儿说了。

    最后才道:“只是这买人之事乡间少有,故此来向刘伯伯求教。”

    刘老爷哈哈大笑,说:“这可是凑巧了。

    近南这次回来一是因为卤汤这个消息,另外就是打算买人,训练之后好在各地开店。

    你说想买两三个人打理后山,那就是顺道的事儿。”

    刘近南接着道:“这倒简单,不过,沈大哥刚才说想找有手艺的,在清水县想买合适的怕是不容易,倒不如去一趟青州府。

    那边常有些犯事的大户人家的仆从发卖,或许能选到合意的。”

    沈伯谦一想,这也不错。

    来这里这么久了,欣赏的都是乡村风光,就是清水县也不过一座四方小城。

    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想法倒也不错。

    本来嘛,旅游就是他上辈子的爱好之一。

    只不过他从小就是个享乐分子,旅游什么都要最好的,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穷游。

    而来到这个世界,再好的条件对他来说也都是半穷游。

    刘近南看起来是个挑剔的,跟着他应该不至于条件太差吧。

    起码不用去住客栈。

    唉,清水县的客栈他可是好奇去参观过一次的,上辈子见过的最便宜的招待所也没这么差啊!

    时代的差距啊,是任何事情都无法弥补的。

    同样的,在这个时代,除了像刘家这样的生意人会经常的四处奔走,平常人家去趟府城可就算是天大的事儿了。

    想要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是绝对不可能滴。

    刘近南还好,刘家在青州府本就有宅子,他又常年的两地奔波,倒是不用怎么准备。

    可沈伯谦就不同了,衣食住行都要准备停当才行。

    再说了,

    人家刘近南刚回来,还有正事儿要跟刘伯伯他们商量呢,也不能说走就走啊。

    二人一商量,决定三日后在清水县集合,一起出发去青州。

    沈伯谦看没什么别的事儿了,就准备起身告辞,回家准备出门的东西。

    刘近南送他出来。

    临别的时候,她无意的提了一下,说青州府人口繁杂,让他多带几件衣裳。

    还特地让蒋英拿了几件新衣服,说是刘伯伯送给他的。

    沈伯谦心领神会,这是担心自己土包子进城丢人,想的真是周到啊。

    他忍着笑,貌似一脸诚恳的说了句:“多谢近南贤弟了。”可眼里却全是戏谑。

    看的刘近南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狠狠的挤出三个字:“不——送——了。”

    这个人,明明性格跳脱,真难为他在爹娘面前总是一派谦谦君子摸样。

    沈伯谦哈哈大笑着跟杨风驾车离去。

    三日后,他跟杨风驾着牛车依约而至,只是,二人的衣着打扮有些出乎刘家人的意料。

    杨风一身深色短打,利落干净,端的是少年英气;

    而头上的皮头绳,和腰间三四指宽的皮腰封又为他添了几分野性。

    与他的利落和野性不同,沈伯谦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打扮。

    外罩一件茶白长袍,内里是件黛色长衫,只是头上一件银包玉的发簪和腰间粗麻的腰带表明,他仍在孝期之内。

    最让刘家诧异的是,沈、杨二人的衣服都非常非常的贴身。

    二人又都是少年身量,身材削瘦,长身而立,更添几分的气质。

    远远看去,一个乡野小子,一个如玉君子。

    虽然有些古怪,但又让人不由得觉得本该如此,而且,俩人这么一站,任是谁看都不像是乡野之人,反倒是有种隐士风范。

    刘老爷和刘管家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愈加坚定。

    而刘近南嘴角却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这个沈伯谦,真是一次下风都不肯站。

    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本事。

第47章() 
46…尴尬话题

    既然人齐了,刘近南一行就按时出发上路。

    因为早说好大家一起坐刘家的马车,所以沈家的牛和车都暂时寄存在刘老爷这儿。

    一行两辆马车,晃晃悠悠的驶出清水县。

    沈伯谦跟刘近南、蒋英乘坐一辆,杨风和另一个护卫钟三还有两个随从坐另一辆。

    当然,还有两个赶车的车夫。

    刘近南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上了马车就开始看账本什么的。

    蒋英更是没话,只是偶尔给刘近南递杯茶。

    这沈伯谦可受不了啊,心里一惊后悔了一万遍,早知道就该跟杨风坐一辆车的。

    起码还能逗逗他,这里也太无聊了。

    不过,他可不是只知道忍的人,无聊就要懂的自己找乐子。

    而且,他跟刘近南也不是刚认识的那会儿了。

    经过了二婶家那件事,他知道刘近南并不像他看起来那样的刻板守旧,而且他对自己的印象还不错。

    所以沈伯谦在心里估量了一下,硬拉着他聊天,完全不担心他会生气。

    果然,刘近南虽然并不太喜欢聊天,但也没拒绝。

    车厢里总算不那么的沉闷了。

    本来他们只是聊一下刘家在青州有什么生意。

    但这个毕竟不是沈伯谦感兴趣的话题,说了几句就没下文了。

    沈伯谦仔细想了想,这刘近南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好像就是个天上的工□□好者。

    但聊工作自己又不行,那干脆从基本点切入。

    于是他从刘近南、蒋英的年龄、生日、爱好这些问起,反正只要不这么干闷着就行。

    自然的,问完他俩,沈伯谦也问起了刘老爷一家个人信息。

    问到这里他倒是存了点儿私心。

    沈伯谦一直觉得,卤味虽说两家是合作,但自己白拿三成红利,是占了大便宜的。

    他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感谢一些刘伯伯。

    所以刚才问着问着他想到,这会儿不趁机打听一下他的生辰还更待何时啊?

    但单独问他一个有些太显眼儿了,自然捎带着也问了下刘夫人。

    然后沈伯谦突然想到,刘伯伯还有个独生女儿呢,好神秘啊,几乎都没听他们提过,更别说哦见面了。

    所以他忍不住作死问道:“诶,近南,刘伯伯的女儿跟你差不多大吧?怎么从来没见过。”

    这话一出口他就知道有些不妥。

    这个时代,乡下的女孩子虽然不避人,上山下地什么活儿都干。

    但刘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女儿还是以贞静贤淑为本,不会随便让她出来见人的。

    只是,这话茬儿一提起来,他就憋不住了,因为他对这为刘大小姐实在好奇。

    刘伯伯夫妻并不是守旧刻板之人,怎么对女儿会如此严苛呢?

    从他跟刘家相交开始,这位刘小姐似乎只是个极其偶尔的出现于刘家人谈话中的人物。

    从他所听到的只言片语推断,这位刘小姐,似乎身体不太好。

    所以常年养在刘家后宅,似乎除了刘伯伯和刘伯母之外,不太见其他人。

    不过也奇怪,他也去过刘家四进正厅,却没见过像小姐贴身丫鬟的人。

    难道这位小姐的丫鬟都不能轻易出门见人吗?

    所以,在他看来,刘家最神秘的人,非这位刘大小姐莫数。

    不过,她不出来见人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身体不好嘛,只是这经年累月的闷在后宅,别给弄出什么心理疾病来才好。

    因为沈伯谦推测,这位刘小姐十有□□就是刘近南未来的夫人。

    不然刘伯伯怎会对他这么器重,刘家的产业据说一大半都交给他打理了。这明显是未来姑爷的待遇嘛!

    刘近南小朋友虽然冷了点儿,但才貌双全,又不是个呆子,配刘小姐是足够了。

    可先不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但就是这位刘小姐堪忧的身心健康情况,沈伯谦就忍不住为刘近南操心。

    没接触过不知道那位的性子如何。

    好在刘伯伯夫妇人都挺好,教出来的女儿应该不会太差。

    可也不难推测,她的身体肯定是林黛玉一挂的,难怪刘伯伯他们这么紧张。

    刘伯伯可是自小就把刘近南带在身边的,想必也是为女儿找个依靠吧。

    可他们毕竟是近亲,若是结合,后代身体肯定只会更差。

    这,这,前景堪忧啊。

    不行,就算是得罪人也要提醒一下,不然这朋友就白当了。

    这会儿,沈伯谦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本来只是想问一下刘老爷的生辰。。。。。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他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想法。

    对于他有些唐突的提问,刘近南没什么情绪的答道:“堂妹体弱喜静,不见外人,还望见谅。”

    沈伯谦点头表示理解,随即又摆手摇头,为难的看了看蒋英,欲言又止。

    刘近南看他憋得都已经开始抓耳挠腮了。

    心里摇着头说道:“蒋英与我情同手足,沈大哥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沈伯谦一咬牙,死就死了,噼里啪啦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他在一本古书上,当然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说近亲结婚,后代容易身体孱弱,能避则避。

    当然了,他也没说让刘近南别和刘小姐结婚,只是这么一提。

    刘近南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

    顺便的,他又把现代养生锻炼那一套搬了出来。

    说刘小姐既然身子弱,就更不该天天闷在家里,而应该多出来走动走动。

    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还能扩展她的视野。

    即便是女孩子,也不该将眼光一辈子放在后宅,人生广阔,谁都不该被拘于方寸之地。

    沈伯谦说的兴起,一出溜嘴说道:

    “反正我将来找老婆,一定要挑个能跟我共同进退的,不然我宁可一辈子不结婚。”

    刚说完脑袋上就挨了一书本。

    刘近南眯着眼冷冷的说道,“沈公子这么编排刘家小姐,就不怕被赶下车去?”

    沈伯谦被看的浑身一颤,连声道歉:

    “近南,近南,千万别误会,我没说刘小姐不好,只是我觉得不管男女,整天闷在家里,没病也给憋出病来了。

    你经常跑来跑去,要是可以的话,不妨带着人家出来走走,肯定没坏处。”

    说着又觉得不对,“还是别了,这日久生情,刘小姐非你不嫁也麻烦!”

    “啪”沈伯谦脑袋上又挨了一书本。

    “诶,刘近南,君子动口不动手,咱们有话好好说,我是说真的,这近亲结婚弊大于利!刘小姐跟你真不合适。”

    见到刘近南的反应如此强烈,他自觉猜对了。

    果然,刘伯伯是准备把刘近南小朋友和刘小姐凑成一对的。

    不过,这古人这方面就是麻烦,但自己手头又没有大数据统计可以证明近亲结婚的弊端,只能以后慢慢跟他说了。

    不过,这刘小姐老窝在家里的习惯也真是得改改。

    “近南,你别生气,咱不说近亲婚配这事儿,但就是刘小姐的身体,你也该跟刘伯伯说说。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