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辈子,外公和老妈都喜欢说:关系再好的人,找我办事也要明算账,合同该签还是要签。

    毕竟,人心难测。

    沈伯谦深以为然,俗话不也说嘛,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说了,不管是从他调查到的情况,还是来了之后几次接触中的慢慢了解,二姨夫在愚孝方面都是有严重前科的。

    万一哪天他脑子一热,要再来个父慈子孝什么的,我可不想被人当成是冤大头。

    不过,徐家人总算是做出了一致的决定,那他的计划也可以实施了。

    只是,他虽然自认为自己的计划不错,但要找到可靠的人还得花点儿心思。

    沈伯谦正头疼人选的时候,有人主动来帮忙了。

    上次送两个石匠去刘家做马桶,效果非常好,刘管家的小儿子刘中仪已经将沈伯谦视为知己。

    刘老爷从青州府回来,见了之后也是赞不绝口,在刘宅照样弄几个用。

    最近刘近南也从青州府回来办事,见到家里的新马桶后吃了一惊。

    他也是个爱干净的,这种马桶用了一回就喜欢上了。

    只是,这个沈伯谦,该说他什么呢,这算是,有志者事竟成?

    后来刘老爷抱怨,这个马桶是好用,可就是蹲久了容易腿酸。

    这个沈小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出来更舒服的马桶来,改天见了一定要问问他。

    刘近南本来只想提醒他爹一句:谁让你拿本棋谱蹲那么久的?

    但突然想到一件事,当初他在沈伯谦那里见到的是两张图纸,一张画的就是现在用的这个,而另一张似乎好像,是能坐的?

    要是那样,年纪长些的人的确用着更舒服。

    反正最近生意顺利,闲了不少,不如去问问?

    如果是真的,不但可以孝敬父母,弄好了还是个商机。

    刘近南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去就去。

    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甩开常年不离身的两个护卫和两个随从,带着他们四人一起去了沈家。

    刘老爷早将沈伯谦视为子侄,刘近南解开心结后,也觉得此人值得一交。

    自然而然的,也会对他的亲人也另眼相待。

    既然沈伯谦有长辈在家暂住,刘近南少不得要拜会一下,问声好。

    虽然声音还是有些特有的冷然,但起码给了个笑脸。

    沈伯谦刚开始还在那儿瞎琢磨:表妹正是伤心的时候,可千万别看上这个包子啊。

    。。。。。。但事实是:徐银蝉因为徐家庄的风言风语十分避讳跟人接触,压根儿就没出来好吗?

    徐大姑、二姨和二姨夫当然都出来见了一面。

    但几个人都不是见过世面的人,刘近南通身又是这样的气派,他们几个的心事儿在他面前完全是无所遁形。

    刘近南何等聪明,只一面就知道沈家这几个亲戚肯定有什么为难的事儿。

    他一贯不喜欢欠人人情,但因为卤汤方子和那些调味料,父亲总说是占了沈伯谦的便宜,他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次他又想要另外一种马桶的图纸,看沈伯谦上次的态度,估计也大方的很。

    不如看看能不能帮忙解决他们的烦心事儿?

    他状作无意的一问,沈伯谦突然发现,对啊,刘近南小朋友能帮的上忙啊。

    两个人,一个有心帮忙,一个有心找人帮忙。

    一拍即合。

    沈伯谦看刘近南在场,二姨夫他们都很不自在,再想想后面的事儿,基本不用他们做什么,就请了刘近南到他的新书房里详谈。

    不知道二人在他的书房谈了什么,单从二人出来时的表情看,应该是蛮不错的。

    沈伯谦不用说,在不需要掩饰的情况下,他总是容易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所以出来的时候一脸计划通的喜悦,似乎还有点儿疑惑?

    刘近南脸上表情不太明显,但嘴角却有一丝满意和赞叹。

    满意是对沈伯谦刚才请他帮忙时所说的话。

    沈伯谦借他的人解决他二姨一家面临的困境,这没什么,有他大姨的例子在那里,沈伯谦自然不可能对他二姨家的困境置若罔闻。

    让他惊喜的是,他们两个商量完事儿,闲聊了几句。

    他有些好奇,既然是沈伯谦二姨家的事儿,那为何不让他们过来一起商量?

    沈伯谦笑着摇了摇头,说了句:古人云,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然后又意味深长的评了几句:二姨一家是好人,但却不是能成事的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太软弱了,只能眼看着自己在乎的人受伤害,却无能为力。

    道义、礼法、忠孝、还有别人的目光都让他们不敢突破世俗,对上自己所恨的人。

    所以帮他们可以,但让他们一起参与?免了。

    这个回答让刘近南很是诧异。

    沈伯谦看事情如此透彻已经是十分难得,更难得的是,他还能做出非常理智的决定。

    他的话虽然有些太过直接,但句句切中要害。

    只是,他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你就这么把计划告诉我,就不怕我走漏了风声?

    沈伯谦又是摇头一笑,来了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近南笑了,这八个字让他觉得很舒服。

    这个人真有意思,每次见面似乎都能发现他新的优点,还能有新的惊喜。

    说惊喜是因为刘近南手里拿着的一个小玩意儿。

    这是沈伯谦刚才跟他说坐式马桶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刻出来的。

    东西虽然是粗鄙之物,但他的技艺真是神乎其技。

    既不看、也不想,就那么两人聊着天,他手里拿石头和刻刀,一气呵成。

    做出来的东西跟他画的一摸一样,而他自己居然还一个劲儿的谦虚,说他以前没做过,只能将就着看。

    。。。。。。

第40章() 
39…制造事实

    饶是刘近南一向沉稳持重,都不忍不住摇头。

    这沈伯谦真是骗人都不会,这样纯熟的手艺,如果没有十年以上的不断练习,怎么可能?

    而他不过跟自己同岁,不可能从四岁开始就学习雕刻。

    况且,他自幼饱读诗书,还中了秀才,这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很容易可以推测出来,他用来练习雕刻的时间并不多,但确有此技艺,他真是天才无疑。

    这样的人,不但值得交往,还值得招揽。

    只是,这几次见面听他说话行事都是一派隐士风范,或者说是胸无大志,只想在这山野之地逍遥自在。

    算了,人各有志,何必强求。

    送走刘近南一行五人,沈伯谦陷入了喜悦与怀疑交加的复杂情绪。

    因为,就在刚才,他发现自己有些不正常。

    他的动手能力似乎有些过于天才,或者说他的动手能力根本已经爆表了。

    如果说之前他画马桶设计图、画墓地简图、画新居建筑图都一挥而就,那是因为看过,他自己脑子里潜移默化的结果,还还勉强能够接受。

    但,他一边跟刘近南商量事儿,一边拿着从石匠师傅那里弄来的刻刀,用之前自家做马桶剩下来,被他拿过来压东西的边角料刻了起来。

    他看都没看,半天功夫就做了个功能俱全的迷你坐式马桶模型!

    这

    他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拿刻刀做东西。。。。。之前仅有的经验就是看师傅凿刻他家的马桶。

    刘近南小盆友你说什么?练习?根本就没这回事儿好吗?

    沈伯谦想了想还是不死心,跑到外院随手抽了一块木头雕了起来。

    果然,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木牛完成了。

    看着木牛身上清晰的肌肉纹理和若隐若现的毛发感,沈伯谦“duang”的一下明白了——这》    只是,这个鬼技能有神马用吗?让我没钱的时候卖手艺混口饭吃?

    我不是看不起手艺人,可这。。。。。穿越大神,我虽然一直看不上你,你也不用这么敷衍我吧?

    。。。。。。人家是金手指,我这是铜的呀,看起来虽然差不多,根本不是一挂的好吗?!

    哎,算了,往好的方面想,咱总算也开挂了,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

    不想了,干正事儿要紧。

    之后一段时间他一直频繁外出,名义上是趁着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时候四处看看。

    因为他原来一直闷在家里读书,对于风土人情都不太了解,趁着这段时间,多走走、多看看、多学学,免得以后出门闹什么笑话。

    至于他真正干什么去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就在他外出游历的这段时间,清水县境内发生了几件不起眼的小事。

    &nbs在县里银楼买了些有标记的首饰;

    后来过来一段时间,好像还是这两个客商在酒楼弄了个包间,吃喝聊天,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两个人说的虽有些龌龊,但毕竟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嚷嚷。

    况且这家酒楼就这么两个包间,外面大厅的人离得远些,也听不大清楚,即便路过偶尔听到一两句腌臜话,也没太在意。

    却不料,坐在他们隔壁包间的一个年轻人不知道哪里不对,突然冲了出来,直愣愣的冲进了他们俩的包房。

    一阵听不太清的争吵后,从隔壁冲出来的年轻人怒冲冲的跑了出去。

    酒楼里的人虽然有些奇怪,但只当是他们闹了什么不愉快,议论了几句也就过去了,并没人把它放在心上。

    但如果有李家坪的人在场的话,就能认出,跑出去的那个人正是沈伯谦。

    再说徐家庄那边,卫氏和女儿因为赶走了徐有才一家,心情大好,前段时间结伴去赶集买新料子做衣服。

    回来的时候却倒霉遇到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疯婆娘。

    不仅人疯疯癫癫的要抢她们的包裹不说,还把俩人的衣服头发都扯乱了。

    卫氏母女哪里吃的了这个亏,追着疯婆子就是一顿乱打。

    一直到疯婆子哭喊着跑远,她们才发现追到了一条不常走的偏僻小路上。

    两个人骂了一声“晦气”,正要转身回去,却发现路边浅草丛里有个精美的缎子小包袱。

    打开一看,居然是六只银钗,一对绞丝镯子,还有两条银链子。

    母女二人当时就乐开了花,觉着这阵子真是太顺了。

    不断的有意外之财,冯家的钱还没花完呢,这又捡了一包首饰。

    母女二人一商量,分了当私房!

    还说好,回去也别对人说,对着自家人就说是娘家送的,对着娘家人当然就说是婆家给的。

    当然了,徐玉宝要瞒的娘家人也就是徐老爹一个人而已。

    母女二人都不是藏得住东西的人,簪子、镯子隔天就带上了。

    银链子也没浪费,无师自通的把链子往肚兜上一缝,脖子里一挂,跟带了条银项链也差不多。

    卫氏母女正为发了笔小财惊喜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有人跟她们一样的好运。

    就在她们捡到东西的前两日,在离徐家庄七八十里远的杨树集上,冯家媳妇何氏和她的娘家大嫂朱氏也遇到了差不多的事情。

    相同的是,她们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措施,不同的是,何氏那边还多捡了一只男式玉扳指。

    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几个人戴着首饰,有事儿没事儿在村里转转,收获着羡慕和嫉妒,还有一串串的恭维,当然也少不了几句酸话。

    但无论如何,这么几件首饰,能显摆几天?

    高兴劲儿很快也就过去了。

    这时候,她们却不知道,这短短几天的高兴已将自己摆在了悬崖边上。

    有人早将这一切都算计了进来,坐等着收网。

    那天沈伯谦怒气冲冲的从县城酒楼冲出来之后,径直回了李家坪。

    到家的时候已面色如常,完全看不出早先发过火儿,一进门看到有日子没见的大姨陈金燕。她正一脸气愤的跟二姨和徐大姑说话。

    原来,大姨从卤味店的客人那里听说了徐家庄的风流事儿,越听越觉得是在说二姨家。

    她不放心,前两天跑了一趟徐家庄,没成想二姨家一个人都没有,反倒遇上卫氏那个老虔婆,被她说了许多难听的话。

    她也顾不上跟她吵,一打听才知道,二姨一家因为村里的风言风语都避去了外甥家。

    大姨急忙回家交代了一下,又跑来了李家坪。

    这会儿,正在问二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可二姨嘴笨,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还是徐大姑看不过,把沈伯谦查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姨一听也是气的不行,你说这人咋恁不要脸呢!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说着说着,她又开始生二姨和二姨夫的气。

    自己这个妹子,除了当初嫁人的时候强硬了点儿,就是个被人欺负的主儿!

    妹夫也是一样,这都分出来这么久了,还是立不起来,净被卫氏欺负,三天两头的去他们家要东西,你们俩是死人啊!她要你就给!

    二姨被她说的直哭。

    大姨看她一哭,就想骂人,不过到底是忍住了,她也知道这会儿不是训人的时候。

    眼前这事儿才是□□烦。

    徐大姑还好,三十好几了,要就她一个,实在不行,破着脸不要了,跟卫氏闹一场,反正她也不打算嫁人的。

    可还有个外甥女儿呢!这孩子才十三啊,正要说亲的时候,这不是把她死里头逼吗?

    二姨夫在外头听着大姨声音小了下来,憨憨的打了个招呼进来了。

    还端着一盆温水,说是给二姨洗洗脸。

    大姨问他这事儿他打算怎么办,他叹了口气,吭哧了半天才说了句“伯谦有办法”。

    听他这么一说,大姨才松了口气,自己这个外甥还是靠的住的。

    就问他沈伯谦是怎么打算的,心里也盘算着,明天回元宝镇一趟,让大姨父他们也来,这到徐家庄说理,得带点儿人壮胆呐。

    再说了,沈伯谦毕竟是个小辈,总不能让他一个人顶着吧?

    二妹一家大的没用,小的又太小。

    结果,二姨夫说,沈伯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