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在学校课堂自由演讲中,他选的题目是中国古代建筑。

    先是毫不客气的甩出了一系列中国古建筑的照片:

    长城、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北响堂山石窟。。。。。。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寻塔,应县木塔、杭州岳王庙、杭州保俶塔、杭州六和塔、杭州灵隐寺、杭州净慈寺、南京栖霞寺、镇江金山寺、镇江芙蓉楼、洛阳白马寺、正定大佛寺。。。。。。

    赵州桥、曲阜孔府、曲阜孔庙、武汉黄鹤楼、徐州燕子楼、湖南岳阳楼。。。。。。

    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卢沟桥、昆明大观楼、苏州园林、嘉兴烟雨楼、南京城墙、扬州个园、徽州民居、绍兴沈园、南京江宁织造府。。。。。。

    沈伯谦一边放图片一边讲述中国建筑发展史,从秦汉讲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讲到宋辽金,最后当然是中国古建筑的高峰——元明清。

    接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特点、风格造型、主题思想、装修装饰、山水园景的一一说明,重点对园林建筑和庭院建筑进行了详细讲解。

    末了(念liao)还问了那位棒子同学一句:我这里头哪一个是跟贵国学的呀?要说现代建筑中国不行,那我没话说,要说古代建筑?哼~

    那个声调、那个表情、那个语气,哎吆喂,真是能活活气死人。

    本来四百多张ppt就已经看的棒子国那位如坐针毡了,被他这么一问,脸红的都滴血了。。。。。。

    可这位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主儿,过不多久又故态复萌,开始吹嘘起来。

    沈伯谦还是一样,也不多说,又开始了新一轮研究,过段时间把这位满头卷毛的棒子国同学的脸再一次狠狠踹到地上!

    后来虽然彻底整治了这位同学,但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文化却成了沈伯谦的习惯□□好。

    这是闲话,先不多说,这里的意思是:他对古代宅子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样带跨院和花园的五进四合院,装饰虽然称不上十分华丽,却自有一种大气庄重的感觉。

    各处院落栽种的林木不多,却都是恰到好处,自成一景。

    而且这这一路走来见到的下人虽然也不算多,但却也都是各司其职,进退有度,极有规矩。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呀!

    这怎么可能只是个小财主?

    必须是壕!

    只不过是个低调壕!

    准确说,应该是个有文化底蕴的低调壕!

    唉呀妈呀,这不会直接来个什么世家、什么首富啥的吧?

    但是,这样人家的主人,有必要亲自接受一个落魄人的感谢吗?管家出面足够了。

    沈伯谦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最后勉强想了两种可能:

    一,刘老爷是个难得一见的大善人;

    二,天冷,刘老爷缺乏娱乐,闲的发疯,随便找人聊聊。

    等见到人,他更觉得自己想的没错。

    从他进到偏厅,刘老爷夫妇搁下茶盅,笑盈盈的招呼他坐下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查户口和好奇三千问。

    刘夫人只是略坐了坐就回了内堂,没怎么说话,刘老爷可真是一直没停。

    虽然觉得这对中青年美夫妇这样的举止有些奇怪,但沈伯谦也顾不得了。

    因为他正忙着一边迅速在刚才得到的记忆中搜索着刘老爷问题的答案,一边还要想着这个身体的身份要用什么口吻来回答比较合适——

    你叫沈伯谦啊?(这个答案不用想——正是。)

    伯谦?伯仲季,那你在家里是排行老大了?(说谁的?有个便宜大哥叫沈孟凡——伯谦乃是家中独子。)

    哦,名字谁取的?(上辈子是我姥爷,这辈子——先考所取。)

    唔,沈小哥节哀,今年多大了?(二十三——虚度一十三岁)

    十三岁参加院试,年少有为呀,家住哪里呀?(家早就没了——元宝镇李家坪。)

    。。。。。。

    刘老爷问题一个接一个,完全不带停的,搞的沈伯谦想打断都找不到机会。

    好不容易等他问起家里母亲身体如何,沈伯谦急忙起身,一脸焦急的说道:“刘老爷大恩未报,伯谦本不该就此离去,但心中实在挂念母亲,不敢再做逗留,还望刘老爷海涵。”

    “哎呀,我这脑子,刘力刚跟我说了,我这一问起来就给忘了,你放心,他正在准备车辆,一会儿就送你回去。”

    矮油,雷锋老爷带出来的雷锋管家呀。

    总算是不用自己一个人走回去了,有马车坐,不错。

    等辞别刘老爷夫妇,跟着刘管家走到后门看到车的时候,沈伯谦觉得自己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牛拉的乌篷小车。。。。。。

    感觉一下子从宾利变成了夏利,没错,就是出租车那款。

    不过此刻他也就是内心os一下,对于有车坐还是非常满意的。

    况且,车里还有大半车的年货,加上临走刘管家拿给他的五个银锭子,据说是刘老爷给他的见面礼。

    沈伯谦晕晕乎乎的道别,晕晕乎乎的上车,走出去好一会儿才发现车夫原来就是赵福。

    好歹也算半个熟人,沈伯谦感觉轻松了一些。

    赵福一路上依旧是发挥着话痨本性,基本没停。

    而沈伯谦被刘老爷的大手笔除了“恩恩”敷衍之外,一直在这个沈伯谦以前是怎么跟他母亲相处的,生怕待会儿露馅儿。

    没想到,他根本没有露馅儿的机会。

    一路颠簸的赶回他记忆中的坐落在山坳里的村庄,顺着记忆找到进村的大路,刚进到村口车就被迫停住了。

    一群人正在路上撕扯扭打成一团,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叫骂声。

    沈伯谦挑开车帘子扫了一眼,发现这堆人居然都认得。

    他刚要开口问怎么回事儿,人群中已经有人眼尖发现了从牛车中探出头来的他。

    一声几乎与凄厉的喊声,让这个身体原来主人残留的情绪以不可挡之势蔓延开来,他也无法克制的瞬间泪崩。

    “小谦,你娘没了!”

    “咕咚”一声,沈伯谦一脚踏空,硬生生从牛车上一头栽在了地上。

    “娘——”

    他不受控的嘶吼一声,眼前一黑又昏了过去。

    丫的,臭小子,现在知道难过了,早几天干嘛去了!幸亏我来了,不然我看你也就是个哭,丧事你都办不下来!孬种!懦夫!王——八——蛋!

    沈伯谦昏倒前对着身上残存的那股意识狠狠的鄙视了一番。

    对于自己的前身,沈伯谦是没什么好话的,只能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如今占了人家的身子(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算了,先不管这些细节),该负的责任还是要承担起来的。

    问题是,这位以前过得实在是不接地气儿,从小除了被严令读书光耀门楣外,记忆里对于其他事情真是所知不多。

    所以沈伯谦这次醒了之后,没动,继续装昏,竖着耳朵听着堂屋里众人的牢骚。

    听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这事儿不大好办呀!

    沈家是从他爷爷那辈打外地逃难过来的,不是李家坪本家一脉。

    说是逃难,倒也不全是,因为沈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落在李家坪后,很快就置办了三十亩地,在本村绝对是中上水平。

    只是沈家人不懂种地,都租了出去,后来他爹娶了隔壁陈家坳的一个姑娘,也就是沈伯谦的娘,但一直没能融入李家坪。

    一是他爷爷一直以落魄的书香门第自居,但李家坪的人又不吃他这套。

    二是李家坪的人也看不惯他们一家子不事生产。

    明明家里有三十亩好地,全都租出去自己一点儿不出力不说,每年粮食除了口粮全卖了吃吃喝喝,年尾倒要靠着媳妇娘家过活,还赖着人家供他家孙子读书。

    李家坪世代都是本本分分务农的,没出过什么读书人,本来对沈家还是很尊敬的,但几年过去之后,李家坪的人就有些瞧不上沈家的做派了。

第4章 陈家期望() 
03…陈家期望

    但陈家却不是这么想的。

    陈家有个在这个时代称得上致命的缺陷——只有三位姑娘,没有儿子。

    又加上他爷爷、他爹有意无意的洗脑,话里话外都是等沈伯谦读书有成后,让他一人挑起沈、陈两家。

    所以沈家这些年真的把陈家老爷子指使的团团转,沈老爷子和沈父每天除了悲春伤月,就是教导沈伯谦,家里的事儿是一应不管。

    无论是收地租还是办年货,自从沈母嫁过来后,沈家人再也没操过心。

    陈老爷子也的的确确把沈伯谦这个外孙子当成了亲孙子来养。

    一直到前年沈家老爷子和沈父出事儿死了以后,陈家老爷子还是一力主张要供出个读书人来。

    否则凭着沈伯谦记忆中沈母的能力,怎么也不可能让他读到现在。

    陈家坳的人都觉得陈家傻,这么多年都让沈家骗着白做工,村子里也有不少的风言风语。

    一直到去年底沈伯谦中了童生,才堵了一些人的嘴。

    而他这一中,陈老爷子是彻底的把他当成振兴两家的希望,完全不顾其他两个女儿的劝阻,号称是吃糠咽菜也要全力供他读书。

    这次院试就是他亲自送沈伯谦去的县城,只不过为了节省考试几天的嚼头,先回来了。

    再去接的时候因为下雪晚了点儿,没接到人。

    他原以为沈伯谦跟同学们一起走了,回来才发现是人不见了。

    陈家老爷子安抚了小女儿后,回去陈家坳找人帮忙。

    沈母这辈子在家听父母,出嫁听丈夫,现在就剩下儿子可以依靠,一听说沈伯谦不见了,她怎么还在家里做的住。

    陈老爷子前脚刚走,她后脚就冒着雪要跑去县城找人,路上摔了一跤跌倒路边河沟子里昏了过去。

    这一昏就再没能醒过来,过了两天才被人发现冻死在了路边。

    陈老爷子收到信儿,跟两个女儿女婿一起来领幺女的尸体,回去哭的都没人形了。

    不过,他也更着急找沈伯谦。

    沈伯谦不回来,谁替沈母摔盆儿发丧?

    没有个儿子摔盆儿,那就是绝户呀!

    陈老爷子被人叫了半辈子绝户头,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

    奈何当时沈伯谦有意躲开人,怎么都没能找到。

    但人都死了又不能一直拖着,陈家人只好先出面替沈母料理后事,首先就是选坟地。

    这一选闹出场乱子。

    老爷子找的风水老先儿围着沈父的坟地转了半天,终于选定一处作为沈母的安息之处。

    本来嘛,出嫁从夫,沈母坟地肯定是要挨着沈父的,这么选合情合理。

    可问题就是,陈老爷子请的这个风水先儿为了显摆本事,逢人就说他当年为沈父选的这块坟地是块宝地,再加上沈母这块,沈家必定后福无穷。

    沈伯谦也必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陈老爷子正在心焦外孙子的下落,听他这么一说自然是高兴,也是逢人就说。

    本来这也没什么,谁家选坟地不是选好地方?

    可这李家坪的人一听有些就不乐意了,这么好的坟地凭什么让沈家这户外姓人占去了呀?

    反正看这沈伯谦大半个月不回来,肯定是凶多吉少,沈家、陈家想指望他这个童生翻什么风浪也不可能。

    在加上沈家在李家坪确实不得人心,几个族老一商量,拍板发令——让沈家迁坟。

    迁坟在这个年代可算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自己,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家宅兴旺。

    谁都不会无端端的从一个风水好地把坟迁走,陈老爷子自然也是万万不肯的。

    更何况,他女儿刚下葬,这口气换是谁也咽不下去。

    奈何李家坪一干族老吃准了沈、陈两家绝户,强行把沈父沈母的坟迁走。

    陈老爷子气不过,带着剩下的两个女儿、女婿和三个外孙子,还有几个陈家坳来帮忙的乡亲,拦在沈父坟前。

    这一拦免不了的跟李家坪的人就推搡起来,推着推着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两边就打了起来。

    陈老爷子本身已经有岁数了,先是没了女儿,要帮他们陈家续后香火的外孙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再加上被李家坪的人推了一跤,老爷子急火攻心,瘫了。

    这下子,陈家的两个姑娘和姑爷都不干了,天天带人来李家坪闹。

    可这李家坪也不是好惹的,不然也不会干出强迁坟地的事儿来,几天闹下来陈家人一点儿便宜没占到,所幸是人都还好,虽然每次都被李家坪的人围着,但倒是没受什么伤。

    就在这个时候,沈伯谦回来了。

    两边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李家坪的人是因为知道沈伯谦一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回来能翻出什么花儿来?

    陈家则是因为闹了几天,除了白挨了几顿打外,一点儿好处没落着,正不知道如何收场。

    他这一回来,问题解决了。

    这事儿归根到底是因为沈家被逼迁坟引起的,之前沈家没人,陈家不得已才出的头。

    如今沈伯谦回来了,那自然要由他出面了。

    陈家俩姑娘一合计,好歹沈伯谦也是个童生了,这次又去了县里考试,说不得过几天就是秀才,那还用怕李家坪那几个老不死的?!

    沈伯谦闭着眼睛听了半天,才发现,如今自己的情况基本是:

    李家坪一户人家开口为他说句话。。。。。(这人品我也是醉了)

    外公家除了外公,其他人对沈家,尤其是对他,虽然不讨厌,但也说不上有多喜欢。。。。。(都是姑娘、都是外孙子,凭什么陈老爷子就偏着他沈家这一个!更何况以前那位还有点儿)

    沈伯谦脑子噌噌噌的转了又转,但最后,不由得一声叹息——

    不知道刘老爷为什么对自己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