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实际上,比起大姨干枯的双手和已经褪去了好女儿颜色的脸庞,她们俩保养的算是不错。

    看来大姨这些年在马家受到的压力不小,这其中跟她帮衬娘家必定脱不了关系。

    沈伯谦一晃神,丫的,好像又跑题了。

    马老爷子第一片卤味入口后,忍不住赞了一声“好”,随后屋里就剩下吃卤味的声音。

    “表弟,这个可真好吃,怎么这么好吃呢,也不知道怎么做的!”

    表哥马玉海送车回来刚好赶上,刚夹了一块猪肝咽下去,有溜边夹了一片豆干,边吃边凑在沈伯谦耳边小声问道。

    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吃的完全停不下来,一会儿一大碗卤味见了底。

    马老爷子都不好意思了,有心呵斥两句,但自己也没少吃,实在没训人的立场。

    最后迟疑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问道:

    “这个东西味道真是好,我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伯谦,这是你做的?”

    “这倒不是。”沈伯谦笑着答道。

    “那是你跟成林在县城买的?”马老爷子一脸的关切,“哪家店有卖?”

    他一边问一边琢磨着,这东西要是能进到货,一定好卖!就是不知道贵不贵?

    马老爷子也是个有成算的,马家好几代屠夫,一直都在四里八乡做猪肉贩儿,一直到他执掌家业才开起了铺子。

    这些年虽说也攒了点儿钱,但眼看着孙子、孙女都长大了,他跟老伴年纪也大了,这婚丧嫁娶哪一样不要钱?

    为了这个,他跟老伴哪一天不发愁,他的头发都白的差不多了。

    要是能弄到这个东西来卖,倒真是个好财路!可惜,从县里贩了来也就是赚个辛苦钱,要是自己能做出来就好了。

    沈伯谦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对卤味很有兴趣,继续笑着说道:“这也不是买的,您老稍安勿躁,我慢慢跟您说。

    这个东西叫卤味,是用几十种配料做成的卤汤卤制而成。

    原本是我无意中从一本手抄书中看来的几个方子,为了报答清水县刘老爷的救命之恩,我就把这几个方子理了出来,送给了他。”

    “那这个,卤,卤味,就是刘家卖的?这真是个赚钱的好营生。”马老爷子边问边忍不住摇头,这么好的东西,竟然送人了。

    沈家这小子到底是年轻了些呀,不过有他跟刘家这层关系,想要贩些卤味来卖应该不难。

    难道说沈家小子要说的就是这个?

    “对,从今天开始刘家酒楼售卖各色卤味,我想跟您商量的也跟这个卤味有关。”

    “你能从刘家低价贩到卤味?”马老爷有些激动起来,难道真被他猜中了?

    “那倒不是,刘老爷知道我孑然一身,没个赚钱的营生,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这个方子虽然给刘家用,但每个月我能从刘家拿二十斤的卤汤。”

    “卤汤?就是做这个卤味用的?”马老爷子一下子明白了沈伯谦的打算,话里不自觉地多了几分急切。

    “对,但我拿了卤汤也没处用去。一来我没做过生意,二来我还是要以学业为主,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

    所以就想把卤汤给我大姨二姨,请两位姨夫帮忙照看,我呢,就拿点儿分成。”

    他说话的时候,马大姨父搬了一坛子卤汤过来打开,拿筷子蘸了一点汤汁给老爷子尝。

    老爷子舔了一下闭眼回味,突然睁眼拍着桌子道,“你接着说!”

    有他这一句话,沈伯谦知道事情已经成了。

    “这做生意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徐家姨夫一直在家种地,这卤汤给了他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所以徐家那边我打算先等等。

    先把卤汤用法交给大姨,让她学会了,把马家这边生意先做起来。

    早先我也跟大姨夫提了,马家经营肉铺,一是有做生意的经验,二来这卤味原料也方便。

    再加上有您老坐镇,这事情就更有把握了。

    如果老爷子没意见,我现在就写个文书,把这事儿定下来。”

    马老爷子一摆手道:“好!伯谦,好!你大姨说的没错,你果然是好样的!既然这样,我也不跟你客气,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有些话还是要先说清楚。

    毕竟成林一家还没分出去,这卤汤肯定不能他一家用,其他兄弟干看着的道理。”

    “这我知道,卤汤既然给了我大姨,给谁用当然是她说了算,如今她是马家的人,那拿出来给马家用,应当应份。”

    马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你二婶那张嘴就缺个把门的,你骂的对!

    前些年她胡言乱语的冲撞了镇长家的姑娘,还是我舍了这张老脸去磕头赔罪,又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才算是抹平。

    她倒好,一点儿记性都不长,净添乱,你第一次上门就弄了这么一出,我都不好意思说。”

    沈伯谦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落井下石,急忙起身告罪,连声道:“都是我年轻不省事,鲁莽冲撞了二婶,马家爷爷千万不要再这么说,真是让我无地自容了。”

    马老爷子也趁机对着全家大小说道:“今儿这事儿,怨不得伯谦,你们谁要因为这事儿以后难为他,那就是对我忤逆不孝,都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屋里众人齐声应道。

    沈伯谦在心里对自己来了“ok”的手势,这事儿算是了了,马二婶以后见他肯定消停。

    果然,对待这样的人,就是要一步到位。

    “哎,看我老糊涂了,怎么说起这些来,咱还是说回卤汤的事儿,现在虽然是这样,但过些年他们兄弟分家,这卤汤还是归老大家。”

    “您老说的是,到底是有年纪的人,想的就是比我周全的多。”沈伯谦依旧笑面迎人。

    “好。不过不管谁用,也不能亏了你,玉海,去你姐夫家把你罗大爷请来,我要请他做个中人。”

    那边马玉海去请人,这边马老爷子也关切的问起沈伯谦以后的打算。

    他自然还是老一套的回答,无非就是要在家为父母守孝云云。

    他跟马家人本就是初次见面,能说的话也不多,眼看就要冷场,幸亏他灵机一动,说不如先把文书写好。

    马老爷子当然说好,有了刘家那份协议打底,略一缩减,他跟马家的协议也好了,只不过协议双方并非是马家人,而是他和大姨。

    马老爷子听了念了一遍,点了点头,这反正卤汤进来马家就行了。

    他们这边刚好,罗老爷子到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那位有过一面之缘的叫招娣的表姐。

    沈伯谦少不得又站起来一一打过招呼。

    路上估计玉海已经跟罗老爷子说了,所以老爷子一进门,也没怎么寒暄,直接就是:“都准备好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沈伯谦出卤汤并负责教会大姨和大姨夫怎么做,其余都是马家的事儿。

    两边分红是净利五五开。

    这分成比例是马老爷子提出来的,沈伯谦一听就觉得高了。

    而且老爷子一说五五分,马家几个人脸上都显出不太赞同的表情。

    但出乎意料的,马老爷子十分坚持。

    沈伯谦想了想没再推辞,大不了留出两成给大姨,也算是变相的返还给马家了。

    况且,马老爷子未必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一家之主,当然不能偏袒哪个儿子,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倒也不错。

    料理完这档子事儿,沈伯谦不想多留,打算天黑前回李家坪。

    马老爷子很想留他,但也看出来他真是着急回家,就没再勉强,想叫大孙子马玉河送送吧,也被沈伯谦谢绝了。

    只是,他当着沈伯谦和全家人的面把那份协议文书交给了大姨保管。

    沈伯谦暗自点头,这位老爷子,是个能长相处的。

    临走被大姨叫到屋里,给他拿出一包衣服鞋袜来。

    “还是上次你的料子,这两块素净,我抽空做了两身衣服并两双鞋袜给你,你先试试。”

    一试当然是正好,沈伯谦也没多说,谢过大姨后就老实不客气的包好放进竹篓里。

    看了看外面没人,他又悄悄跟大姨说了拿刘家卖卤味分红的事儿。

    多少钱他没说,只说分红先放在姥姥姥爷那里,需要的时候去拿,还特地说别瞒着大姨父。

    大姨今儿因为卤汤的事儿长了面子,本就高兴,听他这么一说,更是开心。

    低声笑嘻嘻的跟沈伯谦说道:“既然是我亲外甥孝敬我的,那我肯定要收着,就放在你姥姥姥爷哪儿吧,当是我的孝敬!”

    沈伯谦一愣,不过转念一想,大姨这么说,估计是还不知道每月的分红有多少。

    不过他也没多说,就当是个惊喜吧。

    辞别马家众人,沈伯谦沿着记忆中的道路在暮色完全降临前回到了李家坪。

第28章 家中琐事() 
27…家中琐事

    远远望去,连绵小山下的李家坪,在隐隐的暮色之中升起炊烟袅袅,又有点点灯光点缀闪烁其中,温暖而又静谧。

    沈伯谦瞬间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里好像还真是挺不错的样子哦,他笑着低声对自己说道。

    这个时候正好是饭点儿,没什么人在外面走动,路上就遇到了一两个不太熟的,点个头也就过去了。

    回到家,门是关着的,但他只在门上轻轻敲了一下,门几乎瞬间应声而开。

    反应这么迅速,开门的当然是杨风。

    看到沈伯谦后,他眼睛直放光,“伯谦哥,你回来了,小妹,爷,伯谦哥回来了。”

    杨小妹和杨大爷一个拿着擀面杖,一个拿着刚洗好的笼布,一前一后从厨房跑了出来。

    小院里立马热闹起来,杨风和杨小妹更是完全停不下来。

    帮沈伯谦拿东西,打热水让他洗手洗脸,争先恐后的说家里春耕的事儿。。。。。

    沈伯谦跟杨大爷对视了一眼,看两个小家伙说个不停又忙个不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要说,这人跟人之间真是靠缘分的。

    杨家三口跟他认识的时间也不算太长,但相处起来却十分的舒服。

    仿佛真的就是一家人一样。

    晚饭主食是捞杂面条加胡麻油(香油)蒜汁,配上一碟凉拌嫩野菜,还有一碟子切好的沈伯谦带回来的卤味,四个人吃的乐呵呵的。

    尤其是第一次吃到卤味的杨家三口。

    杨大爷非常吃惊,忍不住连连赞叹,断言这个东西必定会风靡全国,又说刘家好心有好报。

    两个小孩虽没说什么,但表现已经足够直接,吃过卤味后瞬间抛弃了原本二人的挚爱——咸酱肉。

    也是,咸酱肉本为了更保存熟肉不变质而制作,归根到底主要就是一个“咸”字。

    但即便如此,咸酱肉也一直是大小餐馆的常备菜式。

    原因无他,方便嘛。谁来了,切一盘滴几滴酱油或是醋,就是一盘菜,下酒又下饭。

    但它跟味道丰富,层次多变的卤味比起来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卤味的推出,咸酱肉的市场恐怕要大幅缩减。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跑了一天,该洗洗睡了。

    但洗漱前去上厕所的经历又一次提醒了沈伯谦,目前最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卫生间改造迫在眉睫!

    老子已经快忍不了了!每次上完大号感觉一辈子都不想再吃东西了。。。。。

    我怎么就不是只貔貅呢,我不想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去拉shi。

    厕所在这里的昵称是茅房,真的就是个茅草棚子,里面挖个粪坑,粪坑上面架两块木板,分分钟能掉下去臭死人的节奏。

    而且,还要定期人工去掏粪。。。。。。

    再不改造一下,这日子真没法儿过了。

    以前探访贫困山区的时候见过简易的厕所,但好歹也是水泥或是砖砌的,那有这么直接啊。

    我可是有洁癖的人呐。。。。。。沈伯谦在一腔悲愤中悄然入睡。

    虽然他恨不得连夜把厕所改造好,可有句话叫做:世事岂能尽如人意?

    眼下正是各家各户春耕农忙的紧要关头,就算他想请人帮忙修整房子也是不大可能的。

    况且,春耕时候修房子太过于引人注目,他也没当出头鸟的打算。

    所以,就算再有洁癖,还是要忍一阵子,忙过春耕再说。

    以至于,他只能每天进出茅房前后装失忆来逃避现实。。。。。。

    不过,沈伯谦的这桩心事一直无人察觉。

    乡下人祖祖辈辈都是用的这样的茅房,就算刘老爷家也不过换成了容易清理的马桶。谁能想到他会为了这件事儿耿耿于怀?

    再说了,杨大爷他们都忙着呢!

    沈家三十亩地,水田和旱田各占一半,都是上等地。

    自打沈伯谦把地交到杨大爷手里,他可算得上是兢兢业业,虽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沈伯谦也看得出来,他是一门心思的想把这些地种好,多打粮食。

    前些日子,杨大爷就跟村里几家合伙育了稻秧,还请了两个短工,加上他和杨风,把水田细细的理过一遍。

    等秧苗一出来,就能插秧种水稻了。

    旱地也起早贪黑的收拾好,就等播种,可是种什么,杨大爷还要跟沈伯谦商量商量。

    因为沈伯谦早前就提过,说他什么都想种。

    本地种麦子的少,冬天地都是歇着的,开春儿水田肯定是种稻子,但旱地就算是不种麦子,那能种的也多了去了。

    真要想什么都种,光是种子就要费不少功夫。

    杨大爷把自己的考虑一说,沈伯谦依旧是那句话:什么都种,种子就从各村收吧,要是没有的就去县里跑一趟。

    见他这么坚决,杨大爷也没再多说,毕竟种的庄稼样儿数多,其实也就麻烦一些,最后还都是一样的打粮食吃饭换钱嘛。

    沈伯谦以后是想常驻的,所以也跟着了解了一下本地常见的一些作物,免得被人说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这一看还真是不少,大概是东吴王朝期间开拓海运的缘故,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