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说起这个,陈老爷子就一肚子火气。

    外孙子那肯定是好的,女儿虽然不省事,但也是着急儿子,肯定也没错,那错的肯定就死那个该死的贼!

    自打从大姨父哪儿听说沈伯谦不见的原因,陈老爷子就把那个小偷的祖宗十八代每天按饭点儿逐个问候。。。。。

    原主儿对于沈母的死可以说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沈伯谦既不想替他推脱,也不想多说这件事,所以只能放大招——“泪遁”。

    陈老爷子一提起沈母,他就哭。

    虽然这么干有点儿不男人,但也比编瞎话儿容易多了。

    更何况,还有个从小就疼他的姥姥在一边坐着呢。

    “好了,死老头子,就你话多,才劝住,你又招惹他,孩子知道什么,他不难受啊?从小就没离开过他娘,我不难受啊?你个死老头子,就你难受啊!还让不让人安生了。”

    姥姥一开口,沈伯谦就知道——得救了。

    按照以往经验,姥姥虽然话不多,平日里对姥爷也是言听计从,但真要是因为什么事儿开了口,姥爷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果然,姥姥一开口,大姨、二姨也跟着劝起来。

    “是啊,爹,这才刚好了一会儿,您就别说这些了,谦儿也是难受的很。”

    “娘跟大姐说的是,爹,您喝口水,消消气儿。”

    “你看看,你看看,我也没说什么呀,你们娘儿几个真是的,谦儿啊,别哭了,你孝顺我们都知道,你娘啊,要是知道你有今天,也肯定高兴,咱不兴哭了,啊。”

    “是啊,谦儿快别哭了,你这一哭,你姥姥、你大姨我门这心里也难受啊。。。。。”陈大姐说着也哽咽起来。

    沈伯谦一看这戏演的差不多了,该收就收了。

    眯缝着泪蒙蒙的双眼抬起头:“大姨,我就是憋的难受,这两天总想,要是不去县里考试就好了。”

    “这孩子,又说傻话。”

    “是啊,咱可不兴这么说了,你爹娘都看着你呢,肯定都替你高兴。”

    。。。。。。。

    一番劝解之下,又顺带着把李家坪当初挑事儿的几家骂了个狗血喷头,陈老爷子才算罢休。

    沈伯谦也止住眼泪,出去跪在了堂屋沈母灵前。

    陈家一众人在里间看在眼里,心中都暗暗称道他孝顺又有本事,小凤/小妹/小姨总算是能瞑目了。

    不一会儿,外面又有声音传来,估计又是李家坪的人来给沈母上香。

    沈伯谦身为孝子,少不了要出去招呼一下。

    结果从窗户一看,来的人之中就有之前逼着陈家迁坟的时候叫的最厉害的那几家。

    而且几家人估计是约好的一起过来。

    陈老爷子从窗户缝一看,气的差点跳起来:“这帮王八蛋还敢来!老子今天要让他们知道,马王爷为啥有三只眼睛!”

    沈伯谦一看要遭,急忙拦着他低声说道:“姥爷,先别着急,听我说。

    昨天里正已经因为我爹娘墓地的事儿来家里说和过了,李家的族长也来给我娘上过香。

    人家这摆明是要道歉,我们也别太逼着人家。

    这些人好歹也是来给我娘吊孝的,总不好直接打出去,不然咱们有理也变没理了。

    我先出去招呼一下,看他们怎么说,要是来吊孝或是道歉的,咱们就接着,要是有人敢说什么怪话儿,姥爷你再出面收拾他们!”

    好容易劝住陈老爷子,沈伯谦理了理粗麻布孝服,疾步走到门口迎接来人。

    却没想到,门口站着的几个人一让开,后面还齐刷刷的跪了三个。

    沈伯谦吓了一跳,但一看一想,这几个人还真是跪的不冤。

    跪着的三人是族老李长河、里正亲爹李长海的同胞兄弟,李家现任族长李长发长子的三个儿子,也就是李家族长的三个嫡亲孙子——李孝杰、李孝忠、李孝生。

    当初就是他们仨人领着头闹,逼着陈家把沈家坟迁走的。

    仨人这么完全不避着村里其他人,直愣愣的跪到沈家门前,也算是李家村的各位族老给足了沈伯谦面子和诚意。

    沈伯谦当然不能干站着,急忙上前搀扶,不料三人跪的极实在,他拉了一下对方竟然纹丝没动。

    “沈家兄弟,我是个大老粗,冲撞了陈大爷,特地来给他老人家赔罪,还请沈兄弟海涵。”

    说话的人跪在最边上,背上还背着一捆拇指粗的半干树枝。

    沈伯谦一听明白了,这个应该就是当初慌乱中推倒陈老爷子的那位。

    他知道,此时自己必须表个态,所以“扑通”一声,他也跪了下来(丫上辈子一辈子都没这几天跪的多。。。。。)。

    三人一见他也跪下了,有点儿摸不着头脑,都懵了。

    老大李孝杰比较机灵,跪走两步上前说道:“沈兄弟,你这是做什么,你这,让我们怎么有脸来见你,唉。。。。。。”

    余下二人也连声附和:“是啊,沈兄弟,都是我们兄弟几个太鲁莽,冲撞了陈老爷子,认打认罚我们都不含糊,你说吧。”

    沈伯谦也是跪着一拱手:“三位兄台如此大礼,伯谦愧不敢当。

    按理说,长河大爷和思才叔也都来解释过了,我也不该再说什么。

    但我姥爷他老人家痛失爱女又被人逼着迁坟还受了伤,到现在这伤都还没养好,此时我若就此作罢,恐怕愧为人子、人孙。

    所以,此事全看我姥爷的意思。”

    沈伯谦这几句话一说,李家坪的人就都明白了,这是给陈老爷子做脸呢。

    陈家人自然也明白,老爷子和老太太对这个外孙子的好感再次暴涨,陈家其他人也觉得有面子,连马大姨父都觉得沈伯谦这事儿办的不错。

    只是,李家都已经跪倒门口了,还能怎么样道歉呢?

    陈家这边,从看到李家仨小的跪到门口,陈老爷子就有了松动的意思,加上沈伯谦的话,他确实有了原谅李家的意思。

    但来的这几个都是李家小辈,到底压不住人,要是就这么算了,陈家面子上还是有些不好看。

    所以,陈老爷子想了想还是没动,不过脸色比起刚才好了许多。

    一时间,场面有些僵住了,这可苦了跪在门口的四位。

    幸亏天无绝人之路,早就有人把这里发生的一切传到李家几位族老那里。

第16章 陈李和解() 
15…陈李和解

    四个人跪着僵持之际,里正陪着李家辈分最高的族老,李长河、李长海和李长发匆匆赶来。

    李家三兄弟和沈伯谦不约而同的让出来一条路让他们进门。

    李家族长李长发伸手就要把沈伯谦搀起来,但沈伯谦也学李家仨小子,跪的实在的很,愣是没动。

    李长发似乎早有预料,无奈的叹了口气,“你这孩子,真是。。。。。。叫我怎么说你好呢。”

    说着一转头朝着屋里说道,“陈家大哥,兄弟来给你赔罪了,家里这几个不省心的小混蛋净给我添麻烦,弄得我实在是没脸见你呀。。。。。”

    陈老爷子一听到他说话,顿时松了口气,他也正等着台阶下呢。

    李家族长和李家坪里正都来了,说话还这么给自己面子,陈老爷子可没打算矫情摆谱。

    宝贝外孙子以后还要在李家坪住呢。

    一边让老太太搀着他颤颤巍巍的走到门口,一边急切的说道:

    “快让孩子们起来,这成什么话,这是不想让我老头子再来李家坪了吧!快起来,再不起来,我可就要生气了。”

    说完又扭头抱怨后面的女儿女婿,“伯谦年轻不经事,你们怎么也不劝着点儿,我睡着了怎么也不知道叫我?”

    他一边数落着女儿女婿,一边扶着陈老太太走上前,把门口的李家孝字辈三兄弟一一扶起。

    这次仨人都没再坚持,跟着陈老爷子一一起身。

    李家三老也不是傻子,陈老爷子刚动,他们齐齐上前把沈伯谦拉了起来。

    “陈家兄弟不愧是秀才公的外祖,光是这份心胸我们兄弟几个就比不了。

    思才,你做里正就要有这样的心胸才行啊。”李长海故作感叹道。

    李长发也跟着说道:“陈老哥放心,大侄女过了七七,我在李家坪给你摆酒谢罪!绝饶不了这几个臭小子!”

    既然人家已经这么说了,陈老爷子也从善如流:“这话说的,我们谦儿也说了,误会嘛,说开了就好。说啥谢罪不谢罪的,乡里乡亲这话多外道。”

    陈老爷子这通太极打的也是无师自通。

    既然两边老人都出了面,开了口,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沈伯谦无疑是最高兴的一个,要不是还在孝期,要不是有这么多人看着,估计他就要欢呼雀跃了。

    但此刻他只能在心里说一句:总算了了这桩大麻烦,再不行老子可是要顶不住了!

    事情说开,李孝杰、李孝忠、李孝生被李长发老爷子挨个狠拍了一顿后,进屋给给沈母上香吊唁,算是在面儿上解了这桩官司。

    李家人见好就收,给沈母上过香后陆续离开。

    他们也明白,虽说两边儿这官司解了,但要说交情还谈不上,真要想指望沈伯谦为李家坪做点儿什么,还得慢慢来。

    第二天,就是沈母的三七之祭。

    沈伯谦早就从杨大爷那里仔细打听了这里办丧事的规矩——

    头七,逝者死去七天内,要保持逝者尸体不腐,孝子贤孙守灵哭丧,迎接来往亲友吊唁,长子长孙更是要对每个来祭拜的亲友磕头谢礼;

    二七,逝者盖棺后继续受祭,到二七最后一天,盖棺下葬;

    下葬当日必须由逝者长子为其摔盆、戴孝、哭灵、送葬,长子不在则长子长孙替代,长子、长子长孙不在则次子。。。。。

    若无人摔盆送葬,就是所谓的无人送终,这在乡间被视为不得善终,也就是常说的绝户头。

    因为逝者下葬这天一般亲友都会同时到来,所以丧宴一般也是这天。

    丧宴俗称吃“斋饭”。

    这种宴席每桌只能摆九样菜,表示主人家去世一人的缺憾,而且必须有一碗羊肉,取的是羊懂哺乳之恩的意思,丧宴吃羊肉也算表孝心。

    不仅宴席每桌只能摆九样菜,连座位都只能有九个,就是所谓的九九归一。

    而这个“一”,就是指把思念归集到逝者身上之意。

    当然,杨大爷跟他说的时候没这么文雅,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沈伯谦原主儿滞留清水县的原因,他接连错过了沈母的头七、二七,让沈母没有孝子送葬,才会被人说成是绝户,还引起了被逼迁坟这场纠葛。

    自然的,因为这个缘故,沈母的丧宴也没办成。

    这也是让陈家人气愤异常的最直接原因。

    对于庄户人来说,生死都是人生大事。

    大事就要大办,尤其是丧事,从老屋(棺材的俗称)到寿衣,从墓穴的选择到下葬的时辰,从乡亲们的随礼到丧宴的菜色,都有讲究。

    沈母的丧事被这么一搅和,陈家人觉得很没面子,所以才几次三番的来李家坪闹,一是为了讨公道,二也是想出心中这口恶气。

    而对于沈伯谦而言,即便他现在天天带着重孝哭灵,村里人也都夸他孝顺,但真要论起礼数,到底还是欠缺。

    在这个孝道大过天的时代,这可是硬伤。

    所以,沈伯谦想借着三七、七七(也就是所谓的末七)两个“大七”做些补救,彻底的解决这件事,也彻底消除陈家的心结。

    按照风俗,二七之后,只有三七、七七期间,孝子哭灵,逝者继续受亲友拜祭;

    四七、五七和六七这二十一天,则只需孝子烧纸,既不能哭灵也不能接受亲友香烛。

    但三七转眼便至,就算是沈伯谦想做些安排,也是力有不逮。

    他仔细考虑了一下,三七以求稳为上,一切等到末七再说。

    再说李家坪众人。

    四七、五七和六七期间虽说不能上祭,但来串门聊天倒是没什么忌讳。

    乡里乡亲的,说两句话,这没人说什么吧。

    况且,秀才公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心里肯定难受啊,还不兴我们来开解开解?

    沈伯谦中秀才的消息传出后,村里十有**都想上门拉拉近乎,但碍着迁坟的事儿,不少人还是抹不开脸。

    现在事情已经说开了,那还怕什么!

    一时之间,乡亲们简直是排着队来看秀才公,沈伯谦就没闲下来过。

    对于村里人的热情,沈伯谦从善如流,毫不拒绝。

    只要有人登门,他必是热情招待,几天功夫,合村儿上下没有不夸他的。

    沈伯谦也没白招待这些人。

    对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他不知道的,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太多了。

    不知道沈中复和沈千川怎么想的,一边培养沈伯谦,一边又严格限制他接触外界事物。

    以至于那个书呆子前身短短十四年的岁月中接触到的人和事有限到了极致,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更是少的可怜。

    如果沈家那两朵奇葩没有意外死亡,沈伯谦根本无法想象原主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刚进/入这个身体上的时候(。。。。。不要想歪了),他能够捕捉到的残存思想就只有忠君、爱国,其他竟是什么都没有。

    唯一一次个人情感爆发就是知道沈母死讯的那刻。

    只是那刻后,这个身体的意识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沈伯谦也没机会再去深挖研究了。

    原来的沈伯谦可以遵照沈家奇葩二人组的要求,懵懵懂懂的活着,但这个沈伯谦是什么人?

    二十一世纪新青年。

    最喜欢做什么事儿?

    ——挖掘真相,了解世界,气死别人。

    原主儿那样糊里糊涂的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简直连条咸鱼都不如啊,呵呵。

    只是,受时代所限,此时此地,他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得可怜。

    除了研读沈家藏书外,他也只能通过尽可能多的接触人,通过观察他们,推测这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揣摩他们话里带出的信息来慢慢的了解这个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